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有古怪,李治獻計策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5-06 20:51      字數:4127
  <b></b>"父皇,其實對付草原騎兵,還可以築城,每隔幾十裏地築一座城,有了水泥,築城很快。

  並且這築城一不會虧本,二會引起草原的那些首領們恐慌,嗬嗬,他們會主動來戰,這就不需要我們軍隊到處找他們了,以逸待勞,嘿嘿,有了火~槍陣,來多少滅多少!

  雖然築城的成本很高,但是可以開互市,賣咱們大唐的鐵鍋等餐具,還有白鹽、白糖、火柴、肥皂,換取草原的羊毛,拉回長安,處理後可與棉花混紡,織成高級布料。

  我師父說了,他會給我處理羊毛的秘方。"

  唐朝的炒菜之所以不能流行,就是缺乏鐵鍋和植物油,鐵鍋在草原上可是比金銀錢幣更受牧民歡迎。

  而現在李治有了不亞於現代五六十年代的煉鐵和煉鋼技術,鐵鍋就可以大量生產了,並且還能出口去草原。

  並且他的皇莊裏還種植了不少的油菜和大豆,都是可以榨油,生產植物油的。

  "哦,原來如此,怪不得他給你的羊毛鞋墊,那麽平整、一點油脂都沒有。

  還有你師父給朕的大元帥軍服,辣麽挺括,應該也是含有羊毛的,好主意,朕就在吐穀渾先施行,那裏還有鹽,這又有了羊毛。太好了。

  嗯,這樣辦吧,以後,這新納入我大唐的關外之地,都由你晉王府管理,就先從這河西開始吧。

  朕就不管了,太累,朕發現這大唐地域太廣了,朝庭治理也很麻煩。"

  "謝父皇,兒臣回來時從離伏俟城很近的茶卡鹽湖,拉了三十車的可食用鹽,給了鄯州刺史李玄運大人,那鹽真多啊,挖都挖不完。"

  "好,很好!這下就解決了鄯州那邊吃鹽的問題了。"

  "母後,最近這半年身體怎麽樣?有沒有感覺不適過?"

  "很好,隻有你沒走的那些天不舒服,但也不重,冬、春換季的時候,也沒有以前很利害的不適了。

  看來你師父所做的這麽多事情真的起作用了,真要感謝你師父呢,下次見到他,你一定要代母後感謝、感謝他。"

  "好哇,有效果就好,母後放心,兒臣會給奶爸說的。"

  "這一次,你的幾位大將,都立了大功了,沒看出來,你還懂平衡之道,讓他們每人都立立功。

  特別是第一仗,居然讓薜仁貴帶騎兵偷襲突擊,以前朕還納悶呢,你舉薦了王玄策三人,為甚麽沒舉薦薜仁貴呢,原來是想讓他在戰場上立大功,這比舉薦要好看的多。"

  "父皇、母後,你們怎麽看王玄策?"

  李世民道,"王玄策很不錯啊,這一次牛心堆堵截戰,火~槍兵可是立了大功的。

  他親自站在火~槍陣中,指揮自如,如果不是因為需要隨著騎兵長途奔襲,沒有辣麽多的馬,火~槍兵才隻去了九千人,所以,李靖才在把吐穀渾騎兵消滅一半左右就突襲了。

  如果你們兩個旅的一萬二千火~槍兵全到的話,那麽,真就像你奶爸說的,僅靠火~槍陣就能全滅吐穀渾三萬騎兵,根本不在話下。

  這是一次曆史時刻,永載青史的第一次大規模使用火器,直麵騎兵衝擊的經典戰役!"

  "嘿嘿,父皇、母後,你看長樂姐姐和豫章姐姐,年齡也不小了,選駙馬時是不是需要考慮一下王玄策?"

  "咯咯,母後就知道你人小鬼大,你早就打這個主意了吧,還鬼頭鬼腦去問長樂,王玄策怎麽樣?

  你以為母後不知道?還問豫章,對你那七個進士,哪個進士印象好?"

  "嘿嘿,"李治摸著小腦袋瓜子道,"這不是奶爸說的嗎?為了保證我老李家江山永固,就得把這樣的人才,牢牢地綁在我們老李家的這條大船上。

  奶爸說過,王玄策是我大唐未來的軍神,與李靖爺爺一般的軍神。

  薜仁貴、歸海一刀、王玄武,都是我大唐未來的戰神,還有蘇定芳和那個胡將契苾何力,也是戰神。

  俗話說,肥水不流外人田,父皇和太上皇,都有辣麽多公主,有的我都不知道叫甚麽名字。"

  長孫皇後啐了一口道,"呸,神嘛肥水、外人田的,胡說八道,那有這樣比喻你姐姐、姑姑的。

  不過宮女們都說李宮霸不再幹壞事,自從始祖給你托夢之後,就不再做壞事了。

  嗬嗬,我的稚奴真的長大了、懂事了。"

  "唉,父皇,我真是為大唐操碎心呐,父皇,你到是說句話呀。"

  李世民又笑,"你母後說你人小鬼大,還就沒說錯,這麽小就操心你姐姐的駙馬。行,朕知道了,朕心裏有數。"

  "父皇,其實朝庭缺錢,是有辦法解決的?父皇,可知道當今天下最缺的是甚麽?"

  李世民愣住。

  怎麽聽著,好像朕才是兒子。

  等等,這種感覺近來好像有過許多次呢,怪不得朕一直想看小九出臭,原來原因在這。

  不過這小九看著就是欠揍,但朕又舍不得,唉,罷了,且聽他說下去吧。

  "缺糧?"

  李治點頭"正是,這天底下,無糧不穩,誰有了糧食,則天下可定。

  所以,兒臣才讓老餘在李莊想盡辦法種植高產作物,就是為了將來,能夠令我大唐可以抵禦任何災害。"

  李世民顯然對於高產作物是否豐收不抱有太多期待。

  終究糧食問題,自三皇五帝開始,就是所有統治者心頭大患,即使朝庭已經開始了江南大開發,也用上了二熟稻,關中也推廣了高產新品種。

  但即使如此,若遇到大旱、大澇、蝗災等等天災呢。

  缺糧?

  該缺的時候還是得缺,糧食就沒有夠吃的時候!

  這都是靠天吃飯的呀!

  李世民登時又問道"那麽還有呢?"

  李治道"第二件,便是財富。"

  李世民聽了失笑"朕聽你這樣說,倒像是在聽你說空話。"

  是啊,傻子都知道,隻要有足夠的糧食,有足夠的財富,那就算是個傻子,都能坐穩江山,這還需你小九來說?

  "物資財富都由朝庭宏觀調控,乃是天下最重要的事。"李治頓了頓"而今天下的財富在何處?"

  宏觀調控?

  臥槽,這是新學問啊,肯定是奶爸教他的。

  財富在何處?

  臥槽,這是要說到根子上了啊!

  李世民,神情凝重了。

  等等,慢著!

  他萬料不到,李治驀然談起社會財富分配的問題,這就尼害嘍!

  以至於李世民左右四顧,目光落在姚公公和幾個皇後娘娘侍候丫鬟身上。

  姚公公本是聽得入神,卻在感受到李世民目光後,猛然明白,連忙識趣道"奴告退。"

  並且還把幾個丫鬟一起叫上,與姚公公遺憾的走了。

  此時此刻,沒有人能比姚公公心裏更惆悵,不就是要說到如何解決朝庭缺錢了麽,侍候這麽多年皇上,居然還對自己不放心,失敗呀,白割了啊!

  待房中隻剩下皇後娘娘、李治、高陽三人之後。

  李世民遊疑不定看著李治,一字一句道"你繼續說,依你奶爸看來,天下財富在何處?"

  李治坦然答"兒臣不敢隱瞞,奶爸說財富都在世族手裏。"

  這是圍繞魏晉南北朝,而後又延續到隋唐的一個曆史本源問題,還特別地頑固難治。

  李治言道。

  "兒臣在鹽田湖,看著庶民草根都是顛沛流離,衣衫襤褸,他們身上沒有財富。

  兒臣見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雖勉強溫飽,可他們兜裏沒有幾文錢,他們依舊沒有財富。

  兒臣還見父皇每日都在皺眉,為錢糧的事而憂心忡忡,可見國庫和內帑的錢,也是捉襟見肘、東挪西移。"

  李世民臉色冰冷,他撫案、著急道"小九兒,你到底想說什麽?"

  李治"辣麽,這錢到底去哪裏了?兒臣思來想去,奶爸說得對,這天下的錢,不正是都進了那些世家大族手裏?

  兒臣的意思是,這天下各族,又何嚐隻是五姓呢,楊、韋、杜諸姓,哪一個不是如此。

  因此,這天下各大姓氏,都崇尚勤儉,以私藏更多錢糧為榮,這在他們看來,是為兒孫們積蓄。

  而他們兒孫則繼續積蓄,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數百年來,哪一家的穀倉和家庫之中,不是糧食堆的比山高,金銀錢財數以萬計。"

  李世民點頭歎氣"你之所言,朕都懂,朕何嚐不知如此,莫非小九兒你向朕說這些,是希望朕摧毀這些豪族?"

  這句話一下子,讓父子二人,總算是打開天窗說亮話了。

  你不就是想讓朕幹掉千千萬萬個王玄陽、王青山嗎?

  不過,說實話,對於這樣幹,李世民也是有幾分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為這不現實!

  幹掉一個王青山容易,可楊家的呢,崔家的呢?

  李世民感慨"這正是朕所憂所患,百姓們無立錐之地,而朱門卻富麗堂皇,他們的錢糧可以吃用三萬年,而庶民連明日口糧都不知在何方。

  隻是,小九兒,想要解決這個問題,談何容易,朕若是對這些人動手,即便得來他們錢糧,到時隻怕也要成了獨夫民賊,為天下所不容。"

  李世民頓了頓,看著李治認真、誠懇、嚴肅的臉孔,登時道"隋煬帝前車之鑒,莫非你不知道?"

  很顯然,這話是不能說給第三人聽的,隋煬帝被人定了性,至少在此時,所有人都異口同聲,說他不聽忠臣的勸諫,說他愛美人,說他愛喝酒,是個昏君。

  可很明顯,李世民心如明鏡,李世民這個表兄失天下根本原因,其實是將天下的世家豪族全部得罪了一遍、得罪的幹幹淨淨。

  可若是李世民也如此,辣麽李世民豈不也娶了許多妃子,你還說你不愛美色,他也愛喝烈酒,又豈不也是色罪於心?

  於是,便磬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會被後世,認定他李世民也是一個天大昏君!

  李治也想不到父皇今日竟跟他推心置腹說了這些!

  李治有幾分感動,他點頭"父皇所言甚是,所以父皇當然不能輕易得罪世家豪族,更不可查抄他們的家產。

  隻是,奶爸以為,父皇大可不必如此。"

  李世民以稀奇古怪、匪夷所思的目光看著李治,你這個小家夥,你和你奶爸葫蘆裏到底賣的是甚麽科學藥?

  你還別說,這科學藥的比喻,還真的比較恰當,因為經濟學,它也是科學的一大類,社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