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居安思危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2-02-19 18:03      字數:2185
  “那就請劉將軍向乾隆皇帝請示吧,”一條兼香道:“天皇陛下的意思非常明白,在這一點上我們是堅決不會讓步的!”

  “還有你們執意要強製遷移日本百姓的做法也不符合我們提出的條件,我也要回去奏報給天皇陛下,請聖意裁奪。”

  “山田,你再把一些細節上的事情與劉將軍磋商一下。”

  一條兼香要回去向天皇奏報請旨,劉國玉也要和兆惠他們倆個一起商議。

  接下來的三天裏,雙方又進行了兩次談判,終於將條款初步的確定下來。

  “關白大人,”劉國玉手指敲著桌上厚厚的一疊紙對一條兼香道:“我盡快將初步議定的條款送到釜山進呈皇上禦覽,估計很快就會有結果,請大人在城中等候消息吧。”

  “好吧!還有……”一條兼香欲言又止,突然微紅了臉,顯然是有些難以啟齒。

  劉國玉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關白大人,是不是城中的糧食快吃完了?”

  “是的,其實京都周圍的村鎮有足夠的糧食可以運到城裏來賣,隻是他們沒辦法送到城裏來,你看……”

  “這事好辦!”劉國玉痛快的道:“你派幾個人到我這裏來,我寫一張手諭給他們。”

  “讓他們憑著手諭過關卡,去城外的村鎮購糧,不能任由城外的糧商隨意出入城裏。”

  “先買上城裏十日所需的糧食,魚類、菜蔬也都可以買些,然後按照我們指定的時間和路線運到城裏去。”

  “但所有車輛路過我軍防區時,要經過兵士查驗才可以放行。”

  “好!那就這樣定下來,有勞將軍!”一條兼香道。

  劉國玉又道:“皇上前有旨意,一旦雙方議定了條款,就不可怠慢了昭仁天皇,一切的供應都要盡量予以保證。”

  “京都城圍困了許多時日,想必很多東西都短缺了,如果有什麽需要,請關白大人直接差人來找我,隻要軍營中有的,我立即差人送進城去。”

  “明日我再派一條船出海,打上些海魚來給天皇陛下及關白等幾位大人送去。”

  一條兼香麵無表情的看著他,隻是略一拱手。

  對劉國玉貌似關切的話語,他心中沒有半點感激,有的隻是無盡的憤恨和悲哀!

  三天後,兆惠三人聯名的奏折就送到了乾隆的手中。

  他從頭至尾仔細的看過,昭仁那裏的事情辦下來了,日本這一仗幾近完勝了,他的臉上卻一點兒也看不出該有的喜悅之色。

  將折子合起來放在幾案上,端起茶盞來緩緩的喝了一口,他似乎陷入了沉思。

  班第在一旁試探著問道:“皇上,可是兆惠他們差事辦得不合聖意?”

  “不,兆惠他們三人俱都是國之棟梁,稱得上是文武雙全!他們的差事辦得很好,比朕預想的還要好。”

  “臣有些不解,”班第笑著問:“條款議定了,昭仁同意來京歸順,就相當於日本舉國都降了。”

  “這場大事辦下來了,不僅朝廷新增了疆域,而且東麵的海疆多出了一道堅固的屏障,”

  “如此的大喜事,臣怎麽瞧著皇上反倒不如前幾次接到前方捷報時那樣高興?”

  “高興自然是高興,”乾隆不緊不慢的道:“但這心上倒突然覺得沉重了許多。”

  “說實話,朕原沒想著昭仁那裏這麽快就能同意歸順,以為還要再磋磨些時日的。”

  “都知道亡國的滋味不好受,可有誰知道朕這打了勝仗的卻一點兒也不輕鬆。”

  “昭仁這一降,他無事一身輕,卻把無數的難題丟給了朕,朕要細細的思量一番才行。”

  “朝鮮當年隻有幾百萬人口,隻用三個月就平定了,卻前後用了幾年才把遷移百姓的事情全部做完,就這還是因為嶽鍾琪殺了不少人,不然拖的時間還要更長。”

  “如今日本有幾千萬的人口,遷移的難度可想而知,而且現下國內國外的情形也與乾隆元年時大不相同了。”

  “經過了舉國上下十年的披荊斬棘,艱難竭蹶,國家好不容易才有了今天的局麵。”

  “財主比窮人更怕家裏著火,治大國若烹小鮮,疆域越廣、人口越多、工商百業越是繁盛,凡事就越要慎之又慎。”

  “幾千萬人,能遷出來已經是天大的難事,要在本土把他們安置好就更是難上加難!”

  “咱們君臣倆個關起門來說,畢竟是咱們渡海過去滅了人家的國,殺了人家那麽多兵士。”

  “逼迫著他們的天皇歸順,強製著百姓遷移,又要用潛移默化的法子把他們同化過來,這事任誰都是心知肚明的。”

  “這些遷過來的人本就個個都懷著滿腔的怨恨,給他們的安置條件太過優厚了,勢必引起國人的不滿,這些年遷去東北、澳省、兩疆和南北玉這些地方的百姓就會覺得朝廷處事不公。”

  “可如果安置得不能令他們滿意,國破家亡、背井離鄉的新仇舊恨匯集到一起,經人一煽動,釀成民變都是極有可能的!”

  “說句上不得台麵的話,如果是在日本出了這樣的事情,殺上幾萬人也不是什麽了不得的大事。”

  “可一旦他們在中國本土鬧起來,億萬的國人都看著,不痛下殺手很難彈壓下去,殺戮太過又會把國內多年才營造出來的祥和安定一掃而空。”

  “在咱們自己家裏,投鼠忌器,真的是豆腐掉進灰堆裏,吹不得也打不得,朕能不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還怎能高興輕鬆得起來?”

  班第的臉上早已經沒了笑容,他麵帶愧色的拱手道:“臣隻看到眼前的勝利,卻未能仰察皇上的深謀遠慮、居安思危,臣愧為樞相!”

  “你這話言重了,”乾隆道:“雖然軍機上添了幾個人,但事情也是一天比一天更多,你能把兵部的差事料理清爽已實屬不易了。”

  “幾十萬大軍一天就要耗用多少軍需?若是沒有你在後麵統籌支應,哪有他們在前麵開疆拓土?”

  “自打定下了開戰的日子,你就沒有一天輕省過,朕都是看在眼裏的。”

  聽了皇上的話,班第心裏熱乎乎的,趕忙道:“這都是臣份內的差事,不敢勞皇上掛懷!”

  “好了,不說這些,”乾隆道:“給兆惠他們寫回信吧,告訴他們,所議定的條款全部照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