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好遺憾,皇後留遺言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6-25 06:04      字數:5137
  長樂還是不放心,便將李治拉到了一邊,繃著的俏臉好不容易擠出幾分笑容,道:"九弟,奶爸真的懂醫術?"

  ??"他什麽都懂。"李治認真回答。

  ??長樂忍不住道:"世上哪裏有都懂的人,但凡有人說甚麽都懂,此人不是騙子,便是文曲星轉世。"

  ??李治很肯定地道:"奶爸怎麽可能是騙子,他是神仙!"

  ??長樂便不語了,她發現有時與李治無法溝通。

  ??隻是,長樂還是極注意公主禮儀的,言行舉止必須合規,喜怒哀樂也不可盡顯!

  ??於是她便不再多問,隻頷首道:"無論如何,九弟你也是有心了,哎,我隻擔心母後,……。"

  ??說著這話,她神色驀然黯然,繼續悠悠道:"我昨日心裏求告神佛。隻要能緩解母後的痛苦,令母後能痊愈,我便短壽十年,亦或斬斷青絲,遁入空門也是願意。"

  ??李治便紅著臉道:"我也一般。"

  ??……

  ??子夜。

  ??天上繁星點點,寢宮裏燈火冉冉。

  ??李世民忙了一日,已是疲倦,隻是長孫皇後高燒一直不退,他不敢睡下。

  ??在大唐,發高燒是極可怕征兆,哪怕是皇家,死亡率也是極為可怖。

  ??他擔心一旦繼續這樣下去,說不定什麽時候,觀音婢便要和自己天人相隔,於是就留在這水晶宮。

  ??幾個禦醫還在外頭候著,低聲討論著。

  ??這已是第七日一直高燒不退,而且咳嗽愈演愈烈,再這樣下去,禦醫們根據多年的經驗,隻怕娘娘要熬不住,非要死於非命不可。

  ??唯一讓他們慶幸的是,白日裏,娘娘吃的是李治和孫神醫開的藥,這就給他們撇清幹係預留了伏筆!

  ??可他們還是很擔心,終究是禦醫,職責所在,陛下對娘娘又極為上心,一旦有閃失,哪怕死罪可免,卻也還是吃不了兜著走。

  ??長樂此時則是躲在小殿佛室裏禮佛,這本是長孫皇後設置的一個小佛室,這種在寢室附近設立佛室的事在唐朝很盛行,長樂跪在佛像下,默默祈禱。

  ??高陽則是小身體吃不消,小睡了片刻,迷迷糊糊起來,尋到了長樂,此時明月當空,長樂禮了佛,形容憔悴!

  ??高陽問:"姐,可用了飯?"

  ??"吃不下。"長樂道:"方才我隱見佛像在發光。"

  ??"呀。"高陽道:"這一定是幻象,小九哥說過的……"

  ??"你為何總是小九說……"長樂道:"你不要說胡話,衝撞了佛祖。"

  ??高陽,便忙點頭:"是,是,是我錯了。"

  ??長樂臉色便溫和了:"方才我又祈求佛祖,若是誰救了母後,我寧願下嫁給她。"

  ??高陽一聽,月色之下,她的俏臉慘白,而後她強笑言:"這樣嘛,姐姐真是孝順,我,我,我也一般。"

  ??長樂便苦中作樂道:"一般,哪裏有兩個公主事一夫的,你不要開玩笑。"

  ??高陽,垂下腦袋,幽怨不言。

  ??長樂便揚起她那嫵媚動人俏臉來,略顯憂愁道:"佛祖應當會保佑的吧,若是不保佑,那就請道人們將太平真君的金身抬進宮裏試試看。"

  ??太平真君就是後世所說的太上老君,隻是北魏皇帝將其敕封為太平真君,到了唐時依舊延續了這個稱號,而太上老君和老子李耳是同一個人,據說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次世化身。

  ??長樂這意思,就是請李家始祖來保佑呢!

  ??……

  ??長樂看著高陽,見她臉色不同以往,關心道:"你身子不好嗎?"

  ??高陽連忙搖頭:"沒,沒有的。"

  ??長樂歎了口氣:"去瞧瞧母後吧。"

  ??到了寢殿,恰好遇見幾個禦醫在低聲商量。

  ??李世民心神不寧、神色凝重,長樂見了不免心裏一慌,便上前道:"父皇,如何了?"

  ??李世民陰沉著臉:"禦醫說了持續高燒了這麽久,說若再不退去,隻怕要出大事。"

  ??長樂自然明白禦醫們的弦外有音,一顆芳心驟然提起。

  ??當前情景,讓李世民想起自己和長孫皇後的第二個兒子!

  ??那時李世民年齡還小,也是如同今天這樣,因為一直高燒不退,而禦醫們束手無策,最終夭折。

  ??那種喪子之痛,至今仍然是曆曆在目,在病痛麵前,即便是身為天下之主的李世民,也能深深感受到那種無力感,李世民歎了口氣,略顯悲涼地搖搖頭。

  ??長樂問:"難道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嗎?"

  ??李世民便道:"禦醫說,臨睡前已吃了李治和孫神醫的藥,若是再開藥,隻怕藥性相衝,一切要等到天亮之後再說。"

  ??很明顯,禦醫們已不敢輕易下藥,因為這很危險,在這點上,禦醫們很懂得如何自保。

  ??因為,若是此時又下了藥,到時候長孫皇後萬一有個三長兩短,這算誰的?

  ??因為,好不容易,才來了一個可以背鍋的冤大頭啊!

  ??給宮中貴人們看病,是需極小心的,終究普通人家看病出了事,隻是賠點錢,而宮裏的人,可能是要讓自己掉腦袋的。

  ??其實,這也怪不了禦醫們,因為勇於任事擔責、懷有醫者仁心者,早就被收拾了。

  ??而能留下來、且還活著的,則都是久經考驗,從不‘出錯’的人。

  ??而若是不出錯,就意味著保守,每出結論必定要瞻前顧後、小心翼翼,沒把握的藥不能亂開,不敢確診的不能亂下。

  ??長樂,頓時便淚水盈眶,疾步走到了病榻前!

  ??她,心疼地摸摸母後額頭竟仍然滾燙,顯是仍處高燒中,這一個多月來,病痛已將長孫皇後折磨得虛弱至極,氣息也變得微弱。

  ??長樂,再也控製不住情緒,大滴的淚落下,甚至淚水一滴滴、滴落到長孫皇後的麵頰!

  ??長孫皇後悠悠醒轉,她隻覺得身子已虛弱到了極點,艱難的睜開眼!

  ??看著女兒掛滿淚珠的俏臉,長孫皇後有氣無力說:"不要哭,不要哭,咳咳……"

  ??長樂悲呼:"母後……"

  ??長孫皇後,粗重呼吸,胸口堵悶、十分難受,艱難道:"叫你父皇來……"

  ??李世民急忙上前道:"觀音婢……"

  ??長孫皇後昏黃眼睛瞧著李世民,道:"我能嫁給陛下,又為陛下生下了這麽多的兒女,已沒可遺憾的了。

  ??隻是,孩子們還年幼;

  ??高明~,高明是長兄,是太子,若是有不周密的地方,陛下一定要體諒他。

  ??至於青雀,青雀就藩去了,我很放心,不要再將他召回來了,一山不容二虎,陛下切切不可讓他們兄弟二人都留在長安。

  ??都說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們一生下來,能有甚麽心思呢?

  ??可陛下若是將兩個皇子都留在長安,時日久了,青雀再仁善,也難免會被身邊的人挑唆和鼓動,到了那時,我怕會引發不可收拾的局麵啊。"

  ??李世民聽著長孫皇後時斷時續的說話,就像在安排後事一般,宮燈搖曳之下,整個人打了個顫,忙道:"你好好休息,不要再說了。"

  ??長孫皇後,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苦笑搖頭。

  ??"有甚麽不可說的呢。陛下自從做了皇帝,日理萬機,再不隻是我的丈夫,也不隻是孩子們的父親,陛下的心裏還得裝著天下臣民百姓。

  ??難得今日有此機會,我們可以在此說一些肺腑之言,今日不說,還不知要等到什麽時候。"

  ??李世民便走上前,坐於榻上,抓住長孫皇後的手,她的手也是滾燙異常!

  ??李世民前所未有的難過,看著長孫皇後蒼白如紙的麵龐,隻是她這臉上展露出無盡遺憾,又道:"除此之外,還有就是稚奴,稚奴還小,他太小了,不能眼見著他長大,真是遺憾啊。

  ??陛下對待他,不要過於寵溺,該管教的就要管教,他有好奶爸,不要再給他請嚴師,隻是,陛下絕不可過於寵膩他,一時的嬌寵隻會害了自己的兒子啊。

  ??至於麗質,她是我的女兒,我看著她長大的,要給她找一個好人家,那個稚奴搭救的王玄策就不錯,沒有家族背景,必定是陛下的好幫手,……"

  ??長樂,立即,淚下如雨。

  ??長孫皇後又斷續言道:"對於給予孩子們的賞賜,都不要逾禮,陛下還有其他的孩子,他們也都是陛下的骨肉,都要一視同仁,咳咳,……。

  ??唯有如此,才可讓朝堂信服。我的兄長長孫無忌,他的才能,至多隻能任尚書,這一點,我心知肚明,他隻擅一些小聰明,卻不是宰輔之才。

  ??將來陛下若是對他有大用,切切不可將他提拔為宰輔,這於長孫家,於天下,並沒有太大的好處。

  ??長孫家,已是皇親國戚、顯貴至極,陛下不能再給予特殊偏愛,隻需陛下還念著我的一點好處,例行善待即可。

  ??陛下誌薄雲霄,將來一定能做一個賢明的天子,臣民們都仰仗著你能給他們帶來安寧富裕。

  ??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時日長久,人心思定,陛下不要再給他們增添額外負擔,讓他們能夠休養生息、平靜生活,這便是大善!

  ??這些日子,疾病纏身,難以康複,我自覺時日無多,生死有命,這些事,強求不得。

  ??那麽,就這樣,就這樣吧,我再睡一會,我知陛下今夜無法入眠,可是陛下也要注意自己的龍體啊。"

  ??於是,她緩緩闔上眼。

  ??長樂,低泣。

  ??李世民,不言不語、沉悶挺坐,他不敢再打擾長孫皇後,僵滯坐了半晌後,站起,走到了寢殿外頭:"姚力士。"

  ??姚公公躬身一直在此候著。

  ??李世民心虔誌誠道:"明日清早傳旨意,召度三千人出家,大赦天下,減免罪囚的刑罰。"

  ??姚公公聽了後,嚇了一大跳,他太明白,這規格如此之高,意味著長孫皇後可能,命不久矣!

  ??因為,這是前朝曆代相傳的規矩,大赦天下的目的就是祈福,這個做法,便意味著皇後娘娘,即將一命嗚呼。

  ??此時,他哪敢提出半點異議,連忙躬身道:"諾。"

  ??此時的李治,可沒有聽到其母後的話語,他早已經趴在其母後的床尾睡著了,他太小,可經不起熬夜。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