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幾家愁 ,打臉須趁早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4-20 09:01      字數:4258
  <b></b>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喜幾家愁。

  對長安城百姓來說,蜂窩煤,是救命寶貝,解決了大家取暖問題。

  甚至毫不誇張的說,有了蜂窩煤,以後冬天都不用擔心。

  往家裏儲備幾百塊蜂窩煤,就不擔心天冷沒有柴火燒。

  但是,對於那些囤積居奇商家來說,就倒了血黴。

  "崔掌櫃,我今天已經把木炭價格下調三成,還是沒有賣出去幾斤。

  再等下去,天氣開始變暖之後,估計就更不好賣。"

  南山木炭鋪子是西市有數商鋪,背靠崔家,幾乎壟斷了長安城五成木炭銷售。

  前段時間,崔家有大雪消息給到鋪子掌櫃。

  所以鋪子裏特意高價收購其他鋪子大量木炭,為的就是天氣變冷大掙一筆。

  一切都在按照計劃進行,木炭價格一天一個價。

  上午還能買到兩斤的錢,到了傍晚可能隻能買到一斤八兩。

  所以崔掌櫃心情就不用說有多美,就連家中小妾都感受到自家老爺那幾晚似乎年輕幾歲。

  但是,最近幾天情況卻是驀然變化。

  一種叫做蜂窩煤的東西,驀然之間,就被傳的人人皆知。

  單單便宜的價格,把南山木炭鋪子銷售業績衝的七零八落。

  再加上有長安縣和萬年縣等衙門出麵推廣,朝廷也在大肆采辦,蜂窩煤很快就被普通老百姓接受。

  原本想大掙一筆的南山木炭鋪子,倒了大黴,庫房中的木炭全部成了滯銷品。

  "降價三成賣不出去就降價五成,五成不行就八成,總之不能讓貨爛在手裏。"

  經商這麽多年,崔掌櫃還是有點魄力的,要不然崔家也不會讓他來負責南山木炭鋪子。

  "崔管家,我們的木炭大部分都是前段時間高價收購,昨天降價兩成,今天降價三成,再降下去就要虧本。"

  夥計也是跟了崔管家多年,對崔管家自然也是忠心耿耿,生怕他沒有想到這一點。

  "我當然知道要虧本。但是以蜂窩煤這種態勢,再不降價賣,虧的隻會更多。

  現在世家勳貴還堅持使用木炭,等到他們也接受蜂窩煤,誰還願意再買價格貴好幾倍木炭?"

  "這個蜂窩煤聽說是晉王府弄出來的,這晉王不好好當他的紈絝,出來瞎搗亂。"

  夥計不三不四的前往鋪子門口開始吆喝,宣布木炭價格再次降價!

  長安城的倒春寒持續半個月過去了。

  但蜂窩煤銷售卻不但沒有下降,反而賣的越來越好,可以說是風靡長安。

  終究蜂窩煤不僅可以取暖,還可以用來做飯煮菜。

  這大事情,自然也成了長安城勳貴和百姓們茶餘飯後重要談資。

  五和居作為長安城有數酒樓,食客們話題自然也都離不開這件事。

  "痛快!實在是太痛快了!長孫衝那家夥總是帶著一幫文臣子弟和我們作對,老是看不起我們,沒想到他們家也有今天啊。"

  滿臉橫肉的年輕人一口悶掉了一大碗酒,發出了痛快的笑聲。

  說話的是尉遲寶林,算是程處默的鐵杆基友。

  長安四害,他們兩各占據一個名額。

  ……

  房府。

  "爹,這次長孫家丟人算是丟大了。"

  房遺直作為房玄齡的長子,自然是知道自己父親和長孫無忌經常政見不合。

  雖然不能說兩個人有深仇大恨,但是關係卻是一點也談不上和睦。

  當然,表麵上大家見了麵還是有說有笑。

  都是成功人士,都是大唐重臣,這一點演技他們還是有的。

  "這個晉王殿下,這次可著實出人意料,原本還以為是個敗家子,沒想到一轉身就打了大家一巴掌。

  這應該又是奶爸教他的,高人哇!"

  房玄齡以前對李治關注並不多,大多數印象都還停留在紈絝子弟上麵,事實上,這也是李治給大部分人的印象。

  但自從李治給陛下獻上望遠鏡和貞觀雷,房玄齡就開始關注起李治的一舉一動。

  "聽說長孫家派人去了晉王府,想花雙倍的價錢把煤礦買回來,結果卻是連晉王的麵都沒有見到。"

  "哼!雙倍的價錢,真是好有誠意!這要是一樣的商家,還真是不敢拒絕長孫家的這種要求。

  但是晉王殿下身份特殊,隻要陛下還在,根本就不會怕長孫無忌。"

  書房裏隻有父子兩人,所以房玄齡說話也比較徑直、不拐彎抹角。

  累了一天,要是回家了還要這樣那樣的裝樣子,那日子就過的太糟心了。

  "是啊。聽說範陽盧家的核心人物去了晉王府,開價二十萬貫,晉王殿下都沒有同意出售。

  當初三萬貫賣時,長孫家心裏估計樂壞了,現在才過多長時間,就翻了好幾倍,關鍵是還買不回來。"

  房遺直一直都是以謙謙君子形態出現在大家麵前,勳貴們對於當朝宰相嫡長子評價也很高。

  但是並不表示他隻是一個天天"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的迂腐書生。

  "煤炭這東西,並不是長安城周邊才有,太原那邊也有許多。

  但這東西不好運輸,你從外地運到長安,哪怕煤炭本身一文錢都沒有付出,單單運費就讓這事變得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長安城外那幾個煤礦才意義非凡。"

  房玄齡一下就看到問題本質。

  李治是不可能壟斷大唐煤礦,事實上也沒有必要。

  長安城未來人口超過百萬,隻要牢牢占據這一市場,就足夠一個大家族舒服過日子。

  再說了,房玄齡隱約聽說晉王府前段時間紛紛派人去洛陽、太原購買煤礦。

  這三個地方是大唐最發達城市,沒有之一。

  隻要晉王府在這三個城市站穩腳跟,李治就是天天花天酒,也不用擔心晉王府會被敗空。

  並且從最近表現來看,晉王也不像是隻知道花天酒地的人。

  "這才是孩兒最佩服晉王殿下的地方,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把長安城周邊百裏,所有煤礦都買下來了,哪怕是以前無人問津的便宜煤礦,也沒有落下。"

  "能夠為自己謀利,還能同時造福百姓,蜂窩煤這個東西,長安城已經沒有哪家能夠和晉王搶了,否則別說晉王會有動作,就是陛下也饒不了他。"

  "是啊,聽說長孫家不僅把煤礦賣給晉王,石灰石礦也賣了,不知道以後晉王殿下,能不能把沒大用的石灰石礦也玩出花樣。"

  "誰知道呢,大家都以為晉王殿下是傻瓜,到頭來誰傻誰聰明,大家心中都有數,奶爸的格物居然如此利害!"

  ……

  觀獅山坐落在渭水下遊,離長安城二十幾裏路。

  在後世,早年的浦東浦西就隔了一條黃浦江,可那差距大的簡直就是兩個世界。

  更不要說在大唐,離長安城二十幾裏的觀獅山,完全就看不出來有任何大唐帝都所在地的繁華。

  並且這裏的山隻有表層薄薄一層土有點營養,勉強能夠生長一些灌木。

  表層土壤往下就全部都是煤炭,根本不適合植物生長。

  其實觀獅山下麵是煤礦,這不是秘密。

  在前隋的時候,甚至更早,就有附近村民來觀獅山撿煤石回家當燃料。

  後來這座山方圓幾裏都被長孫家買下了,然而,這裏的變化有限。

  一方麵,觀獅山離長安城二十幾裏,又沒有官道,隻有一些鄉間土路連接到官道,說交通不便一點都不誇張。

  最關鍵的是長孫家買下這個煤礦,原本想用來作為煉鐵燃料,但是折騰了幾年也沒有弄出花樣來,慢慢也就放棄了。

  其實真要說起來,長孫家還是有點眼光的,隻是沒有找到正確的用煤煉鐵方式。

  前段時間倒春寒,讓觀獅山附近村民日子更加難熬。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誰也沒有想到,這場倒春寒居然讓觀獅山發生翻天覆地變化。

  "大家都加把勁啊,蜂窩煤作坊那裏接到訂貨需求是越來越大了,要是到時候我們煤礦供應不上,別看來管家平時很好說話,到時候必定大發雷霆。"

  觀獅山煤礦是一個比較少見露天煤礦,也是李治收購煤礦當中最容易開采的一個。

  所以這段時間,晉王府是集中精力建設觀獅山煤礦,並且在附近還專門設立一個蜂窩煤作坊。

  煤礦挖掘、煤礦運輸、煤礦粉碎、蜂窩煤製作……整個一條龍服務!

  觀獅山周邊,圍繞著露天煤礦,建設起好幾家大作坊。

  "江管事,你放心。在礦上,一天三頓,頓頓管飽,我們都看在眼裏,沒有人會偷懶。

  不過,這煤石很堅實,要把它挖出來,其實還是很費人手的,如果要繼續擴大產量,最好還是要增加人手。"

  一個小工頭模樣壯實漢子,大著膽子和江管事說著話。

  "廢話,我又不是不知道。前段時間倒春寒,導致雍州府部分縣出現了一些流民,晉王殿下已經向戶部申請。

  把這些流民安置到礦上,也就是最近的事。"

  煤礦開采區一片熱火朝天局麵,蜂窩煤製作作坊也不例外。

  和開采區不同的是,蜂窩煤製作作坊多了不少婦女身影。

  開采煤礦是個體力活,一樣女人很難吃得消,所以那裏幾乎是看不到女人影子。

  但是蜂窩煤製作不一樣,雖然也同樣很累,可是婦女也能勝任。

  壯實農婦,手腳麻利,一天產量比壯漢還要多。

  "老劉,你們夫婦兩都在觀獅山做事,以後日子是一點都不用擔憂。"

  "托晉王殿下福,把俺們這些吃了上頓沒有下頓村民招募到礦上,還給俺們家幾個娃安排進學堂。

  今天我老劉放下話,俺老劉這條命就賣給晉王殿下了。但凡是晉王殿下說往東,俺絕不往西,誰敢和晉王殿下過不去,就是和俺老劉過不去。"

  李治讓餘來福安排製作蜂窩煤的時候,就別出心裁讓他安排晉王府蒙學先生,去觀獅山開了一個學堂,專門教授礦區工人子弟——格物、化學、算學,當然四書五經也得教,否則李治容易落人口實。

  僅黑板就送去了十塊!

  李治是想著把這些孩子和入讀格物學堂的小孩,當作大唐第一批格物種子培養。

  上品無寒門!

  在唐初,普通農家子弟要讀書,那真的就和做夢一樣,幾乎沒有任何可能。

  能夠有機會識文斷字,就已經超越了百分之九十九的農家子弟。

  根本不像明清,草根子弟也能有機會讀書。

  所以李治這個學堂一設立,立馬就把礦區所有家中有適齡兒童的礦工的心給征服了。

  而對於李治來說,這不過是舉手之勞。

  當然,其背後隱含的深意,就不是一樣人能夠看得懂的了。

  反正短時間內,觀獅山學堂建設,那是在長安城中一點波瀾都沒有引起。

  反倒是各個勳貴、世家紛紛安排子弟前往大唐各處收購煤礦。

  長安城的肉是吃不到了,但是別處的湯還是可以喝一點。

  李治再利害,也不可能壟斷大唐蜂窩煤生意。

  至於蜂窩煤的專利?

  別說在大唐,哪怕是再過一千年,也沒有人理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