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李世民,東征夢想成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7-10 12:32      字數:4846
  李世民環顧群臣,沉聲道:"朕說了這麽多,就是想告訴你們,這次東征隻能成功不能失敗!你們不讓朕禦駕親征,那你們覺得誰統兵一定能凱旋?"

  ??大殿裏仍然一片安靜,雖然之前大家都在舉薦出兵的統帥,但是現在皇帝再次問起來,卻沒有人再敢開口。

  ??因為皇帝說這次出征是隻能成功不能失敗,所以被舉薦的統帥一定得能保證凱旋。

  ??如果被舉薦的統帥不能凱旋,那舉薦的人就要負擔連帶責任了,而且還是不小的責任,聽聽皇帝的口氣,能輕饒的了嗎?

  ??不隻是要承擔舉薦責任的問題,而是誰也沒有信心被薦的統帥就一定能凱旋啊!

  ??所以,大家都沉默了,就連魏懟懟也沉默了,他想舉薦的人是李績,但是李績就一定能保證凱旋嗎?

  ??難說的很,別說李績了,就是李靖領兵東征也不能保證一定就能凱旋啊!

  ??這也太賴皮了吧,李治低著頭,努力忍住笑,沒想到父皇居然也有耍無賴的時候。

  ??說實話,如今高句麗的大軍都去進攻新羅了,境內兵力空虛,隻要派一大將領兵東征,勝算是極大的。

  ??但是,這世上哪有絕對之事!

  ??終究戰場上瞬息萬變,甚麽事都有可能發生。

  ??所以,皇帝語氣不善的這麽問,誰還敢舉薦啊?

  ??舉薦的統帥凱旋也不見得有功勞,舉薦的統帥征戰失利,到時候皇帝肯定會追究罪過。

  ??李世民靜靜的望著一幹大臣們,你們不讓朕禦駕親征,你們倒是舉薦個人啊!

  ??"既然無人舉薦,那朕就決定禦駕親征,眾卿還有何意見?"李世民沉聲問。

  ??大殿中一片沉默,李世民終於還是憑借著不善的語氣和無賴的邏輯,讓眾臣無話可說了。

  ??"好,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了,那朕就決定了,禦駕親征!"李世民心中激蕩不已,聲音中都帶著顫抖。

  ??多少年的夙願啊,今朝終於要實現了,怎不令人心中激蕩?

  ??魏懟懟躬身道:"啟稟陛下,臣有話說!"

  ??魏大噴子又有話要說了,李世民心中凜然,沉聲問:"呃,魏卿有何話說?"

  ??魏懟懟沉聲道:"昨天在兩儀殿,晉王殿下曾說,若陛下禦駕親征,那請陛下當著群臣的麵做下保證,絕不披甲上陣,絕不親自帶人刺探敵情。

  ??臣覺得晉王殿下說的很有道理,臣鬥膽請陛下當著眾臣的麵做下保證。"

  ??一眾大臣都覺得魏懟懟這話說的很有道理,他們勸阻皇帝禦駕親征是為了甚麽?

  ??當然是害怕皇帝禦駕東征,會遇到了危險有個甚麽閃失,如今這大好局麵付諸東流!

  ??能夠參加大朝會的大臣,也都是老臣了,對於皇帝當年領兵征戰的表現,縱然沒親眼見過也曾耳聞過,皇帝不但經常親自帶兵上陣,而且還經常隻帶著少數親衛四處刺探敵情。

  ??當年隨行將領和謀士就沒少規勸,但是皇帝卻屢勸不聽。

  ??如今的陛下,早已經不是當年的秦王,而是天子,若是再跟當年一般衝鋒陷陣甚至親自帶著親衛刺探敵情,那樂子可就大了!

  ??"朝中猛將無數,怎勞陛下親自上陣,還請陛下以龍體安危為重!"

  ??"臣等鬥膽請陛下做下承諾,保證絕不披甲上陣廝殺,絕不親自刺探敵情!"

  ??李世民的無賴之舉,竟然奏效了,朝臣們的口風居然轉了,眼看阻止不了皇帝禦駕親征,那能阻止皇帝親自披甲上陣也不錯。

  ??不止文官們請求皇帝承諾不得親自披甲上陣,就連武將們也在請求皇帝承諾了。

  ??開神馬玩笑,都要皇帝親自上陣廝殺了,那他們還怎麽安心打仗?

  ??俗話說刀槍無眼,萬一皇帝一個不小心傷到了,那隨軍將領們還活不活了?

  ??所以這一次,一眾武將比文官們還要積極。

  ??整個大殿裏全是此起彼伏請求聲,李世民頭疼的瞥一眼李治,結果發現李治正在左顧右盼、頗具幸災樂禍之態。

  ??此次東征,李世民還真抱著再上陣殺敵念頭,重溫一下崢嶸歲月,想他當年一杆長槍威猛無敵,有甚麽好怕的?

  ??但是,被李治這麽一攪和,披甲上陣就徹底不可能了。

  ??李世民沒好氣瞪了一眼李治,這個小九子鬼主意真是一個接一個,一肚子壞水啊!

  ??李治抬頭、很無辜地看了一眼他的皇帝老子李世民,要不是他提出了這一個建議給魏懟懟他們一個台階下,最終君臣之間還不定鬧的有多僵呢!

  ??有了他的這個提議,君臣各退一步,你看多和諧?

  ??朝中大臣感激他李治防患於未然,他的皇帝老子感謝他李治促成東征,嘖、嘖,完美!

  ??對於這個結果,李治表示十分滿意。

  ??李世民心裏也明白,這樣看來,不答應群臣這個要求是不可能了。

  ??因為李治這個提議,禦駕親征之事要比他預想中的要順利的多,朝堂上也沒有起多大波瀾,這是好事。

  ??總得給群臣們一個麵子吧!

  ??李世民沉聲道:"也罷,朕身為天子,有朝中猛將為朕衝鋒陷陣,朕隻需坐鎮指揮便可。

  ??朕,一不會親自披甲上陣衝殺,朕,二也不會再帶著親衛去刺探敵情。

  ??朕,十分明白,朕乃天子,身係社稷,這些朕都知道,朕今天就當著眾卿麵做下保證,眾卿盡可放心!"

  ??"陛下聖明!"群臣齊聲恭頌,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此刻都達成了共識、同心同力了。

  ??嘿,達成共識,禦駕東征,再也沒有障礙了!

  ??春風拂麵,暖陽當空,一片生機勃勃。

  ??李世民緩步走出太極殿、移駕兩儀殿,心中激蕩不已,多年夙願終於要實現了!

  ??禦駕征高句麗啊,這些年來李世民多少次午夜夢回,想的都是這個!

  ??然而那隻是夢想,因為大唐百廢俱興,因為朝臣們一定會反對,然而,現在,他的夙願,實現了!

  ??要說改變,嗯,應該是從那一天他質疑小九兒作的詩開始,那詩作連他李世民都感到嫉妒。

  ??然後,小九李治被他激得弄出了大殺器貞觀雷,然後,就……。

  ??算了,不去想了。

  ??李世民全身心放鬆了,連腳步都輕快幾分,感覺渾身充滿力氣,仿佛又回到了當年十四五歲金戈鐵馬氣吞萬裏的日子。

  ??隻是還有一點遺憾,無法再躍馬挺槍了!

  ??大朝會散去,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魏懟懟等人腳步匆匆的趕往兩儀殿,皇帝要禦駕親征,那事情就更麻煩更多了!

  ??而且絕不容輕忽,事事都要重新商議。

  ??哦,插句題外話,原本應該於貞觀四年(630年)死掉的杜如晦,如今還活得好好的;

  ??這全都有賴於李治提議的給大唐重臣們定期體檢,並且由孫思邈使用奶爸現代藥品,給他們帶去的福分。

  ??……

  ??李治並沒有前往兩儀殿,那些調度都是三省六部的事,跟他沒關係,他就不去打瞌睡了。

  ??他去了大明宮裏、母後那邊的水晶宮。

  ??李治在皇宮內溜溜噠噠,想起了兩年前,也是在皇宮裏他第一次與奶爸說話。

  ??哎,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快兩年了,大唐在奶爸幫助下,發生了太多變化,甚至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變的是,他仍然可以在皇宮裏自由的溜噠,他還小啊!

  ??來到水晶宮,長孫皇後看到他便問,"你那邊神策軍做好出征準備了沒?這次出征,你一定要緊緊跟著你父皇,一定要看住你父皇,不能讓他親自上陣。"

  ??"母後,放心,兒臣非常明白,兒臣也不會上陣,我又騎不上馬,又掄不動刀。

  ??我就跟上次出征吐穀渾一般,老老實實地呆在中軍大帳裏,給父皇出謀劃策,看著父皇,不讓他違反承諾。"

  ??"這就對了,你那神策軍裏那麽多能幹的將士,你隻需動嘴讓他們幹就行。

  ??我聽陛下說,你那幾個小夥伴也要隨軍出征呢,大唐甚麽小F4,程處默、尉遲寶林、李業詡、李敬業,他們幾個對氣球轟炸比較熟悉,所以,陛下也準許他們一起出征呢!

  ??你三哥、吳王李格也是要去的,這次能促使陛下完成夙願,你奶爸建議非常好,李格、李績都出了不少力。"

  ??"母後,兒臣省得,母後仍然要注意保重身體,盡量不要出去,外出要帶口罩。

  ??對了,長樂和豫章姐姐,父皇與母後準備讓她們何時大婚?"

  ??"已經找過你師兄袁道長算過好日子了,等你們從高句麗回來,也快到年底了吧。

  ??他倆日子都是在明年年節期間,母後的意思,是放在一起辦了。"

  ??"好,母後,太好了。母後,兒臣又發現了這次新募士兵中、奶爸說過的我大唐未來名將。"

  ??"嗬嗬,你奶爸在這方麵確實利害,薜仁貴、王玄策、王玄武、還有你父皇給你的那個護衛歸海一刀,都是大將之才。

  ??王玄武還把吐蕃的第一勇士給打了,你當初救他,可是救對了,那時候,還有人因此事彈劾你,現在想想可真可笑。

  ??不過,這次你也怪滑溜的,自己轉身跑到洛陽去了,讓你父皇挨噴。

  ??咯咯,後來,魏懟懟還去你府上給你道歉,母後想想都想笑,他可把你父皇噴狠了。

  ??正好李泰還沒回去,晚上把你太子大哥、李泰,你父皇、長樂、豫章、高陽,都叫來,一家人在一起吃頓飯。"

  ??"好啊,好啊,母後考慮周到,這幾天父皇肯定很忙的,各種準備、調兵,都要操心。"

  ??……

  ??隨著大朝會散去,消息不脛而走,好像是一場風暴,席卷長安。

  ??昨天皇帝要禦駕出征的消息就傳遍長安,市井百姓雖然議論紛紛,說甚麽的都有,但是大家也沒覺得皇帝真的會禦駕親征。

  ??終究,朝中大臣一個個都跟被刨了祖墳一般,怎麽可能讓皇帝真的禦駕親征?

  ??然而,沒想到的是,皇帝居然真的要禦駕親征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