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薦七人?朕與你打賭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4-20 09:02      字數:3137
  <b></b>此言一出,差點沒把李治噎死,原以為李世民這樣的千古明君,其思想一定是已經跳出門弟觀念、階層歧視。

  誰曉得,這等根深蒂固的觀念是如此頑固,唉,這大唐想要普及教育,任重道遠啊!

  李治道"奶爸說可以,他們那裏,人人識字。"

  李世民歎口氣。

  "學問哪裏是這麽容易被人學會的,朕非是不敢信重你說的甚麽草根;

  朕,見多識廣,所見草根很蠢愚,難堪教育;

  朕也知,你是出於好心,隻是,朕希望你莫糟踐錢財,這錢要花在刀刃上。"

  在李世民認知中,是李治啥都好,能掙錢、會格物,唯一毛病就是愛拿著這錢東搞西搞,看著心疼。

  李治的錢也是他的錢啊!

  當然,李世民歧視庶人,也絕非空穴來風。

  在唐朝,生產力不發達,天下有高、寒門之別&nbp;,更有眾多的流民草根。

  而最關鍵的是,天下曆經百年亂戰,絕大多數庶人草根,不過是過上十年太平日子;

  可即便如此,因為糧食收獲不足、各類作物產出較少,他們依舊,常年饑餓。

  人類身體、大腦是需要補充足夠蛋白質、各種營養才能發育;

  一旦沒有足夠蛋白質供應,大腦缺乏足夠營養,難免會發育不良。

  李治自小生活在皇宮裏,也隻是通過最近一段時間,走出皇宮,在李莊、在鹽田湖看到許多流民。

  他才知道,這個社會兩極分劃嚴重,人和人的區別之大,甚至達到兩種不同物種程度。

  高貴之人皮膚白皙、身體強壯高大,擁有著極好修養和見識,許多人才智便是後世的人也無法可以與之比肩。

  可絕大數流民草根,身材矮小,皮膚黑黝,目光滯呆,見人唯唯諾諾;

  其智力明顯與高貴之人有著巨大差異。

  這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結果,兩者區別,更加明顯,涇渭分明。

  李治想到這些原因,也不好再解釋,隻好朝李世民幹笑"是,兒臣受教。"

  李世民用幾分嫌棄目光,看著這個愛搞東搞西的愛子,籲了一口氣。

  "可不論如何,朕已知你是好心,以後若想將朕的詩文收錄到你書裏,提前告訴朕,不要讓朕不知道。"

  李治"兒臣認為此詩極好,不但朗朗上口,卻意味深長,可謂老少鹹宜。

  父皇的好詩,若是不收入課文之中,實在是天下人莫大損失。所以兒臣這才鬥膽,將此詩收錄。

  兒臣知道錯了,以後再也不敢了,倒是父皇為了維護兒臣,革去了那王玄燕的官職,兒臣,……。"

  李世民極平靜口吻言道。

  "世家隻知有家,不知朝庭,朕早有不滿,此次不過是借此敲打敲打他們罷了,王玄燕此人既敢在殿中口出惡言,朕當然不輕饒他。"

  李世民隨即又笑言"方才沒嚇著你吧?"

  "沒,沒有。"

  李治又使出《馬屁寶典》,忙搖頭"兒臣對父皇隻有敬愛,沒有畏懼。"

  李世民莞爾"說也奇怪,朕為何隻與你說話,極為有趣呢,朕是天子,你的兩個皇兄,哎……"

  他又歎口氣"朕近來聽說了許多人非議你。"

  "呀,是誰?"李治下意識的道。

  李世民撫案,道"你啊,不會又是奶爸教導你的吧,朕的科舉哪有那麽容易,此次科舉,你怎麽能舉薦七個。"

  搖搖頭,李世民還想說甚麽,終究,還是覺得這小兒子給他的錢和好東西太多,不好意思開口。

  李治苦瓜相又變出來、委屈道"為父皇舉才,是兒臣應該做的事,怎麽反而成了壞事,兒臣不畏饞言。"

  李世民便頷首微笑了"朕就是相信你這心思,也知道奶爸的想法是好的,不過……,"

  他頓了頓,又想要教育李治一番"不過擇才也要優中選優,猶如那馬周一般,寧缺毋濫才好,你是朕的皇子,不可讓人笑話。"

  "兒臣一定爭取讓這七人多考幾個進士出來,給父皇、給皇族爭一口氣。"

  一聽說多考幾個,李世民先是一愣,登時笑了,他本是為那王玄燕所懊惱,現在聽了這笑話,心情,開朗了!

  多考幾個,大唐的進士這樣好考,那朕的進士科豈不是名不符實了?

  是啊,唐朝的科舉考試到底有多難,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但其實是天下讀書人一是數量少,二是不得法!

  不過李治現在,不會說這裏麵的奧秘。

  李世民遂又笑言"既如此,那麽朕就拭目以待了,願你所推舉子,多中幾個,若是能中一個,朕給你賞賜。"

  李治眼睛亮了,"當真?"

  見李治認真,李世民更覺好笑"朕說過的話,何時沒算數?"

  李治便伸出三根肉乎乎的小指頭,認真道"假如,兒臣是說假如,假如能中三個以上呢?"

  李治雖然沒有把握七個全中,可是七個中三個,應該是可能吧?

  李世民聽到三個,嘴裏的一口茶,差點沒有嗆死。

  這李治,心還真大,他肅然道"若是能中三個,朕、朕、朕~~"

  李世民驀然想道,李治缺甚麽?

  好像神馬都不缺!

  給他神馬,他也不稀罕。

  李治又開始作怪、伸出右手五指張開,道"父皇,若是中了五個呢?"

  他眼睛直勾勾看著李世民,像餓狼見了小雞。

  李世民笑言"這不可能,你不要癡心妄想。"

  李治幽怨撒嬌"兒臣是說,如果,父~皇~,如果,萬一呢。"

  "哼。"李世民道"若如此,朕就同意你跟著大軍去打吐穀渾。"

  見李世民恩準的如此輕鬆容易,反而讓李治心虛了"立字為據。"

  李世民怒瞪他一眼,喝道"你好大,膽。"

  "啊,兒臣萬死,兒臣做買賣習慣了。"

  李治一時汗顏,見著父皇震怒,馬上拿出殺手鐧——《馬屁寶典》。

  "父皇今日所言,猶如虎嘯,又如龍吟,聞之即令人心驚膽顫。

  果然不愧是真龍天子、千古明君,大唐氣度,盡藏其中,震爍千古。"

  李世民不耐煩揮手"去吧,去吧,朕不會食言,莫說你中五個,便是你所薦舉人,中一個,朕也恩準,快走。"

  李治納悶,隻、中一個,也很難嗎?

  其實,中一個,李世民都覺得多了,九兒這小家夥,三個、五個都敢喊,真是小屁孩,不知,天高地厚。

  知道朕的進士科有多難嗎,你這是完全沒將我大唐進士試放在眼裏嘛,誰給你的勇氣?

  李治忙道"兒臣遵旨。"

  回了府裏,卻見老餘領著一群老兵,拿著刀劍在院子裏咋咋唬唬、喊打喊殺。

  嚇了李治一跳。

  老餘手舉著一柄橫刀,大呼道"欺人太甚啦,敢不把我們晉王府放在眼裏,竟敢彈劾小王爺。

  這是要絕我們晉王府的生路,和挖我們祖墳差不多。

  我們這便帶武器去斬幾個姓王的報仇雪恨,太原那群姓王的不給我們活路,若是晉王府忍氣吞聲,將來沒辦法再在長安立足,晉王府無人乎。"

  一聲號召,大家各舉刀劍,大叫"同去。"

  等見李治一出現,老餘手裏橫刀哐當一下落在地上,老餘小跑過來。

  "呀,小王爺回來啦,不是傳出消息,你被人彈劾啦,說你壞人心術,馬周聞訊,連忙讓人帶了消息來府上。"

  這就是大唐的老兵啊,果然蠻橫。

  大唐采取的是府兵製,民間武風盛行,良家子平日耕作,遇戰事即上馬為兵,家裏養著馬藏著刀槍劍戟,沒一個是好惹的。

  李治感動,果然是,一家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