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召李治,廿斤紙賠罪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4-20 09:02      字數:3041
  <b></b>虞世南歎"臣親眼目睹了這奢侈無度場麵,當時東都洛陽,是何等美輪美奐、何等金碧輝煌,可這也為覆滅埋下禍根。

  今日臣從洛陽回到長安,剛入城,就在太平坊,看到相似一幕。"

  房玄齡不做聲。

  李世民大驚"朕沒有讓人絲綢鋪道啊?"

  天地良心,朕何時這麽,有錢?

  虞世南取出那張傳單"陛下,敢問此紙,其價值是否與絲綢難分軒輊?"

  李世民一頭霧水,給了姚公公一個眼色,姚公公會意,取過紙,如履薄冰送李世民手裏。

  李世民接過傳單,疑惑不解,隻是這傳單拿在手裏,隻低頭一看,便嘖嘖稱奇。

  此紙和禦用白紙相比,不相上下,甚至,更好一些。

  大唐禦用白紙價值不菲,數量有限,那價格,自然也是極其昂貴。

  可李世民眼前這白紙雖然沒上蠟,但紙質卻已是相差無幾了,尤其是紙麵如雪樣白,與貢紙相比,甚至更純淨些。

  李世民皺眉"唔,觀此紙質地上乘、定是價格不菲,就算拿絲綢比,確實價格難分軒輊。"

  大唐有一種硬白紙,雖說叫硬白紙,比硬黃紙紙質好一些,可實際上,因原料未經蒸解,或經蒸解而未透,故製成之紙尚留植物原色,依舊還是偏黃,那紙價格已經不菲。

  虞世南肅然道"可我在太平坊看到,有人拿著這等雪紙,隨意發放路人,這樣珍貴寶貝,隨意作踐丟棄,陛下何不看看,此紙上頭寫的甚麽。

  陛下啊,臣實痛心,去歲關中雪災,百姓們,流離失所、民不堪命、苦不可言。

  可長安城中,竟還有如此奢侈無度現象,這與絲綢纏樹,又有甚麽區別?"

  這就是把李世民比做隋煬帝了,李世民怎麽受得了。

  李世民一臉黑線,他也不會想到,有人將如此寶貴白紙如此作踐。

  他想起來這紙還寫了文字。

  於是低頭,將手中紙一翻,果然看到,上頭赫然寫著"李莊格物學堂開業大酬賓,新入學者,學費減半。"

  嗡。

  李世民,大腦當機。

  那李莊格物學堂幾個字眼,映入眼簾,格外刺眼。

  他一下子明白了,大喝道"朕明白怎麽回事了,是李治!"

  李世民覺得自己臉被人打了一個耳光,打自己的,竟還是自己最寵愛的兒子。

  這教朕,情何以堪?

  最緊要的是,你李治有錢便罷了,卻何以,奢侈至此?

  你有錢,你自己奢侈也還罷了,竟還打著李莊名義,長安城誰不知道李莊是,皇莊!

  你讓朕如何麵對天下人,豈有此理!

  李世民虎目一張,怒喝"速召李治。"

  "陛下,臣對李治也有耳聞。"

  虞世南臉色格外嚴峻"上次,臣見九皇子創出新字體,並且大家都知道九皇子本性不壞。

  可是,此種舉動,也見他有頑劣一麵,若非陛下指使,他這樣做,實在妨礙視聽。

  這奢靡鋪張,終不是好事。臣懇請陛下,定要嚴厲處罰。"

  李世民背手而立,依舊看著那白紙,呼吸粗重,心情鬱悶。

  這麽好的紙,如雪白的紙。

  瞧瞧,你這上頭都寫著什麽亂七八糟的。

  還到處隨意發放。

  巧言令色、嘩眾取寵,敗家子!

  李世民怒喝道"朕絕不輕饒,定要給他一個教訓,免得誤入歧途、小小年紀不學好。"

  ……

  李治匆匆趕來宮裏,到宣政殿。

  見這殿中不隻是李世民,還有房玄齡,還有一個人是大唐書法家虞世南,自上次見他至今好像有幾個月了。

  房玄齡繃臉,不發一言。

  反而是須發皆白的虞世南,滿臉不善,自李治入後,就一直眯眼、眈眈相向、盯著他!

  這老頭你不認識我了?

  李治麵對他的眼神,淡定自若,抬頭,朝李世民作揖"兒臣見過父皇。"

  李世民臉上陰雲密布,嚴詞喝"李治,朕如此看重你,你卻不知天高地厚,胡作非為,朕來問你,你很,有錢?"

  李治嚇著了,這好像是打劫前奏,父皇你又要壓榨我?

  李治又作怪,"父皇,兒臣若把一百萬金捐了充軍費,府裏就窮的揭不開鍋了。"

  虞世南站一旁,冷冷盯著李治。

  李世民自覺無顏對人,低頭看紙"信口雌黃,朕看你是有錢胡亂花,小小年紀,竟奢靡無度至斯。

  長此以往,如何得了。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這是你那‘三字經’上寫的,你還拿出來說你皇爺爺。

  朕絕不輕饒和姑息你,來啊,給朕取鞭子。"

  李治低頭無語。

  馬上得天下的皇帝就是如此,蠻橫霸道。

  一言不合就要動刀動槍,還要拿,鞭子!

  李治一口"嫩血"要噴出,最近我沒,惹事呀。

  李治莫名其妙,問"父皇,不知兒臣所犯何罪?"

  "哼!"

  虞世南,先怒了。

  他雖見陛下動怒,可也知陛下寵愛李治,正色道"爾至今日,還不悔悟?我來問你,街上那白紙,可是你的?"

  李治明白了,傳單?

  這傳單確實是自己的,這不是學堂想招生學格物麽!

  發放傳單目的,不就是製造轟動效應嘛。

  所以在太平坊等官宦和富貴之人聚集地,發發傳單,這有什麽不對嘛。

  難道是傳單寫得誇張過頭,廣告效應轟動,過頭了?

  "敢問虞老先生,發放傳單也犯法嗎?不知我觸犯了何種法度?"

  "你?"

  虞世南無言,他怎能想到一個小屁孩竟也敢肆無忌憚、無所顧忌,當著自己麵,不但不知罪,還敢頂撞。

  李世民又多了幾分怒火,胡亂花錢倒也罷了,對長者也敢不敬,這就更是,刁蠻任性。

  姚公公已急若流星、像惡狗撲食、去取鞭子。

  一個老宦官,那矯健步伐,竟如同老樹發新芽,煥發了第二春。

  虞世南臉黑如墨,怒瞪李治"頑固不化,執迷不悟啊。老夫來問你,此紙,價值幾何?"

  "這個紙,不值幾錢呀,真不值錢。"

  噗!

  沒見過這樣抬杠的。

  不值錢?老夫寫字都用不起這樣的白紙。

  你這小娃娃,卻不將這昂貴的紙放在眼裏,這說明神馬?

  那隋煬帝讓人用絲綢纏樹,肯定也是認為絲綢不值錢。

  虞世南,全身顫抖,氣的。

  "好好好,不值錢,對,你說的對,你晉王有的是金銀,老夫家貧,當然遠不及你這個小娃,老夫錯了,餘姚虞氏,哪裏及得你晉王府。"

  這話,諷刺意味,就很濃厚了。

  但凡翻閱過餘姚虞氏閥閱的都清楚,這個家族,乃江南一等一望族;

  在漢朝,虞氏就在江南鼎鼎大名;到了三國,虞世南祖先虞翻,更是經學大家,名冠天下。

  李治看他氣得要剁腳。

  李世民竟也一臉怒色,恨不得要立即管教管教他這不成器的小九兒。

  本就一語不發房玄齡見狀,生恐虞世南氣壞身體,咳嗽一聲,"晉王殿下,休要胡鬧,先給虞公認個錯。"

  房玄齡性子,溫和謙讓,通達睿智,豁達大度,謙虛低調,擅長做吃瓜群眾,圍觀或者稀泥。

  李治這才醒悟,他也是一個寬厚的人,所謂以和為貴,和一個長者爭執有神馬意思。

  李治先朝虞世南作揖行禮。

  "小治若是言語有得罪地方,懇請虞老先生勿怪,若是虞老先生覺得我這紙好,這也是小九的榮幸。”

  然後,李治伸出兩根小手指肉疼比劃,“要不這樣吧,我回家取二十斤紙送至府上,給虞老先生賠罪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