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青海湖,風景美如畫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5-01 20:50      字數:3683
  <b></b>李靖打斷李治的話。

  "小九子,你先聽我說。

  薛萬徹和薛萬均所部,雖然戰鬥力不如你部;

  但隻經曆牛心堆一戰,損耗不大,士兵血性剛被激發,正是戰力最強的時候,且人數也占優。

  如今,吐穀渾最精銳的作戰力量,已經基本被消滅,慕容伏允輕兵遠遁,不出意外的話,定能被李大亮部截住。

  此次出征你所部立下的戰功已超任何一位領兵將領。

  若再以你部為主布署戰事,其他人會說,我是為了讓你能立下更多戰功,才如此布置。

  會說我有私心、拍皇上馬屁,其他將士也需要軍功啊!

  所以,以後戰事,老夫隻把你當作預備隊……。

  慕容伏允殘部已不足懼,薛氏兄弟,作戰勇猛又有謀略,契苾何力雖年幼,心智卻是不錯,其族人戰鬥力也不差。

  所以,讓他們搭配著,或許有不錯收獲。

  若他們能追上慕容伏允殘部,將其消滅不難。"

  李靖不容置疑說。

  "老夫擔心的是天柱王所部,隻有把天柱王所部盡殲,老夫才放心!

  戰力不差的執失思失部,將作為攻擊天柱王的主要力量;

  而你部現在最重要的任務是休整,老夫在最關鍵時候,再用!"

  "是,靖爺爺,小治明白了。"

  李靖如此講,李治沒話說了。

  李靖見李治明白了,不再多說,轉爾問特戰隊員行動情況。

  "你的隊員現在有情報傳回來了嗎?"

  "已經出發三天了,還沒有情報傳回。"

  三天前,李治依李靖的命令,派遣陳雷和趙啟東率領五十人的特戰隊員往鹽湖一帶偵察。

  而另一組隊員在吳二毛率領下往伏俟城方向進發,兩隊相互聯係照應,執行偵察情報及秘密攻擊等任務。

  "一有情報傳回來,立即告知老夫,你也去準備吧!"

  李靖揮手示意李治退下,獨自一人在作戰沙盤前沉思。

  "是,靖爺爺,小治告退!"

  李治施了禮走出李靖帥帳。

  外麵一群親衛,還有王玄策、歸海一刀、王玄武、薜仁貴和鄭仁泰,都在等他。

  他們已經知曉,接下來沒有多少他們衝鋒陷陣的機會了,都很失落;

  特別是鄭仁泰,剛率隊衝殺過一次,熱血剛被點燃,就失去上場作戰機會,更鬱悶。

  最鬱悶的,是那些一直充滿自豪的中下級軍官和士兵們,立下了這麽多戰功,卻隻能當預備隊了!

  在李治回營宣布李靖安排後,所有將士都是嘩然,表示不滿。

  但在李治沉臉命令後,所有人都不再吭聲。

  嚴格執行命令,在神策軍的紀律中,是最重要一條。

  回到自己帳中,李治躺著養神,想著事兒!

  經過幾場戰事,自己部隊身上的血性徹底被激發,冷兵器時代的戰爭,特種作戰非常刺激人神經。

  看著辣麽多敵人,倒在自己部隊火器之下,或者是馬刀揮砍之下,帶著體溫的鮮血濺到戰士身上,沒有恐懼,甚至激動和熱血。

  麵對麵的拚殺,是最能激發人的凶殘的本性的。

  李治想著,依據李靖的行軍布陣方法,還有奶爸給的戰爭理論,再加上奶爸設計的馬刀、火~炮、火~槍和異常嚴格的訓練方法;

  所訓練出的戰力出眾的神策軍,比草原部落騎兵更加快速的突擊能力,這是在戰場上令對手心寒的武器。

  隻是可惜的一點,所訓練出來的部隊還是太少;

  若大唐所有軍中,皆有如神策軍軍中這些訓練有素的中下級軍官和士兵;

  那整個軍隊的戰力,將有一個非常大的提升。

  想到這,他恍然明白過來,保存實力,確實是挺有道理的!

  這些中下級軍官和士兵,可都是種子。

  ……

  青海湖,這時稱青海,又稱西海。

  位於青海高原東北部,整個湖占地極廣,長約兩百裏,寬約一百二十裏,四麵都是高大山脈環繞,湖周圍草原廣袤,河流眾多。

  站在湖邊,放眼望去,煙波浩淼,碧波連天,一眼望不到頭。

  粼粼波光閃動著萬片陽光,遠處天邊的白雲仿佛都浸在水裏,真是水天一色。

  成群鳥兒,從湖畔向湖中飛去,轉眼間又飛入天際處,不見了影蹤。

  遠處一些高大山峰上,還有白色積雪,陽光照耀熠熠閃亮,在潔淨天空映襯下泛著光輝。

  山在很遠處,從山下到湖畔,是整片草場。

  已經是夏季時分,正是青草泛綠時候,湖岸就像是鋪上一層薄綠色絨毯;

  那零星開放的野花,把綠色絨毯點綴的如錦似緞。

  清澈的藍色湖水,倒映著周圍雪山,靜靜地躺在這連綿綠色中,山、湖、草原相映成趣。

  無比綺麗的,景色!

  青海湖南岸,離湖畔稍遠處,一大隊騎兵正在這片綠色絨毯上快速行進,長長隊伍望不見頭尾,許多迎風飄揚的旗幟上的大大"唐"字,告訴人們這是一支大唐~軍隊。

  大軍停下休息,準備生火做飯,已經行進了幾個時辰,人馬都乏了。

  隊伍中間有幾騎衝出,向湖邊跑去。

  滿臉興奮的李治,大聲地問跑在稍前方的李靖。

  "靖爺爺,你看到過真正的大海嗎?"

  李靖雄渾的聲音順風傳來。

  "沒有,你小子見過?"

  李治衝口而出。

  "我見過。"

  轉爾間又反應過來。

  "我師父見過,眼前這個不就是海嗎,青海,青色的海,這麽大。"

  差點說漏嘴了,自己是李靖看著長大,李靖都沒見過,他又如何見過?

  見過海?

  那是李治在夢中見過。

  李靖沒注意李治話中的漏洞,一路往前跑著。

  李治,還有大群親衛,伴著李靖、馳騁在綠草如茵的青海湖邊。

  唐~軍士兵,北方人占多,從沒見過海,甚至沒見過大一點的湖泊。

  隊伍剛剛進入青海湖畔,許多士兵看到如此巨大湖泊,都忍不住歡呼。

  但沒有士兵敢跑到湖邊去,瞧瞧這水到底是甚麽模樣。

  他們隻是用羨慕的目光,看著他們的主帥跑向湖邊。

  已經是五月,高原天氣暖和了,青草在多天前就已悄悄冒出。

  白蘭王所放的那場大火,被幾條河流阻斷後,沒再往西蔓延。

  枯草還有一些,但主色調卻是,誘人綠色。

  大片連綿青綠,讓人眼睛舒適,這都是戰馬,現成的草料。

  一行人很快奔到湖邊,湖水太清澈。

  奔跑的馬兒,居然沒感覺,就已經跑入水中。

  待馬蹄入水,才有反應,收住腳步,而此時半截馬腿都已沒入水中。

  站在水裏的戰馬居然都沒本能害怕,隻是慢慢地往後退;

  也許是跑久了口渴,所有馬兒都伸頭水中喝水。

  而一些親衛,也翻身下馬,跳入水中,捧水喝。

  待入口中,人和馬這才發覺,水是鹹的;

  親衛們把水吐出,還有人被嗆著不住咳嗽;

  馬兒也打著響鼻,把嘴巴裏的水噴出來。

  李靖哈哈大笑。

  站在湖邊看去,湖水顏色,近處是綠色,遠一點變成墨綠,再遠成了淺藍,更遠是與天一般的蔚藍;

  卻是早已分不清哪裏是水,那裏是天。

  李靖止住笑,愣神看眼前景色,又舉起望遠鏡,慢慢移動著看。

  李治也拿著望遠鏡,看遠處景色。

  "靖爺爺,您說,這兒景色美嗎?"李治問。

  李靖感歎。

  "美啊,確實很美,比之漠北草原,不知要美上多少倍!"

  如此大的一片湖水,還有湖邊豐美的場,確實讓他驚歎不已。

  即使曾經聽過李治匯報此地情況,但那些文字上的描述,並沒有一個立體概念。

  如今親眼見到,讓他異常震撼,也沒想到所見的,會是如此一副壯美景色。

  "靖爺爺,再過段時間,青草長齊,很多野花開放,這湖邊,應該更美。"

  李治指著泛著青色的湖岸。

  "您看,這青海邊上,水草豐美,有這麽多溪河匯流,當是非常適合居住放牧的地方,一些大的河流邊,應該還可以耕種,築城居住大量人口!"

  "言之有理,此地以人間仙境喻之,當不為過!

  想想朝中文臣,說吐穀渾境內皆高寒之地,氣候環境惡劣,人畜生存困難,若他們見了眼前此景,定會羞愧死。"

  李靖眼神有稍許迷離,看著遠處湖麵和雪山,怔怔出神。

  "是啊!此地可以放牧許許多多的牛和羊,是理想的牧馬場地,"

  李治附和。

  "青海邊,不知能放養多少匹戰馬!"

  "唔,確實是極佳牧馬之地,也出乎老夫意料!"

  李靖撫著胡須,看著像似綿延到天際的綠色,感歎。

  "此處比之我大唐現有的任何一處牧馬之地,都要好,都要大;

  幾十萬匹戰馬在此放養,都沒問題。

  更別說這裏還出青海驄。"

  "靖爺爺,您看,那兒有一島,會不會就是產青海驄的海心山島?"

  李治用望遠鏡看著湖麵,指著遠處一隱約可見的小島和李靖說。

  "小九子,你能確定那是海心山?"

  李靖順著李治所指方向眯著眼看了會,又拿著望遠鏡看了看。

  有了望遠鏡,看的距離遠上許多,戰場上,戰況觀察的更是清楚,指揮起戰事來,得心應手多了。

  弄出這東西來的小李治,在戰場謀劃上也是如此機智,李靖是非常的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