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不可思議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04-16 08:50      字數:2172
  三月裏,乾隆終於盼來了陳宏謀的來信,當他收到這封信的時候,阿桂和李侍堯已經提前收到了陳宏謀的信,帶著船隊和一千名學童出洋了。

  信是八個月前,陳宏謀到英吉利國不久後寫的。信中說,大清的使團到英吉利國後,一切都很順利。不僅會見了路易斯王儲和沃波爾首相,還覲見了英王喬治二世。

  英吉利國以很高的規格接待了大清帝國使團,從王室、內閣到民間商業團體,都非常歡迎使團的來訪,表現出與大清帝國友好往來,自由通商的強烈願望。

  沃波爾首相承諾對大清帝國派往英吉利國留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提供一切可能的幫助,並建議雙方定期派使團互訪,以及互派留學生。

  陳宏謀帶到英國的貨物很搶手,以成本價格的三倍賣給了當地商人,甚至還有一些商人要向他們訂購大清出產的貨物。

  陳宏謀信中還說,待何誌遠抵達,一切安排妥當後,他還會去歐羅巴的其他國家走一走,力爭為國家帶回最豐碩的成果。

  乾隆看了興奮異常,馬上提筆給陳宏謀寫了回信,將國內的情況向他作了介紹,把自己一些新的想法告訴了他。

  信的末尾寫道:“以上所言之事,前已在信中詳細寫明,委何誌遠轉交於爾,務期詳解其意,尤以為學童所尋先生為要務,技術與科學研究並重,不可偏廢,切切至囑!”

  寫畢,讓人將信封了,交軍機處六百裏加急送寧波海關衙門,委英吉利國商船帶回。

  這天後晌,吳波從軍機處向養心殿而來。

  孫靜正在天井裏給手下太監宮女們布置事情,一見他進來,忙急步過來打千道:“給吳中堂請安!”

  “嗯,起來吧,你小子真有眼力見兒,難怪皇上喜歡你。”吳波笑著道:“皇上是在批折子還是在見人?”

  “回吳中堂,這會兒裏麵沒別人,許是皇上在批折子,您是特旨覲見不用遞牌子的,要不要小的給您通稟一聲?”

  “去吧。”

  吳波進了溫室,待孫靜關上門出去後,他小聲的問乾隆:“老大,你不會把允禮的死期記錯了吧?我昨天剛問過粘杆處的人,他活得比以前還結實了呢。”

  “不會,”乾隆放下筆,手指在鼻梁上方的眼角處捏了捏,緩緩的道:“就是日子沒記準,月份也肯定不會錯的。”

  “他回京後來見我,說起了他二月初二在船上昏厥了整整一天一夜,連大夫都說他挺不過去了,誰知第二天他竟然醒了過來。”

  “我才隱約想起來,他的死期就是在二月初二那天!他來見我的那一天,就應該已經死去多日了!”

  “我去!這麽嚇人,你那天見的是不是鬼魂?”吳波也吃了一嚇。

  “剛開始我真的是嚇得夠嗆,可是後來仔細一想,誰聽說過鬼魂大白天出來嚇人的?”

  “再說這些天我問過幾次,他在家裏麵一日比一日見好,除了氣色稍差些,其他都和常人一樣,有這樣的鬼魂嗎?”

  “也真是邪了,我聽著都瘮得慌!”吳波喃喃的道。

  “這幾天我也是一直在想,不知道是什麽改變了他的壽數,想到了一個可能,又沒有十分的把握,因為簡直有點不可思議。”

  “對了,”乾隆突然換了話題:“你管著工部,告訴部裏,讓福建的船廠準備六艘福船。”

  “七月底前必須準備好,九月底前要停在天津府的港口,我要出海南巡。現造肯定是來不及了,就選現成的改裝一下吧。”

  “兩艘兩千料的大船,我和皇太後每人一艘,四艘一千料的小船用作護衛。每艘船都要重新修整加固,再裝上最先進的火炮。”(料是古時一種容積單位,兩千料的船相當於排水量一千噸。)

  吳波聽了,若有所思。經過兩年多的曆練,他已經逐漸成熟起來了,什麽都沒有問,隻是痛快的應道:“好,我讓工部去幾個人到福建船廠,專門盯著他們改裝。”

  “對了,你讓索倫他們教太監功夫的主意特別好,聽說你們精挑細選出來的那六十個太監的功夫都長進了不少。”

  “在很多時候,太監畢竟要比侍衛們方便些。這六十個太監就叫內衛營吧,由孫靜任營協領,下設兩個佐領。”

  “定員就是六十人,如有減員就及時補上,比照六品副總管的月例發放。告訴索倫,讓太監們抓緊苦練,功夫練好了,每個人都有重賞!”

  “還有,等他們功夫練得差不多了,你再讓兵部來人,把他們接到大營裏,教會他們發射火炮,使用連珠火銃。上了船,他們不僅是侍衛,也可以作水師兵丁了。”

  “老大,每艘船上的船工本就是水師兵丁,使用火炮、火銃都是行家裏手,還有必要讓太監學著發射火炮?還要帶著連珠火銃上船?”

  吳波不無擔心的問道:“他們在宮裏,腰刀都不許佩的,這要是一人手裏有了一支連珠火銃……”

  “你是怕再出一個金成渙是吧?”乾隆笑道:“你放心,我早想好了。連珠火銃按一人一支配備,但平時不會發到每個人手裏,由孫靜統一保管。”

  “真到有了緊急情況再發下去,備上它就是為了以防萬一,興許一次都用不上呢。就是有水師兵丁們在,太監們多會些也沒什麽不好。”

  “茫茫大海上,小心使得萬年船哪!你也是一樣,我走了,你獨守京師,也要萬事小心。”

  “老大,你放心的去,不是我說大話,現在可不是兩年以前了。我在統領衙門已經站穩了腳跟,從左、右翼的總兵以下,副將、參將都對我唯命是從。”

  “內廷侍衛已經輪換出去兩批了,不管是豐台大營,還是內各府三旗的各營將佐中,都有咱們的人。”

  “誌遠留下那二百來人,一半補進了內廷侍衛,一半進了內務府三旗,很多都混上了一官半職。”

  “再有粘杆處布下的天羅地網,不敢說是滴水不漏,但倘若有人趁你不在京裏想翻天,那是白日作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