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起義十二時辰
作者:吾禦      更新:2022-05-02 17:50      字數:2395
  每個時代都有那樣一個風口。

  站在那個風口上,豬都可以飛上天。

  如果再能長出一雙翅膀,那就可以飛的更高。

  關鍵是如何找到那個風口!

  在秦末之際的時代,陳勝吳廣碰巧撞在了這個風口上,自此拉開了反秦的大幕,天下雲集響應者,贏糧而景從。

  大幕既已拉開,六國遺族也紛紛蠢蠢欲動,他們也想趕上一個反秦的風口,從而實現自己的複國願望。

  可惜下一個風口沒人知道在哪,除了,易承!

  秦二世一年,八月九日。

  以劉邦為首的起義軍宣布在沛縣起義。

  在做了一年多的充分準備後,這場起義被易承演繹的堪稱完美。

  當天一早兩千多張起義宣傳畫被散播出去,直接就在沛縣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赤帝起,沛公興!

  為了方便最廣大勞動群眾的了解劉邦,易承在宣傳冊上濃墨重彩的介紹了沛公劉邦。

  沛公劉邦,樂善好施,行俠仗義,為救黎民百姓,赴湯蹈火反秦。

  沛公,就是人民的英雄,時代的楷模,跟著沛公起義,終將脫離被壓迫的暴秦,迎接美好的未來!

  而後五百多名訓練有素,有著青銅武器和藤質鎧甲的護衛團就在天明時分攻破了沛縣縣衙,將沛縣陳縣令吊死,將屍身連著棺材擺放在縣衙門口,供人參觀。

  沛縣瞬間就被劉邦占領。

  沛縣縣衙中的獄掾曹參,廄司禦夏侯嬰也都被易承勸降,表示願意追隨劉邦起事。

  幾乎是在沛縣宣布起事的當日,沛縣周圍的郡縣也都宣布起事,胡陵、方與、豐縣、昭縣四座縣城縣衙全都遭到圍攻,鐵衝、張蕤、張良、樊噲等人分別率領近百人散在外麵四處宣布起事,同時分發沛公劉邦的宣傳畫。

  易承和蕭何則是負責接收新來投奔沛公的起事百姓。

  眾人各司其事,各有分工,僅僅一天,整個沛縣前來報名投靠的流民就多達一千餘眾,還有不少聽說還在趕來的路上。

  易承早已準備了近千條紅絲帶,新投奔的流民要將絲帶綁在額頭上,護衛團訓練的士兵則是將絲帶綁在胳膊上,因用赤帶,所以易承也讓這些士兵自稱赤軍。

  三天之後,赤軍的規模就急劇擴大,一度增加到六千人,而且還有人從各地源源不斷的趕來。

  這其中不少人都是因為看了沛公的宣傳畫才來跟隨沛公起事。

  有了人,自然就要搶地盤,而且易承深知時間的重要性,來了人,就要打!對於造反來說,時間就是金錢!

  於是,劉邦率領樊噲開始了他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對外用兵。

  三日後的晌午,劉邦率赤軍四千人攻打泗水郡監平所守的豐邑城。

  根據情報,豐邑城有三百守軍,不過都是正規的秦軍。

  四千流民正麵對抗三百秦軍,這是劉邦的戰場首秀,易承力求萬無一失,不僅在這批赤軍中安插了弓弩手,還準備了三百騎兵隨時支援。

  午時一過,戰鬥就開始了,豐邑城不到兩丈高的低矮土牆在四千人麵前連個土坡都算不上,擂鼓一響,四千人一擁而上,豐邑城的三百守軍瞬間便被吞沒。

  此戰隻損失了百十名流民的性命,就完全占領了沛縣附近最大的一個軍事部署,這也讓劉邦信心大增。

  占領了豐邑之後,劉邦采納了易承的建議,開倉放糧,接濟窮人,把名號繼續擴大。

  雖然糧倉的糧食最後很大一部分還是被易承命人拿去統籌為軍糧,可開倉放糧的姿態做出去了,也給劉邦極大的提升了聲望。

  而且易承當初在《三大鐵律,八項注意》中就交代所有軍兵破城之後不得隨意搶掠,否則要接受處罰,豐邑城中的富戶都沒有受到太多騷擾,為此,易承還專門命人印刷一分報紙,重點介紹沛公不殺不搶不騷擾百姓的良好作風。

  有此風氣,來投效者更多,每日都有源源不斷的人前來投軍。

  好在易承早有預料到這種情況,當初訓練的那兩千人護衛團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他們的價值,每一個人都直接可以朝上升一級,手下再統管十個人,這樣隊伍規模即便短時間內擴大到兩萬人,依舊可以做到僅僅有條,令行禁止。

  同時鐵衝,樊噲在胡陵、方與也捷報頻傳,他們在占領兩個縣之後,兵合一路,一起攻打薛縣,結果剿滅了薛縣一個千人守軍,獲得鐵質兵器五百餘件,青銅武器三百餘把,馬匹一百匹,戰車十五輛,可以說是一場大勝。

  張良張蕤那邊進行的也比較順利,在豐縣昭縣都沒有遇到什麽像樣的抵抗,到是流民收納不少,從張良傳來的信中說,拿著鋤頭竹竿投奔的流民已經超過五千人,而且每日還有不少人來。

  當夜,在沛縣縣衙,劉邦紅光滿麵的跪坐在堂上,剛剛飽餐一頓,又收到戚縣已被樊噲鐵衝打下來的消息,可以說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隻見他朝著堂下的易承道:“燕兄弟,我等才起事五日,竟有如此規模,下一步是不是要去攻打彭城?”

  易承停下手中的毛筆,搖搖頭道:“彭城乃是北方大城,若是現在貿然打下來,雖然可振士氣,但是卻有一點不好。”

  “哦?說說。”

  “秦國雖是將亡之國,可是畢竟曾是一統宇內的大國,鹹陽還有三路大軍,每軍有十萬之眾,皆兵甲鋒利,彭城乃是一郡之首,我們若是早早貿然將彭城打下來,必將成為眾矢之的,恐會首當其衝遭到秦國主力大軍圍剿,所以我不建議先打彭城。”

  劉邦低頭略微思索了一番,狹長的眼睛眯了眯然後猛地睜開道:“咱們現在就等其他六國起事,分散秦軍的注意!”

  易承點點頭,“正是,我們現在就是要把彭城周遭的小縣全部吃掉,既不張揚,但也能賺到最大的利益。”

  劉邦撫掌笑道:“有燕兄弟在,大業可成矣。”

  易承笑笑道:“我不行,真正能輔佐你成就大業的人,還得是子房、蕭何、韓信三人。”

  “哦?”劉邦有些迷惑,“子房蕭何某家知曉,這個韓信又是哪位?”

  “劉老哥日後自然會知曉。”

  劉邦想了想,輕歎一口氣道:“燕兄弟所學道門理綜隱派當真是有神鬼莫測之能。”

  “隻希望劉老哥若是日後遇到自稱道門理綜隱派之人,一定要待為上賓才是。”

  “這是自然。”劉邦想了想又道:“子房雖精於算計,可某總覺得他似乎與我等不是同心。”

  易承知道劉邦說這話的意思,想了想也說道:“子房一心想要恢複韓國,可韓國已無值得輔佐的明君,這令他也很糾結,隻希望劉老哥日後要多多親近子房,若能將他真正收歸你的帳下,你當這天下之主的日子,恐怕也不會太遠了。”

  聽到易承的這些話,劉邦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