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兩傉薩,投靠兩王爺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8-07 20:30      字數:4338
  李世民冷著臉說,"廣州都督府長史唐奉義因幾年前犯事,曾被免職,然朕念其誅殺隋帝有功,將其複用,如今也居然敢誣告朝中重臣,罪不可赦!"

  ??李世民話剛說完,長孫無忌出列奏道:"陛下,如此好年景,又正逢陛下因吐穀渾戰事而赦天下,以及本次東征高句麗大勝,誅殺朝廷四品大員,怕是不妥。

  ??且高甑生曾為秦府舊將,多年跟隨陛下征戰,是員猛將,立下戰功無數,當年洛陽武牢之戰,尉遲恭、梁建方與高甑生三將直衝王世充的數萬大軍中,為徹底擊敗王世充立下大功。

  ??而其在利州刺史任中,頗有政績,附近羌人諸多的叛亂,也是其率部平定的,如今洮州附近羌人還有叛亂,其副將劉德敏還在率軍征戰中,若如此將鎮邊大吏斬殺,恐不太妥當!"

  ??黑炭頭尉遲恭也出來求情,說此次高甑生告李靖謀反,隻是因被李靖處置不滿,而心生怨恨,一時糊塗之下做錯的事,且一直以來,對朝廷,對皇帝都是忠心耿耿,雖然有大錯,但應給其一條生路,讓其悔過自新。

  ??跟著又有一些原秦府舊人出來幫高甑生說話。

  ??李治心裏冷笑著,依他晉王府傳來的情報,事情的原委遠比這複雜多了,而被禁足的高甑生,能與唐奉義有密謀的機會,這是讓人無法想象的,還有一個牽涉其中的李道彥,在房玄齡的奏報中,卻連隻字都未提及,其中的緣由,也耐人尋味。

  ??李治的晉王府那邊留守長安的親衛們,辦事效率還是挺高的,幾天時間就大致掌握了其中的情況,有哪些人參預其中也摸清了。

  ??這讓李治很感欣慰,孤王的高薪水、高福利,可沒白掏,奶爸說得對,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看來孤王人雖然不在長安,老餘還是狠能幹的。

  ??他們甚至還匯報說,太子李承乾居然高興了好多天。

  ??而此事的策劃者極有可能是長孫無忌,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是李治的這個親舅舅見著父皇有此意思,特意拍皇上馬屁的行為了,果然是老陰人啊。

  ??但是卻連累到本王,等著吧,孤王會報複的。

  ??而此次被李靖下令處罰並報告李世民的岷州刺史李道彥,也是其中的唆使者,但卻未被提及。

  ??李治瞄了眼、前側站著沒有表情的李靖,李靖沒有表示甚麽,待眾人都說完了,他這才上前一步道。

  ??"陛下,臣也認為不應將高甑生處死,高甑生雖然未聽軍令按令行事,然有其客觀的原因,洮州羌人叛亂,高甑生其部在與羌人的叛軍作戰,因沒作好這方麵的防備,而打得很是艱苦,以至無法到達目標地。

  ??如今告臣謀反,也隻是一時糊塗,因此請陛下給予其一條生路,日後還可為陛下、為朝廷效力!"

  ??李治大吃一驚,沒想到李靖也會為高甑生求情,其他的大臣也是一副吃驚的表情。

  ??李世民臉色稍緩下來,但還是堅定地說:"如此大的戰事中,高甑生違主帥李靖節度,又誣告其謀反,若這樣的罪行都可以寬大處理,那以後的征戰中,各將都可不服調令,主帥如何節度,如何作戰?

  ??我朝自晉陽起兵,功臣多的數不勝數,若高甑生獲得朕的恩賜免於一死,那其他這些功臣犯法,是否都可減其罪行,如此將置大唐的律法於何處?!

  ??朕對舊日的勳臣戰將,從未嚐忘記,但獎賞必須分明,為此朕不敢赦免其死罪。即由刑部大理寺審此案,以律論其罪。"

  ??長孫無忌還想上前開口,但李世民變了臉色,隻得又退下。

  ??皇帝既然如此說,都沒有人再敢上去求情。

  ??"此案已經追查清楚,李靖與李治被人誣告,朕宣布其無罪,並賞特進李靖絹兩千匹,黃金十斤,賞李治絹五百匹,黃金二斤,以示勤勉……"

  ??李靖和李治都跪下謝恩。

  ??"此事就如此了結,其他人不許再議!"李世民威嚴地說。

  ??眾臣也都隻得應諾。

  ??雖然宣布了一個好結果,還被賞賜了些許財物,但李治仍然不開心,不過,卻不需要天天繃著臉了,也不需要見到父皇就裝出一副委屈相了,想及此處,李治立馬就眉開顏笑了。

  ??高延壽和高慧真走出巨大軍帳後,心中頗為無措、就在帳外等候著。

  ??眼見從帳內出來的人是李格、李治兄弟倆時,連忙下拜道:"拜見兩位王爺!兩位王爺的鼎鼎大名,下官可是如雷貫耳仰慕不已啊!"

  ??如雷貫耳可以,仰慕……就免了吧!

  ??李格笑言:"對於兩位將軍的大名,我也是如雷貫耳啊!"

  ??高慧真謙遜的笑言:"哪裏哪裏,區區賤名不足掛齒如何能與兩位王爺的美名相比?兩位王爺的才名,天下人誰不敬仰?不瞞王爺,我們做夢都想一睹二位王爺的尊容啊!"

  ??高延壽笑言:"是啊,是啊,下官在平壤城的府邸裏,也收集了不少書畫、古玩、珍寶,隻是下官是個粗人,這些書畫、古玩、珍寶落在下官的手裏那就是寶珠蒙塵啊!

  ??兩位王爺才冠古今,也隻有兩位王爺才配擁有這些字畫、古玩、珍寶啊!等攻破了平壤城,下官願將這些書畫、古玩、珍寶全都贈予兩位王爺,就如寶劍贈英雄啊!"

  ??高慧真連連點頭道:"是啊,是啊,下官家裏也是世家大族,自祖上就收集了不少書畫、古玩、珍寶,全都束之高閣,使寶物蒙塵。

  ??今天一見兩位王爺之英姿,下官恍然明悟,這些書畫、古玩、珍寶,就是上天讓下官轉送給兩位王爺,這是天意啊!"

  ??這倆貨降了大唐,心裏忐忑不已,想投靠個靠山,這倒也不出人意料,不過出乎李格、李治意料的是,這倆貨居然選擇了他倆。

  ??李格和李治確實很意外,因為他倆都很年輕,雖然是王爺,但是麵對滿朝大佬他倆的資曆還是太淺了。

  ??不過,李格、李治不知道的是,他倆在高句麗卻是更加聲名顯赫!

  ??而且,李格與李治也低估了自己,如今的他倆雖然資曆比不上程大魔王等一幹老臣,但是論對皇帝影響力卻猶有過之而不及。

  ??更重要的是,李格與李治都還都年輕啊,而且火~器都是李治搞出來的呀,他的作用可不小!

  ??高慧真、高延壽雖然在打仗上很無能,但是在鑽營上卻十分擅長,他們倆琢磨了一通就覺得滿朝文武最值得投效的就隻有三個人,一個是李格、李治兄弟倆,一個是趙國公長孫無忌。

  ??麵對高慧真、高延壽諂媚的笑容,李格和李治很無語,高句麗的書畫、古玩、珍寶?

  ??雖說高句麗算不上彈丸之地,但是窮山惡水總是能算的上,不是李格與李治他倆瞧不起,這苦寒之地能有個屁的書畫、古玩、珍寶?

  ??我又不是收破爛的!

  ??李治半晌無語,卻是想著,你在我麵前比富,看錯人了吧!

  ??不過他卻是不置可否,我看不上的,可不代表不能送給奶爸,這可是高句麗的文物啊,奶爸一定很稀罕!

  ??李格強忍著沒有翻白眼,笑嗬嗬道:"那倒不必,多謝好意,這些古玩字畫你們還是自己留著吧!我也知道,你們歸順大唐,心裏難免忐忑,但隻要你們忠心辦事,立下功勳,陛下一定會厚加賞賜的,所以,還是好好想想,怎麽才能多立功勳吧!"

  ??高慧真、高延壽心中一驚,怎麽還不收禮了呢?

  ??這可是他們幾代人的積累,好大一筆財富啊!

  ??高慧真、高延壽連連點頭道:"是是是,吳王教訓的是!"

  ??李格上前兩步依次拍了拍高延壽和高慧真的肩膀,笑言:"加油,我看好你們!"

  ??被李格這麽一拍,高延壽和高慧真感覺自己骨頭都酥了,心中激動不已,這是不是意味著吳王代表晉王一起接納了他倆?

  ??"是、是、是,請兩位王爺放心,下官一定盡心盡力!"高延壽、高慧真連忙道。

  ??待李格和李治離去之後,兩人這才鬆了一口氣,今天前來歸順大唐,不但逃脫了死罪,而且還站穩了腳跟,也算是走上了康莊大道了。

  ??"今日冒險來投奔大唐,果然是明智之舉啊,一切都如我們所料啊!"高延壽喜道。

  ??高慧真也點頭喜道:"是啊,是啊,不但逃脫了王上的責罰,而且還在大唐站穩了腳跟,這一步棋走的妙啊!"

  ??高延壽沉吟道:"接下來,咱哥倆就得同心戮力、通力合作,幫助大唐皇帝攻下平壤城,立下功勳才能有榮華富貴啊!"

  ??高慧真點頭道:"那是當然,隻要咱們立下功勳,再攀上吳王、晉王這兩棵大樹,以後富貴無憂咦!隻是兩位王爺不收下我們的進獻,讓我心裏有些忐忑啊!"

  ??高延壽笑言:"安啦,咱們隻是空口許諾,兩位王爺當然推辭!等攻下平壤城,將那些珍寶古玩送到兩位王爺住處,兩位王爺還能給扔出來不成?"

  ??那倒也是,就還沒聽說過送禮還有送不出去的,高慧真安心的點頭道:"老兄說的在理,隻是今天兩位王爺臨走之前說的加油二字是何意啊?"

  ??高延壽同樣十分疑惑:"吳王風采斐然、智慧超人,我們不能理解也正常,想來就是勉勵你我二人!"

  ??隨後,兩人在隨侍太監安排的大帳中歇下,立馬就在一起琢磨起來,接下來該怎麽立功,又可以勸降誰……。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