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送李泰,給母後看病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6-25 06:04      字數:4536
  好不容易將人送走,李治隻能鬆一口氣。

  ??他竟差點忘了,程咬金當初在瓦崗寨,可是作過幾天土皇帝混世魔王的,這瓦崗寨雖說叫義軍,可反隋雖是目標,平日裏就是一群土匪!

  ??惹不起,惹不起啊!

  ??哼,等我那天,一定要好好抽抽他那、在科學培訓班裏的兒子去。

  ??到了次日,君無戲言,越王李泰果然就藩、被趕去揚州了。

  ??雖說一千個萬個不願意,但皇帝再三下旨催促,李泰根本不能拒絕,隻好悻悻然的上了車駕!

  ??拜別了李世民,出了長安,在灞橋驛站,許多人紛紛來折柳相送!

  ??李泰淚濕衣襟,隻是他在人群之中,卻見著了李治!

  ??李治帶著微笑上前道:"四哥,一路好走。"

  ??李泰隻朝他作揖:"有勞九弟照顧父皇和母後。"

  ??李治幹笑言:"四哥到了江南,一定要多修書來,我會惦念四哥的。"

  ??李泰無奈地點頭,落寞地上了停泊在運河上的船隻,在所有人的目送下,順水而去。

  ??看著小四哥走遠,李治心裏卻沉甸甸的!

  ??甚麽叫聖眷深厚啊,這就是,這樣作死還是親王,玩砸了哭著喊著還能去就藩,節製二十六州,還是揚州和越州這樣的江南富庶之地。

  ??江南經過了東吳和東晉的大開發,此後曆經了南朝,現今大唐又搞江南大開發;

  ??雖然遠離長安和洛陽政治中心,現如今,卻已是天下穀倉,尤其是在大運河修建之後,江南的商業也越發的提高起來。

  ??其中李泰所就藩的越王府所在的揚州,在當下不但地理條件優越,最重要的卻是當初隋煬帝締造的重鎮!

  ??揚州在這時候被稱之為江都,隋煬帝曾在那裏呆過相當一段時間,直至死亡。

  ??隋煬帝曾在江都營造了大量的宮室,而越王府,就是隋朝江都宮改建,規格很高,這也是為何李世民要將李泰放在揚州的原因。

  ??這李泰,雖然現在哭哭啼啼的,可實際上,他真的可以活得很滋潤啊,也因此,李治才沒送他些錢,揚州會缺錢嗎?

  ??回到長安,長安城裏竟然更加熱鬧了。

  ??現在市麵上的銅錢滾滾而出,雖然副作用很大,卻也造成了一定的繁華,許多商家都在門前張貼了招募人工的牌子,萬物齊漲,歸根到底,是貨物不足、生產力不夠!

  ??大家都在瘋狂求購各種物資,那麽生產物資,恰恰成了香餑餑。

  ??尤其是生產生活用品的手工業,現在都一下子變得熱門,哪怕是長安城裏的一個織布的織女,也不必再去愁生產出來的布匹的銷路。

  ??從前整個長安,表麵看起來雖然非常繁榮,可卻是一潭死水,所有人都自給自足,極力儲蓄,大量的銅錢,天知道被人私藏在哪裏!

  ??這種小農經濟,除了必要的生活物資的交換之外,其他任何大宗商業活動,其實都是屈指可數、寥寥無幾。

  ??縱觀中華文明,這數百年來,都是如此。

  ??而如今,突如其來的通脹,瞬間讓人變得極其不適應,人心恐慌,造就了市場更大的恐慌。

  ??此時,作為這洪水猛獸開閘者的李治,正騎著自行車,悠哉悠哉的領著幾個護衛回了府!

  ??府邸門前冷清,門子見了李治,卻是歡天喜地的上前道:"小王爺,高陽公主來了。"

  ??李治翻身下車,"高陽來的正好,我正念著她呢。"

  ??快步進了府裏,果然見高陽在廳裏已經坐著喝茶了!

  ??她對晉王府十分熟悉,並不覺得不自在。

  ??見李治進來,高陽便起身道:"小九哥,……"

  ??李治笑言:"你許多日子不來了,來吃糖,你最喜歡吃的大白免奶糖,管你夠,在宮裏有母後管著,你想多吃也不可能。"

  ??"大白免啊!但是,我,我,"高陽道,"母後身子不好,染了風寒,迄今還沒有好,反而更重了,小九哥,怎麽辦啊?"

  ??李治聽說後大急,"怎麽能更重了呢?怎麽現在你才找我說呢?"

  ??高陽悠悠道:"母後身子一直不大好,前些日子染了風寒,一直咳,不見好,夜裏也總是反複高燒不退。"

  ??李治心裏想,奶爸一直提醒,母後一向體弱多病,氣疾一直不能好透,還反複發作,這可不能大意。

  ??上次是哮喘,這次又是咳嗽了。

  ??這次極有可能是慢性支氣管炎,如此反複不見好,又沒辦法對症下藥,時間一久,是要出大問題的。

  ??李治立馬拿出奶爸專門為他母後準備的急救藥箱,道,"那還說神馬呢?趕緊跟我去找孫神醫,然後進宮。"

  ??叫來侍衛,李治與高陽一起去了大唐醫館,在醫館裏找到正在坐堂的孫神醫,把情況一說。

  ??孫神醫即說,"那進宮吧,你帶藥了沒?"

  ??"帶了,各種治療氣疾的中、西藥,都有。這次不是哮喘了,可能隻是慢性支氣管炎,母後是一直咳嗽,還發燒。

  ??還需要孫神醫你給瞧瞧,對症下藥才好。"

  ??"那走吧,如果隻是咳嗽、發燒,就沒有多大問題,但是不能拖太久,皇後娘娘身體太虛,撐不起病來磨啊!"

  ??"是的,孫神醫,你看那些宮中太醫也真是飯桶啊,這麽個小病,居然都拖了好多天了。"

  ??"也不能全是太醫們的錯,娘娘的病不能受涼、受凍、沾染風寒,隻要一到冬天,便反複發作,這是沒有去根啊!

  ??還是身體抵抗力不強導致。"

  ??難怪高陽和李世民雖擔憂,卻都不甚緊張,終究這病一直反複,大家雖然擔心,卻已習慣了。

  ??也難怪沒有來找李治和孫神醫,可能是大家都習慣了,沒有重視。

  ??但是李治可是很緊張的,奶爸可是提醒過他多次,不能大意馬虎每一次的小症狀,小症狀極可能會引來大麻煩。

  ??大唐醫館離皇宮,不是很遠,三人坐著馬車說著話,時間不長就進了宮。

  ??很快到了水晶宮,孫神醫拿著一個聽診器,請長樂不斷地移動著位置,聽取著長孫皇後的胸腔的聲音,然後,又問了伺候丫鬟許多問題。

  ??孫神醫可不能直接拿著聽診器,在皇後娘娘的胸前移來移去,那可是皇後娘娘啊,所以,他隻能讓長樂幫忙。

  ??聽了一陣後,孫神醫即與李治商討,"根據微臣判斷確實是慢性支氣管炎,但是皇後娘娘還有肺結核的老病根,每一次發作,都有肺結核原因,所以,晉王殿下,你看,這次是否~~~?"

  ??李治道,"好的,孤王明白,我會與父皇商量的。"

  ??孫思邈說,"那最好,如果能把肺結核徹底治好,那麽以後皇後娘娘隻要平時注意些,基本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李治答,"明白,有奶爸的藥物,把肺結核徹底治好,應該沒有太大問題。放心吧,孤王知道。

  ??不過現在先給母後,喝些消炎中成藥應該沒有問題,甚至喝些紅糖薑湯都是可以消炎的。"

  ??孫思邈說,"那就先給皇後娘娘喝些消炎藥吧。"

  ??等到傍晚時分,李世民終於辦完公事回來。

  ??李治立馬向他稟報,"父皇,孫神醫與兒臣都認為,母後這次隻是一般性咳嗽。

  ??但是,還伴有發燒,根本原因是母後還有一種病叫做肺結核的。

  ??這種病很頑固,兒臣與孫神醫商量後,今天要下猛藥。

  ??但母後身體瘦弱,免疫力極低,兒臣有點擔心,藥物是否有點過猛,兒臣不敢決斷,需要父皇、斷定?"

  ??"哦,如果不這樣作,會怎樣?"

  ??"兒臣不敢說。"

  ??"說吧,小九兒,朕知道你孝順你母後,說吧,你父皇什麽陣仗沒見過?"

  ??"父皇,這次用奶爸推薦藥物之後,隻有兩個結果,一是母後身體太弱,承受不起,那後果難以想像;

  ??二是母後能承受,從此基本斷根;

  ??這個問題太大,兒臣不敢作主,所以需要請示父皇。

  ??但兒臣也會與孫神醫適量下藥,不能下得太猛。

  ??兒臣也認為這是不對的,不應該把後果、責任,推給父皇作決斷,但實在是後果幹係太大,兒臣不敢呀!"

  ??"你先說說如果以現在太醫的方法治療,後果如何?"

  ??"父皇,後果不敢設想,兒臣不敢想,父皇,今天這個這隻是一點咳嗽,也就是肺部炎症,隻要每天吃一點藥片,六七天之後,就會好轉。

  ??但是,如果沒有這些藥片,那麽後果就無法估量,這些藥片都是奶爸早就給孩兒準備好的。"

  ??"好,朕明白了,你要注意在安全的前提上,這一次爭取能把肺結核徹底治好,以後,你母後估計就會大好了。"

  ??經過那麽長時間的接觸,李世民現在對李治奶爸那邊的現代醫學技術、已經有了極高的信任。

  ??所以,他現在非常放心任由李治與孫神醫治療長孫皇後的"氣疾"。

  ??李治看著孫神醫煎藥,把幾顆特殊中藥藥丸丟進了藥湯裏,藥湯熱騰騰的,瞬間消融,而後才取了食盒,拎著到了長孫皇後寢宮。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