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南坤府治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05-23 11:51      字數:2184
  “你們一共回來幾艘船?”阿桂問道:“你那如夫人和令公子也都在船上吧?”

  “共計是八艘船,家眷們也都一起回來了。”劉墉道:“等那幾艘船都到了之後,咱倆就先行一步去拜見兩位大人,去遲了就不恭了。”

  兩人正說話間,忽聽頭頂瞭望塔上的兵士高聲喊道:“稟將軍,又有船隻進港了!”

  兆惠與何誌遠正在離碼頭幾裏地外的營帳中議事,聞聽兵士來報,知道一定是劉墉帶著人來了,兩個人也是既驚且喜。

  按說以劉墉的品級,他們不必前往碼頭迎接,但一是遠離祖國,聽說來了故人倍感親切。

  再則兩個人心裏都明白,若不是皇上告訴了他,劉墉根本不會知道朝廷出兵澳省這回事。

  即使知道,也絕不敢帶著這麽多人,繞了一個大遠來到這裏。

  既是皇上命他來的,誰知道他有沒有帶著別的旨意?兩人遂將公事暫時撂在一邊,帶了親兵打馬向碼頭趕來了。

  他們一行人趕到碼頭時,恰好劉墉帶來的那幾艘船也在緩緩的靠岸。

  劉墉遠遠的就看見一行人騎著馬趕過來,待到了近前,他認出了何誌遠,另一個不用問也知道是兆惠中丞了。

  令他不解的是,說是巡撫,他卻身著一品文官的官服,若不是授了正一品的大學士,至少也是從一品的總督了,可怎麽還稱“巡撫”?這不是叫得小了?

  沒有時間讓他多思量了,見兩位大人下了馬,劉墉疾走幾步到近前跪了道:“卑職劉墉參見中丞大人,提督大人!”說罷叩下頭去。

  “崇如起來,”兆惠笑著撫起了他,說道:“雖然未曾謀麵,可是延清公的長公子學富五車,我可是久聞大名啊。”

  “不敢當中丞大人誇獎。”劉墉謙恭的拱手道。

  何誌遠與他一起出洋幾年,熟極了的,拍著他的肩膀笑道:“再沒想到能在這裏見到你,聞報說你們來了兩艘船,卻原來是這麽多,是不是咱們在英吉利的人都回來了?”

  “回何大人,奉皇上旨意,人都帶回來了。”劉墉遂把來這裏的原因向兆惠與何誌遠稟過了。

  兆惠聽了笑道:“你本就是皇上器重的人,身邊又帶著國家這麽多的寶貝,我這個上憲可不敢久留你在此地。”

  “不過你這一來,興許還真是一番及時雨呢,我問你,這些學生裏麵可有懂得耕種的?”

  “回中丞大人,”劉墉道:“這些學生裏麵就有一些在英吉利專修生物學及農學的,耕種應該不在話下。”

  “而且我們船上就帶著歐羅巴洲經過改良的種子,趕明兒讓他們測試一下這裏的土壤,若適合種植的話,就直接種上一些,待到明年有了收成,就可以大麵積的種了。”

  “太好了!”兆惠興奮的道:“剛還和子丹在議這事,這地方的季節竟和咱們那裏正好相反,土壤也好像有所不同,而且風雨旱澇咱也不熟悉。”

  “我們帶來的百姓中倒有不少種田的老把式,可是見了這裏的氣候和土壤,竟不太敢往地裏下種子,生怕長不出莊稼來。”

  “我和子丹就更是門外漢了,正為這事犯愁呢,可巧你們就到了。想是皇上早就料到我們會有這個難處,預先安排了你過來幫忙的吧。”

  “中丞大人所言極是,”劉塘道:“旨意裏命聽從上憲差遣,卑職猜想就是要我帶來的這些人用所學之長一體為澳省出把力。”

  “這一千個學生裏麵,術業俱有專攻,各學科的都有。既是奉旨來了,就絕不能閑事無事可做。”

  “不止是種田,但凡有用得著的地方,自卑職以下,唯幾位大人之命是從!”

  兆惠聽了劉墉的話非常滿意,笑道:“崇如既如此說,我也不和你虛應客氣,你帶來的這些人現在還真是各有用處。”

  “但我還是那句話,不敢多留你在這裏,在這裏的時候這些人該忙就忙去,等到該走的時候,我們幾個擺酒為你們餞行。”

  “實話不瞞你說,現在就是想送你走也沒有船,我們到了這裏後,連一封請安的折子都沒上過呢,因為要裝船運回去的貨物還沒有備齊,總還有一、兩個月才成。”

  說到這裏,兆惠打住了話頭,四下裏略望了一望。因碼頭正在擴建,所以目前隻有一個泊位能用,等這幾艘船上的人都下來那可是頗費辰光。

  “崇如,”兆惠問道:“你帶來的船都進港了嗎?”

  劉墉扭頭點看了一下道:“還差兩艘,我們分頭尋找你們泊船的碼頭,想是他們走得遠了,廣庭已經派船去接了。”

  兆惠對何誌遠與阿桂道:“不如這樣,用馬車載了崇如的家眷,我們先行回衙署喝茶說話。安排遊擊和千總們招呼崇如帶來的人,晚上設宴為大家接風,可好?”

  眾人紛紛附和,遂有人趕來了馬車,這馬車雖說做工略顯粗糙,卻是嶄新的,是到了這裏以後工匠們新做出來的。

  因為剛一棄船上岸,滿目荒涼,要做的事情千頭萬緒,一切俱以實用為原則,所以也沒有那些功夫精雕細刻。

  劉墉命隨從上船去接自己的家眷下來,和幾位大人見過了禮,上了馬車。

  見幾們大人都騎著馬,劉墉不肯坐馬車,從何誌遠的親兵手中搶過了韁繩,飛身上馬,一行車馬向衙署去了。

  沒著新修好的平整寬敞的道路,邊和阿桂閑聊著,邊走馬觀花的看著兩邊的景色,想到這廣袤的土地從此屬於中國所有,劉墉的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走了不多時候,轉過一個彎,驀然看見一大片城鎮,寬敞的街巷縱橫交錯,黃土墊起的道路平平整整。

  由遠及近俱都是新建的木頭房子,雖然簡陋些卻都很高大軒敞,一眼望不到頭。

  劉墉隻是看到了一隅,以為這裏差不多有一個鎮子大小。

  其實遠征軍共計軍民十萬人,分成兩處安家,每處也住了五萬人左右,現在這一處地方已經比國內的許多縣城都大很多了。

  作為南坤府治的南坤縣,已經是實至名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