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造紙實驗
作者:吾禦      更新:2020-03-19 02:36      字數:2165
  入了八月,已至大暑,天氣越發炎熱。

  昀文侯府的柳樹在驕陽下無力地垂著,似乎也有些忍受不住炙烤的溫度,侯府上的大黃狗喘著粗氣,吐著舌頭,躲在背陽的牆角避暑。

  可在昀文侯府後院校場上,卻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三十來名光著膀子的奴隸,正在將已經蒸煮過的樹皮和麻布切斷搗碎,在他們前麵,還有幾十人正在將搗碎後的紙漿用絲網篩過濾。

  “紙漿全都要滲水製成漿液,小心點,要是膽敢把沙土帶進去,小心爾等的腦袋。”一名身穿土黃色布衣的小吏在施工現場不斷地嗬斥著下麵那些奴隸。

  那些奴隸也都是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

  這時,從後院的大門處走進來了幾個人,為首的一人看上去年僅十多歲,穿著一身玄色絲綢披袖,內襯白衫,頭戴雲冠,腰間還掛著一枚玉佩,典型稷下學宮上大夫的裝束。

  “上大夫大人!”土黃色布衣小吏看到易承的第一眼,便滿臉諂媚的湊了上來,“上大夫親自蒞臨,小人這就命人去給上大夫大人請扇看茶。”

  “不用了。”易承揮了揮手,“之前讓做的實驗,可都開始準備了?”

  “回稟上大夫大人,按照大人的吩咐,桑皮、藤皮、漁網、絲麻這些都已經開始實驗,隻是配比仍沒試出來。”黃衣小吏如數家珍道:“不過小的發現用這原料中若是參入三成搗碎的麥稈,最後曬出來的紙便結實許多,不似之前一沾水便漚爛的情況。”

  “嗯。”易承點點頭,這個黃衣小吏雖然是個欺軟怕硬的小人,可做起事來,卻很認真負責,監工吏的職位還挺適合他。

  “那這一批參入三成麥稈的紙張可曬出來了?”

  “曬出來了,曬出來了!”黃衣小吏興奮的應道,“現在都還在後院背麵晾著,小的估摸著應當都幹了,還請上大夫移步一觀。”

  事實上,易承就不該對兩千多年的製造水平抱有太大希望,這些在太陽下晾曬的紙張,比後世上墳燒的黃紙還要粗劣。

  不但顏色是深黃色,其中還摻雜著不少未能完全搗碎的麥稈樹皮之類的纖維。

  這種紙,用來擦屁股,易承都覺得有些夠嗆。

  可在這個時代的人眼中,這些就是上等的書寫工具,整整一麵的黃紙,如果字寫的小些,上麵足足可以書寫百十來個字。

  黃衣小吏咧著嘴從一塊木板上將風幹的黃紙,喜滋滋得對易承道:“大人請看,這紙極為堅韌,隻有用力拖拽,才可將其撕開,比起之前沾水就爛的紙張好了許多,小的以為如此便是真正的紙。”

  易承用手摸了摸小吏遞過來的黃紙,用手稍微一揉搓,黃紙便掉下來一塊渣滓,便搖了搖頭道:“如此還是不行,必須要做的更白些,還需要紙張有一定的粘度,不能這樣一摸就掉渣。”

  聽聞易承的評價,小吏原本笑嘻嘻地臉上頓時失去了笑容,隻是似笑似哭道:“大人,如今已經試驗了三十餘種配比,不知道大人覺得哪種較好,小的再去命下麵人去重新配置。”

  易承用手輕撫下巴,點頭道:“配比試驗了如此之多,改進之法確實不多,這樣吧,命工匠們不要用草木灰水脫膠了,直接全部用石灰水脫膠。”

  易承有了指示,小吏便立馬領命下去吩咐了,隻留易承一人,站在這一堆晾曬的木板前發呆。

  後院的門口,響起了一陣木頭滾動的聲音,易承朝後院的小門望去,就看到孫臏正推著他的輪椅小車從外麵駛了進來。

  “伯靈兄。”看到孫臏,易承的心情大好,在齊國,和他關係最好的應該就屬孫臏,他們兩人遭遇有些類似,心理年齡也相差不多,再加上都是心思縝密之輩,便一直以兄弟相稱。

  孫臏推著輪椅來到易承身邊,微微笑道:“兄長是特意來謝你的。”

  “輪椅使得可還習慣?”易承也笑了笑,前段時間天氣太熱,他一個人閑來無事,便找個幾個木匠,在自家府上,按照他的要求,打造了一輛輪椅。

  這輪椅有著後世的設計思路,可用手推動內部的轉輪從而讓輪椅行駛,正好送給不便出門的孫臏。

  輪椅送出去之後,易承也沒繼續在意,卻不想到孫臏居然找到了昀文侯的府上。

  “文弟送孫某如此寶車,兄長都不知該如何感謝。”孫臏麵色嚴肅道。

  “哎呀,有什麽謝不謝的,這也是我偶然想起山門中的一種機關,正合適兄長,便命人做出來給兄長送去,兄長覺得好用便可。”易承灑脫道。

  “非也非也。”孫臏依舊嚴肅道:“兄長遭臏刑之後,心若刀割,一想到此生不可隨意走動,便更是深痛欲絕,而文弟送的這輛寶車,竟可讓臏四下隨意走動,弟也許是無心之舉,但臏卻銘感五內,當念此大恩。”

  一直以來,孫臏都是一個有一說一的性格,易承也知道,他在戰國活了五輩子,見過的人也不在少數,什麽樣性格的人都有,不過像孫臏這種質樸認真且純良的性格,最讓他覺得舒服。

  可惜,這種性格的人也更容易被傷害,看看他的那雙腿,想到竟是同門師兄弟做出來的事,易承就難免感慨,這世上從來不缺心懷惡意的人。

  “對了,兄長覺得如此紙張可行?”易承把手中的黃紙遞給孫臏,試探性的問道。

  孫臏接過紙張翻了翻,摸了摸,最後點點頭道:“倒是劣質了些,文弟若是想書寫,大可用絹帛之紙,要比這種紙,寫起來便於儲存查看。”

  還是有時代局限性呐,易承笑了笑。

  在這個時代的人,普遍認為識字這種接受教育的高端行為,隻有世家王孫的勳貴們才能享受,而他們天上的優渥條件,使得他們完全用得起絹帛之類的布料作為紙張。

  從來沒有人為底層的那些百姓考慮過他們能不能用紙來讀書識字。

  既然沒有人,那麽我就來做第一個吧。

  易承握緊了手中的黃紙,下定了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