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荀子的驗明正身
作者:吾禦      更新:2021-03-19 11:56      字數:2188
  隨著老者緩緩走出,易承也看清了他的麵容。

  荀子,這個易承曾經的弟子,現在又站在了他的麵前,恍惚二十年過去,可荀子的麵容變化卻不大。

  雖然依舊蒼老,可那雙眼睛卻仍炯炯有神,隻是麵容上多了些皺紋,白發多了一些,眉眼間還依稀有孩童時期的影子,上一次相見,還是在秦國,易承以成蟜的身份接見的荀子和韓非,如今在齊國蘭陵之地,未曾想又能再次相遇。

  “學生拜見師尊。”張良麵帶微笑,朝著荀子躬身做了一揖。

  “無需多禮。”荀子擺了擺手,看了一眼張良身旁的易承說:“這位小友倒是有些麵生。”

  “不瞞師尊,學生此次正是因他而來。”張良道。

  “哦?”荀子又上下打量了一番易承,這才說道:“書房不便,去廳房說吧。”說著,便在青衣年輕人的攙扶下緩緩朝外走。

  “諾。”張良恭敬地候在一旁,等荀子走過去,這才跟在荀子身後一同朝外走。

  易承偷瞄了一眼身旁滿臉恭敬之色的張良,輕咳了一聲,待張良轉頭看他的時候,才小聲地問道:“荀卿是你師尊?”

  張良微笑道:“夫子乃是吾在儒門的授業恩師。”

  “世界真小。”

  “什麽?”張良有些迷惑。

  “沒什麽,就是有些感慨世界太小了。”...

  荀子這座修建在蘭陵山上的府邸很大,庭院中縱橫坐落著不少房屋亭舍,不過好在廳房距離書房並不遠,眾人很快便進入一座燃著沉香的大廳,滿庭沉香味道,香韻撲鼻,令人安氣寧神。

  廳堂雖大,可其中擺設樣式均很古樸,看不出奢華之意,就連易承跪坐的蒲團,都隻是普通的稻禾編織而成。

  眾人落座,有下人端上水壺,荀子坐在主位上,有些慈愛地看著張良道:“子房今日為這位少年而來,說一說吧,需要為師作甚。”

  張良點點頭,便將從三月前第一次打聽到從燕國而來的易承入駐稷下學宮,探清身世之後,對此人頗感興趣,將他綁架詢問的事情向荀子和盤托出。

  期間荀子隻是安靜地聽張良說,也不插話。

  待張良講完,荀子才眯了眯眼睛看向易承,“如此說來,這位小友也有張家血脈?與甘羅一般患上了張家人獨有的幼身之疾,雖然外表年幼,實際已年過花甲?”

  易承笑了笑道:“正是,其實話說回來,我與夫子也是頗有淵源,可算同宗同門。”

  “哦,此話怎講?”

  “我其實是道門理綜隱派之人。”

  “如何佐證?”

  “備好紙筆便可。”

  荀子又看了眼易承,隨即對身旁候著的青衣少年道:“去拿筆墨。”

  “諾。”青衣少年聞訊匆匆出了廳房,不消一會,就取來了筆墨,將那一套文具擺在易承麵前的案幾上。

  易承也不客氣,拿起毛筆,蘸好墨汁,就在那張黃紙上書寫起來。

  一炷香的時辰之後,易承將紙寫完,青衣少年取過易承寫滿的紙張,交到了荀子手中。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荀子一邊看一邊點頭,先是讀完了十四行詩句,而後又在詩句後麵看到了一段奇特的符號,眼神中精光閃過,他放下手中的那張紙,撫掌笑道:“既知本門隱派的箴言暗語,又通曉阿拉伯數字和拚音,吾現在倒是對小友甚為好奇。”

  易承也笑了笑,“其實我對夫子倒是頗為了解。”

  “哦?說說。”荀子臉上的笑意愈濃。

  “夫子當年跟隨李長安門主前往楚國遊曆學習我道門理綜所學之時,其實我所乘馬車就跟在你們後麵。”

  “當真如此?那時距今已有六十一年有餘。”荀子有些感慨地捋了捋花白的胡須,望著窗外有些神往道:“那確是吾幼年時極為開心的一次遊學經曆,汝還知曉什麽?”

  “李長安門主那時教你天地混沌星球環繞並非天圓地方,宇宙之球交相旋轉,還做了模型與你,這麽多年過去,不知夫子可有驗證過?”

  荀子的手輕微的抖了抖,有些感慨道:“吾最欽佩師尊的便是他洞悉這世間的種種奇異想法,此番過去了六十年,吾曾常年觀測天象,發現師尊當年所授宇宙混沌星球環繞之說,最能準確解釋種種天象之事,可惜世人不曉其中原理,多引為怪談,而人力又有窮,加之工具匱乏,奈何吾也不能更多的窺測天機。”

  “李長安門主在算學上也教你不少,汝還記得那個一邊抽水一邊放水的水池管理吏麽?”

  荀子深吸了一口氣,“當然記得,師尊曾告訴我,算學乃是道門理綜的絕學,其中阿拉伯數字更是不傳之秘,除非親傳弟子,否則都不可傳授,我一直恪守此規,此生我隻教授過張蒼,韓非,李斯,張良四人道門理綜之算學,並且告誡,此乃我門秘傳,不可輕示外人。”

  聽荀子提到張蒼這個名字,易承愣了愣,這個人他還算有點印象,好像是漢朝的一個挺出名的計相,還側輔校正過《九章算術》,沒想到他也是荀子的學生。

  荀子看易承沒有說話,語氣漸漸恢複平靜,“方才吾在紙上看汝用阿拉伯數字寫出兩個二元一次方程,便知汝確是道門理綜之人,對於道門理綜隱派,當年師尊在世時,曾多次向吾提起,他臨終之時還修書一封,讓吾日後遇到自稱道門理綜隱派之人多加照顧,可惜隱派之人行事似乎非常詭秘,行蹤飄忽不定,當年吾隻知有一啞奴,在門主駕鶴十年之後,托白起的關係到宏莊拜謁,而後又是十年,得知成蟜公子乃是道門理綜隱派門主,並將隱派門主之位傳於韓非,汝那時也在成蟜身邊?”

  “正是。”易承點了點頭,有荀子作保,他所有的經曆都可以完美串聯起來,最終印證他的身份。

  荀子點點頭,盯著易承年輕的麵龐道:“師尊教誨莫不敢忘,既然已經驗明公子身份,那公子有什麽需要荀某做的,道門理綜明派一脈自當竭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