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不共戴天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2-02-19 18:04      字數:2170
  “我的錢是不少,可一碼歸一碼,她們的工錢可得你出。誒!你先別急著訓斥,我這可是奉命行事。”吳波不緊不慢的道。

  “奉命?嗬!除了我,滿朝堂上還有誰能給你下命令?一派胡言!”

  “怎麽?皇後娘娘的懿旨我敢不聽?愉貴妃的命令我敢不從?”

  黃越更糊塗了:“怎麽又把她們兩個扯進來了?她們給了你什麽命令?”

  “你先別急,坐下聽我慢慢說。”

  黃越板著臉在主位上坐了,吳波坐在了下首,拿起茶壺來倒了兩盞茶,將一盞推到他麵前。

  “其實這事去年一入冬就開始籌備了,是我向芷蘭提起,她不便擅自做主,又問過了皇後娘娘。”

  “皇後當即應允,並吩咐盡快辦好,我才開始命人著手辦理的。”

  黃越道:“你說了這麽一大圈,到現在我還沒明白,這些女童到底雇來做什麽?”

  “我問你,”吳波正色道:“雖然已經過去了近十年,但雪山千古冷的故事你不會忘了吧?”

  黃越頓時愣住了,被吳波勾起了往事,他的思緒一下子回到了乾隆二年二月那個寒冷而血腥的夜晚!

  這個時節北京的屋子裏都停了火,但地氣尚未轉暖,而且經常刮起大風,屋裏難免有些陰冷,他這時竟忽然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他到死都不會忘記,那一晚,永和宮外殺得屍橫遍地、血流成河!自己這條命是二十餘名太監和侍衛的性命換回來的!

  打從那天之後,一直到現在他都非常不願意往東六宮那裏去,因為一走到那裏,他就會情不自禁的想起當初為了他而無辜殞命的二十餘人!

  如果沒有他們舍身護主,如果沒有芷蘭以命相搏的奮力一擊,如果沒有吳波帶著侍衛闖進後宮及時趕到,他的生命必然會定格在那個春寒料峭的夜晚!

  “我怎麽會忘?”黃越的聲音變得低沉下來:“可是這事與那些女童有什麽關連?”

  “當然有關連!”吳波不客氣的道:“這十年來,你平朝鮮、打沙俄、滅日本,又整治了那麽多旗人和權貴。”

  “你自己都不知道結下了多少仇家,不知道國內國外有多少人做夢都想把你除之而後快吧?”

  “如果明著來,普天之下沒人能奈何得了你,使陰招就成了他們唯一的法子!”

  “這些年在外麵是領侍衛內大臣督著侍衛和護軍營的兵丁護得你周全,在後宮靠的是誰?還不是內衛營那幾十名功夫一日比一日見長的太監?”

  “如果沒有他們形影不離的跟在身邊,你能在翊坤宮和長春宮睡得那麽安穩?就是你能睡得安穩,我在家裏都睡不著!”

  “可是你想過沒有,十年前組建內衛營時,因為一邊習武一邊就要輪值當差,所以挑選的都是年紀在二十到二十五歲之間的太監。”

  “如今他們中最年輕的也有三十歲了,你也知道,這些人都是小的八、九歲,大的十二、三歲,在氣血還遠未充盈時就淨身進了宮。”

  “雖然也能長成男人的身材,但內裏要比真正的男人差了許多,體力衰退的要更早更快。”

  “稍微上了點兒年紀骨胳就會變脆,很多人都會彎腰駝背,幹點兒重活都成了問題,更別說與人打鬥了!”

  “再過個十年八年,他們中的很多人就會體力全無,再好的身手也都成了花拳繡腿,中看不中用,到時候靠誰在內宮裏護衛你?”

  “……”黃越一下子被他問得怔住了,愣在那裏無言以對!

  正所謂習慣成自然,吳波費盡心思調教出來的內衛營與劉統勳整日裏耳提麵命督著的內廷侍衛和護軍營在這些年裏確實嚇住了所有想暗地裏打他主意的人。

  他已經習慣了被這些人保護得安然無恙,沒有一絲漏洞,竟然一直都忽略了內衛營的太監後繼無人這個事實!

  “十年來太監是隻出不進,內衛營的人一年比一年老,現在不早做布局,到時就會措手不及!”

  “萬一被人鑽了空子,誰能承擔得起這個後果?”

  見黃越仍舊是一聲不吭,吳波接著道:“去年秋天我和弘晝一起去東瀛勞軍,看到馬路兩旁的日本人遠遠的看著我們,那眼神中透出的是不共戴天的仇恨!”

  “當時我就想,天知道有多少日本忍者混在普通百姓中移民到咱們本土來?他們心裏最想的是什麽?大約不用我提醒你吧?”

  “那些天我這心裏始終是一陣陣的發緊,回國後頭一件事就是找到了劉統勳商議,把宮裏宮外的護衛又加強了不少,防範得比之前更加嚴密了!”

  “我也想到了內衛營後繼無人這事,找個機會跟芷蘭說了,其實也沒什麽商量的餘地,唯一能接替內衛營太監的隻有宮女,別無選擇!”

  “可是去哪裏能找到那麽多武功超群的宮女?再說了,就是到時能用重金從江湖中雇傭來,不知根不知底的,咱們敢使嗎?”

  “想來想去,隻有一個辦法最穩妥,就是趁著內衛營的太監還能用上十年八年,現在就雇傭一批女童從小教習出來!”

  “一來都是正經人家找來的孩子,底細都摸的一清二楚。”

  “二來是咱們一手恩養起來的,她們長大後必然會知恩圖報。”

  “從小沒有與外人接觸的機會,也沒有被人收買的可能,一心隻知道忠心護主。”

  “得到芷蘭和皇後的允準後我就命人以內務府的名義在京畿和直隸尋找合適的女童。”

  “這些孩子中有不少都是河間府(今滄州)找來的,出身於習武之家。”

  “我當時開的條件是,年齡在七到十歲之間,容貌清秀、有習武的資質,家境不能太富裕,但必須是正經人家,父母雙全。”

  “對孩子的家人也沒說的太明白,隻說找人去宮裏幹些輕快的雜活,再學些拳腳將來好護衛主子,吃穿全管有月例,還能教習讀書識字。”

  “因為這幾年後宮從來沒有虧待過民間雇傭來的宮女,不打不罵,好吃好喝,月例還多,所以他們也放心把孩子交給咱們。”

  “你以為找這樣的人容易嗎?我撒出去了幾十個人,從去年冬天找到現在,好不容易湊上了一百五、六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