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太慘烈,血水流成溪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4-30 20:51      字數:3486
  下午時分,牛心堆戰事結束,放眼望,血汙混著腸子、肉塊、殘肢、斷臂,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一片慘烈。

  薛氏兄弟和執思失力、契苾何力等主將,正帶著士兵們清理戰場,統計戰果。

  薜仁貴和歸海一刀,高興地押著俘獲的兩名名王、快速奔到李靖、李治的麵前,李靖喜悅拍馬上前。

  "報告大帥,任務已經完成,末將前來報到,俘虜吐穀渾名王兩名,擊斃兩名。"

  薜仁貴和歸海一刀在馬上向李靖行了禮,大聲報告。

  "好,好!"

  李靖還了一禮,"前鋒薜仁貴和歸海一刀,此戰你倆打得好。"

  哈哈大笑聲中,李靖來到兩名被俘吐穀渾名王麵前,兩名名王,一臉灰敗、驚恐看著、走近來的,李靖。

  李靖,花白胡子,風中飄蕩,紅光滿麵,卻透著年青人才有的,陽剛!

  李靖盯著兩位吐穀渾名王看半天,銳利目光,把剛開始努力想怒目對視的兩名名王,盯得、下意識避開。

  李靖親衛暴喝。

  "見到李大總管還不下跪!"

  另有幾名唐~軍校尉用鮮卑話,大聲喊著相同話語,兩名名王,驚訝,嘴張得,老大。

  "原來是李靖將軍。"

  其中一名名王用不太流利漢語說。

  "在下久仰將軍大名,今日敗在李將軍手下,心服口服。"

  說著,跪拜在地、恭恭敬敬、施一大禮。

  另一名王,十分不甘心地下了馬,同樣施禮。

  "哈哈哈,既然知我大唐~軍威,爾等還如此,不自量力,敢襲我邊境,掠殺我百姓,你們這是,找死,"

  李靖,得意,仰天大笑,把吐穀渾俘虜嚇得,膽戰心驚,而後又是麵色一寒。

  "不論何時,犯我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

  ……

  大軍在牛心堆呆了兩天,搜剿殘餘吐穀渾士兵。

  清點俘虜,打掃戰場,最後戰果統計是,李靖所部,陣亡約四千餘人,受傷的更多,是進入吐穀渾境內損失最大的一次戰役。

  李治所部神策軍騎兵,在這場戰役中,也折損近四百,同樣是損失最慘重的一戰!

  但戰績也是最輝煌的,吐穀渾駐守牛心堆三萬人,一萬餘被殺,約一萬七千被俘,少數人逃進附近山中。

  四名名王,兩名被殺,兩名被俘。

  繳獲牲畜數萬頭,戰馬萬匹,大多是青海驄和喬科馬,糧草無數。

  隨後李靖即帶領大部人馬回到曼頭城休整。

  和前兩次一樣,李靖命人將俘虜押解鄯州,還有一部分牲畜,交由李玄運統一看押。

  繳獲的戰馬替換或裝備於軍中,大部分牲畜和糧草也都補充於軍中,作為軍糧和兵馬草料。

  大軍經過連續高強度行軍和作戰,都極度疲乏,體力消耗巨大,受傷人員也增多;

  特別是李治所部神策軍騎兵和契苾何力部,更是如此。

  大軍急需休整!

  牛心堆一戰,是對新成立的火器部隊神策軍,一次極為重要的考驗;

  是火器部隊麵對大規模騎兵集團衝陣的第一次實戰;

  而神策軍的火器陣,經受住了考驗;

  這是一場將載入史冊的經典戰役,其意義,非凡!

  回到曼頭山,大軍剛休整三天,李靖即緊急召集諸將,布置重要任務,並討論下一步布署。

  在曼頭城,昔日慕容伏允和部下議事廳內,李靖先向部下通報了獲取到的最新情報。

  "依據我們所獲最新情報,吐穀渾可汗慕容伏允,在遭受我方沉重打擊後,率領殘部向南逃竄,並沿途糾集部落和族人近三萬。

  在南逃過程中,被李道宗、李孝恭部所攔截,但依著地形,僥幸逃脫。

  又遇段誌玄部截擊,複向西逃竄,所剩殘部無幾,段誌玄部正在追擊中。"

  李靖手中拿著李道宗送來的戰情通報,還有特戰隊員所探情報,娓娓道來。

  "李道宗和李孝恭部,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戰績。"

  李道宗和李孝恭所部,快速插進過程中,攻取了吐穀渾的樹墩城,殲滅數千吐穀渾軍隊,俘虜其名王梁屈蔥,還有大量糧草牲畜。

  因李道彥部和高甑生部,未能如期抵達目標地區,為了補上這缺口,段誌玄部快速向大非川挺進。

  由於受地勢和部分吐穀渾部落所阻,段誌玄部也比預定時間遲了一些;

  但抵達後兩天,即遭遇了慕容伏允殘部,經過激戰後仍被慕容伏允逃脫。

  慕容伏允殘部不敢再往南逃,而是折向西,沿胃肓河往鹽湖方向逃竄;

  遭受一些損失的段誌玄部正緊緊跟隨著慕容伏允殘部追擊。

  沒有充分交換情報的李道宗、李孝恭部,並不知道他們遭遇的是伏慕容允殘部;

  而是依舊按原先部署,往聚集有不少吐穀渾部落的青海湖南岸、烏海攻擊,與段誌玄部交錯而過。

  "吐穀渾國相天柱王,手上還有兩萬精銳騎兵,原先駐防在伏俟城以西,如今已經離營而去,不知所蹤,據我們所探知情報,並未和李大亮部遇上。"

  "慕容伏允南逃,再折西,來回奔波下來,離這裏不遠,隻有兩百餘裏。

  西北方向雖然有李大亮所部攔截,但慕容伏允所部依據對地形的熟悉,很有可能再次逃脫,或者與天柱王所率騎兵會合。

  而我方追擊的段誌玄部經過長途行軍,戰鬥力大幅下降。"

  李靖的大手在沙盤上移動,繼續說。

  "為防萬一,我部必須以一支輕騎,沿胃育河往鹽湖、赤海一線快速追擊,爭取在這一帶追上伏允殘部,不讓其有喘氣機會!"

  李靖轉頭看著下麵的諸將問:"你們誰願領兵追擊慕容伏允殘部?"

  "大帥,就讓末將率一部追擊慕容伏允吧。"

  薛萬徹和薛萬均兄弟倆請命。

  這次牛心堆大戰,雖然兄弟倆拚死力戰,但卻沒法徹底打退和消滅正麵的吐穀渾軍隊。

  最終給予吐穀渾軍隊致命一擊的,是薜仁貴率領的神策軍騎兵和契苾何力所部,這兩部從側後方攻擊吐穀渾軍隊。

  吐穀渾軍隊腹背受敵,幾名名王被俘,這才徹底潰敗。

  此戰雖然立下功勞,但大功還是被薜仁貴、歸海一刀和契苾何力所得,薛萬徹和薛萬均萬分懊惱。

  如今再有重大任務,哪能讓人插手,若能將慕容伏允抓獲或者擊殺,這份功勞是無比巨大的。

  而且他們兄弟倆所率精騎,在此戰中雖然有所損失,但總體狀況保持良好,體力也不錯,追擊被打的落花流水的慕容伏允殘部,不會是件困難事兒。

  薛氏兄弟請命後,執失思力、契苾何力等也上前要求把追擊伏允殘部的任務交給自己。

  執思失力心裏抱著和薛氏兄弟相似的想法,戰功太少,必須多爭取機會。

  契苾何力在幾戰中充分展示了所部的非凡戰力,也讓他覺得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李靖還是會讓他所部擔任主要任務的。

  李治是最後一個出列要求任務的。

  李治心裏覺得,這任務肯定是非自己莫屬。

  自己手上握有一支最具戰鬥力的精騎和火器部隊,在這幾次的戰鬥中表現出強大的對敵打擊力,且自己手上還有一秘密的特戰隊,如此重要的任務還能歸誰?

  但李靖的決定卻出乎李治意外。

  李靖最後宣布,以薛萬徹和薛萬均兄弟所領兵馬,再加契苾何力部,共計一萬三千人,午後即出發;

  沿胃育河往赤海方向快速突進,追擊向西逃竄的慕容伏允殘部。

  李靖親自率領本部,及李治的神策軍,還有執思失力部,沿清海湖南岸行進;

  目標是天柱王所率吐穀渾最後一支精銳部隊,還有吐穀渾國都伏俟城。

  李治終於明白了,原來是打算用大~炮攻城了。

  "靖爺爺,您為何不讓神策軍打前鋒,追擊慕容伏允部了?"

  待眾將各自領命去做準備後,李治磨蹭著留下,大惑不解地問李靖。

  "小九子,我知道你有此一問。"

  李靖笑嗬嗬解釋。

  "幾戰下來,你所部神策軍戰績最為輝煌,是這幾場戰役取勝關鍵。但你部傷亡也比較大,所以……。"

  "靖爺爺,隻是折損了七八百人。"

  李治嘴上雖然是如此說,但心裏卻也惋惜。

  這些他用新式練兵之法親自調~教出來的神策軍,也已有這麽多士兵陣亡了!

  "你部傷亡也挺大了,且連續急行軍突擊作戰,體力消耗過大,戰鬥力也跟著下降。"

  李靖肅然說著。

  "神策軍當要保存實力了,不可再如此出擊,這也是出征前皇上一再叮囑的。

  神策軍是皇上改革軍備的一個嚐試,都是種子,若此戰遭受重創,損失太大,即使是取得更大的戰績,也不是好事!"

  聽了李靖一番話,李治這才明白,原來是父皇還有特別囑咐,不能讓他把這支隊伍打光了。

  但也不能隻為了保存實力,就把隊伍藏起來,這不符合用兵之道!

  李治,心有不甘。

  "可是,靖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