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大嘴巴,揪出程咬金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7-03 11:31      字數:5406
  在大殿裏,掃視了一圈,魏懟懟沉聲道:"原來晉王與吳王,今天都沒有來早朝啊?"

  ??李世民點頭道:"不錯,李格與李治因為有事,所以都沒來早朝。"

  ??一眾文官心中一動,李格與李治,是有事沒來早朝,而不是有病沒來。

  ??沒來參加大朝會,一般都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有病,因為不可能有別的事比大朝會還重要。

  ??馬懟懟沉聲追問道:"臣鬥膽敢問陛下,晉王和吳王,為何沒有參加大朝會?有甚麽事比大朝會還要重要?還是晉王和吳王知道自己會被彈劾,所以故意沒來參加大朝會?"

  ??廢話,那兩小子就是因為知道要被彈劾,所以故意躲開了!

  ??雖然事實確實如此,但是這事隻可做,卻不可說,所以李世民是不可能這樣說出來的。

  ??所以,李世民含糊其辭道:"李治啊,去了東都,李格一直在鹽田湖負責股票交易所,那可是平抑物價的重要手段,所以他倆都沒法參加今天的大朝會。"

  ??李治去了東都洛陽?

  ??去洛陽幹甚麽?

  ??去看牡丹嗎?

  ??把長安攪的人心惶惶,把朝廷搞的雞犬不寧,李治居然躲到洛陽去遊山玩水看牡丹去了?

  ??簡直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魏懟懟沉聲道:"陛下,晉王散播了高句麗出兵的消息,攪的滿朝風雨,在這樣關鍵的時候,卻拋下國事去遊玩,還有一點人臣的本分嗎?臣彈劾李治,不辨是非,怠慢國事,懇請陛下懲處晉王!"

  ??李績當然是心知肚明的,因為他也參與了這個"陰謀"的策劃,不過他隻參與了一部分。

  ??所以,他平靜道:"魏大人,你們說李治散播消息攪的滿朝風雨,老夫很好奇,你們到底誰聽李治說過啊?"

  ??這話還真將魏懟懟等一眾文臣給問住了,因為他們確實沒有聽李治親口說過。

  ??眾人的目光全都轉向了程咬金。

  ??程老魔王低著頭目不斜視,目光下垂緊緊盯著前麵尉遲恭的屁股,仿佛尉遲恭的屁股象鮮花一般好看。

  ??魏懟懟沉聲道:"大家確實沒有聽李治親口說過,但是卻都聽盧國公說過。"

  ??"確實是聽盧國公程咬金說的!"

  ??"老夫也是聽盧國公程咬金說的!"

  ??"本官也是聽盧國公程咬金說的!"

  ??……

  ??一眾文官們低聲議論著大嘴巴程咬金。

  ??雖然那些武將們沒有開口附和,但是他們卻忍不住在心裏嘀咕,他們也是聽程咬金說的。

  ??這下程老魔王沒法再裝作沒聽到了,嚷嚷道:"這關俺老程甚麽事?俺老程就是個粗人,不過就是隨口說過幾句,那都是你們自己隨口相傳!"

  ??甚麽叫都是我們隨口相傳?

  ??程咬金你這老魔王,你這臉皮可真夠厚的,明明是你,見到誰都嚷嚷,不是你幹的壞事,是誰!

  ??此時候,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也尷尬了,因為若隻是程咬金瞎嚷嚷,大家還不見得相信,但他們兩個也是這麽說的,所以眾人才深信無疑。

  ??雖然一幹文臣沒有提及他們的,但是他們還是感到很尷尬,但是他倆又感到很冤枉,因為他們是聽皇帝說的。

  ??不過,現在他們也埋怨李治,這個小九子真是嘴上無毛、辦事不牢啊,怎麽弄出了這麽大的亂子。

  ??這個小家夥總是幹一件壞事,必定要幹一件好事,你看這亂散播消息就是壞事,平抑了物價就是好事,這樣說他絕對沒有冤枉他。

  ??魏懟懟這時候也想起了長孫無忌和房玄齡,恭聲稟報:"不止盧國公這麽說,就連趙國公和梁國公也這麽說,而且還是陛下授意的。"

  ??"敢問陛下可是聽李治稟報?"

  ??李世民很磊落、頷首承認道:"確實是李治、李格向朕稟報,說高句麗有調兵的跡象。"

  ??魏懟懟沉聲道:"陛下,晉王殿下這是在蒙蔽聖聽!"

  ??蒙蔽聖聽?

  ??李世民這時候可得給李治開脫了,他道,"蒙蔽聖聽?倒也不至於,自始至終,李治都沒有說過高句麗要對大唐用兵,他隻是說了,高句麗在調兵!"

  ??"朕為防備高句麗犯邊,所以才做了一些準備。到底高句麗有沒有犯邊,或者是不是要犯邊,都還不得而知!朕覺得,李治所說的高句麗調兵的消息應當不會有假!"

  ??魏懟懟沉聲問:"陛下,那朝野流言四起的時候,晉王為何沒有澄清?為何現在晉王又避去了東都?"

  ??為甚麽沒有澄清?

  ??當然是因為故意不澄清了!

  ??若是澄清了,朕還想親征?

  ??你不噴死我才怪。

  ??李世民反問:"魏卿,你覺得李治為何沒有澄清?"

  ??魏懟懟沉聲道:"因為晉王傳的消息就是高句麗犯邊,是陛下在為晉王開脫!不然,明明有彈劾晉王的奏疏,陛下又為何準許晉王避去洛陽?"

  ??李世民頭痛地揉了揉眉頭,堂堂皇帝在大朝會上被臣子這麽質問,確實是很沒麵子啊!

  ??為李治開脫?

  ??不可能的!

  ??他倒是希望李治,能出現在大朝會挨噴呢!

  ??但是李治卻溜了,而且連他這個皇帝都沒辦法,因為李治去東都洛陽可不是去遊玩的,他要瞧瞧洛陽的國企辦得怎麽樣了,有沒有辦得好的,把它拿到鹽田湖來上市。

  ??這可是關係到朝庭改革、國企上市的重要問題,這理由如此強大,他能說不讓他去嗎?

  ??要不然,說甚麽也要讓李治體會一下挨噴的感覺。

  ??要知道李治"聽朝"的時間也不短了,卻還沒體驗過被眾人猛噴口水呢。

  ??太遺憾了。

  ??李世民故作遺憾道:"朕並沒有為李治開脫,李治去東都也並非是朕準許的,而是河南府尹邀請的。

  ??眾卿也知道,東都在搞國企試點,他們想著弄一二個辦得好的國企,來鹽田湖上市。這樣的話,這兩個國企就有錢再搞更多的產品了。"

  ??一眾臣子們都懵圈,這怎麽還把河南府尹也搬出來了?

  ??但是,這個理由真得很強大、很名正言順啊!

  ??誰要是阻攔了李治,萬一河南府尹把東都國企改革沒有成功的責任,推到他們頭上,誰能擔當的起?

  ??那可是涉及到以後給那麽多河南府的官員漲工資的事。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那問題就大了。

  ??但是他們心裏卻又十分明白,李治這分明就是想借機躲到洛陽去了。

  ??想逃脫懲處?

  ??怎麽可能?

  ??即便李治不在長安城,不在朝中,也別想要逃脫懲處。

  ??魏懟懟沉聲道:"即便晉王去了東都,可他散播虛假情報,使得朝野震蕩,長安人心惶惶。而且使得朝廷錯下政令,臣請陛下懲處晉王以正視聽!"

  ??馬懟懟也躬身道:"臣請陛下懲處李治!"

  ??兩個懟懟一齊上,其他禦史們也紛紛跟上了,一時間大殿裏全都是要求懲處李治的聲音。

  ??雖然對這個情景早有預料,李世民還是感到頭疼,他當然不可能懲處李治,因為李治根本就沒有做錯。

  ??不但沒有做錯,還是有功之臣,隻是這裏麵的彎彎繞繞,不能說在明處。

  ??雖然他也想瞧瞧李治在朝中挨噴,但是卻也沒想懲處李治,因為李治根本沒有犯錯誤啊!

  ??不過他相信,如果李治在這裏的話,他也不至於這麽頭疼,因為李治可不是個願意吃虧的主。

  ??魏懟懟,你個田舍翁,別看你今日囂張;

  ??等機智的小九回來,朕一定讓他給你挖一個大大的坑;

  ??把你象戴胄一樣變成朕的徒孫,那場麵太美,朕很期待!

  ??程咬金不滿的嚷嚷道:"不過就是說了句話嘛,就要被懲處,太過分了,哪有這樣的道理?"

  ??李績出列沉聲道:"陛下,臣有幾句話想說!"

  ??毫無疑問,李績肯定是站在李治這邊的,而且相比程咬金、尉遲恭的瞎嚷嚷,李績說話更讓他期待,頭疼的李世民心中鬆了一口氣。

  ??"好,李卿有話盡管道來!"李世民期待地揚聲道。

  ??李績沉聲道:"陛下,吳王和晉王的商隊遠赴高句麗,並且在高句麗發現了高句麗正在調兵;

  ??所以趕緊回來稟報,晉王又將這消息稟報了陛下,臣覺得這並沒有問題,這是忠君愛國啊!

  ??諸位同僚,試想你們若是知道這消息,會選擇隱瞞不報還是發出警示?"

  ??有禦史沉聲道:"可以繼續打探,確定高句麗會犯邊再稟報陛下也不遲!"

  ??李績問:"高句麗距離長安三四千裏,目前又正是三九寒冬,且遼東之寒遠甚長安,等打探清楚確認下來,要等到何時?所以,臣覺得李治將此稟報朝廷、以作警示提醒,並無錯處!"

  ??還沒等李績說完,程咬金、尉遲恭已經嚷嚷了起來。

  ??"英國公說的對,李治將這消息稟報朝廷,是為了警示,這是好意啊,是忠君報國,怎麽能因此懲處李治呢?"

  ??馬懟懟沉聲駁斥:"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這是為人臣子的本份,有了過錯就應該受到懲處,誰沒有忠君之心?難道忠君之人犯了錯就不懲處了嗎?"

  ??這話還真是讓人無法反駁了。

  ??尉遲恭、程咬金等人皺起了眉頭,這群禦史實在是太難纏了,尤其是老魏征魏懟懟和小魏征馬懟懟最難纏。

  ??所以,李治給他倆起的綽號”懟懟”、魏懟懟和馬懟懟,一點也沒起錯!

  ??李績沉聲道:"馬禦史說的也有道理,不過,老夫還沒說完呢!陛下,臣覺得晉王既然得到了這樣的消息,理應稟報朝廷。

  ??當然,若這消息是錯誤的,那晉王當然也有責任,但是朝中百官反應過度,使得長安人心惶惶,又何嚐沒有責任呢?"

  ??李世民暗自長鬆一口氣,頷首道:"朕覺得李愛卿說的很有道理。

  ??而且,朕認為,高句麗有沒有動兵,到現在仍然難以確定,不能隻憑幾個商人的說辭,就認定李治的消息是錯的。

  ??誰能確定高句麗有沒有動兵?誰又能確定高句麗甚麽時候動兵?所以此事容後再議,若高句麗確實沒有動兵,那朕自有公斷!"

  ??雖然朝堂上吵成了一鍋粥,最後也還是沒有吵出個結果,最終被皇帝暫時壓下來了。

  ??但是,大朝會上的話傳到了裏弄坊間,百姓也禁不住議論紛紛。

  ??有的百姓認為,李治既然得到了消息,那將消息稟報朝廷並沒有錯,錯的是傳遞消息的人。

  ??有的百姓認為,李治既然傳遞了錯誤的消息,引得朝廷和民間都人心惶惶,那肯定要負責任。

  ??大多數都百姓都認為李治並沒有錯處,終究大家也隻是虛驚一場,並沒有損失。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