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天津直轄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2-02-19 18:04      字數:2119
  “跪!”隨著司禮官員又一聲喊,站台上迎候的人“呼”的跪成一片。

  乾隆沿著車廂的鐵梯穩步下了車,皇太後也在兩側太監的攙扶下跟著走下來,接著是富察皇後、永璉、愉貴妃……

  待到車廂裏的人全都下來,又是一個指令發出來,鼓樂聲戛然而止。

  “臣等恭請聖安!恭請皇太後金安!恭請皇後娘娘金安!恭請二阿哥金安……”

  在響徹雲霄的請安聲中,乾隆在前,富察皇後和愉貴妃一左一右攙扶著皇太後,帶著身後的一眾人,踩著厚厚的紅地毯緩緩的向地上跪著的人們走過去。

  “都起來吧!”

  “謝皇上!”

  一陣聲響過後,眾人都起身站了。

  站在最前麵的弘晝道:“皇上,一切已經準備就緒,請皇上和皇太後、皇後娘娘起駕去行宮歇息。”

  乾隆略微點點頭,卻並不移動腳步,眼睛向官員隊伍的後麵掃了掃,問道:“天津府來了嗎?傳他過來!”

  隊伍太長了,後麵的人根本聽不到前麵說話,一個太監疾步向後走去,邊走邊扯著公鴨嗓子大聲喊道:“天津府!皇上傳見天津府!”

  “臣在!”排在最後麵的天津知府畢明山再怎麽也不會想到,現場有這麽多一、二品的大員,皇上竟然剛一下車就召見自己!

  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麽差事辦得不合聖意,或者自己不留神得罪了哪個來天津走動的京中大員,在皇上跟前給自己下了蛆。

  他越想越害怕,一顆心提到了嗓子眼兒,一邊應著一邊疾步向前麵走來。

  到了乾隆跟前“啪啪”打了馬蹄袖雙膝跪下:“天津知府,臣畢明山恭叩聖駕!”

  乾隆卻並不叫起,低頭問道:“畢明山,你來天津府任職幾年了?”

  “回皇上,臣是乾隆七年初由武定知府任上遷轉到天津,至今已三年有餘。”

  “嗯,朕讓人去吏部考功司查過,連著三年都是‘卓異’,可見你辦差尚屬用心。”

  “這幾年來,你們地方上為朝廷在天津的各處工廠,還有鐵路的修建都出力不少,這裏也有你的功勞。”

  聽著皇上的口風是嘉許的意思,畢明山高高懸起的一顆心算是落了下來,這才猛然覺得脖頸處涼涼的,原來是已經嚇得滲出了冷汗。

  又磕了一個頭,他朗聲回道:“蒙皇上恩典命臣牧守一方,臣拿著朝廷俸祿,辛勤辦差是份內之事,不敢稱功。”

  “有一件事朕早已經想定了,上次途經這裏沒有對你說,是因為時機還不到,現在可以告訴你了。”

  “天津是京師的海上門戶,自弛禁通航以來地位日益重要。”

  “隨著鐵路的開通,將來必然還要為朝廷出更多的力,已經不是區區一個府治所能局限的了。”

  “忙過了這一陣,朕就下詔將天津府收歸朝廷直轄,你這個天津知府以後就是天津府尹了!”

  “以後往來京津的朝廷大員會越來越多,有了府尹的品秩,你與他們打起交道來也會好些!”

  “你須更加勤勉,好生做去,不要讓朕失望!”

  因為這事乾隆跟誰都沒提起過,畢明山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聖駕剛到天津,自己的好運就從天而降!

  有多少官員苦熬上五年都不見得能晉升一級,自己一下子連升三級,從區區的從四品知府驟然升到了正三品大員,可以和桂永春平起平坐了!

  他又是一個頭重重的磕在了水泥地麵上,淚水已經模糊了視線,卻不敢擦拭。

  不知道是因為過於激動,還是天太冷把臉凍得木了,他說話都有些不太清晰,還帶著些微的顫音。

  “臣……臣叩謝皇上高天厚地之恩,就是拚了這性命也一定把差事辦好,以報浩蕩皇恩於萬一!”

  “嗯,現在火車開通了,以後訊息往來就方便了許多,有事就寫折子送軍機處,讓陳秉之代奏進來。”

  這就是把朝廷直轄後的天津府交由陳世倌分管了。

  在場的這些人可不都是各省督撫和部院的大臣,還有不少工部和禮部派來在現場辦差的吏員,以及護軍營的中、下級軍官。

  見這個不起眼的畢明山驟然超遷,不禁響起了一片嘖嘖稱羨聲。

  “好了,今天隻能說這麽多了,”乾隆接著道:“張衡臣他們一些人在後麵的那列火車上,你帶著屬下在這裏迎候吧。”

  他又轉對弘晝道:“起駕,去行宮。”

  自打天津恢複開關通商後就漸漸熱鬧起來,京津鐵路開工後,這裏更是一天一個樣。

  全國各地的富商巨賈紛紛到這裏來尋找商機,許多周邊省份的百姓也蜂擁而來,或是想做一些小本生意,或是想找一份賺錢更多的活計。

  因隋朝修建京杭大運河而興起的津沽大地煥發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

  如今的天津火車站和楊青驛碼頭與半年前相比已經大不相同了,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了無數酒樓、客棧,建得一家比一家氣派奢華。

  雖然此時都靜了街,見不到人來人往,但看著那一個挨著一個,大小不一、形式各樣的字號招牌,依然能想見平日裏的繁華熱鬧。

  城中剛剛擴建完成的驛站足足比原來大了好幾倍,一式的三層樓房雕梁畫棟、翹角飛簷,裝飾得富麗堂皇。

  陳世倌到現在也終於明白,為什麽當初皇上駁回了工部奏請擴建天津驛站的折子並在上麵朱批道:“該處比照江寧驛站將擬建規模擴大一倍。”

  “形製宜求軒敞,裝飾也切忌流於粗陋,著該部各有司詳細規劃設計,擬定方略後再奏。”

  原來那時他已經拿定主意將天津收歸朝廷直轄了,這驛站的規製就是按照直轄後的天津府定下來的。

  驛館最深處有一個占地頗大的院落,裏麵建了一正兩廂三棟樓房,東西兩棟樓房兩側還各建了幾間耳房。

  不僅格局和形製比驛站的其他樓房更加氣派,裝飾得也是極為奢華。

  院落自成一統,四邊不靠也利於關防,翹角飛簷的照壁和高高的院牆把裏麵的一切遮擋得嚴嚴實實。

  這就是乾隆在天津的行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