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5梅香從苦寒來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8-22 20:35      字數:2965
  隨著李格和李治的出列,眾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了李格、李治的身上。

  大殿裏所有的人心裏都跟明鏡似的,新羅女王之所以當著皇帝的麵哭哭啼啼就是想要那幾座城。

  而皇帝呢,明顯不想把那幾座城給新羅女王,終究總要考慮高句麗臣民的情緒。

  所以,這根本就是相互矛盾的,李格和李治能有甚麽好辦法解決?

  要麽放棄城池,要麽要回城池,二選一,隻能有一個選擇。

  不要城池,皇帝不高興,要回城池,女王接著哭,根本就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法。

  即便李治是天下第一大才子,那又能如何?

  繼續讓一個堂堂女王在朝堂上哭哭啼啼,這終究不是個事,史書上還不知道會怎麽記載呢,傳出去也不好聽。

  所以李治也隻好凝神思索起來,他在腦子中搜索奶爸給他講的故事,是否有類似的。

  新羅女王雖然是女王,但終歸還是一個女人,相比在場的大唐無敵鋼鐵直男們,他毫無疑問更懂女人。

  堂堂女王為何哭哭啼啼?

  難道真的是為了那幾座城池嗎?

  女人最缺的是甚麽?

  當然是安全感了!

  這次新羅差點被高句麗滅國,新羅女王雖然絕處逢生,但是肯定也是如同驚弓之鳥一般。

  她寧願不顧女王尊嚴的哭哭啼啼,無非是想壯大新羅,因為隻有新羅壯大才能讓她有安全感。

  歸根到底,她還是害怕也許有一天大唐會打新羅的主意,到時候,她們新羅根本就無力抵擋。

  雖然,即便是占據了這幾座城池,新羅就能夠抵擋大唐了嗎?

  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有了這幾座城池,終歸能夠抵擋住大唐的把握……會大了一些。

  隻要把握大一些就值得,但是她又不敢強行占據,隻能放棄顏麵這樣哭一哭,能將這幾座城哭來當然好,就算哭不來也沒甚麽,女王終究也隻是一個小女人,難道還會有人笑話她不成?

  不會,天下人也隻會同情她一個女人家不容易。

  所以,擺在麵前的難題是,怎麽才能讓新羅女王有安全感,隻要有了安全感,新羅女王當然就不會哭了。

  李格與李治低低商量著,這個難題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讓新羅女王跟父皇睡一覺或者睡幾覺,新羅女王肯定倍有安全感,然而這個說起來容易,但是操作起來卻挺難的。

  終究是,在這大殿之上,還當著一幹文臣武將的麵,總不能直接說請女王到後殿和陛下友好而又深入的交流探討一下人~體構造吧。

  所以,李格與李治兄弟倆很快就摒棄了這個想法,終究他李格、李治皆為大唐有名的才子,英明神武的形象深入人心,怎麽能做拉~皮~條這種事呢?

  而且等班師回朝之後,母後和長樂還不得埋怨他倆?

  摒棄了這個想法之後,李治驀然想到明朝的國策之一,規定不征之國,這可是奶爸說過的,還有那個天子守國門呢。

  於是他靈機一動,笑言:"新羅是大唐的屬國,一直以來都對大唐十分恭順,此次東征,新羅和大唐夾擊高句麗,如今女王更是不遠千裏親自來平壤城覲見陛下,這可是足以傳播千載的佳話啊!

  兒臣這些日子也聽到一些議論,新羅的使臣害怕有一天大唐會對新羅刀兵相加,兒臣倒是萌生了一個提議。

  由父皇下詔,將新羅列為不征之國,隻要新羅仍然是大唐的屬國,隻要新羅恪守屬國本分,不主動攻擊大唐,大唐便永遠不得攻打新羅。

  由此,天下百姓都將稱頌父皇的聖明仁善,史書也將記載這場佳話,而父皇的仁名也必將光耀千古。"

  由皇帝下詔將新羅列為不征之國?

  新羅女王愣住了,完全忘記了哭泣,心裏湧起了一陣陣狂喜。

  那幾座城池算甚麽?

  這才是她最想要的啊!

  多那幾座城池,能多收幾個賦稅?

  如果大唐進攻他們新羅的話,能抵擋的住大唐~軍隊嗎?

  縱然多了那幾座城,她仍然會提心吊膽,生怕哪天驀然發現大唐~軍隊已經到了金城城下。

  可如果是大唐皇帝下詔將新羅列為不征之國,那她的心裏就徹底安心了,隻要他們新羅安分守己,不主動攻打大唐,那大唐皇帝怎麽也不可能違背承諾來攻打他們新羅。

  這個主意不可謂不妙,但能想出來卻也不容易。

  新羅女王看著李治的目光中充滿了感激,到底是妹妹男人的親弟弟,為此也算煞費苦心了。

  不得不說,李治真不愧是天下一大才子,居然想出了這樣一條妙計。

  李世民也不傻,聽了李治的話立即就明白了,新羅女王和臣下們,心中都害怕大唐有一天出兵攻打他們新羅,所以對將新羅列為不征之國的詔書肯定十分向往。

  想要不征之國的詔書?

  可以啊,別哭了,拿那幾座城池來換就行了!

  反正他就沒想過攻打新羅,終究新羅屁大點地方,又那麽遠,就算占領了新羅也沒成就感,反而會落下背信棄義的名聲。

  李世民沉吟道:"李治的這個提議倒是很有點意思,不知道女王意下如何?"

  新羅女王當然是千肯萬肯,但是她也明白,要想讓大唐皇帝下詔,那肯定要將那幾座城還回去。

  不過,那幾座城也不重要了。

  新羅女王眼角還掛著淚珠,但是臉上卻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我們新羅世代都將是大唐最忠誠的屬國,先前我們也派出了大軍協助陛下覆滅高句麗,隻是我們兵力有限,隻攻取了幾座城池,正等著陛下派人去接收呢!"新羅女王笑語盈盈。

  終於不哭了,李世民心中長鬆一口氣,不但不哭了,還笑的那麽燦爛,還讓朕收取那幾座城,很識趣嘛。

  新羅女王目光一眨不眨的看著皇帝,眼神中全是渴望,如果皇帝不下詔的話,那她準備接著哭,而且比剛才哭的更利害,一直哭一直哭,一直哭到皇帝下詔為止。

  李世民欣然點頭道:"好,朕這就派人去接收那幾座城池,同時朕也下一道詔書,將新羅列為不征之國,隻要新羅做大唐的屬國,盡屬國的本分,朕還有朕的子孫都不會派兵進犯新羅。無忌,你來擬一道詔書昭告天下,以示大唐和新羅世代友好。"

  "陛下聖明,此乃兩國百姓之福,也是永垂青史的佳話!臣這就起草詔書。"長孫無忌恭聲稟報。

  新羅女王起身鄭重福身:"我代新羅千千萬萬百姓謝過陛下,陛下的仁義,我們新羅人世世代代都會銘記於心!"

  幾位隨女王來覲見的新羅重臣也跟著出列感激謝恩,他們心中也是激動萬分,這封將新羅列為不征之國的詔書,可比那幾座城池重要千百倍。

  李世民龍顏大悅,看著新羅女王此刻綻放的笑顏,他的目光中不自覺的帶著幾分戲謔。

  略微平息了一下心中的激動,新羅女王也赧然,笑言:"想起這些日子以來所受的磨難,我失態了,還望陛下海涵。"

  哭是女人的特權。

  如果新羅王不是個女人,而是個男人,在這樣隆重值得史冊記載的時候哭泣,李世民絕對會一腳踹將人給踹出去。

  但是哭的人是女王,失態又能怎樣呢?

  李世民笑著寬慰道:"雖然朕沒有經曆過,但是也感同身受,不過你也放寬心,這些都過去了。而且以後再也不會發生了,雖然經曆了一次磨難,但是前途是一片光明的嘛!"

  新羅女王禁不住歡喜的點頭,既然皇帝下了不征之國的詔書,那就意味著大唐永遠都不會進攻他們新羅,也就是說他們新羅再也不會有滅國之危了。

  並且因為有大唐在一旁,以後百濟也不敢進攻他們新羅。

  以前,有高句麗和百濟在側,他們新羅人都是如履薄冰,生怕哪天會遭到高句麗和百濟的攻打,要不是一直有中原王朝威脅著高句麗,恐怕他們新羅早就被滅亡了。

  但是,自此之後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所以,這麽一想的話,好像這次磨難經曆的也挺值的。

  李治笑言,"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從苦寒來。不經曆風雨、怎能見彩虹。從此之後,女王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新羅女王眼前一亮,朝李格、李治點頭致意,笑言:"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從苦寒來。這句詩好!不經曆風雨、怎能見彩虹,這句更有哲理。

  小王爺真不愧是天下第一才子,果然出口成章。多謝小王爺的提議,當然,更要感謝陛下,這都是陛下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