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挺直腰板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05-23 11:51      字數:2187
  乾隆忽轉了口風道:“朝廷就是要把台灣和瓊岸設省,大概你們也都聽說了,反正也是時候了,索性今天就作實了它,也省得外麵傳得風言風語。”

  “即日起台灣府改為台灣省,於敏中任台灣巡撫,劉國玉仍為台灣總兵;瓊崖道裁撤,改為海南省。”

  “和親王掌總,你們下去和吏部、兵部議一下,把海南巡撫的缺先留著,把這兩省的布政使、按察使、總兵的人選,還有其他需補的缺都擬出名單,一並奏進來朕看。”

  弘晝道:“臣弟遵旨。”

  “嶽鍾琪替兒子來要官,朕偏就不給他,他不是拿解甲歸田來要挾朕嗎,朕索性也成全了他,朝廷難道就缺他一個會帶兵的?”

  “弘曉擬旨,嶽鍾琪辜恩狂悖,老邁昏聵,摘去他的三眼花翎,旨到之日即行撤去本兼各差,著令休致回籍,閉門思過!”

  “告訴他,回四川時路過京師也不必遞牌子進來,朕沒空見他,若有辯處,讓他寫折子上來吧。”

  眾人聽了皇上的旨意,見言語中已無一絲回旋的餘地,這時如果再行勸諫無疑是自取其辱。

  可憐嶽鍾琪戎馬一生,戰功赫赫,如今已經是望六十的人了,就因為舐犢情深而昏了頭,上了這麽一封沒有分寸的折子,結果弄得老來沒了下場。

  又想到乾隆元年嶽鍾琪平定朝鮮時,賜公爵,賞太子太保、三眼花翎,一時間寵冠朝堂。

  如今一朝失了聖眷,連見皇上一麵都不能了,各人的心中不禁一陣發涼。

  乾隆的怒氣兀自還沒有全消,恨恨的又補了一句:“就是嶽浚,若再不知道天高地厚,朕讓他的按察使也做不成!”

  弘晝見皇上隻顧著生氣了,在一旁提醒道:“皇上,既然嶽鍾琪撤了差,奉天總督一職要選出一個人來補上才是。”

  “朕這會兒也沒有合適的人選,你們下去一並議過,擬出幾個奏進來給朕看吧。”

  “還有,”乾隆這時已經恢複如常,溫聲道:“衡臣、鏡湖你們差工部和戶部出人去一趟泉州。”

  “安排各自在福建的分司,共同出人在泉州碼頭設立一個冶煉司,用來冶煉自澳省運回來的金礦石。”

  “這個冶煉司不必建得很大,因為也用不了多久,待到澳省那裏能冶煉了,就不用萬裏之遙的往本土運礦石了。”

  “這個冶煉司由南洋大臣衙門和福建水師共同負責關防事務,戶部與南洋大臣衙門共同掌管礦石的驗收入庫,煉出金錠的盤點暫存。”

  “煉出一批金錠,就由戶部與南洋大臣衙門共同出人押運回京師來。”

  第二日後晌,剛剛升任農部侍郎的劉墉被召進了養心殿,在西暖閣門前報了名,皇上叫進了。

  雖說為官已經有幾年,但一直在呆在英吉利,這還是第一次單獨覲見皇上,他心裏難免有些忐忑不安。

  邁過門坎兒,躬下身子趨至拜墊前僵硬的跪了,說話的聲音都透出緊張:“臣恭請聖安!”

  乾隆看出他的拘謹不安,溫聲道:“起來吧,賜座。”

  劉墉謝過恩,慢慢的站起來,乾隆看著他那高大的身材卻拚命的向下躬著身子,那樣子要多別扭有多別扭。

  “劉墉。”

  “臣在!”劉墉剛要在小木凳上搭個邊坐下,冷丁聽見皇上叫自己,嚇得立馬又站了起來。

  “你直起身來!”

  “臣……”劉墉吱唔著不敢答應。

  “朕讓你把身板挺直了!”

  這下不敢再裝糊塗了,劉墉隻得期期艾艾的道:“回皇上,臣……臣不敢,不敢奉詔。”

  劉墉一直半低著頭,他看不見皇上此時臉上帶著笑意,卻隻能聽見他的聲音中滿是威嚴:“朕命你挺直了身子,你敢抗旨?”

  劉墉聽了嚇得一哆嗦,立馬挺直了身子,口中急道:“臣不敢!”

  “哎,這回瞧著順眼多了,就是你這官服太小了點,瞧著不好看相。”乾隆臉上的笑意更濃了。

  “回皇上,臣的身材確實少見,現定製的還沒做出來,隻能找了一身現成的先將就一下了。”

  “鏡湖,一會兒下去後,你領他到內府務,叫人照著他的身材,為他量身訂做兩套官服。”

  “遵旨。”

  劉墉這才知道,自己一直低著頭,隻看見對麵半個身子的人原來是吳中堂。

  他慌忙拱手道:“臣謝皇上賞賜!”

  “這兩套官服可不是白賞你的,為是讓你穿上以後時時記著,這是禦賜的官服,穿上了它若再彎著腰,像個羅鍋子一樣走路,就是大不敬!”

  “這樣你就會挺直了腰板走路,挺直了腰板見駕,那樣才顯得堂堂正正,才有朝廷大員的威儀!”

  “不要覺得你比朕高了許多,就在心裏麵惴惴不安,朕要的是實心任事,公忠廉能的人才,而不是曲意逢迎,阿諛諂媚的弄臣!你可記下了?”

  劉墉聽了皇上的話,隻覺得心裏一陣酸熱,連眼眶都略微發紅,顫顫的道:“遵旨,臣都記下了。”

  “朕要的東西帶回來了吧?”乾隆問道。

  “回皇上,帶回來了,臣用重金自英吉利一家造船廠購買的,滿載排水量一千五百噸蓋倫船的一整套圖紙。”

  “怕國內的工匠看得不是很明白,在關鍵之處都讓英吉利的工匠寫下了詳細的說明,臣又逐一的譯成了漢字,連同圖紙一起帶回來了。”

  “因沒有旨意,臣沒敢貿然呈進來,放在別處又不放心,所以暫時放在了家中。”

  “好!”乾隆滿意的道;“劉墉做事果然細致,那圖紙不必呈進來,明日你帶著隨吳鏡湖到學部,先差人照樣子謄出十幾份來。”

  “臣遵旨。”劉墉道。

  乾隆轉對吳波道:“你不是說造蒸汽機鐵甲船沒有圖紙嗎,圖紙來了。”

  其實剛才劉墉說的時候,吳波已然聽明白了,他經常和工部的人一起聊起這事,對造船也多少懂了一些。

  於是問劉墉道:“蓋倫船畢竟也是帆船,而我們要造的是蒸汽機驅動的鐵甲船,這其中有些問題不知道你想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