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白日見鬼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04-16 08:50      字數:6534
  乾隆接著道:“以上所說的,你們部裏先議一下,能發部文的就發部文。不宜發部文的,到軍機處去說,難決的還可以奏進來,如有必要,朕可以明發上諭。”

  “總之你要明白,朕全力的支持你,支持學部。你要體諒朕的苦心,放膽做去,不必瞻前顧後,畏首畏尾。”

  “皇上,”明安圖拱手道:“臣本就是一個微末小吏,是皇上天恩特簡才做了這個侍郎。”

  “臣隻想著實心任事,不辜負了皇上的殷殷厚望,不傷了皇上的知人之明,從未敢把個人得失榮辱放在心上。”

  乾隆道:“說得好,隻是還不夠,不隻是為了朕的知人之明,你做的事,是開千餘載未有之先河,奠幾百年強盛之基業!”

  “將來的青史裏,會有你濃墨重彩的一筆。你也盡自把心放到肚子裏。隻要你一心為公,不存私意,有朕在,也沒人能折辱了你。”

  “這麽急著差你們下到省裏去,還為有一樁心事。朕已經打定了主意,乾隆四年己未科的會試要取消了,隻是還沒有詔告天下已。”

  “為的就是新學甫開,很多士子心存抵觸,還有一些人以為新學不過是曇花一現,早晚要辦不下去,還得回到科舉的老路上來。不讓這些人絕了念頭,新學終歸還是個難。”

  “你們下到各省,一定會有人問起己未科會試的事,可含糊的透一下口風,讓他們不要心存指望,卻又不可坐實,宗旨就是要把士子們都引到新學裏來”

  “等到乾隆四年三月,京師大學堂第一批學生也該畢業了。經過考核,成績優異的,直接放出去做官,讓學士們親眼看到,京師大學堂裏學的好的,那就跟從前的進士一樣。”

  “到時朝廷再布告天下,取消科舉製,就容易多了。好,就是這些話,要過年了,朕還有些賞賜,明日差人送過來,你給同僚們分下去。朕不多擾你,也就回了。”

  轉眼間過完了年,已經乾隆三年正月了。

  正月二十五這天,終於盼到了允禮的來信,信是他在寧波上船前寄出的。

  “不是說過完年就回的嗎?怎的拖到了正月十六才開船?”乾隆有些焦急的問。

  弘晝道:“十七叔信上說,過完年正準備啟程,病情突然加重,大夫說不宜舟車勞頓,所以就拖延了幾日,待到病情穩定些才上船。”

  乾隆默然無語,心裏升起一種不祥的預感。

  很快又是半個月過去,已經到了二月初十,仍不見允禮回來,卻接到了一封他從膠州寄來的信。

  原來從寧波出發幾日後,突遇在海上遭遇了狂風,海船緊急停靠在膠州避風。狂風一連刮了幾日,直到正月二十八海船才出港繼續向北來。

  乾隆看罷允禮的信,算計著他的行程,今天已經是二月初十,允禮仍舊沒有任何消息,若是已經到了天津府,就該有信來的。

  天津府離北京這麽近,快馬半日就到。倘若他這時還在海上,恐怕……

  五天後,終於接到了允禮從天津府寄來的信,已經平安下船,歇息一日即往京師來。

  允禮到京後的第二日便遞牌子請見,乾隆讓所有早膳時翻了牌子的官員全部在垂花門候著,第一個召見了他。

  當允禮行動稍緩,卻有條不紊的躬身行禮時,乾隆似乎不敢相信的打量著他,半晌才道:“十七叔快坐,來信上說你病情加重,朕著實惦記著。”

  “現在看來是大安了,瞧著氣色竟比去年走時還要好些。”

  “知道皇上一直惦念著,臣心裏感激莫名,”允禮還是有些氣力不足,緩緩的說道:“說來也怪,想是托皇上的如天之福,臣在膠州避風時,已經藥石無效,病入膏肓了。”

  “因怕這把老骨頭扔在海上,所以硬逼著讓開船繼續北來,上了船病就愈加的重了,到了二月初二這一日,整整昏厥了一天一夜,氣若遊絲,脈息幾無。”

  “隨船的大夫已經斷言,說臣就是在等時辰了,家眷們都慌神了,料定臣是要死在海上了,隻是大海茫茫,卻也不敢停船。隻想著船到了天津府,再把臣的靈柩運回京師來。”

  “誰知臣硬是挺過了一夜,到了第二日,竟然醒過來,恢複了神智。大夫甚覺驚奇,忙叫用提神益氣的藥少量的服了,再適當的進些好克化的飯食。”

  “就這樣,竟一天天的好起來。等快到了天津府時,臣竟然能下床行走了。”

  乾隆全然沒有聽見他後麵的話,隻是怔怔的在心裏一遍又一遍的重複著允禮剛才的話:“二月初二這一日……”

  他猛然驚得渾身一顫,仿佛白日見了鬼一樣盯著允禮,一臉驚恐的神色。

  允禮瞧出了皇上的異樣,詫異的問:“皇上,可是身子不舒服,怎麽瞧著臉上不太好?”

  “哦,許是因為昨夜睡得不實。”乾隆嘴上敷衍著允禮,瞧著他那張因久病氣虛而蒼白得沒有血色的臉,越看越覺得恐怖,他情不自禁的喊了一聲:“孫靜!”

  “主子,”孫靜挑簾進來。

  乾隆見孫靜進來,內心稍安,胡亂的道:“小幾上的那一摞折子裏,有一份是山東布政使嶽濬的,你去找出來,朕一會兒見人要用。”

  允禮見皇上這樣說,拱手道:“皇上萬幾宸翰,若沒別的旨意,臣這就辭出去了。”

  “好,十七叔你好生將養,有事可寫折子奏進來,或讓弘晝捎個話,不必親往宮裏來。”

  看著允禮辭了出去,乾隆的心兀自狂跳不已,感覺額上發涼,用手一摸,是滲出的細汗。

  孫靜已經把小幾上的折子翻了兩遍,邊翻邊念叨著:“主子,咋找不到嶽濬的折子?”

  壓根兒就沒有嶽濬的折子!乾隆木然的道:“沒事了,你下去吧。”

  孫靜一頭霧水的退出去後,乾隆又抹了一把額上的冷汗,眼前還一直浮現出允禮那慘白的臉色和死魚樣的雙眼,越想越覺得害怕。

  他呆呆的念叨:“二月初二,對!我想起來了,二月初二,他就應該已經死了……”乾隆接著道:“以上所說的,你們部裏先議一下,能發部文的就發部文。不宜發部文的,到軍機處去說,難決的還可以奏進來,如有必要,朕可以明發上諭。”

  “總之你要明白,朕全力的支持你,支持學部。你要體諒朕的苦心,放膽做去,不必瞻前顧後,畏首畏尾。”

  “皇上,”明安圖拱手道:“臣本就是一個微末小吏,是皇上天恩特簡才做了這個侍郎。”

  “臣隻想著實心任事,不辜負了皇上的殷殷厚望,不傷了皇上的知人之明,從未敢把個人得失榮辱放在心上。”

  乾隆道:“說得好,隻是還不夠,不隻是為了朕的知人之明,你做的事,是開千餘載未有之先河,奠幾百年強盛之基業!”

  “將來的青史裏,會有你濃墨重彩的一筆。你也盡自把心放到肚子裏。隻要你一心為公,不存私意,有朕在,也沒人能折辱了你。”

  “這麽急著差你們下到省裏去,還為有一樁心事。朕已經打定了主意,乾隆四年己未科的會試要取消了,隻是還沒有詔告天下已。”

  “為的就是新學甫開,很多士子心存抵觸,還有一些人以為新學不過是曇花一現,早晚要辦不下去,還得回到科舉的老路上來。不讓這些人絕了念頭,新學終歸還是個難。”

  “你們下到各省,一定會有人問起己未科會試的事,可含糊的透一下口風,讓他們不要心存指望,卻又不可坐實,宗旨就是要把士子們都引到新學裏來”

  “等到乾隆四年三月,京師大學堂第一批學生也該畢業了。經過考核,成績優異的,直接放出去做官,讓學士們親眼看到,京師大學堂裏學的好的,那就跟從前的進士一樣。”

  “到時朝廷再布告天下,取消科舉製,就容易多了。好,就是這些話,要過年了,朕還有些賞賜,明日差人送過來,你給同僚們分下去。朕不多擾你,也就回了。”

  轉眼間過完了年,已經乾隆三年正月了。

  正月二十五這天,終於盼到了允禮的來信,信是他在寧波上船前寄出的。

  “不是說過完年就回的嗎?怎的拖到了正月十六才開船?”乾隆有些焦急的問。

  弘晝道:“十七叔信上說,過完年正準備啟程,病情突然加重,大夫說不宜舟車勞頓,所以就拖延了幾日,待到病情穩定些才上船。”

  乾隆默然無語,心裏升起一種不祥的預感。

  很快又是半個月過去,已經到了二月初十,仍不見允禮回來,卻接到了一封他從膠州寄來的信。

  原來從寧波出發幾日後,突遇在海上遭遇了狂風,海船緊急停靠在膠州避風。狂風一連刮了幾日,直到正月二十八海船才出港繼續向北來。

  乾隆看罷允禮的信,算計著他的行程,今天已經是二月初十,允禮仍舊沒有任何消息,若是已經到了天津府,就該有信來的。

  天津府離北京這麽近,快馬半日就到。倘若他這時還在海上,恐怕……

  五天後,終於接到了允禮從天津府寄來的信,已經平安下船,歇息一日即往京師來。

  允禮到京後的第二日便遞牌子請見,乾隆讓所有早膳時翻了牌子的官員全部在垂花門候著,第一個召見了他。

  當允禮行動稍緩,卻有條不紊的躬身行禮時,乾隆似乎不敢相信的打量著他,半晌才道:“十七叔快坐,來信上說你病情加重,朕著實惦記著。”

  “現在看來是大安了,瞧著氣色竟比去年走時還要好些。”

  “知道皇上一直惦念著,臣心裏感激莫名,”允禮還是有些氣力不足,緩緩的說道:“說來也怪,想是托皇上的如天之福,臣在膠州避風時,已經藥石無效,病入膏肓了。”

  “因怕這把老骨頭扔在海上,所以硬逼著讓開船繼續北來,上了船病就愈加的重了,到了二月初二這一日,整整昏厥了一天一夜,氣若遊絲,脈息幾無。”

  “隨船的大夫已經斷言,說臣就是在等時辰了,家眷們都慌神了,料定臣是要死在海上了,隻是大海茫茫,卻也不敢停船。隻想著船到了天津府,再把臣的靈柩運回京師來。”

  “誰知臣硬是挺過了一夜,到了第二日,竟然醒過來,恢複了神智。大夫甚覺驚奇,忙叫用提神益氣的藥少量的服了,再適當的進些好克化的飯食。”

  “就這樣,竟一天天的好起來。等快到了天津府時,臣竟然能下床行走了。”

  乾隆全然沒有聽見他後麵的話,隻是怔怔的在心裏一遍又一遍的重複著允禮剛才的話:“二月初二這一日……”

  他猛然驚得渾身一顫,仿佛白日見了鬼一樣盯著允禮,一臉驚恐的神色。

  允禮瞧出了皇上的異樣,詫異的問:“皇上,可是身子不舒服,怎麽瞧著臉上不太好?”

  “哦,許是因為昨夜睡得不實。”乾隆嘴上敷衍著允禮,瞧著他那張因久病氣虛而蒼白得沒有血色的臉,越看越覺得恐怖,他情不自禁的喊了一聲:“孫靜!”

  “主子,”孫靜挑簾進來。

  乾隆見孫靜進來,內心稍安,胡亂的道:“小幾上的那一摞折子裏,有一份是山東布政使嶽濬的,你去找出來,朕一會兒見人要用。”

  允禮見皇上這樣說,拱手道:“皇上萬幾宸翰,若沒別的旨意,臣這就辭出去了。”

  “好,十七叔你好生將養,有事可寫折子奏進來,或讓弘晝捎個話,不必親往宮裏來。”

  看著允禮辭了出去,乾隆的心兀自狂跳不已,感覺額上發涼,用手一摸,是滲出的細汗。

  孫靜已經把小幾上的折子翻了兩遍,邊翻邊念叨著:“主子,咋找不到嶽濬的折子?”

  壓根兒就沒有嶽濬的折子!乾隆木然的道:“沒事了,你下去吧。”

  孫靜一頭霧水的退出去後,乾隆又抹了一把額上的冷汗,眼前還一直浮現出允禮那慘白的臉色和死魚樣的雙眼,越想越覺得害怕。

  他呆呆的念叨:“二月初二,對!我想起來了,二月初二,他就應該已經死了……”乾隆接著道:“以上所說的,你們部裏先議一下,能發部文的就發部文。不宜發部文的,到軍機處去說,難決的還可以奏進來,如有必要,朕可以明發上諭。”

  “總之你要明白,朕全力的支持你,支持學部。你要體諒朕的苦心,放膽做去,不必瞻前顧後,畏首畏尾。”

  “皇上,”明安圖拱手道:“臣本就是一個微末小吏,是皇上天恩特簡才做了這個侍郎。”

  “臣隻想著實心任事,不辜負了皇上的殷殷厚望,不傷了皇上的知人之明,從未敢把個人得失榮辱放在心上。”

  乾隆道:“說得好,隻是還不夠,不隻是為了朕的知人之明,你做的事,是開千餘載未有之先河,奠幾百年強盛之基業!”

  “將來的青史裏,會有你濃墨重彩的一筆。你也盡自把心放到肚子裏。隻要你一心為公,不存私意,有朕在,也沒人能折辱了你。”

  “這麽急著差你們下到省裏去,還為有一樁心事。朕已經打定了主意,乾隆四年己未科的會試要取消了,隻是還沒有詔告天下已。”

  “為的就是新學甫開,很多士子心存抵觸,還有一些人以為新學不過是曇花一現,早晚要辦不下去,還得回到科舉的老路上來。不讓這些人絕了念頭,新學終歸還是個難。”

  “你們下到各省,一定會有人問起己未科會試的事,可含糊的透一下口風,讓他們不要心存指望,卻又不可坐實,宗旨就是要把士子們都引到新學裏來”

  “等到乾隆四年三月,京師大學堂第一批學生也該畢業了。經過考核,成績優異的,直接放出去做官,讓學士們親眼看到,京師大學堂裏學的好的,那就跟從前的進士一樣。”

  “到時朝廷再布告天下,取消科舉製,就容易多了。好,就是這些話,要過年了,朕還有些賞賜,明日差人送過來,你給同僚們分下去。朕不多擾你,也就回了。”

  轉眼間過完了年,已經乾隆三年正月了。

  正月二十五這天,終於盼到了允禮的來信,信是他在寧波上船前寄出的。

  “不是說過完年就回的嗎?怎的拖到了正月十六才開船?”乾隆有些焦急的問。

  弘晝道:“十七叔信上說,過完年正準備啟程,病情突然加重,大夫說不宜舟車勞頓,所以就拖延了幾日,待到病情穩定些才上船。”

  乾隆默然無語,心裏升起一種不祥的預感。

  很快又是半個月過去,已經到了二月初十,仍不見允禮回來,卻接到了一封他從膠州寄來的信。

  原來從寧波出發幾日後,突遇在海上遭遇了狂風,海船緊急停靠在膠州避風。狂風一連刮了幾日,直到正月二十八海船才出港繼續向北來。

  乾隆看罷允禮的信,算計著他的行程,今天已經是二月初十,允禮仍舊沒有任何消息,若是已經到了天津府,就該有信來的。

  天津府離北京這麽近,快馬半日就到。倘若他這時還在海上,恐怕……

  五天後,終於接到了允禮從天津府寄來的信,已經平安下船,歇息一日即往京師來。

  允禮到京後的第二日便遞牌子請見,乾隆讓所有早膳時翻了牌子的官員全部在垂花門候著,第一個召見了他。

  當允禮行動稍緩,卻有條不紊的躬身行禮時,乾隆似乎不敢相信的打量著他,半晌才道:“十七叔快坐,來信上說你病情加重,朕著實惦記著。”

  “現在看來是大安了,瞧著氣色竟比去年走時還要好些。”

  “知道皇上一直惦念著,臣心裏感激莫名,”允禮還是有些氣力不足,緩緩的說道:“說來也怪,想是托皇上的如天之福,臣在膠州避風時,已經藥石無效,病入膏肓了。”

  “因怕這把老骨頭扔在海上,所以硬逼著讓開船繼續北來,上了船病就愈加的重了,到了二月初二這一日,整整昏厥了一天一夜,氣若遊絲,脈息幾無。”

  “隨船的大夫已經斷言,說臣就是在等時辰了,家眷們都慌神了,料定臣是要死在海上了,隻是大海茫茫,卻也不敢停船。隻想著船到了天津府,再把臣的靈柩運回京師來。”

  “誰知臣硬是挺過了一夜,到了第二日,竟然醒過來,恢複了神智。大夫甚覺驚奇,忙叫用提神益氣的藥少量的服了,再適當的進些好克化的飯食。”

  “就這樣,竟一天天的好起來。等快到了天津府時,臣竟然能下床行走了。”

  乾隆全然沒有聽見他後麵的話,隻是怔怔的在心裏一遍又一遍的重複著允禮剛才的話:“二月初二這一日……”

  他猛然驚得渾身一顫,仿佛白日見了鬼一樣盯著允禮,一臉驚恐的神色。

  允禮瞧出了皇上的異樣,詫異的問:“皇上,可是身子不舒服,怎麽瞧著臉上不太好?”

  “哦,許是因為昨夜睡得不實。”乾隆嘴上敷衍著允禮,瞧著他那張因久病氣虛而蒼白得沒有血色的臉,越看越覺得恐怖,他情不自禁的喊了一聲:“孫靜!”

  “主子,”孫靜挑簾進來。

  乾隆見孫靜進來,內心稍安,胡亂的道:“小幾上的那一摞折子裏,有一份是山東布政使嶽濬的,你去找出來,朕一會兒見人要用。”

  允禮見皇上這樣說,拱手道:“皇上萬幾宸翰,若沒別的旨意,臣這就辭出去了。”

  “好,十七叔你好生將養,有事可寫折子奏進來,或讓弘晝捎個話,不必親往宮裏來。”

  看著允禮辭了出去,乾隆的心兀自狂跳不已,感覺額上發涼,用手一摸,是滲出的細汗。

  孫靜已經把小幾上的折子翻了兩遍,邊翻邊念叨著:“主子,咋找不到嶽濬的折子?”

  壓根兒就沒有嶽濬的折子!乾隆木然的道:“沒事了,你下去吧。”

  孫靜一頭霧水的退出去後,乾隆又抹了一把額上的冷汗,眼前還一直浮現出允禮那慘白的臉色和死魚樣的雙眼,越想越覺得害怕。

  他呆呆的念叨:“二月初二,對!我想起來了,二月初二,他就應該已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