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樊於期的諫言
作者:吾禦      更新:2020-04-28 01:39      字數:2197
  帝王不是人,他們是一種叫做龍的生物。

  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對龍的傳統描述都不算好。

  凶殘、暴烈、同時又十分強大。

  嬴政也是這樣一條龍,一條逐漸長出鱗甲,磨利牙齒的幼龍。

  在剿滅了嫪毐的反叛,將自己的母親打入冷宮後,他那具少年的身軀便已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具初具雛形的龍身。

  龍是喜歡掌控的,更喜歡掌控一切的感覺,可如今的秦國朝堂上,卻還有許多不受嬴政掌控的人。

  比如易承,比如呂不韋。

  易承還算好些,雖然貴為皇子,可易承這五年來的刻意表現,早已坐實了他是個玩世不恭,胸無大誌的逍遙候爺。

  和易承比起來,呂不韋顯然更讓嬴政覺得危險。

  呂家有門客三千餘,呂不韋又與蒙驁、王齮、麃公等大將私交甚篤,在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多萬字的《呂氏春秋》出版之後,他的聲望更是蓋過了戰國四公子,隱約成為七國第一人。

  秦國朝堂上下,皆有呂氏黨羽,關係網盤根錯節,可謂隻手遮天。

  麵對這樣一個強大的敵人,易承不知道五年之後,嬴政究竟做了什麽,才能把呂不韋這樣一位牛人逼到飲鴆自殺的地步。

  不過眼下,他身邊的人卻已經開始替他的未來擔憂。

  “公子,陛下已經開始清洗朝中勳貴,許多人無辜受到牽連,恐怕這都隻是陛下假借清理之名,對各派黨羽的打壓,陛下如此殺伐果斷,公子也應早做打算才是啊。”在易承的麵前跪坐著一名身穿黑色勁裝,蓄著豐髯的大胡子的中年男子,這位正是曆史上成蟜黨門下的一名知名人物——樊於期。

  關於這個人,後世人可謂是家喻戶曉。

  他出名的原因,不是因為他成就了自己,而是因為他成就了別人。

  畢竟荊軻刺秦時用的獻禮就是這家夥的人頭,因此他也成為後世曆史故事中經典悲劇人物。

  易承其實根本不想和樊於期扯上什麽關係,和這個家夥待在一起,易承總覺得自己似乎很快就會倒黴。

  可另易承絕望的是,樊於期此人是他母親秀麗夫人從韓國帶來心腹之人,從一開始進入秦國朝堂時,他就被打上了成蟜黨的烙印,所以易承無論怎樣疏遠樊於期,除非自己把他殺了,否則他們的關係就永遠都撇不清。

  說實話,樊於期是個相當不錯的人才,為人忠厚,善於謀斷,通曉處世之道。

  很多次在與他交流時,易承都能感受到這個人對於行軍布陣,權謀之術有著許多自己的獨到見解。

  可偏偏這種人才對於易承皇子的身份蠢蠢欲動,多次明裏暗裏地暗示易承處在一個十分危險的境地,盡早反叛,才有一絲求活的可能。

  其實樊於期說的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雖然易承既不招攬門客,也不豢養甲士,整日吃喝享福,可嬴政卻依舊對他不放心,不但經常會派遣探子去調查他,而且還在有意無意地收集成蟜府邸的各種情報。

  易承也能看得出嬴政對他的不信任,縱使幾年前他們還是無話不談的好友,現在因為地位的差距,他們之間也已經疏遠到了半年都不曾見過一麵的地步。

  曆史上的成蟜是被嬴政幹掉的,不過那都是很多年之後的事,而現在,易承看了眼自己手腕上的倒計時。

  8311:12:38

  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

  現在擔心未來被嬴政幹掉,還不如好好想想下輩子該如何操作。

  投身成皇子,真真切切享受到了皇子身份帶給他的便捷,在這最後的一年時間裏,易承打算試試能不能通過驪山宮和墨門義堂,對張家做一個更深入的調查......

  ...

  夜色漆黑如墨,鹹陽城大將軍蒙驁府中,一張圓桌案上的一盞明滅不定的油燈下,正圍坐著四個人。

  這四個人有年輕的,有老邁的,但他們的表情卻都是一樣的嚴肅,似乎像是在等待著什麽。

  很快,不知何處響起一陣密道機擴啟動的聲響,一個黑影緩緩從黑暗中隱沒而出。

  黑影走到桌案前緩緩坐定。

  “本月初九,魏國信陵君魏無忌在魏國府中因病去世,消息是封鎖的,所以還未傳入鹹陽,不過估計至多還有三天,此事便會傳至嬴政耳中。”

  “魏無忌啊...他可終於死了。”一個麵容老邁的老者緩緩開口道。

  “日驁,四位長老推測,此次魏無忌身死,魏國上下已無名將,嬴政最有可能派你去攻打魏國東境。”

  老者點點頭,“嬴政早已覬覦魏國的燕、虛、長平和雍丘等二十座城池,這些都是魏無忌所守之地,現魏無忌已死,秦國必將派我率軍侵吞,日後此些城郭皆將是大秦東郡之地也。”

  “經過十二位議事長老共同決議,若是此次陛下任命汝為主帥攻打魏國,汝且能得勝得歸,汝便可以假死脫身,進入張家宗廟,佩享天年。”黑影的聲音很平靜,可蒙驁的一張老臉上卻滿是驚喜之色。

  “汝假死之後,汝子蒙武可接替汝之位,汝孫蒙恬、蒙毅,亦可接受安排,著手進入秦國朝堂。”

  黑衣人的一席話,讓原本坐在桌案前的四個人都有些神情激動,作為張家埋藏在秦國重要的一顆暗棋,蒙家人一直在等待的就是這樣一個機會。

  “道門理綜的李斯兩月前,因諫言‘先滅韓,以恐他國’的吞並順序,被嬴政提拔為長吏,大長老說,日後若有機會,盡量與此人交好,李斯雖為人刁滑喜好鑽營,卻算的上人中翹楚,他日後的成就不可限量。”

  蒙驁點點頭,“之前老夫初見李斯時,聽聞他是道門理綜之人,便多留了一個心眼,與之結了一個善緣,不知道幾位長老現對著道門理綜調查的如何?”

  黑影人幽幽地道:“還在調查,此門派與我張家一樣,有明派與隱派,其明派很好調查,門主自孟文至李長安,荀況至韓非,曆代弟子皆有祥備,可偏偏這個隱派,我們查了這麽多年,卻隻查到一個趙國的啞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