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糧食安全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04-16 08:51      字數:2159
  “嗬嗬嗬,”乾隆聽到一半時就已經開心的笑了,待潘啟說完,他說了聲:“來人!”

  門口當值的太監趕緊開門進來,躬身道:“主子。”

  “去讓人把東暖閣的門打開,再去翊坤宮請愉貴妃來。”

  太監應過,麻利的去了。乾隆笑對陳世倌道:“朕猜你陳秉之(陳世倌字秉之)和他們高興的又不一樣,你素來是個愛民如子的好官。”

  “朕雖沒親眼見到,也曾聽說過,雍正朝時你任山東巡撫,為了給全山東百姓蠲免錢糧,你在先帝爺跟前哭著央求。”

  “把先帝爺惹惱了,將你一頓訓斥,可最終還是從你所請,蠲免了山東全省一年的錢糧。”

  “你退下去後,先帝爺對張廷玉歎道,天下督撫若都如陳世倌一樣,哪裏還會有亂民?”

  “你是浙江人,一定是從小看多了女人家手工紡絲織綢,起早貪晚,真是累煞個人。”

  “你這會兒心裏定是在想,有了這樣的機器,以後江南的百姓要少了多少辛苦,是不是?”

  陳世倌讓乾隆說得紅了臉,笑著拱手道:“聖聰實非常人所能及,一下就猜到了臣的心裏。”

  一句話說得大家又都笑了起來,乾隆站起身向外走,幾個人在後麵跟著。

  一起來到東暖閣坐了,乾隆道:“後宮妃嬪不能進西暖閣,咱們隻好在這裏將就愉貴妃一下了。”

  “知道為什麽要請她來?因為你們方才說的這事,論起來愉貴妃也有功勞,現在大功告成了,自然不能埋沒了她,讓她也來一起高興一下。”

  “其實,早在乾隆三年年底,陳宏謀自英吉利國運回來的第一批貨物裏麵,就有該國人剛剛研製出來不久的飛梭。”

  “飛梭固然能大大增加織布的速度,可是當時現有的紡紗速度根本無法與之匹配。”

  “當時朕就想命學部和工部著手研製這新式紡紗機,是愉貴妃給朕提了個醒,她說研製紡紗機可以,但不能把目標定在手動上。”

  “若是那樣,即使造出來了這種機器,產量提高也是有限,還要空耗學部、工部許多精力。”

  “不如一麵全力攻克蒸汽機,一麵研製與之匹配的紡紗機、織布機,然後再組合起來,可一舉成功。”

  “朕聽了她的話,眾臣工上下同心,埋頭苦幹了近兩載,終於功成了,朕與你們一樣高興!”

  “皇上,”陳世倌道:“還有一事,臣請皇上留意,這種紡織機器大量應用以後,對棉花的需求必然大幅增加。”

  “朝廷應未雨綢繆,預先籌劃增加棉花種植畝數,不然縱使機器再好,也難為無米之炊。”

  “你說得極是,”乾隆道:“說到這裏,正對上了朕這幾日思量的一樁事情。”

  “民以食為天,想我泱泱大國,有億兆黎民要吃糧食,卻沒有一個國家部堂專管農事,一直由戶部兼管著。”

  “這樣盡管方便了征收賦稅,但於農事上他們畢竟是外行,此非長久之計,朕老早就思量著要設一個農部,專一掌管農事和田畝。”

  “皇上的話真是一語中的,”明安圖道:“臣這幾天正思量著要上個折子,要說的事也與這有關。”

  “幾日前,科學院有人向臣提議設立一個農學分院,專一研究作物種植,改良土壤、提高畝產等事。”

  “臣亦覺得設立這個農學院確有必要,農事歸戶部管著,可是臣思來想去,卻沒有想出戶部哪一個清吏司能接洽這事。”

  “是以臣正思量著想上個折子給皇上,原本隻想奏請在戶部單設一個清吏司專一掌管這事,不想聖慮高遠,竟一下子想到要為此設一個國家部堂。”

  “設農學院這個主意非常好,”乾隆道:“將來國家的人口會越來越多,糧食是個大事,不但要讓百姓吃飽,將來還要吃得好。”

  “糧食和武備是國家的兩宗大事,這兩件事情做得好,國家就有了底氣,內不憂民亂,外不懼強敵。”

  “原來朝廷為何要對燒酒征重稅?就是因為製作燒酒要用掉很多糧食。”

  “裁撤崇文門稅關時,把燒酒稅一並裁了,到現在還有許多人反對,上折子建議重征燒酒稅,朕都留中了。”

  “你們都是親力親為辦差的人,這裏麵的原由朕就不說你們也都明白,就是重新開征了燒酒稅,也一樣擋不住私造私運燒酒的人。”

  “結果是糧食沒省下,老百姓買酒多花了不少冤枉錢,到頭來便宜了那些不法之徒。”

  “話又說回來,百姓想喝上一口便宜些的燒酒,不是該當的嗎?說到底就是我們的糧食打得太少了,若是將來糧食多得吃不過來,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這事不能再指望戶部,”乾隆接著道:“戶部尚書雖然號稱大司農,可是戶部掌管的地土、田畝、戶籍,全是為了征收賦稅。”

  “你若問他怎樣能多打些糧食,還不如去問田裏的莊稼漢。”

  他轉對明安圖道:“設農學院的事無需再議,就這樣定了,園子裏有的是地方,關鍵是要網羅這方麵的人才。”

  “這事你去著手籌劃吧,缺錢隻管列出清單問朕來要,但是人才要你自己去找了,朕眼下還幫不了你。”

  “不過,至多再有兩年,劉墉就把在英利吉國學習的學生們都帶回來了,到時先緊著你挑,那裏麵一定有這方麵的人才。”

  正說話間,門外傳來太監的公鴨嗓音:“主子,愉貴妃請見。”

  “進來吧,”乾隆提高了聲音說道。

  隨著門簾被挑開,身材窈窕的愉貴妃款款走了進來。

  盡管在私下裏,芷蘭與黃越兩個人說笑打鬧,毫無拘束,但在外人麵前,她從來都是循規蹈矩,在禮法上一絲不苟。

  芷蘭儀態端莊的走到乾隆麵前跪了道:“奴婢給皇上請安,”說罷叩下頭去。

  “快起來坐,”乾隆笑著道。

  待愉貴妃坐了,吳波等四人起身向她見禮,芷蘭麵帶淺笑,微微頷首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