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搶父皇至寶獻母後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9-01 09:55      字數:3201
  高句麗人一點都不耐打,這樣的話、普天之下,除了小九哥誰還敢這麽說?

  恐怕就連父皇都不敢這麽說!

  剛才李治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李泰聽得也是感到熱血沸騰,這話說的太霸氣了!

  所以,對李治的話,李泰也禁不住連連點頭附和。

  其實對於李治他心裏也感激,如果不是李治的神策軍攻城拔寨勢如破竹,他還不知道父皇甚麽時候回長安呢!

  若是父皇在遼東再打個一兩年的仗,且不說太子能培植多少勢力,他在長安光是被嚇也嚇死了。

  雖然有母後坐鎮,可是母後終究在深宮之中不可能時刻都保護著他,誰知道太子會不會暗中對他下狠手?

  要知道侯君集那可是個心狠手辣的老匹夫!

  所以,這一年,他是東邊住住、西邊藏藏,就是怕李承乾出妖蛾子,一不小心被他弄死了。

  李承乾臉上仍然掛著假笑,心裏對李治卻充滿了怨恨,如果不是李治的神策軍那麽利害,高句麗豈會這麽快就覆滅?

  如果沒有李治,說不定現在父皇還在膠著的戰鬥呢。

  李治笑言:"兒臣這次出征還發現了一個不錯的小玩意兒,覺得母後一定會喜歡,所以特地帶回來獻給母後!"

  長孫皇後十分的驚喜,高興道:"呃,還給娘親帶了禮物?快,拿過來給娘親瞧瞧!"

  小太監剛上前走了兩步,卻又停了下來,因為有一個人比他還快,那就是豫章。

  看到豫章走來,李治笑言:"我給姐姐也帶了禮物,不過兩位姐姐你們的,都還在後麵呢!"

  豫章驚喜不已道:"謝謝九弟!"

  豫章這才伸手去接李治手裏的錦盒,拿著錦盒低著頭向皇後走去。

  "快打開瞧瞧。"長孫皇後好奇道。

  其實豫章也十分的好奇,這小小的錦盒裏到底裝的是甚麽?

  錦盒打開,豫章驚歎:"哇,好大的一顆夜明珠啊!"

  長孫皇後同樣很驚喜,拿起夜明珠,驚歎:"這麽大的夜明珠當真罕見,算的上是稀世珍寶了。"

  長孫皇後看向李治,高興道:"這麽大的夜明珠,你從哪裏尋到的?你能有這份心意,娘親就已經很高興了!"

  原本李世民正和長樂、武媚娘說著話,大概是問救市股票賺了多少錢的事,聽到這邊李治說要給皇後進獻禮物,他的注意力就被吸引了過來。

  來了,來了,終於來了,小九兒拿著那顆夜明珠來了!

  看到那顆熟悉的夜明珠,李世民沒好聲氣道:"他還能從哪兒尋到這麽大的夜明珠,當然是從朕這裏搶去的!

  這個夜明珠可是高句麗王宮裏有數的至寶,朕當時看到這藏寶就覺得皇後一定喜歡。

  後來小九兒說要去藏寶閣給他姐妹和武媚挑禮物,哼哼,明知道朕想把夜明珠送給皇後,還把這夜明珠搶走了。"

  長孫皇後恍然,這麽大的夜明珠可是稀世珍寶、世間罕有,根本就不可能在市麵上尋到,原來是高句麗王宮裏的至寶,這就不奇怪了。

  李承乾、李泰都目瞪口呆,小九竟然搶了父皇的寶物送給母後?!

  原來還可以這樣玩,李治這一手真是絕了。

  也就是李治敢這樣玩,父皇不會真打他板子,至於生點氣嘛,對李治來說,那是事嗎?

  長樂嗔道:"九弟取了夜明珠也是送給母後,又不是給了外人,父皇也忒小氣了!"

  李世民很是無語,他小氣?

  當時李治說要去藏寶閣給長樂挑禮物,他問也沒問就直接讓李治去了,讓李治想挑甚麽就挑甚麽,這還能叫小氣?

  就是這顆稀世珍寶夜明珠,他也沒要回來啊,隻不過是發泄兩句罷了,怎麽還就成了小氣了?

  女兒喲,你是跟父皇親,還是跟你九弟親?

  李治笑言:"當時兒臣也是聽李將軍說了,父皇覺得母後會很喜歡這顆夜明珠;當時兒臣就想,萬一父皇再將這顆夜明珠給了別人怎麽辦?

  所以,兒臣就將這顆夜明珠取了來,獻給母後。"

  長孫皇後瞥一眼皇帝,對李治笑著點頭:"稚奴說的有道理,最難得的是你有這份心意,娘親甚是高興!"

  李世民差點沒噴出一口老血,除了皇後他還能將這顆夜明珠給誰啊?

  甚麽叫李治有這份心意?

  這明明是他的心意啊,不過是被李治搶過去了!

  淡定!

  一定要淡定!

  朕是天可汗啊,怎麽能跟自己兒子慪氣呢?

  再說了,還是當著皇後和一幹兒女的麵呢。

  長樂搖著皇帝的胳膊撒嬌:"父皇,您不會真的生氣了吧?"

  李世民是真的生氣了嗎?

  當然沒有,如果他真的生氣了,就不會在這裏吧啦吧啦了。

  再說了,以李治此次出征的功勞,別說是搶了顆夜明珠,就是把整個王宮的藏寶全都搬空了又如何?

  況且,李治搶了這顆夜明珠還是為了進獻給皇後,所以他也不是真的生氣,隻是想損一下李治。

  "哼,朕若是小氣的話,還會讓小九把夜明珠帶走?還會讓小九進入高句麗的藏寶閣隨意挑嗎?"李世民沒好聲氣道。

  長樂撒嬌道:"就知道父皇最好了!"

  長孫皇後笑言:"此次出征,以稚奴的功勞為最,些許珍寶,不算甚麽;不過,這顆夜明珠也算是稚奴的心意,本宮就收下了!"

  李世民笑言:"都坐,都坐,這裏也沒有外人,不必拘著!"

  隨著李治的插科打諢,大殿裏的氣氛十分融洽。

  用午膳的時候,長孫皇後更是頻頻勸吃,讓李治一定要多吃點,好好補一補。

  皇帝早已經去處理朝政,長孫皇後又留李治和武媚娘留下說話。

  當李治和武媚娘酒足飯飽的離開皇宮的時候,早已經是日落西山。

  "小郎君還是做馬車吧?"

  武媚娘挑起簾子問,日落西山寒氣上湧,李治又喝了不少酒,她怕李治騎車會著涼。

  這醉意朦朧,騎車確實不好,李治也沒逞強,果斷翻身下車。

  瓔珞連忙從馬車上跳下來想攙著李治,李治很無語,他已經醉成這樣了嗎?

  李治上了馬車就醉醺醺倚在軟塌上。

  武媚連忙奉上熱茶,嬌哼:"李泰也真是的,一直勸酒,還有高陽這小丫頭也不消停!"

  李治喝口熱茶壓壓酒意,笑言:"難得母後高興,多喝幾杯也不妨事,況且我也沒喝醉!"

  武媚疑惑:"今天入宮我就感覺到氣氛不對,後來我聽豫章說,陛下回來之後對李泰很是誇獎;

  對太子反而平淡,而且給李泰的賞賜要遠多於太子。

  按理說,這一年來太子一直監國,縱然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陛下對太子的賞賜怎麽反而少於李泰呢?

  太子終究是太子啊,一直以來,雖然陛下對李泰也很是寵愛,但是對李泰的賞賜也沒越過太子去,頂多和太子的封賞相仿。"

  為甚麽?

  當然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李治笑著解釋道:"那是因為你去的遲了,沒有見到大哥和四哥接駕的場景。"

  是因為接駕的事?

  武媚對政治是天然的敏銳,李治的話,她立即就精神了,連忙問:"接駕發生了事?"

  想到那天發生的事,李治就忍不住嘴角微撇,解釋道:"太子和越王帶著朝臣前來接駕;

  父皇還沒下馬呢,越王就哭著撲了上去,抱著父皇的腿嚎啕大哭,哭的那叫一個肝腸寸斷,父皇十分的感動。"

  "父皇當時就很感慨的說了一句‘我兒瘦了’,越王就說都是因為想念父皇;

  父皇當時十分感動差點沒落下淚來,還有朝臣跟著起哄,說越王殿下至孝,父皇更是受用。

  而太子嗎,看起來確實胖了些,麵色紅潤有光澤,氣色很好啊!"

  武媚聽的呆住,越王確實瘦了一圈,太子確實胖了一些,若是陛下將這聯想到想不想念,還真的沒法分辨。

  其實她心裏也跟明鏡一般,越王確實時時刻刻都在想念父皇,盼著父皇早點回來,不管越王是為何而想念父皇,總歸確實是想念父皇無疑。

  而太子,猜也能猜的到,太子心裏肯定希望父皇越遲回來越好。

  雖然出征在外,但是李治對李承乾還是十分上心的,他確信李承乾一定會謀反的。

  隻是他卻不確定李承乾到底甚麽時候謀反,所以在出征之前,他就安排了人暗中盯著李承乾的動靜。

  萬一李承乾犯渾、趁著父皇東征時候發動了兵變呢?

  他還不能提前告訴長樂和父皇,以便提前有個應對,隻有自己暗暗做些預防措施。

  所幸,李承乾還沒那麽蠢,這也讓李治安心了不少;

  他不怕李承乾謀反,但他怕李承乾在他不在長安的時候謀反,會波及到母後和姐妹們,以及李莊這邊武媚等人。

  雖然李承乾沒有謀反,但是在皇帝出征的這段時間裏,李承乾也沒少排除異己安插自己人;

  而且李承乾在這一年時間裏,和侯君集的聯係十分密切。

  雖然李治才回來了兩天,卻已經對此了解的十分清楚了,相比家裏的那些賬冊,他最在意的還是李承乾的動靜。

  在了解完這些之後,李治莫名有種預感,也許李承乾已經有了謀反的念頭,而這次李泰又給了他那麽大的刺激,他還受得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