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第一戰,奇襲庫山敵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4-26 12:30      字數:2982
  <b></b>待將領都領命出去,李靖留下李治、王玄策和李道宗、契苾何力、蘇定芳五人,進行庫山戰役的布署。

  李靖親衛,把特戰隊員繪製一張庫山及附近地圖掛起,並把沙盤也抬了進來。

  "五位,這是對吐穀渾的第一戰,必須要打好,力求一戰全殲庫山之敵,以鼓士氣。"

  李靖並沒看地圖,而是踱著步走到五人的前麵,閃著精光的眼神分別在五人臉上停留片刻。

  "庫山一帶,地形複雜險要,吐穀渾軍隊所居之處,仿若一座城池,正麵強攻定會帶來大量的傷亡。

  所以我們必須巧取。"

  李靖的眼神冷峻、銳利,話語,不容置疑。

  "末將明白。"

  李治、王玄策、李道宗和契苾何力和蘇定芳都抱拳應道。

  "此戰有功者,本帥當有重賞,並報知皇上;若有貽誤軍機者,不論是誰,一律重責,"

  李靖的眼神再次閃過五人的臉,連非常熟悉李靖的李治也感收到了,騰騰殺氣!

  "是,大帥。"

  五人再次抱拳應道,

  當李靖眼光再次在契苾何力臉上停留時,這個自小天不怕地不怕的突厥小夥,打了個,寒戰。

  李靖放緩口氣,"下麵我們討論一下此戰如何安排!"

  說著轉過身看著沙盤。

  幾個人站在沙盤周圍研究討論起來,

  按李靖吩咐,李治讓曾潛入過吐穀渾庫山軍營的特戰隊領隊陳雷,詳細講解營內營帳分布,兵力配置等情況;

  陳雷麵對李靖、李道宗這兩位對他們中下級軍官來說天神一般的戰將,心裏雖然緊張,卻沒在臉上表現;

  他詳細講述了一遍他們所偵察到的庫山大營情況,言語簡練,卻十分清楚。

  陳雷講完,在李治滿意的目光中,敬了禮走了出去。

  "各位,你們有何想法?"

  李靖又是逐個看過五人的臉,隻是這次眼神沒有了那份凶悍之氣。

  李道宗和契苾何力都盯著地圖在思索著,沒有說話。

  "大帥,副帥,末將有一想法。"

  李治早已知道情報,對庫山地形也了然於心,指著沙盤。

  "你們看,這是吐穀渾大營,附近有多處小型營地拱衛。

  大營背倚山勢,營前多處陡崖,兩側小規模營地,也有幾千士兵護衛和警戒,易守難攻。

  大營正前方山崖下,雖然是平緩山坡,但地形狹窄,無法展開大規模兵力,對我方攻擊非常不利。"

  "吐穀渾大營背依山頭,正是庫山最高處

  雖然山頂較為平坦,但其背麵,地勢更高且陡峭,往青海方向無路可通,人跡罕至。

  不過,我們已經偵探到有幾條上山小道,從此處折進,可以繞行其後上山。"

  李治手指在沙盤上移動著。

  "因此末將以為,可以出奇兵,以我神策軍一部從此小路上山,繞到吐穀渾大營後麵山上,尋機給予敵人致命一擊。

  此處,馬能上去,那就能把沒良心炮也馱上去,直接對著敵人大營猛轟,最好是直接斬首。"

  沙盤製作得比較詳細,給人一種非常立體的感覺,把山川河穀都直觀顯示出來。

  "不錯的想法。"

  李靖點頭,沉思一會說,他雖然很是讚賞李治所說的,但他考慮的更多。

  "不過,你如此安排成功把握雖很大,但也太危險。

  山勢險要,能投入的兵力不多,萬一吐穀渾軍隊防衛嚴密,可能就要遭受重創。

  且我們不隻是擊潰敵人,目標是要把庫山之敵全殲或殲其大部,要做縝密安排。

  吐穀渾所居守的是三萬精兵,如今必定做好嚴密的防守準備,"

  除了這些,李靖還擔心神策軍的戰力。

  終究神策軍大部士兵還未曾真正上過戰場,戰鬥力如何誰也不知道。

  若一不小心被吐穀渾軍隊發現,就有全軍覆滅的危險,那可就追悔莫及了!

  李靖看著李道宗和契苾何力問,"你們兩位有何計策?"

  李道宗說了自己觀點,還有契苾何力,契苾何力卻是讚成李治觀點,願領兵從山上偷襲吐穀渾軍隊。

  蘇定芳也讚成李治想法,並補充說,以一部在側後突襲後,正麵軍隊再施以強攻,一舉攻占敵大營,殲滅有生力量。

  跟著李治又補充了一些,吐穀渾大營設置地比較寬闊,但三萬人的營帳也不是小數目。

  以每帳二十人計,也有一千五百多頂,搭建在一起,相互間距離必定不會很大。

  另外,在敵營西南方向,還應當部署一個火~槍營四千人,堵住敵軍潰兵逃跑之路。

  李靖盯著地圖沉思半晌。

  "好,我們就做如此安排

  李治神策軍一部秘密從後山上去,偷襲吐穀渾軍隊大營,李道宗部和契苾何力部、加王玄策率神策軍大部,從正麵攻擊庫山之敵,具體安排如下,……。"

  待聽完李靖的詳細安排,李道宗和契苾何力領命去做準備後,李靖又吩咐了李治和蘇定芳一番。

  李靖正式下達攻擊庫山命令,令李道宗為主將,率領手下的一萬步兵、五千騎兵,還有契苾何力部的三千騎兵,李治所部七千神策軍,共兩萬五千人。

  帶足十天幹糧,輕裝急行前往庫山,把一切輜重都拋給李靖殿後大軍。

  李孝恭和執失思力一部,隨後跟進,作策應。

  唐~軍步兵並非是單純走路行軍的步兵,其隊列中,也配備有許多馬匹;

  而攻擊庫山行動,所有步兵也都是騎馬行進。

  李治所部七千神策軍戰士,在李道宗所部右翼前方秘密行進,並一路和李道宗部保持聯係。

  除分散於青海周邊執行秘密任務的近二十名特戰隊員外;

  所餘特戰隊兩批隊員及兩個偵察連全部出動,在行進大軍前擔任警戒、哨探、搜集情報。

  更關鍵的是,要消滅吐穀渾的斥候探子,盡最大可能不讓吐穀渾軍隊偵知我方情況,特別是李治所率領神策軍行蹤。

  並保持聯絡,把所探情報在最短時間內報告給薜仁貴,再由薜仁貴把情況傳送給李道宗部。

  特戰隊先前所偵探到的情報是,庫山的吐穀渾主將為天柱王的族弟,吐穀渾的白蘭王。

  還有兩位善戰的名王為副將,協助守衛,庫山一帶共駐紮有吐穀渾軍隊精銳的戰鬥力量三萬餘人。

  這樣的安排也是天柱王一手策劃的。

  這支軍隊的一部原來是另一位名王的部下,這名王與天柱王一向不和。

  唯天柱王馬首是瞻的白蘭王在其一再蠱惑下,自請命去領兵守衛這個青海東南地勢最險要的戰略據點,天柱王同時讓自己的兩名親信名王協同守衛。

  而慕容伏允在猶豫再三的情況下,同意讓白蘭王把守庫山。

  這也讓那位被奪了軍隊的名王忿忿不平!

  白蘭王是個平庸之輩,自負守備兵力多,又扼守險要,營內糧草及牲畜數量眾多。

  唐~軍遠道而來,又不熟悉環境,且派出有斥候也沒有唐~軍進擊消息,十分大意。

  他還以為唐~軍還呆在鄯州呢,所以,天天呆在帳內,和幾個掠來女子廝混,

  白蘭王還在埋怨自己族兄和高昌王慕容孝雋太過於膽小,把唐~軍說的神化。

  依他性子,拉上人馬,和唐~軍直接幹一仗才過癮。

  但其屬下兩名名王卻憂心忡忡,心情和白蘭王大不一樣,這段時間所派出的斥侯,居然沒有一個回來,這太異常。

  從庫山派出人員,到鄯州探聽消息,回來也基本在十天半月左右;

  但自從一個月前派出的第一批斥候帶來唐~軍抵達蘭州、再往鄯州進發的情報後,就再沒任何消息!

  這些天,這兩位名王除繼續派出斥候探聽消息外,還一再勸說白蘭王做好迎戰和逃跑準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