第一百四十一章 有機化學的開端(一)
作者:小山之土      更新:2021-04-25 15:21      字數:2852
  對於向知雅而言,第一個五年計劃大概來說,是先實現六六六這樣的有機氯農藥的合成和劑型,用來控製大部分農業害蟲,以及傳播各種疾病的蚊子,然後全力研究有機磷農藥,同時培養出具有專業能力的100個專業性歸化民,這是南華第一次直麵精細有機合成這個迷宮。。農藥最好是同時能出幾種不同作用方式的藥物,可以更換使用,控製害蟲抗性。但是臨高的現實條件決定了它能走到那一步。而專業性的歸化民也可以做染料、藥物、塑料等等一係列的有機化學,這個種類相當廣泛,光靠元老是不夠的。

  在原來的位麵,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用的是無機和天然產物農藥。作為商品應用的無機農藥主要有殺蟲劑,亞砷酸鈉,砷酸鉛,巴黎綠(主要是亞砷酸銅)、氟矽酸鈣、冰晶石(氟鋁酸鉀)以及硫磺。殺菌劑有硫磺粉,石硫合劑,波爾多液,硫酸銅。除草劑主要是亞砷酸鈉,氯酸鈉,氟化鈉以及硝酸銅。天然產物農藥主要是三大殺蟲植物:除蟲菊花粉,魚藤根粉和煙草提取物。除蟲菊原產於歐洲,20世紀20年代才引進到中國;魚藤酮發揮作用緩慢,光穩定性差導致持效期短,要是勤快點補藥可以欣賞好幾天害蟲中毒後的掙紮和死亡;和卷煙廠搶煙草希望不大;更別提重金屬汙染之類的問題。這兩類農藥的作用方式單一,殺蟲殺菌譜較窄,用量大,要發揮藥效,每公頃通常要幾千克到幾十千克。

  因此,向知雅建議根據現有條件,發展近代有機合成農藥,主要是有機氯和有機磷。當然這個提議被人狂吐槽,什麽跨位麵喂農藥,什麽自然環境的殺手,深深的傷害了向知雅的心靈。於是她向農業元老和衛生元老的尋求支持並且得到了回應,此外,新夷洲島的大部分人以及大部分工業和醬油元老也表示支持。向知雅私下裏一算,將近一半的元老明確表態的支持,明確反對的其實並不多,如果未表態的元老支持率也這麽多,那麽這個提案其實是很得人心的。

  無論穿越者們對環保有多少愛好,現在的南華,到處都是冒著黑煙的煙筒。根據原世界英國的L.Copping博士在2002年曾指出“如果停止使用農藥,將使水果減產78%,蔬菜減產54%,穀物檢查32%”,向知雅提出“南華出產的最多達三分之一糧食被用於養蟲子,應給與正義審計”和“青菜裏不要高蛋白”,並且成功的用蟲害爆發農作物絕收的無數實例最高委員會的那幫人正視糧食供應不穩定,正視瘧疾黃熱病登革熱的威脅和庫存殺蟲劑不足以支撐軍隊尤其是登島作戰的防疫。

  值得慶幸的是,穿越者們大多數是基層人員,那是相當的務實不務虛,還沒有得後世港台的爛毛病,為反對而反對,扯皮拉布為小集體的利益不惜損害整體的利益,不過大概也有沒外國人發綠票子的原因吧。

  於是向知雅的申請建立的有機化學實驗室得到了批準,所有物資申請都得到了批準,畢竟穿越的時候帶的物資是海量的,但是配的工作人員短斤少兩——向知雅希望得到3-5個識字會算,最好是學校出品的,單手拎得動50斤重物的農民出身的男生。然而配給她的是3個小學畢業學生,三個大約認識800個字,,力量倒是滿足要求。根據她的測試,這位知識水平最高的學生,三位數的加減法正確率足夠高有98%,而兩位數的乘除法就令人失望的低於75%,這意味著物料計算的時候她還得重新算一遍。

  考慮將來做的東西有可能可以直接作為化學武器使用,有機化學實驗室選址在一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離公路隻有幾十米,風很大而且下風口一公裏內沒有任何人居住,而且以後也不許人居住。南華的建築公司接了任務施工,單層樓房,天花板很高,地基也打的高,門寬。

  這段時間向知雅在學府裏專門借了個教室,給三個小學畢業的學生惡補最基本的化學知識,標準是達到初中畢業生在這一方麵的學識。這個世界的最基本元素不止金木水火土令三人感到驚訝又懷疑,於是他們自己腦補,不同的元素是由於金木水火土的成分不同導致,令向知雅感到好氣又好笑,生氣他們的頑固,好笑他們的追根問底。她解釋了質子中子和電子的內容,但是歸化民看起來對這個“女先生”的解釋一點都不信,於是她布置任務,元素周期表背到56位,包括分子量和常見同位素。這樣的死記硬背經常使他們臉上冒出一副茫然的表情。

  兩個月後,三間平房的實驗室蓋好,電線也拉好了,石質的操作台雖然不一定能扛得住硫酸,但是能扛得住一二百度應該沒問題。也許是人員配置上虧了向知雅的原因,這個任務插隊排進了建築公司第一序列中。門口的衛兵是由防化部隊派來的,向知雅發現還額外帶了一個簡易的水塔,有自來水係統,這是她的設計圖上本來沒有的,李文長想的真周到。

  最旁邊的大隔間是主實驗室,中間放藥品和溶劑,另一邊是休息室,由內外兩間構成,外間清洗,內間有一張窄窄的床。通風廚這種用途專一的大塊頭企劃院裏是沒有的,技術含量不高,然而建築公司還是沒法完全重現出來,好像有個非常重要的機構材料水平達不到,向知雅也說不清楚。於是,玻璃擋板隻能用手工固定在特殊的卡槽而不是隨心所欲的推上推下,裏麵的風機用一個反向的風扇代替。為了保證負壓,這個山寨版本的通風廚隻有原版的一半大小。

  另一個好東西是一個山寨縮水版的手套箱,原版是用特殊的塑料構成的,這裏就用好幾層玻璃代替了,正麵開了兩個圓形的大孔,固定了一雙厚厚的長長的手套,這東西應該是舊時空帶來的。另一麵靠著牆,牆上和玻璃上也開了口,方便清理同時用來泄壓。側麵有工具過渡艙。這種原始的沒有惰性氣體保護和氣體淨化係統的玩意還需要繼續改進,向知雅在心理默默的記上一筆,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分離出氮氣?

  向知雅帶著三個小弟把從企劃院帶來的東西放好,一個水泵,一個紫外燈,兩個加熱套,一大堆定製的鐵架子,可以上緊螺絲的鐵夾子,好幾公斤的橡膠管子。向知雅親自小心翼翼把玻璃儀器從馬車上拿下來,輕輕的放進店了稻草的抽屜裏,足足裝滿了四五個抽屜,還有若幹特大號的,另外找地方放。如果玻璃工廠的那些工人還沒有搞定磨口工藝和加工精度,那麽它們摔壞了也得回收,隻要磨口還完好就要修。

  把這些零零碎碎的東西收拾好並且向新員工介紹他們的用途已經是快到晚飯的時間了。午餐是幾個人湊合著蹲牆角解決的。向知雅看著這簡陋的實驗室,默默地計算,我現在隻有兩種溶劑,水和乙醇,也許過兩天還能多出苯和甲苯做溶劑,然而我要用它們重現整個有機化學體係,估測幾百萬種有機化合物,從來沒人數清過,不禁感到有些悲傷。

  為了放鬆心情,她決定先重複一下簡單的有機化學實驗,索氏提取器萃取茶葉。燒瓶裏的酒精被加熱成氣體,上升到回流管,被冷凝後滴到布包著的茶葉上,並且在提取器裏累積,慢慢的累積到了回流管的位置,於是在虹吸作用下,嗖,深色的萃取液被完全吸到下麵的燒瓶中,然後茶葉的提取物就留在燒杯裏,而酒精繼續被蒸發——冷凝——萃取——虹吸,這樣穩定而周期性的虹吸現象讓三個學生看的眼睛都直了,不是呆滯不動就是劃著十字說著什麽要麽喊天尊在上,讓她感到好笑,還好有個人有著無神論的潛質。四十分鍾,萃取液的顏色很淡了,向知雅關掉加熱套,讓乙醇冷卻下來,然後滿意的聞著空氣中濃濃的茶香,也許可以作為一種廉價的香水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