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無奈何,吐穀渾複國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5-06 12:39      字數:3910
  李治想了一下答道:"慕容順大小事兒都來告知靖爺爺您,是想讓族人知道,他是得到您的支持的。

  但慕容順長時間得不到準信兒,著急了,這次不過也想從您這裏探探口風,並爭取進一步得到您的支持,如今靖爺爺您主宰著這裏的一切。"

  稍停一下,李治繼續說,"對於慕容順來說,您的意思就是皇上的意思,所以希望能有您的表態,他也就安心了!

  而且慕容順也異常關心被我軍俘虜的眾多軍隊和族人將如何處置。

  若這些人全都被我們押解回長安,那即使他當政,也沒人可以治理,吐穀渾廣大的疆域內,將見不到多少人,那將如何是好!"

  "正是如此,慕容順在其國內並無多少號召力,雖曾貴為太子,但長期客居長安,受漢俗影響巨大,其他名王頭領並不一定會聽令於他,嗬嗬"。

  李靖笑笑,"還有慕容伏允所立太子尊王還在伏俟城,相比較,尊王更是得到吐穀渾族人的尊重,慕容順才如此著急,怕我們轉爾扶植尊王,終究尊王更懦弱些,容易受到我們的控製。

  而那些被俘虜的軍隊和族人。更是吐穀渾的根本,慕容順哪會不關心。"

  "治明白了,靖爺爺,那準備如何處置尊王?還有這些被俘族人?"

  李治不知道李世民有沒有給李靖處理這些事的權利。

  "尊王,還有戰場上被俘的那些人,那是肯定要送往長安的。但不是現在,其他族人應該會給慕容順留下來的,但一切還要等皇上定奪。"

  李靖輕聲說,"你應該知道,凡與我大唐為敵,或者對大唐不友好之人,皆不可留,隻是如今,這樣的吐穀渾上層人物還比比皆是。"

  "那要如何處置這些人?都把他們送往長安?還是找理由殺了?"

  送往長安養老,那是最能說的過去的方法,讓他們去享福。

  又不會再對吐穀渾國內的事兒產生影響,若將其殺了,則是最徹底的解決方法,但也更容易激起吐穀渾的憤怒和反抗。

  如今無論是送人還是殺人,還是要有理由的。

  "當殺之人,不可留,可殺可不殺之人,則先不殺,待到有機會再決定是殺是留。"

  李靖瞥了眼恭敬地聽著的李治道,話語中卻是寒氣,"隻是尊王還是要先留著,大有用處。

  老夫在與皇上信中已經說了理由。"

  "哦,小治明白了。"

  "你慢慢看,依你的聰明才智,你會明白的,機會不是每天都有,要慢慢等的。"

  李靖笑嗬嗬說,"要想讓吐穀渾軍隊減少反抗,接受我們的治理,不可急於求成。"

  "靖爺爺,那我們還要在這裏呆上很長時間?"

  "按理,戰事即將結束,我們也要踏上歸程。

  隻是,老夫回朝後也無事可做,不若我們就在這兒多呆一些時日,瞧瞧風景,在草原上溜溜馬,這個地方風景好,湟魚味道更好,哈哈。

  老夫不像你這樣年輕,還有機會再來這裏,我可是老了,下次沒機會來了。"

  李治一愣,也知道李靖話中意思,大軍並不會立即班師。

  "靖爺爺還正是身強體壯之時,他日待青海周邊形勢安定了,小治再陪您到這兒來賞景。

  如此美麗青海,美麗草原,若再沒機會來了,那不是太可惜?"

  李治看著身高與他父皇相仿的李靖道,"小治有個想法,有生之年,把大唐萬裏河山都看遍。"

  "小九子,大唐江山如此之大,你看得過來嗎?

  回朝之後,你可不會如我這般輕鬆,說不定,老夫想見你,都不定見得到,還陪我到這兒來玩,哪有可能。"

  李靖自嘲笑言,"皇上定還有大把事給你做,老夫可不一樣,待歸朝後,即把一切事兒都交卸了,事兒都不管,閑著時候去逗我曾孫玩就得了"

  李治說,"靖爺爺,無論再忙,小治定會常上府看您的。

  朝中許多事兒,小治,還是不太明白,都要靖爺爺替治解析,如此才不會鬧笑話。

  那陣兒,定還是要靖爺爺調~教一下才行。"

  "行,大事都可告知老夫,現在我們出去溜溜馬吧,天天呆著接待這些吐穀渾頭人,也煩。"

  ……

  皇城太極殿內,朝會正在進行中。

  李世民心情大好,看著殿內整齊排列文武官員,朗聲說:"眾位愛卿,剛剛收到吐穀渾前線的軍報。

  西海道行軍大總管李靖,不辱使命,率領大軍,經過兩個多月征戰,終於平定吐穀渾。哈哈哈。"

  李世民得意大笑。

  "大軍已經占領伏俟城,吐穀渾可汗慕容伏允自殺身亡,大寧王慕容順殺天柱王請降。

  南線李道宗、李孝恭也基本肅清大非川一線敵人,戰事進展如此之快,實出朕意料之外。"

  "陛下,我大唐兵威天下,吐穀渾眾不過數萬,如何能抵擋我大唐雄師征伐。

  有李大將軍率軍,我大軍定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那對付如此蠻夷小國,定是不在話下。"

  房玄齡出列說,"這是陛下用人得當之功,選了一名良帥。更有九皇子的神策軍火器部隊助陣,還有如此多出色將領!"

  "陛下,正如房相所言,此乃陛下用人得當才取得的。"長孫無忌也拍馬屁道。

  "好了,都是前方征戰將士之功。"

  李世民擺手,打斷長孫無忌道,好似不想聽大臣們馬屁之言。

  "李靖李大總管奏請如何處理吐穀渾事宜,將是我們今天要議的。"

  "陛下,慕容伏允既然已經自殺,那就應該新冊封一可汗,治理其境。

  國不可一日無主,待吐穀渾國內局勢安定下來,大軍即可班師。以免招人非議!"魏懟懟奏道。

  "陛下,臣覺得吐穀渾既然被滅了,就不應該複其國。

  如前朝那樣,在其地置郡府,派駐官吏治理,使其成為我大唐新置之國土。

  以免日後再遭其侵擾。"柴紹奏道。

  "陛下,萬萬不可。前朝在吐穀渾地置郡縣,卻無法有效治理。

  結果讓其境內四處生亂,我遷移之漢民受鮮卑人禍害不在少數,不可再重蹈覆轍。

  若在其境內置州縣,也會使其他歸附的部落擔心他們所治之地也落此境遇。"魏懟懟大急道。

  "陛下,臣附議,魏侍中此言甚在理。吐穀渾境內皆高寒之地,人畜生存困難,如同雞肋。食之無味,如此不毛之地。占之何用?"

  長孫無忌奏道,"陛下,臣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複其國,以與我大唐示好者當政。

  若其國內有不服者再生亂,則可再剿亂,除其國號,這樣也可以詔示天下,我大唐並不是一味以強權壓人。"

  李世民讚許的笑,他也意外,長孫無忌這次怎麽和李靖想到一塊兒去了?

  "陛下,依李靖在奏報中所寫,青海附近乃天然牧馬場地,可以牧養馬數在幾十萬頭。

  且諸多河流邊,都適宜築城居住,如此好的牧馬之地,當不可放棄。

  即使複其國,我們也要在此地牧養兵馬、屯兵駐守。

  另,河涅穀地靠近都州,庫山一線地勢險要,這塊地方,當不可再還於吐穀渾人。

  若我方撫守這些地方,那吐穀渾人即使恢複力氣,也沒可能對我大唐襲擾了。"

  "諸位愛卿所言,皆有理,聯亦覺得,河涅穀地,當是必取之地。

  青海邊的牧馬場地,也不可放棄,當然,除其國,也不是合適之法。"

  看到朝臣們意見又起紛爭,李世民臉上不悅。

  房玄齡說:

  "隻是聯不願看到再有一個,時常對我大唐邊境朝廷襲擾的吐穀渾出現在青海邊。"

  "陛下,吐穀渾大寧王慕容順長期客居長安,一向提議與我朝交好。

  不若以其來主持吐穀渾國內事宜,並由陛下冊封其汗號,授其我大唐之爵位,那慕容順定心存感激。

  當政後會對我朝示好的。"

  "陛下,大寧王久居長安,恐怕其國人不服!"

  長孫無忌表示擔心,"尊王也是懦弱之輩,不若由其當政,或許更利於施加我朝影響。"

  "陛下,臣還是覺得應該除其國號,直接派官吏治之,萬一他日,吐穀渾忍辱負重,經過一些年經營,羽毛豐~滿,又對我大唐邊境進入騷擾,這次征戰不是失去意義了?"

  柴紹大急,"而且李大將軍在奏報中所言,吐穀渾緊鄰的吐蕃,也有蠢蠢欲動的跡象。

  若我們不抓緊控製吐穀渾,有效針對吐蕃進行布置,比吐穀渾更加兵強馬壯的吐蕃,對我們大唐邊境的威脅更大。

  更不要說遭受重創的吐穀渾,根本沒有能力防備吐蕃人的攻擊,若我們大軍全部班師回朝,如何應付這種局麵。"

  "柴大將軍此言甚在理。有誰想到過這一點?"

  李世民心裏一凜,他雖然想了很多,但還沒更多的去考慮過吐蕃威脅。

  "陛下,如此高寒之地,取之何用?

  吐蕃人從遠處而來,他們出擊之時,我方從青海附近出兵,也足可擊敗他們。"中書令溫彥博說。

  跟著還有許多大臣們各自發表了不同的看法,朝堂上又是一副亂轟轟景象

  李世民看著殿下的諸多朝臣們,心中感歎著,都是些文臣啊,很都是支持恢複吐穀渾國號。

  有說話份量的武將們都在前方打仗,沒有人能用軍人的眼光去看這事兒,李靖在奏折中所擔慮的事,還真的變成了現實。

  "聯決定了,複吐穀渾國。立慕容順為可汗,我朝以一部駐軍護衛之,散朝。"李世民站起身,語氣卻冰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