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以戰求和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2-02-19 18:03      字數:2285
  “以戰求和,以和罷戰。”本多忠良接著道:“我們一邊全力備戰,一邊立刻派出使臣前往北京求見乾隆。”

  “當麵向他討個說法,自從滿州人立國以來,中日兩國素無怨仇,他們為何無緣無故的出兵犯境?殺戮我數萬士兵?”

  “如果這其中有什麽誤會,或是有誰在他跟前進了讒言,把話說明白,事情或許會有轉機。”

  “如果他隻想圖些好處,當麵提出來,我們做一些讓步,他們也可能就罷兵了。”

  “說的對!”德川吉宗道:“連夜做好準備,明早就乘船出發去清國的膠州港,然後轉道去北京!你們看派誰去穩妥?”

  乾隆這次與上一次去科布多一樣是秘密出京,德川吉宗當然不知道他此時正坐鎮釜山督戰,等著看日本亡國呢,還以為派人到了北京就能見到他。

  “時值家國危難之際,臣願跨海前往中國交涉。”本多忠良道。

  “好!那你就辛苦一趟吧!老夫委任你為特命出使清國大臣,代表日本國前去與清國交涉。”

  德川吉宗道:“多帶上一些人,乘兩艘大船去,相互間也好有個照應。”

  “家重,你命人把江戶城帶出來的金銀珠寶給本多帶上兩箱,再單獨挑出幾件珍稀的送給乾隆。”

  他又轉對本多忠良:“和親王弘晝和軍機大臣吳波在乾隆跟前說話都還有些份量。”

  “你給他們每人送上一箱金銀珠寶,如果他們肯收,自然會在乾隆那裏進言,說服他下令停戰議和。”

  “遵命!”

  德川吉宗接著道:“接下來再說說該如何調兵迎戰清軍?”

  本多忠良又道:“上樣,臣還有一言,主上(當今天皇昭仁)乃天照大禦神之後裔,君權受之於神,正統一係,亙萬世而不革。”

  “隻要主上安坐京都,高居九重,則有舉國數千萬蒼生之民心所向。清國雖強,我國本亦不能輕易撼動。”

  “這一點我們能想到,清國自然也能想到,他們既然派出大軍突襲江戶,京都應當也是目標之一。現在雖然還沒有京都那裏的消息,也該早作準備。”

  “為萬全計,臣以為應當分兩路集結大軍迎戰。一路向這裏集結,拱衛上樣,抵禦江戶方麵的敵軍。”

  “另一路向京都集結,以確保主上無虞。”

  “上樣,”老中鬆平乘賢接著他的話道:“臣讚同本多大人分兵兩路,護衛京都的主張。”

  “但相模國(神奈川縣)這裏離著江戶畢竟不遠,敵軍若發兵攻我,半日可至。上樣乃國之大君,一身係著國家安危,不可以身犯險。”

  “臣以為上樣在此稍事歇息之後,應當繼續領兵西進,至駿河國的駿府城(靜岡縣靜岡市葵區)駐蹕。”

  “那裏是幕府直轄地,駐有旗本武士,且四麵環山,不利於敵人重炮行進,又有大井川的天然屏障,易守難攻。”

  “上樣下令命各藩大名率軍向駿府城集結,築起數道防線,以逸待勞,據險而守才是穩妥之策。”

  德川吉宗默不作聲的思量著,酒井忠恭說道:“上樣,臣以為鬆平大人所言成理。”

  “上樣,臣也附議。”本多忠良也在一旁說道。

  “臣也附議!”在座的幾個大名紛紛表態。

  見眾人異口同聲,德川吉宗也下了最後的決心:“好,那就這樣定下來。”

  “留在江戶城的密探隨時會有消息傳回來,若敵軍沒有向這裏進攻的跡象,則明日在這裏體整一天,後日一早向駿府城進發。”

  “但這裏也不能輕易放棄,鬆平下去後草擬諭書,命武藏國、相模國、伊豆國各藩大名率軍就近向這裏集結。”

  “再留下一萬旗本武士,與各藩軍隊會合,構築防線抵擋清軍。”

  “你留在這裏統轄各路人馬與敵人拚殺,即使不能最終擋住敵軍,至少可以延緩他們的攻勢,為各藩軍隊向駿府城集結爭取時間。”

  “臣遵命!”鬆平乘賢道。

  “酒井,你明日帶人向京都進發,奉命統轄各藩軍隊,護衛京都,確保主上無虞。”

  “臣遵命!”酒井忠恭道。

  四個老中三個都派了差事,德川吉宗目光掃視著眾人,正要接著往下說,猛然意識到堀田正亮已經死了。

  “唉!”他喟然長歎道:“可惜堀田君為國捐軀了!你們三個又都有各自的事情,老夫隻好親自帶著諸臣下在駿府城布置防線,誓死防禦了!”

  一時間舉座默然,片刻後,德川吉宗又道:“你們三個下去後連夜草擬諭書。”

  “命西海道、南海道、山**、山陽道及畿內各藩大名接到諭書後,即刻率兵向京都集結,統歸酒井忠恭轄製。”

  “除武藏國、相模國、伊豆國外,東海道、東山道、北陸道各藩大名即刻率兵向駿府城集結,老夫帶著其餘的旗本武士就在那裏等著他們!”

  “諭書中告訴所有的大名們,他們的妻子兒女都安然無恙的跟在老夫身邊,讓他們不必擔心!同仇敵愾殺退了敵軍,他們就可以舉家團圓了!”

  “遵命!”三個人一齊說道。

  德川吉宗又轉對自己的次子道:“宗武,諸位大臣都勞累了一天,今晚你帶著人在城外警戒,隨時提防著敵軍來襲。”

  “兒臣遵命!”德川宗武道。

  “上樣,”鬆平乘賢道:“有這麽多臣下在此,何敢勞煩若樣(少主之意)帶兵警戒?還是臣帶人去值守吧!”

  “不必,”德川吉宗道:“你們都很勞乏了,明天還有各自的事情。”

  “如今正值國家生死存亡之際,舉國上下都要齊心協力,同赴國難、共克時艱!”

  “他是我德川家的後代,此時正應該身先士卒,衝鋒在前,年紀輕輕的帶兵值守一夜還不是該當的?”

  其實,德川吉宗斷定清軍畢竟不占地利人和,今天剛剛登陸,不可能趁夜追擊到這裏。

  即使他們萬一真的來了,大軍行進的速度也不可能快過自己在沿途布下的一百多名密探,自己一定會提前得知消息的。

  所以今夜派兒子去帶兵防禦並沒有什麽危險,如今正是用人之際,他不過是為了鼓舞士氣,同時做出個姿態收買人心罷了。

  “就這樣吧,本多你們幾個去給各藩的大名草擬諭書,報老夫看過後用印,連夜用最快的速度送往各地。”

  “家重帶人去看看大名們的家人都安置得如何了,小田原城本來就不大,一下子來了這麽多人,連住處都不夠用了。”

  “寧可讓官員們委屈些,也不要簡慢了那些女人和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