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陰雲密布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11-03 20:55      字數:2256
  “兩處的情形沒法相比,你也不必急於求成。”乾隆道:“澳省原本是一片蠻荒之地,現下仍然要以增加人口,開墾土地為第一要務。”

  “把這些事情都做好了,根基就打牢了,該有的將來都會有的。”

  兆惠道:“說到這裏,臣還想請皇上再差一些得用的人手到澳省去。”

  “因為那裏的人口增加很快,城鎮一直在增加,衙署也越設越多,去了十幾批的官員仍然是不敷使用,連臣身邊的人手也是捉襟見肘。”

  乾隆立時明白了兆惠兜了這麽大一個圈子的深意,澳省遠離本土,作為自己心腹之一的何誌遠又被調了回來,現在是兆惠一人獨掌大權。

  他是怕朝中有人嫉妒他的權勢,進他的讒言,擔心自己對他生出疑心。

  澳省那裏缺少人手也是真的,但他更想的是讓自己多派出一些心腹到他的身邊去,以此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好,你把所需各類人手的大致數量開列個清單出來,朕讓吏部遴選出來後差到澳省去。”

  “今天就到這裏吧,改天讓吳鏡湖帶你去看看新近要配發到軍中的武器。”

  一說到武器,劉國玉兀自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兩眼放光的對兆惠道:“兆大人,你是沒看見那機槍和手雷。”

  “若是見識了它們的威力,準保跟我一樣,興奮得一夜睡不成覺!”

  幾個人正要辭出去,門外當值的太監說道:“主子。”

  “進來。”乾隆心知又有急事了。

  太監開門進來躬身道:“稟主子,兵部侍郎鄂容安剛剛來報信兒,一個時辰前,鄂中堂歿了!”

  德川幕府時的江戶城中由本丸、二之丸、三之丸和西之丸等宮殿群組成,本丸禦殿是征夷大將軍府所在地,又分為表向、中奧和大奧三區。

  大奧是夫人、嬪妃和宮女們的居所,除將軍本人外,任何男子不得進入。表向是將軍接見外臣,舉行禮儀的地方,中奧則是他日常的起居辦公之所。

  此刻,中奧的一處居室內,頭發花白的德川吉宗盤腿坐在幾案後,看上去氣色很差。

  他眉頭緊鎖,神色凝重的盯著幾案上的一幅圖畫看著。

  那圖上畫的是一艘大船泊在海麵上,雖然船上也有桅杆,但卻一片帆也沒有張起來。

  原本很高的桅杆與甲板正中矗立著的高高的煙囪比起來顯得格外的單薄渺小,那大煙囪裏正冒著滾滾的濃煙。

  從船旁和船後顯示出的波浪來看,這艘船似乎正在緩緩的駛出泊位。

  遠近有幾十個人分散的站在甲板的各處,從衣著上能明顯的看出來是清國的士兵。

  最讓人驚駭的是甲板上森嚴排列的十幾門火炮,而在甲板的下方的船身上,竟然還有兩層整齊排列的孔洞,每個孔洞中都能隱約看見一個黑洞洞的炮口!

  這船周身都是黑色,顯然是覆蓋了一層厚厚的鐵甲,從圖畫中都能感覺到它的堅硬和冷冰。

  新任征夷大將軍德川家重和四名老中跪坐在下首,老中是幕府的常任執政官,相當於清朝的軍機大臣。

  一般在兩萬五千石領地以上的譜代大名之中選任,按月番製輪流管理各類事務。

  下總國古河藩藩主,本丸老中首席本多忠良說道:“上樣,這是我們的人從清國傳遞回來的。”

  “大約畫於兩個月前的膠州港口,因為那裏沒有軍港,所以幾艘這樣的清軍戰船就停在了民用的港口,我們的人才有機會畫下了它。”

  “這船一定是天津那個造船廠出的,在膠州停留了一天,第二天就起航接著向南去了。”

  “上樣”和“公方”都是臣下對幕府將軍的尊稱,德川吉宗雖然已經卸任,但臣下對他的稱呼卻沒有變。

  德川吉宗粗重的歎了一口氣,陰鬱的道:“英國的皇家海軍也沒有一艘這樣的船!”

  “清國已經占領了澳大利亞,又剛剛從俄國人手裏奪過了整個西伯利亞,差不多半個世界都成了他們的,難道還不滿足?”

  “又造出了這麽大的戰艦,乾隆他到底要幹什麽?”

  大概話說得急了些,他有稍有些氣喘,端起茶盞喝了一口,又重重的放下。

  “上樣,”本多忠良又道:“如果僅僅是造出了這樣的戰船,或許與我們的關係還並不大。”

  “可是,如果把這一年來清國發生的一些事情都連在一起,就特別的耐人尋味。”

  “去年他們成立了北洋海軍和東洋海軍,在寧波、威海衛、釜山和海參崴都建了軍港。”

  “尤其是釜山和海參崴這兩個軍港,離著咱們的本州和九州太近了,怎麽看都像是為了防禦我們而建的。”

  德川家重稍有些口齒不清的說道:“我們執行海禁政策,連能出海的戰船都很少。”

  “能對他們造成什麽威脅?他們有什麽必要防禦我們?”

  “這正是令人不安的地方,”本多忠良道:“我們的人傳回來的情報中還說,泉州軍港裏停泊的船已經達到了幾百艘,這種情況極其反常,幾年裏從未出現過。”

  “這些戰船都是往來清國本土和澳大利亞之間運送人員和物資的,通常都是卸了貨物,再裝載上人員和物資就起程南下了。”

  “可是最近幾個月來,隻見從南邊有一隊隊的戰船駛過來,卸了貨物就開進軍港裏。”

  “沒有一艘裝了貨離開,有的船上還滿載著海軍士兵,這像不像要展開大規模海戰的征兆?”

  老中次席酒井忠恭說道:“即使清國要展開海戰,也未必就一定是針對我們。”

  “自從清國建立以來,我們雖然沒有與他們有過官方的交往,但也從來沒有發生過大的摩擦。”

  “兩國間的貿易一直都在正常進行,他們難道會無緣無故的進攻我們?”

  “你不要忘了,”本多忠良道:“朝鮮國一直都是他們的藩屬,覲見朝貢從來都是一絲不苟。”

  “可是乾隆即位還沒出一年就把它滅了國!將朝鮮的國土改為了清國的行省,連所有人口都遷到了山海關外的那幾個省裏,與滿人和漢人雜居在一起。”

  “他們的險惡用心已經昭然若揭了,就是想用多得數不清的漢人把朝鮮人徹底同化。”

  “恐怕幾十年以後,再沒有朝鮮人會想起自己曾經有一個國家了!”

  “希望我的擔心是多餘的,我是怕,”他略作停頓,看了看德川吉宗的臉色才又接著說道:“我是怕清國把這個惡毒的主意打到了我們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