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2拜母後,他們不經打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9-01 09:55      字數:3099
  李治一眼就看到了武媚娘手裏把玩的夜明珠,拍了拍額頭笑言:"差點將這個夜明珠給忘了!"

  武媚娘好奇的問:"小郎君是哪兒找到了這麽大一顆夜明珠?"

  李治笑著解釋道:"攻破了平壤城之後,我也就沒啥事了,就在平壤城裏閑逛,想著給你們挑些禮物,卻總也沒見著像樣的東西。"

  武媚娘笑言:"小郎君有心了,哪還需要小郎君那麽費力去尋,隻要是小郎君帶回來的,我們都喜歡!"

  翠墨和瓔珞在旁也連連點頭,哪怕李治就是帶回了塊石頭,她們也喜歡,對她們而言那也很有意義。

  武媚娘之所以這麽說,也是怕李治為了給她尋找禮物而巧取豪奪,那樣會敗壞李治自己的名聲,左右不過是禮物,而她根本就不缺珍寶。

  就像是這夜明珠,固然是稀世珍寶十分珍貴,但是對於她而言,有固然高興,沒有也所謂,在她看來,再珍貴的珍寶和李治的名聲相比也不值一提。

  李治笑言:"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嘛,後來我一想,這好東西肯定是在王宮裏啊,所以我就跟父皇請了旨去王宮的藏寶閣中給你們挑禮物!"

  武媚娘聽到這裏才明白過來,原來李治是從他父皇那裏強取豪奪而來的,她笑了起來,那就沒問題了。

  而且,既然是為她挑禮物,那陛下沒道理不同意,小九兒是給他未來媳婦兒挑的呀,陛下怎麽能小氣呢。

  "高句麗王朝終究存在了六、七百年了,藏寶還真不少,我給你們挑了不少禮物,不過都在神策軍的車隊裏,恐怕還得有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到長安。"李治笑言。

  "這個夜明珠也是高句麗王宮裏的藏寶嗎?"武媚娘問。

  李治得意的笑言:"對,這個夜明珠就是高句麗王宮裏的藏寶,當時李君羨還攔著我,說父皇說這顆夜明珠母後一定喜歡。李君羨不說還好,李君羨這麽一說,那我更得把這顆夜明珠拿走,我正愁著回來沒有禮物見母後呢!

  所以,我就把這顆夜明珠給搶來了,你們是沒見啊,當時李君羨臉都綠了!"

  旁邊的睛兒、瓔珞和翠墨聽的心驚肉跳,她們確實沒見李君羨是不是臉綠了,但是她們倆的臉現在可能已經綠了。

  武媚娘卻咯咯笑了起來,原來陛下覺得皇後會喜歡這顆夜明珠,所以打算夜明珠送給皇後,而李治知道後卻將這顆夜明珠劫了胡,也不能叫劫了胡,這叫借花獻佛。

  李治得意的笑言:"怎麽樣?我這做法是不是天馬行空不拘一格?"

  武媚娘連連點頭嫣然笑言:"妙極,妙極,小郎君這一手借花獻佛實在妙極,小郎君將這顆夜明珠送給皇後娘娘,娘娘一定十分高興,陛下也無話可說!"

  睛兒擔憂道:"可陛下想將這顆夜明珠送給皇後娘娘做禮物,小郎君就這樣搶了來,陛下會不會生氣?"

  李治理直氣壯道:"生氣?這顆夜明珠我又沒有私吞,還不是送給母後了?對於父皇而言,這不就是左手倒右手嗎?"

  武媚也理直氣壯道:"小郎君說的對,還能讓娘娘高興,這是一舉兩得啊,陛下怎麽會生氣?"

  睛兒很是無語,甚麽叫一舉兩得?

  難道陛下將這夜明珠送給皇後娘娘做禮物,皇後娘娘會不高興嗎?

  李治沉吟道:"說起來,我都回來兩天了,還沒入宮去拜見母後呢,不如今天咱們就入宮去去,順便將這顆夜明珠獻給母後!"

  "好啊,好啊,我也好久沒見到長樂姐姐了!"武媚娘十分高興的答應了。

  說起來她也好久沒見到長樂了,很是想念呢,若是她再不入宮去,估計豫章、高陽會在心裏罵她沒良心呢,長樂姐姐病了也不來探視一下。

  之前她還為入宮的禮物而發愁呢,如今有了這顆夜明珠,那她就不必發愁了。

  至於這顆夜明珠不是李治送給她的禮物,她也沒感到失望,想要這顆夜明珠還不簡單?

  等過幾年陛下賜婚、生下了孩子,打發兒子入宮討要去,到時候母後抱著孫子、那還不歡喜極了,別說隻是要一顆夜明珠,就是要十顆也沒問題啊。

  武媚將夜明珠放進了錦盒,十分豪氣道:"走,入宮去!"

  睛兒、翠墨和瓔珞連忙去捧來衣裳首飾,服侍武媚娘和李治更衣。

  李治騎著他那大唐唯一的自行車,車倩人更帥。

  一幹護衛、護持著馬車浩浩蕩蕩的進入了長安城,引得無數百姓側目。

  因為整個長安的百姓都對李治十分的懷念,因為整整一年都沒有李治在長安折騰了,大家都份外的懷念。

  自從李治夢醒之後,長安每一年都十分的熱鬧,李治時不時就會折騰出個大事,轟動整個長安。

  然而自從李治隨軍出征之後,長安太平靜了,幾次轟動長安的事也都是捷報,而這些大捷最大的功勞卻又是李治。

  長安的百姓不免都懷念李治的折騰,因為李治折騰的事不隻是轟動長安的趣事,還都是切切實實的利國利民功蓋千秋的好事。

  像玉米、土豆、紅薯、貞觀稻、棉衣、琉璃、火~槍、火~炮、氣球、飛艇、大海船……

  而如今李治終於回來了,看著李治騎在能夠亮瞎人眼的自行車上左顧右盼那種臭屁,路上的百姓都感覺十分的親切,有那味道了!

  "小王爺!"

  "晉王!

  "恭喜晉王再立大功!"

  "晉王威武!"

  長街上到處都是打招呼的聲音,讚譽聲不斷,一路上也李治也沒閑著,頻頻揮手回應著。

  宮門處的侍衛隻是略微檢查了一下,就放行了,這兩天入宮的皇子、公主還有皇親國戚著實不少。

  此次李治入宮並不是覲見皇帝,而是覲見母後,所以帶著武媚娘直接去了水晶宮。

  水晶宮裏十分熱鬧,不止皇帝、皇後在,還有太子李承乾、越王李泰、長樂、豫章、高陽、晉陽。

  不過走進大殿的李治卻立即感受到了大殿裏的氣氛有詭異,掃視了一圈之後,李治立即發現了一個鮮明的對比。

  李泰笑的最為歡快,二百斤的胖子笑的跟個笑麵佛一般,而且那是發自心底的高興,抑製不住的高興。

  而太子李承乾卻笑的很假,遮掩不住的假,假到李治簡直無力吐槽。

  李泰的高興是因為父皇回來了,他不用提心吊膽了,李承乾那是在這呆著難受。

  這兩小子真是一點演技都沒有啊!

  不過,李治才不會理會他倆呢,他入宮來就隻是為了拜見母後罷了。

  "兒臣拜見母後!"李治躬身見禮,武媚也隨著見禮。

  長孫皇後柔聲笑言:"這裏又沒有外人,何必多禮?喲,媚兒也來了。"

  武媚道,"是,娘娘,小郎君回來了,長樂姐的病也好了,所以,臣妾想來瞧瞧娘娘和長樂姐。"

  長樂即過來拉著武媚娘,到一邊說悄悄話去了。

  李治朝左右拱了拱手,笑言:"大哥,四哥,豫章姐,別來無恙?"

  高陽直接跳了出來,激動道:"還有我呢,小九哥,你終於回來了!"

  李泰哈哈笑言:"可不如你隨軍出征過的如魚得水!"

  李承乾假笑:"你這次出征可是立了大功了!"

  豫章蓮步微移上前兩步福身道:"恭喜九弟!"

  "稚奴,近前來,讓娘親好好瞧瞧!"長孫皇後柔聲笑言。

  李治直起身子依言向前走了幾步,長孫皇後雙手抱著李治的臉、仔細的上下打量了一會兒,心疼道:"瘦了不少,也黑了,這一次東征真是辛苦了!前天隻顧著你姐姐了,也沒有仔細瞧瞧你。"

  一直以來,長孫皇後都對皇帝東征的誌向感到憂心,而此次東征卻勢如破竹一般大功告成,因為甚麽?

  其中最大的功勞就是李治啊!

  "母後,兒臣其實不辛苦的,兒臣就是動動嘴,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馬車裏躺著行軍趕路,高句麗人一點都不耐打,就當是去高句麗遊玩了一圈!"李治笑言。

  長孫皇後很是無語,高句麗人一點都不耐打?

  這話要是被隋煬帝聽到了,還不氣得從墓裏蹦出來?

  高句麗人怎麽可能不耐打?

  之所以李治覺得高句麗人不耐打,那是因為有火~槍和火~炮、氣球啊。

  長孫皇後讚賞道:"不是高句麗人不耐打,而是你的氣球、火~炮太利害了,是攻城拔寨的利器。"

  "是啊,小九哥你的氣球太利害了!把高句麗人打的落花流水!"高陽激動的手舞足蹈。

  雖然她年紀不大,但是對於隋末的那段曆史已經耳熟能詳,她也知道當初前隋百萬大軍三次東征的無功而返,可見高句麗人是多麽英勇善戰。

  而這次隻動用了十幾萬兵馬就將高句麗覆滅了,這是神馬戰績?

  之所以戰績這麽輝煌,都是因為小九哥的氣球、大~炮啊!

  所以他對氣球、火~炮充滿了敬仰,對李治這個小哥哥更是充滿了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