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急求援,新羅使臣來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7-03 12:51      字數:4635
  李世民歎了口起,拿起一本奏疏,又是彈劾李治的奏疏。

  ??頭疼,真是好頭疼啊!

  ??李世民十分頭疼的將奏疏扔到了旁邊,這邊已經有厚厚一摞子奏疏了,全都是彈劾李治的。

  ??原本朝中文官們對李治的觀感都很好,因為李治立下的功勞很多都和民生有關,特別是平抑了物價,讓他們極為看重。

  ??但是現在,李治犯了錯之後,居然仗著皇帝和皇後的榮寵一走了之,躲去東都洛陽逍遙快活去了,這讓他們感到十分的憤慨。

  ??朝中之臣,無論是誰被彈劾,哪個不是如履薄冰的上書辯解或者在大朝會上辯解,甚至請罪。

  ??就連武將中的第一人衛國公李靖被彈劾都會上書請罪,沒想到李治犯了錯,不但不認錯認罰,居然有恃無恐的跑去洛陽逍遙快活去了。

  ??更讓他們憤慨的是,皇帝居然還不肯懲處李治。

  ??皇帝居然一直都在包庇李治。

  ??這反倒讓一眾文官更加憤慨了,此風斷不可長啊!

  ??到了現在,對那些言官們來說,已經不是李治散播了虛假消息的問題,而是把矛頭對準皇帝包庇李治了。

  ??頭痛,太頭痛了,原本十分勤政的李世民,看到禦案上的彈劾李治的奏疏就感到十分的頭痛,這下更頭痛了。

  ??……

  ??日子過得很快,人們也是非常地善忘。

  ??李治悄悄地回到了長安,不過卻並沒有多少人注意。

  ??長安的百姓早就將彈劾李治的風波忘了,終究高句麗出兵的消息雖然在市井之中瘋傳,但是並沒有引起恐慌。

  ??如今的大唐,主明臣賢、國力強盛、兵強馬壯、威震西域,所以百姓們腰杆兒也挺的硬。

  ??所以百姓們也沒將這當成事兒,從高句麗到長安遠達三四千裏路,傳遞的消息出現了失誤也正常。

  ??禦史們也消停了,那是因為魏懟懟的緣故,不得不說,魏懟懟在言官中的地位確實很高。

  ??不隻是因為魏懟懟的官位高,還因為魏懟懟為官正直,所以魏懟懟說了話還真管用。

  ??文官們也憋著一股勁兒呢,等春暖花開之時,看李治還能有甚麽話說。

  ??別想著這事就這麽糊弄過去了,別人或許會忘記,但是他們可不會忘記。

  ??李世民也長鬆一口氣,原來躲出去居然這麽管用,小九兒你到是早說啊!

  ??早知道如此,他早就帶著皇後去驪山行宮看山上的殘雪了,還用得著在長安承受那麽多唾沫星子?

  ??……

  ??春天來了,春回大地,是一年的希望之始。

  ??齊魯大地,遼闊的海麵上出現了一艘不大的海船,隨著風浪漂向了岸邊,終於在岸邊淺水處擱淺。

  ??船上的人放下了幾艘小船,然後劃著船向岸邊駛來。

  ??小船上的幾十人神色惶然,一臉菜色,像是被暴風波及飄流而來。

  ??"這裏是不是大唐的齊魯啊?"

  ??"按照方向來說的話,應該是大唐齊魯無疑!"

  ??"殿下,您沒事吧?"

  ??小船上的這幾十人中還有七八個女子,其中一人容貌秀麗,身材纖細高挑凸凹有致,雖然有些狼狽但是氣質依然高貴優雅。

  ??此時眾人的目光全都放在了這位女子身上。

  ??"沒事,我沒事,前麵似乎是個小漁村,我們先去確認一下這裏是不是大唐的齊魯!"女子淡定道。

  ??"殿下不可親去,現在情況不明,殿下身份尊貴不可冒險,還是讓臣先過去打探一下再做決定!"

  ??女子搖頭:"我們出海飄流已經一個多月了,王姐正在全力守城抵禦高句麗的進攻,也不知道還能抵擋多久,時間不等人,快走吧!"

  ??雖然她是新羅女王的堂妹,是新羅女王的當然繼承人,在新羅身份尊貴無比,可如果新羅被高句麗所滅,那她的下場怕是連一個普通女子都不如。

  ??這次高句麗的進攻,真的很猛,似乎對大唐不作任何防備,攢足了力氣、全力在進攻他們新羅。

  ??加上統兵的將軍淵蓋蘇文又是一個軍事奇才,他們新羅居然屢戰屢敗,被打的節節敗退,眼看就要支撐不住了。

  ??而另一個國家百濟,則拒絕出手相助,甚至還不懷好意的調兵,顯然是和高句麗暫時達成了協議,欲圖瓜分他們新羅。

  ??既然無法指望百濟出手相助,那他們新羅就隻能寄望大唐了。

  ??而他們新羅本來就是大唐的屬國,所以,理論上,大唐應該幫助他們新羅。

  ??但後來,他們弄清楚了,原來領兵的淵蓋蘇文和大唐的兩位親王李格、李治是摯友,所以淵蓋蘇文才敢如此放肆的領兵攻打他們新羅。

  ??大唐第一才子的名頭,在新羅百姓中,當然不至於高到家喻戶曉,但是在新羅君臣耳中,卻是如雷貫耳。

  ??也正是這個原因,所以,新羅女王才派她這個當然的繼承人,親自前來大唐求援,無論如何都要求得大唐出手相助。

  ??一行人跋涉進了小漁村,小漁村雖然並不富裕,卻也安靜祥和,還洋溢著年節歡快的氣氛。

  ??"請問這裏是大唐的齊魯嗎?"正使金誌覺緊張的問。

  ??漁民看著這些”奇裝異服”的人疑惑的問:"不錯,這裏是大唐齊魯,你們又是哪裏人啊?"

  ??"我們是新羅的使節,來大唐朝見皇帝陛下!請問這裏是齊魯哪裏?"金誌覺連忙問。

  ??"我們這裏是河南道登州府,你們若是去長安,從這裏往北走就能到登州、從登州去長安有官道。"

  ??這漁民熱情的指著路。

  ??如今大唐國力強盛萬國來朝,前來朝見的藩國越來越多,所以,即便是普通百姓對蕃國人也不陌生。

  ??金誌覺長鬆一口氣,朝金勝曼拱手道:"殿下,這裏就是齊魯的登州府,是我們這次從海上過來的目的地,距離長安不算遠,還好方向沒有偏得太多,若是咱們的船漂到南方去,光是去長安就得好幾個月呢!"

  ??大唐疆域之遼闊,金勝曼也是早有耳聞,她點頭道:"那就好,軍情緊急,我們必須快些趕路!"

  ??金誌覺點頭道:"好,這個小漁村太小,沒馬賣,等去了前邊的城鎮,買些馬匹、馬車,行程就快了。"

  ??金勝曼堅毅道:"不要買馬車,全部騎馬,以最快速度加緊趕到長安!"

  ??……

  ??李治回到長安悄悄躲在李莊裏,那幫老貨將軍們,馬上就知道了。

  ??於是,他們幾乎每天都有人來到李莊,於是,李治就每天都要設酒宴。

  ??不過李治的心情也是很好,也被這濃烈的"久經(酒精)考驗的氣氛"所感染了。

  ??李格也來了,見到李治笑言:"九弟,又有高句麗來的書信。"

  ??還真許久都沒有收到遼東來的書信了呢,也不知道那邊到底是甚麽情況了。

  ??李治打開書信發現裏麵居然有兩封書信,一封書信是李大勝寫的,還有一封書信署名居然是淵蓋蘇文。

  ??嘖嘖,淵蓋蘇文不是在新羅領兵打仗嗎?

  ??居然還有空給李格寫信?

  ??這家夥不會是吃了敗仗吧?

  ??淵蓋蘇文不是個軍事奇才猛將嗎?

  ??難道淵蓋蘇文被揠苗助長了?

  ??李治先是拆開了李大勝的信了解一下情況,這時候當然還是自己人更值得信任了。

  ??我勒個草,不是吃了敗仗啊,而是,淵蓋蘇文帶著大軍勢如破竹,而且百濟不但沒有出手幫助新羅,而是還想著要趁火打劫。

  ??一切果然如奶爸所說,淵蓋蘇文果然是個猛男,打的新羅毫無還手之力啊。

  ??看到這裏,李治長鬆一口氣,既然新羅抵擋不住了,那仿佛就隻有一條路可走了。

  ??那麽,淵蓋蘇文為啥又有信來了呢?

  ??放下李大勝的書信,李治又拆開了淵蓋蘇文的書信。

  ??信一打開,撲麵而來的就是一股子淵蓋蘇文的神采飛揚和激動喜悅,看著淵蓋蘇文在信裏大肆的渲染自己取得了多少勝利。

  ??隻是,淵蓋蘇文沒有忘乎所以,吹噓完勝利之後,又十分自謙的表示新羅已經派出了使節走水路去了大唐求援;

  ??同時,高句麗也派出了使節出使大唐,希望李格、李治兩位王爺,能幫他阻止大唐幹涉,或者拖住新羅的使節。

  ??再給他一年的時間,他就能覆滅新羅,到時候他必然能成為高句麗的功臣,定會幫助李格將生意開遍整個高句麗。

  ??李治一直淡定的看著,一直在書信的後半段看到新羅已經派出了使節來大唐了,這才笑了起來。

  ??淵蓋蘇文的這封信還真是給他帶來了好消息,不,是給父皇李世民帶來了好消息啊!

  ??李治立即讓李格給李大勝寫信,讓商隊所有人全都退回大唐。

  ??……

  ??兩儀殿中,李世民剛剛在禦案前坐下,禦案上堆著一堆奏疏,信手翻著,奏疏上基本都是些賀詞。

  ??開年也算是他這個皇帝最為清閑的時候,姚公公恭聲稟報:"陛下,晉王和吳王求見!"

  ??李格與李治求見?

  ??李世民一怔,是有甚麽事嗎?

  ??物價已經平抑了,還能有甚麽事值得這兄弟倆一起來。

  ??呃,想起來了,還真有一件值得這兩兄弟一起來求見的事,高句麗!

  ??李世民高興的往後一仰、靠在椅背上,眉開眼笑:"宣他倆進來吧!"

  ??看到李治、李格走了進來,李世民也心情大好,平抑了物價,小九兒可是給他大大的長了臉啊!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