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1629年的南華
作者:小山之土      更新:2021-04-25 15:21      字數:5862
  從北美分部的同誌進入17世紀後,17世紀的南非已經到了1629年,從北美回來後康總立刻帶著家人進入了17世紀,從北美回來後,眾人在21世紀的時間也進入了倒計時,隨後李強也帶著家人朋友進入了17世紀,此時南華那邊的人數已經超過了4200人,21世紀隻剩下杜誠銳一個人溜達。

  在17世紀歐洲三十年戰爭第二階段丹麥手裏的外貿米尼步槍在戰鬥中大放異彩,先後投入的將近一千隻外貿米尼步槍打的神聖羅馬大軍潰不成軍,1628年,神聖羅馬共和國皇帝雇用聲名顯赫的波希米亞貴族華倫斯坦的雇傭軍,華倫斯坦不負其所望,依靠自己的威望和能力跟新教聯軍進行周旋和僵持,直到耶穌會也把外貿型米尼步槍送到華倫斯坦的麵前,這位天才指揮官迅速把這種新武器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新教聯軍很快就被打的一敗塗地。

  於是華倫斯坦於該年4月擊敗曼斯菲爾德,其後再擊敗丹麥,並控製了薩克森。丹麥被迫於1629年5月與神聖羅馬共和國皇帝簽定《呂貝克和約》,並保證不再插手德意誌事務。戰爭第二階段以神聖羅馬共和國皇帝的勢力伸延到波羅的海告終。

  因為有著南華的貿易,所以丹麥的損失並沒有曆史上的大(實際上也不大),而為了盡快的恢複國力,提防自己的鄰居瑞典,丹麥的商船大批量的跑到南華國進行貿易,北歐的人口,戰鬥裏無人贖回的俘虜,印度的女奴小孩工匠硝石還有糧食一船又一船的運到南華交易瓷器和武器,此時南非那個高嶺土礦脈已經在張龍寶的帶領下勘探和發掘出來。在21世紀的各種設備下開始了簡單的製造陶瓷工作,保證了一般瓷器的自產自銷。

  過完1629年的春節南華國政府對內算是正式成立了,行政機構有了大的變化,委員會裏杜化芯成為了第一屆總統,不過他知道自己能力有限不會擔任多久就會退下來,其餘人擔任二三四把手,而杜誠銳退出了委員會,唐勝輝宣布退出委員會轉而為籌備陸軍軍事院校,為此北美分部裏的侯戴恩成為委員會的一員,第一屆的領導班子大多數能力不強混的是江湖,所以穿越者裏不少人暗地取笑他們是水滸班子,當然也隻是暗地裏說說不會放到明麵上,不然會被收拾很慘,況且委員會的幾人大家可以感受的到除了新加入的兩人和康雲翔能力有限不能擔任太久,也給了眾多年輕人進入頂層的希望,在人脈以外那就要拿得出手的政績了,開疆拓土就是很好的政績。

  南華的統治範圍已經從東麵的跟莫桑比克的分界線上也就是後世的馬普托現在的瓜德拉灣附近並占領了後世的斯威士蘭,還在夷洲島(馬達加斯加島)的西邊圖萊亞爾占據了一個港口,但是根據後世馬普托附近優異的地理位置,拿下馬普托是遲早的事情,然後馬普托港灣就是南華東邊的國境線,在西邊已經占領了後世的納爾遜曼德拉灣,如果不是因為開普敦的位置太過於敏感,而南華的人口嚴重不足,必須保證拿下必須保證安全,不然開普敦也被占領了,如果不小心被某國拿下了,那對不起不管你是誰,必須幹掉你,21世紀的人跟17世紀人的妥協也必須是我們占便宜。而北方已經占領了萊索托高原越過了龍山山脈朝著約翰內斯堡挺近。

  有點可笑的是,到現在各國都沒有在這個所謂的南華國建立相應的大使館,所有的聯絡機構都是從新舊教的教堂裏聯係的,看來到現在他們還沒把南華當成一個國家而是當成一個大部落來看待。

  不過自從南華正式建國,各個部門都一個個的冒了出來後,這些神父牧師的態度也變了,各個以首長先生稱呼他們,歐洲各國的商站一個個的建立起來,而且頗有變成準大使館的趨勢,在天藍港建立一個了商館的荷蘭商人就這樣給荷蘭議長寫信。

  敬愛的議長大人:

  我在天藍港也有些時日,了解了許多東西,包括南華人的政體,文化,日常生活。但非常遺憾的是我無法獲取南華人的技術,他們對此管的太嚴了,所有在南華工廠工作的人出入都會被搜身,而且還是封閉式管理的,除了港口外,很多地方就根本不允許我們進去,上麵掛著各國語言寫的警示牌,天主啊,他們這些野蠻人怎麽知道我們歐洲那麽多的文字。

  南華人的政治體製跟我們聯省共和國差不多,但是這些異教徒使用的文字卻把荷蘭和尼德蘭聯省共和國混為一談,這讓我十分惱火。他們也有議會,人數大概在四千多人,這幾千名元老其實就是幾千名貴族,盡管他們喜歡讓仆人稱呼其為首長,大概就是貴族共和製。這和我們過去的羅馬非常相似。至於為什麽這樣,那就隻能天主來解釋了。

  總而言之,你應該能夠理解首長的地位和權勢吧?哪怕一個再弱再差勁的首長貴族,都是南華國的大貴族,相當於我們那些爵爺,各自掌握著不小的權力,隻是沒有實際封地。

  但是他們的議員卻不是選舉選出來的,跟東印度和西印度公司的董事會有點像。

  雖然他們的議會在大事麵前效率非常高,但卻經常在一些無關緊要的瑣事上扯皮不已。比如豆腐花該放糖還是放鹽或者放辣,豆漿是鹹味還是甜味。豆腐花是一種東方的食品,明國人和南華將大豆磨碎製作而成的,我品嚐過,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很棒的食品,豆漿也是磨碎後混入水中煮開而成,放點糖很好喝。

  但澳洲人的議員(他們稱為首長)激烈爭吵這件事,甚至為此大打出手。我在南華的飯店裏聽到幾位在議會裏執勤的士兵描述了當時的情況:陸軍表示豆腐花要放鹽,而海軍表示要放糖,甚至還有人表示要放辣椒,當陸軍表示要放鹽的時候直接被一個飛來的鞋子給打飛了。陸軍那邊的人馬上反擊,那些海陸軍官大多數都是受過炮火訓練的,在場所有可以扔的東西都被拿來當炮彈,最後甚至還進入肉搏,陸軍那幫人甚至排出了一個小方陣,而海軍那邊的人就用桌子圍堵,陸軍和海軍的士兵來自很多地方,雖然他們自己內部有矛盾,但是陸軍和海軍發生爭執的時候,他們就出奇的團結,大罵對方馬鹿馬潤,不知道這是哪的名字,但是這說明他們依然是群野蠻人。

  根據南華人對外的說法,他們的祖先是在秦漢時代來到這裏然後紮根發展的,他們使用的文字確實和中國人使用的非常像,聽一位從明國移民過來的人說南華的文字確實是他們使用的那種,但是那些字都少了很多筆畫。他們的發音是遼東那邊的口音(在中國你幾乎可以聽他們的發音辨別出他們的家鄉)。其實在這個國家的名稱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南華人與明國的關係:明國是他們的母國,但是他們很鄙視宋和明,經常稱其為爛宋和破明,說他們的皇帝大多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沒用廢物,他們的雕像上還有不少下跪的皇帝像,其中宋朝的最多,比如宋高宗給嶽飛下跪,幾個北宋皇帝給楊家將下跪的雕像等等,也許這是他們是共和國的原因吧,但是那些南華人有所謂的“貴族”感,在人群中你絕對無法一眼認出來,但靠近他們你會發現一些與其他人與眾不同的氣質,幾乎絕對的自信,那種一切盡在掌握的神態。他們的知識非常豐富,就算是舊大陸最博學的學者也比不上。我有幸和一位“貴族首長”交談過,他從歐洲最近的那場戰爭講到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從母豬產仔講到星辰的方位,從東方刀劍的鍛造講到不列顛佬的內戰。許多東西都是我聞所未聞。

  他們這裏婦女的地位很高,婦女擁有了所謂的長期居住民的資格就能拿到一樣的工資,據說不少的女南華人還擔任重要職位,一位姓葉的女首長的荷蘭語不錯,跟我聊了很多,跟著她我的南化語進步了不少,她的荷蘭語也越發流利,一位芊的女首長養了很多猛獸當寵物,那些野獸在她麵前十分的溫順,後麵不少仆人跟著,我還見過一個被他們稱為喬女魔的女官員,天主啊,我看到她的第一眼就被嚇到了,她那犀利的眼睛仿佛能看穿一切一樣,在她麵前我感覺我是一個嬰兒一樣,她的外語非常好,對物資的計算非常精準,是什麽恐怖的女人絕對是魔鬼的轉世,一個地地道道的魔女,應該燒死她,而不少年長的女性貴族我感覺更像是法國的貞德,短發看上去很厲害,在這些貴族裏我發現了除了有一名黑人首長貴族外還有兩名白人首長,不知道是哪個國家的,她們怎麽成為南華貴族的,這讓我很難想象,難道之前有白人在這裏繁衍過嗎,且他們的婚姻製度裏有一夫一妻製,但是承認私生子的財產繼承權,這比我們還要好,可是又允許一夫多妻的存在,天主啊,他們的婚姻製度太亂了。

  最近南華這裏流行一本叫《魯濱遜漂流記》的書,書裏講述一名叫魯賓遜的瞭望手,在跟商船下西洋時遇到風暴被吹到荒島獨自求生二十七年的故事。裏麵提到用煙草治療瘧疾的方法也許可以試一試,要知道巴達維亞那邊可是天天死人。

  他們的街道如此的整齊和幹淨,哪怕是阿姆斯特丹也沒有如此幹淨整潔,南華那些首長貴族們對衛生的要求近乎偏執,他們常常說打掃衛生不能有死角,就連排水溝都會被人清理的幹幹淨淨。——後來我才得知,南華安排了專門的道路清掃人員,並且設立了區域性衛生責任製,店鋪有義務負責所在區域的衛生,普通的居民區也需要保持當地的幹淨。那位蘇廣然首長更是對海港的衛生和清理要求十分苛刻,經常說不按要求來就會生病然後死亡,他們的道路秩序井然,一切都如此的井然有序,各大洲的人在這裏出現而沒有任何的吵鬧,不過看到到處巡邏的警察,我想這也是一方麵原因吧。

  連隨地大小便都不行,這在南華的領土是會觸犯當地法規的!一旦有人隨意傾倒垃圾,或隨地吐痰大小便,南華的警察(一種當地的治安部隊,類似於我們的城市民兵,但肩負著更多的治安管理工作,所管轄的範圍極其多,對比更加自由鬆散的歐洲,這裏的治理要緊密得多)就會前來,或者是罰款,或者是判處勞役——一般也是清理衛生的工作。

  你一定會有疑問,這樣一來,當人們有便意的時候,又該怎麽辦?聰明的南華人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們建立了公共廁所,將人們的大小便收集起來。統一運送出城,並且用一種特殊的魔法,將糞便轉化成肥料。

  是的,我聽到這種方法之後,也覺得很惡心,竟然用大便給植物施肥?這樣一來,還怎麽吃飯?但是這種想法很快就被不斷出現的美食所打消了。

  不過可惜的是除非是移民,商船隻能在港口提撥,船員隻能在港口活動,隻有幾個酒吧供給,水手不能離開海港,港口的工作人員在他們專門的食堂裏吃飯,我有幸去過一次,夥食很不錯,飯菜管飽菜的種類很多,還有很多水果,晚上還給不工作的人員提供各種美酒,天主啊,白酒、黃酒、米酒、白酒、還存在椰子酒、荔枝酒、柑橘酒之類的果酒,桂花酒菊花酒等花酒,我很喜歡這些酒,味道綿厚,酒中不乏果香花香,讓人回味無窮。據說以後還有葡萄酒,南華人真是最會做飯和釀酒的人,是天主選擇了南華人還是他們向魔鬼出賣了自己的靈魂,我真不知道會是哪個(還有沒有風俗業人員)。

  他們使用起重機來裝卸貨物,正如我們在阿姆斯特丹一樣。但是他們那些巨大的起重機是那麽的靈活,有力,使我們所有都看得入迷了。盡管這些起重機看起來隻是一些鐵梁和木柱構建起來的框架。運作起來卻非常堅固。

  我還記得在阿姆斯特丹等地碼頭上使用的起重機,巨大的猶如一座建築物,但是起吊的能力卻小得可憐。鼠籠裏三個壯漢全力以赴奔跑驅動起重機才能起吊的貨物,南華人使用神秘的火力機器輕而易取的就辦到了,一次起吊的貨物是十倍,甚至二十倍的重量。

  自從1629年開始,他們的港口開始收稅了,海關官員給了我們一份貨物清單。同時他提醒我們:一切運來的貨物在繳納進口關稅之後,必須首先由南華人選購,然後才能準許我們自由銷售,南華海關向我們征收的另一項稅收是停泊稅――這裏不得不說到他們的度量衡。他們使用一種叫做“米”的長度單位。南華海關根據我們的船隻長度和寬度,用某種公式進行計算,得出船隻的“噸位”。這大約是南華人的一種重量或者容積單位,停泊稅是按照每噸為單位收取的。

  總得來說:南華人的海關是我見過的最好的海關。辦事迅速而且不向我們勒索在所有港口都習以為常的規費。

  他們的商品每幾個月就會出現一個新的,但不管哪個都讓我們愛不釋手欲罷不能,幸好他們對金銀的需求不大,對黃金需求大於白銀,他們更希望用各種糧食、礦物、木材、人口和動物來交換,不然我真擔心我以後還有足夠的錢來這交易,這說明南華並不是重商主義的國家,而他們也對我們的重商主義學說沒什麽興趣,不過他們到是對笛卡爾很感興趣,表示如果能讓他來南華,他們願意出大量商品來交換,天知道這該死的異教徒野蠻人會對笛卡爾感興趣,不過他現在在異端的法國那裏做客呢。

  更重要的是他們竟然有華文版本的聖經,從去年開始,華文的聖經就開始出售了,有簡易的小本還有精裝的大本,各種價格都他們的要求很明確,不管是我們還是那些異端,聖經必須是華文的,非華文的禁止流通,違令者抓去勞改,據說那些黑衣服的警察說這話的時候,我發現一些聽眾渾身都打顫,盡管那些警察也有丹麥人葡萄牙甚至還有荷蘭人,也許他們曾經都失魂落魄麵黃肌瘦也許現在他們依舊互相看不起或者敵視對方,但是現在的他們都認為我是南華人不再是歐洲人了,尤其是小孩子們,這讓我很不舒服,一個不怎麽信仰天主的國家有什麽好的,難道就因為吃的好穿的好嗎,不能時刻沐浴在天主的光芒裏可是最痛苦的。其餘都不算什麽(都是浮雲)。

  對於南華的曆史我覺得是以前他們曾經有很繁榮的時期,因為發生了什麽事情而讓南華人變成了現在的樣子,隻有他們幾千人和其餘的更野蠻落伍的部落,但是他們現在又開始發展起來,也許是這樣所以他們對各個地方的人並不排斥,不然也不會出現白人和黑人首長貴族,不管是天道教還是對於我們天主教的各個教派都能一視同仁,但是我們很多信徒被威逼利誘變成了該死的天道教信徒,雖然他們也允許我們可以傳教讓天道教的信徒改信天主教,但是這是他們玩的一個文字遊戲,我們怎麽可能做到一個本土教派裏的大量信徒信仰我們的天主,而且他們的法律也很嚴苛,違反的人就要去勞改地幹活,這也許是天藍治安為什麽這樣好的原因吧,但是天主啊,那地方我去參觀過一次那絕對是魔鬼管理的地方,他們絕對是出賣靈魂給了魔鬼,希望我們的同胞別被關到那裏。

  對於這個神秘的國家就說到這裏,願主保佑各位!

  同樣的丹麥、葡萄牙、英國、瑞典等國也是把類似的信件告訴給了自己的國王,盡管有些人吃驚於南華如此快速的發展,覺得它是一個危險,但是現在即使有人想打也打不成,北歐兩國自不必說,葡萄牙在東非跟東非海盜和荷蘭人打生打死,在累西腓跟荷蘭西印度公司打來打去,英國剛和丹麥剛被華倫斯坦打敗正全力發展呢,過不了幾年英國就要內亂了,在東南亞英國東印度公司被荷蘭人打的苟延殘喘,英國正需要販賣愛爾蘭人、華人和蘇格蘭人來恢複經濟呢,壓根不會打南華,同樣荷蘭人作為海上馬車夫也不會輕易的集結武裝戰船繞過好望角來打南華,況且他還要說動瑞典下一階段出兵呢,此時的歐洲各國對南華的態度就是好好做生意,等別的國家跟他打的兩敗俱傷了來撿便宜,所以在正式占據開普敦前,南華還是是非常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