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張家人祖
作者:吾禦      更新:2022-05-02 17:51      字數:2488
  把程康派回山中報信,易承稍作修整,就坐上了前往長安城南留侯府的馬車。

  遞了宏莊的引薦信,易承就在留候府的會客廳見到了張良。

  同十年前相比,張良看上去並沒有老多少,隻是蓄的須更長了一些,一雙丹鳳眼又經過十年磨煉似乎更銳利。

  雙方驗明正身,張良倒是沒有像宏莊人一樣對易承表現出多少驚訝。

  易承與張良寒暄了很長時間,易承感覺經曆這十年,張良的心境變化很大。

  曾經那個一心為韓的張良不見了,現在的張良,更多的是一種看淡一切的淡然。

  又在廳堂聊了一會,見總是說些不痛不癢的話題,張良便提議請易承去內室品荼,易承欣然從命。

  留候府,內室。

  一張矮幾前,一名小童熟練地用一盞玉壺倒出三杯荼水擺放在易承和張良麵前。

  明明隻有兩人,可桌案上卻倒了三杯荼水,這讓易承有些費解。

  剛想開口詢問,張良就擺了擺手,小童隨即退了出去,同時把推門拉上。

  “陳兄請用。”張良舉杯壓了壓玉盞先啜飲了一口。

  易承見請,也端起玉盞,扶著玉蓋嗅了嗅,有清香之氣,於是也喝了一口。

  荼水入口苦澀,不過稍微細品卻有回甘,這時候的荼水已經比百年前商鞅請自己喝的好了很多,至少沒有蔥、薑、蒜、甜菜那些佐料,比起戰國時期的薑橘水,易承覺得這時候的荼水已有後世茶的口感。

  “既然陳兄方才說今年已有百歲之齡,想必也知道許多事情,不知今日來在下府上所為何事?”張良淡淡地問道。

  又過了十年,張良的城府似乎也更深了,或許這是張家人最後共同的特點,那雙眼眸古井無波,似乎能夠看淡一切。

  “這百年來,我大多數時候都不在中原,所以中原之地發生的很多事,我都不甚了解,先生也是道門理綜一脈,師出同門,此次來,是有些問題想要請教子房先生。”

  “但說無妨。”

  “我記得張家人此前百年內的目標,是扶持秦國為大,可秦國不過二世便亡,是張家人不再扶持秦國了麽?這其中可有什麽原因?”易承問出了一個信息量很大的問題。

  果然,在易承問出了這個問題之後,張良也有一個很短暫的錯愕,不過很短暫的錯愕之後,就變成了饒有興趣。

  “這個問題,吾之前也有過,張家若是真一心扶持秦國,此朝恐不會二世而亡,直到後來吾又遇到一人,這才明白原委。”

  “什麽原委?”

  張良的雙眼盯住易承的眼睛,四目相對。

  “張家有一位人祖,陳兄可知道?”張良緩緩說道。

  張家人祖,這個詞易承並不陌生,在百年前的驪山宮裏,他曾經聽驪山老母秦伶提到過這個名詞。

  相傳張家自上古時期就有一人祖傳世,此人祖可長生不死,自堯舜伊始,在成湯滅夏之後,這位人祖便創立了張家這一家族。

  易承本來以為這些話是秦伶編造的謊言,可現在張良又提起,這不禁讓他也懷疑起來。

  他是重生過張家人的,第八世重生在義渠之地的張月琢身上。

  可從張月琢的記憶來看,張家的始祖是黃帝長子青陽的第五子張揮,因發明弓箭,而得官弓長,後引為姓,得為張。

  張家從堯舜時期,壽命便長於普通人,而後通過不斷近親結婚,壽命便越來越長,其中最長一任的族長,堯帝時期的彭祖,享年八百歲。

  在這個張家人的記憶裏從頭到尾也沒有張家人祖這個概念。

  張家人自己都不知道的人祖,外人卻可知曉?

  不過易承想了想也不打算深究,先聽聽張良怎麽說。

  “可是那位長生不死,在成湯滅夏之後創立張家的人祖?”易承試探著問道。

  “正是。”張良捋須答道。

  “他究竟活了多少歲?”

  張良搖搖頭,“沒人知道他活了多少歲,他是張家最神秘的人物,不論是天元張,邊星張甚至隱張,張家的幾支大脈都會聽他號令。”

  如果真的存在這個人,一個長生家族都聽從一個人的號令,那這個人的權利之大,在這個時代已經可以說是恐怖。

  “那他想要什麽?”易承問道。

  對於一個長生者來說,易承實在不知道對於這種人,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麽東西能吸引他。

  財富?地位?權利?對於一個長生者來說,這些東西重要嗎?

  至少對於易承來說都不是那麽重要,對於長生者來說,既然擁有無限的壽命,對這些世俗之物恐怕也很難產生強烈的興趣。

  “沒人知道他想要什麽,隻能從他的號令中揣測他的意圖。”張良沉聲道。

  “那他的號令...”

  “一百一十年前,他下令張家全力扶持秦國為大,力圖造就一個一統天下的中原帝國。”張良的聲音很低沉,聽不出悲喜。

  “二十多年前,他取消了扶持秦國的計劃,轉而下令天元張全族西遷,要去西羌之地定居。”

  這還挺有意思,這位張家人祖,明明自己有能力稱霸天下,可是非要扶持一個政權出來,然而第一個目標達成之後,就不再繼續管這個帝國的事情,反而直接開始下一個計劃。

  “我記得天元張一族一直生活在義渠一帶,那裏本就是西羌邊境,為何還要說全族西遷?”

  張良又看了易承一眼。

  “此次那位張家人祖要去的可不是普通的西羌之地。”

  “哦?那要去什麽地方?”

  張良將目光轉向窗外,“吾聽那人說,他們要去這顆圓球上最高的地方看看。”

  易承渾身一震。

  這顆圓球上最高的地方。

  從中原一直往西走,確實能抵達這顆星球最高的地方。

  那裏是後世中國的西藏,全球海拔最高的地方——青藏高原。

  早在兩千多年前,居然就有人開始意圖探索這片人類從未踏足的未知之地。

  而且他們說的是圓球,顯然,他們已經對這顆星球有了初步的認知。

  星球混沌說,其是自己這個穿越者帶到這個時代的知識。

  在道門理綜的傳承中,這一點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可這一學說沒有公認證實,也沒有廣泛的論據,再加上信息的傳播速度很慢,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人,對宇宙的認知還停留在天圓地方的想象。

  易承又忽然想起了司徒玄空。

  那個在峨眉山頂和他討論宇宙混沌星球之說的男人。

  他都能夠通過親身實踐得出地球是圓的這個結論,想必張家人祖那種人,就更有經驗察覺到他們是生活在一個大球上了。

  這些信息很重要,曾經他隻關注到那些分散在各國的張家人,卻對於這些張家人的的幕後主使沒有什麽調查。

  現在和張良這次對話,讓易承對張家這個長壽家族有了更新一層的確認。

  張家,也許就是張家族長的代言人。

  這個神秘的長壽家族所做的事情,可能大多都是為張家人祖服務的。

  “對了,你剛才說,你是遇到一個人,才知道這一切的原委,那個人是誰?”

  張良看著易承,口中緩緩吐出一個易承聽過許多次的名字。

  “張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