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京海鐵路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10-09 19:18      字數:2122
  果然,乾隆在地圖上指點著,順著張廷玉的思路說了下去:“陳秉之,你們工部有的忙了!”

  “春暖後,將克孜爾到北安府的道路重修,至少拓寬一倍以上,用碎石將路基墊高夯實,下麵多設置一些排水的暗溝,就不怕水患了。”

  “還有,命人去踏勘線路,再修一條自京師到海東府的鐵路,就叫京海鐵路!”

  乾隆見陳世倌像看怪物似的,睜大了眼睛盯著自己看,不僅笑罵道:“你這老貨,做什麽這樣盯著朕看?朕哪裏說錯了嗎?”

  陳世倌這才覺出來不妥,忙躬身作揖道:“臣失儀了,求皇上恕罪!臣隻是想,方才還說到修鐵路的進度緩慢。”

  “很多已經踏勘完成,圖紙全部繪製出來的線路還沒有動工,皇上這又要……”

  “方才朕不是也說了嘛,那是以前的情形。”乾隆將木棍遞給訥親,轉身走回到禦座上,端起茶盞來喝了一口。

  見眾人也都歸座,他接著道:“實話對你們說,之前修鐵路是朕沒敢真的放開速度。”

  “因為對俄國的戰事沒有完,誰也不知道這仗要打多久,打仗要就靠金山銀山來支撐,軍費可是一天都不敢拖的。”

  “國家還有那麽多用錢的地方,朕是怕修鐵路一下子花出去太多的銀子,萬一軍需支應不來,那可是了不得的事。”

  “如今這戰事結束的比朕預想的要快些,今年再沒有比修鐵路更大的事,就要全力以赴的加快進度了。”

  “把現有已經完成踏勘設計的線路按相應的長度分成若幹段,各段都委派人員去修建,差出專人去督辦,各負其責。”

  “若幹個路段同時修建,到時再連成一體,這速度不就提高了好多倍?”

  “皇上的法子當然是再好不過了!”陳世倌興奮之餘又不無擔心:“隻是如皇上所言,這樣同時所需的人工、物料、運輸也比之前增加了數倍,那銀子花得可就如同淌海水一樣了!”

  “朕有這個把握才會這樣說,”乾隆道:“你隻情把其他的事情都鋪排開,銀子的事不用你操心,隻要是正項的支出,朕絕不少你一兩,不誤你一日,如何?”

  “臣遵旨,”陳世倌道:“有了皇上這話,臣也敢說,隻要是具備了修築條件的地段,臣一定都讓它動起工來!”

  “這不就齊了?”乾隆輕笑道:“天津那裏的機車和車廂不是也都造出來了嗎?”

  “你這就安排專用的貨船將它們裝上南下,船行不到的地方就想辦法在陸地上接著運輸。”

  “總之要千方百計的把它們弄到已經修好的鐵路線上去,在鐵軌上開行起來,可以往來運輸物料和人員,這又省下了多少事情?”

  “要少修多少條施工所需的臨時道路?不僅省下了許多銀兩,修築的速度又會提高一些。”

  “所以,既定線路的踏勘不僅一點不能放緩,反而要抓緊才行。”

  “人手不夠,把京師和江南大學堂畢業的學生都派上去,讓好的師傅帶一帶他們,這些人學起來也會很快的。”

  “在外麵多經些風雨,吃些苦頭,對他們將來做事辦差都有好處。”

  “京師到海東府的距離其實並不很遠,這條鐵路與正在修建的西海鐵路和將來要修的南北鐵路比起來算不了什麽,但它的重要性卻是一點也不差!”

  “這條鐵路經大同到蘇尼特鄂托克(今內蒙古二連浩特),再到昭莫多、敖爾告(今蒙古國烏蘭巴托),最後到北海邊上的海東府。”

  “等到修成通車後,不僅可以源源不斷的把山西的煤運到全國各地,更重要的是,它把漠南蒙古、漠北蒙古還有更遠的東、中西伯利亞都與北京串在了一起。”

  “這樣,中央政府就能把這些地方牢牢的攥在了手裏,萬一出了變故,隻需幾天功夫,就能用火車把內地的大軍送到西伯利亞,任誰也別想再把它奪了去!”

  “交通便利了,再不是關山萬裏,道阻難行,朝廷再給銀子給地,就不愁沒有百姓到西伯利亞去安家落戶了!”

  “皇上是不是還落下了一宗,”陳世倌笑道:“記得皇上和臣說過,漠北蒙古土謝圖汗部的南麵有幾處儲量巨大的銅金礦。”

  “這條鐵路恰好離著那裏不遠,到時去踏勘、建礦、開采就極為便利了!”

  見乾隆隻是微笑不語,張廷玉說道:“皇上這個法子才是千秋大計。”

  “不用往遠了說,隻消幾十年的功夫,西伯利亞那裏就與內地無異,再不會有一點兒俄國的痕跡了!”

  乾隆卻仿佛沒有他那麽高的興致,放下了茶盞,輕舒了一口氣道:“把澳省、南玉、北玉兩省和西伯利亞的三個省都算上,現今國家的版圖是朕即位時的三倍還多。”

  “疆域大了固然是好事,但也要兢兢業業的把它治理好才行,以後中央政府的事情就更多了,你們這些人肩上的擔子就更重了!”

  “疆域比乾隆元年時多出了兩倍不止,可軍機上的人手卻隻比當初多了兩三個人,雖然你們都能公忠體國,任勞任怨,但忙不過來就會誤事,這不成。”

  “國內國外的事情越來越多,越來越繁雜,中央的部堂也要有所調整和增加。”

  “就比如適才讓和親王給傅爾丹寫信答複俄國的事,這本就不應該是他們兩人做的,在歐洲國家這是專屬於外務部的差事。”

  “可是咱們泱泱大國竟然沒有一個專司對外事務的外務部!在與外國的交往中難免會貽笑大方!”

  “外務部要盡快設立起來,軍機處也必須要增加些人手,各有分工、各司其職才能把差事辦好。”

  “這事朕想了幾次,斟酌了幾個人選,你們議一議,看看如何?訥親給大夥念叨一遍。”

  說著,他將幾案上的一張紙拿起來,訥親趕忙過來雙手接了,也不歸座,隻向後退了一步站了,照著紙上的名單朗聲念了起來。

  “直隸總督史貽直、湖廣總督孫嘉淦、北河河道總督高斌、甘肅巡撫黃廷桂、甘肅海東道楊應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