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我師父,能掐會算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4-20 09:01      字數:3831
  <b></b>孔穎達雖然不知道、這到底是不是老子說的,但是他好歹也是個大儒,四書五經不敢說倒背如流,但還是知道大義,卻從沒有見過這種教人怎麽格物的"老子曰"。

  而且,這上麵的每句話,看上去都很有哲理,能給人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這樣的道理,大概也隻有老子、孔子,這樣的先賢能夠提出吧?

  其實,這是李盛唐偽造的,那些老子曰都是西方曆史上的大哲總結出來的,每一條展開了都是一門學問。

  而這些學問本身又是認識世界的方法和工具——也就是格物致知的方法和工具,往深裏研究,簡直是無窮無盡!

  他依照古人的口氣,把寫好的邏輯學、辯證法、實證主義、科學方法等學科經典理論和推導公式,用千百度翻譯功能,把白話文翻譯成文言文,於是一句句‘老子曰……,’就變成了老子語錄,再用廋金體打印出來,交給李治,讓李治又抄了一遍,就變成了孔穎達現在看到的模樣了。

  而這個格物方法,隻要是網文資深讀者,就都知道這是儒家在探尋"大道"方麵一大嚴重缺陷,甚至成了古人攀爬科技樹一大障礙。

  李盛唐要完成老子交給任務,就得幫助大唐正確格物,所以,他就得把這一缺陷給補上。

  孔穎達哭了會兒,驀然似想起神馬,口中大喊,"祥瑞,這是祥瑞啊!陛下,天降祥瑞了!"

  他就這樣喊著、叫著,瘋瘋顛顛跑了出去。

  李治笑眯眯地看著,一點兒也不擔心。

  因為他聽到孔穎達說了一個"陛下",又喊著"祥瑞"。

  這說明他跑出去,是去太極宮見父皇李世民去了。

  那麽等會兒,等父皇搞明白發生了神馬事,必定差人來宣他。

  果然一會兒,來了一個太監,李治認識,是太極宮隨侍太監姚公公。

  姚公公進屋就催促李治,"晉王殿下,聖人(皇帝)要你抓緊時間去見他。趕緊去,遲了,聖人不喜。"

  李治乖巧道,"姚公公,孤知道父皇要招見我,我都作好準備了,走吧,現在就走。"

  嗯,晉王,你難道能掐會算?

  ……

  孔穎達瘋瘋顛顛跑到太極宮,沒進屋就大喊,"皇上,皇上,祥瑞,天降祥瑞了!"

  然後,孔穎達吧啦吧啦、把事情經過講一遍。

  "你說,你確定這詩是那個孽子寫的?"

  太極宮中,李世民聽著孔穎達匯報,怎麽都不敢相信。

  "陛下,是臣親眼所見,這詩確實是晉王殿下所作,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

  "會不會是找人代筆的?"

  李世民還是不相信自己那個聲名狼藉的九兒子能夠寫出這種流傳千古詩句。

  鵝,鵝,鵝,曲頸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世民自認為自己是寫不出這種、淺顯易懂、膾炙人口的詩句,甚至整個長安城都不見得有人有這文筆。

  "陛下,晉王殿下身邊的人……"

  不用孔穎達繼續說下去,李世民就明白了,然後有點尷尬的拿起茶杯抿了一口。

  "還有這個格物,也是小九寫的?"

  "是的,"孔穎達努力證明著自己所說不虛。

  "雖然是一種從未見過的字體,但是從這當場寫的詩的字上,與這論格物帖子的字跡比對一下。

  雖然字跡還是稚嫩,但是無疑出自一人之手。

  所以,臣敢肯定這也是晉王殿下所書。"

  孔穎達頓了頓後,強調說,"陛下,老子論格物,這是大道,是至寶,是探究大道的天梯,誰要能提出來,那就是一代碩儒了!"

  這評價可就高了,已經不是"大儒",而是"碩儒"!

  大殿還有幾位大臣,顯然也是李世民緊急招集來的。

  杜如晦和房玄齡兩個大唐宰相,是大眼瞪小眼;

  魏懟懟和虞世南的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長孫皇後卻是一直在輕笑。

  這確實是至寶,是探尋大道的天梯!

  但是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如此重要的格物工具和方法,卻是一個六歲小屁孩寫出來的!

  這怎麽可能?

  這時候,長孫皇後說話了,"陛下,臣妾認為前段時間,始祖托夢是真的,一定是始祖教了他不少東西。

  所以,稚奴才能寫出格物方法出來。

  所以,正如孔大人所說,這是祥瑞,說明了陛下受命與天。所以,始祖才來托夢。"

  李世民聽到長孫皇後‘受命與天’的話語,心情立時就大好了。

  這是李世民的心結,因為他的皇位來源不正。

  ……

  當李治邁著小短腿,從大明宮橫衝直撞進了太極宮,一路上嚇得宮女們避之不迭,李宮霸之名真是不虛。

  李世民指著排成並排放在禦案上的一張紙和一本書道,"孽子,這都是你寫的?"

  李治一副憨厚相,愣愣點頭。

  長孫皇後白了李世民一眼道,"稚奴不怕,你父皇隻是考較你。"

  李世民也感覺自己過於嚴厲,口氣放緩,"你再寫一首詩,給父皇和幾位老臣們看看。"

  李治仍是憨厚點頭,說,"父皇,請你看看兒臣是怎麽七步成詩的,要走七步,才能得到新詩。"

  其實李治心裏早就樂開了花,又有裝逼機會了。

  長孫皇後噗嗤一聲笑出了聲,"調皮!快走,母後給你磨墨。"

  "好,隻要你能得到新詩,父皇給你親自鋪紙。"

  皇後素手研磨,皇帝親自鋪紙,這是何等榮耀哇?

  "一步、兩步、三步、……,七步!父皇、母後,兒臣有了。"

  李治緩緩走上前,長孫皇後眨眨眼給愛子一個愛莫能助、自求多福的眼神。

  李治衝母後一笑,提起筆、沾沾墨,筆走龍蛇。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李治放下筆,還歎一聲,"唉"。

  李世民他們直接懵了,尤其是李世民一雙眼睛差點沒突出來。

  杜如晦和房玄齡兩個大唐宰相,一雙眼睛都直了。

  李治親自動筆寫出來的這可做不了假,李治是真的獨創了一種書體!

  但這也是李世民最難以接受的,他苦練了這麽些年書法,竟然還不及才練了一年多字的小屁孩李治?

  虞世南也是便秘,他是大唐公認的書法大家,但他也沒有能創造出一種新書體。

  如今與六歲小娃娃一比,他慚愧啊!

  這對比太強烈!

  "字好,詩也好!"長孫皇後驚豔誇讚。

  李世民驀然想起李治賣手表的事,斥問,"六歲小娃娃,你懂什麽相思?對了,前幾天你賣手表,手表哪來的?"

  "我師父給的。"

  "噫,你還有個師父?你師父是個什麽人?朕怎麽沒見過?"

  "我師父是始祖推薦給我的。師父也是仙人,隻是始祖說他是地仙,還沒達到飛天程度。

  但是我師父能騰雲駕霧,這大內皇宮可隨意進出。"

  李世民臉黑,驚道,"什麽?大內皇宮隨意進出?"

  "對呀,師父都來過幾趟了,手表就是師父給我的。不過,父皇你別害怕,師父給我說了,他也姓李。他對我李家沒有任何惡意。"

  李世民狐疑,"你師父也姓李?沒有惡意?"

  "對,師父特意給我說了這事,就是怕父皇多心。"

  "哦,你師父還真是高人,對你更好,那手表賣了多少錢?"

  "父皇,你知道了還問我,嘻嘻,不多,總共才一萬二千貫,還搭兩間鋪麵。"

  "噝,"長孫皇後倒吸一口涼氣,"才一萬二千貫,稚奴你現在口氣好大。你還要了兩間鋪麵,你要鋪麵幹?”

  "師父對我說了,一間鋪麵作醫館,一間鋪麵賣雜貨。

  師父說隻有讓百姓都能看得起病,都能買得起各種生活必需用品,才能讓沐浴在大唐盛世天恩之下的百姓,感覺到皇上的好。"

  "嗯,你師父真是這樣說的?"李世民很高興。

  讓百姓都看得起病、穿得上衣、吃得起飯,讓天下百姓都說皇恩浩蕩,這也是他一直夢想的事呀!

  他這麽勤懇努力為了啥?

  也就是為了這個呀!

  原來奶爸也是這麽想,真是知音啊!

  "真的,比真金還真!"

  "朕還聽說你把零頭二千貫,分給了你三哥,還有蕭家丫頭。你為要分錢給他們?"

  這就是李世民考校李治了,他要知道李治的真實想法。

  "父皇,三哥,是我親哥,蕭家小妹妹,是我以後的媳婦,都是自家人啊!"

  李世民聽得樂了。

  他一直有個心病,就是害怕天家不和!

  所以,他不希望看到自己兒子手足相殘。

  如今聽到,從六歲小屁孩嘴裏說到親哥,說得那麽自然,這是兄恭弟謙啊!

  怎麽能不讓他老懷大慰!

  長孫皇後也樂了,捂嘴笑言,"你怎麽知道蕭家小妹妹是你媳婦?也是你師父說的?"

  "當然,我師父能掐會算,前知我華夏一千年,後知世間一千年,所以,始祖才推薦他來幫助我開創大唐盛世!”

  長孫皇後笑問,"喲,你師父還真是高人呢,你師父還對你說了什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