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重作布局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04-16 08:50      字數:2182
  乾隆幽幽的說道:“你以為隻有你害怕,我不害怕嗎?正是因為害怕,我昨晚想了又想,咱們必須換個思路了。”

  “原來太短視了,隻想著看住身邊別出事情,結果呢,不也沒看住?為什麽?就因為咱們手裏沒有足夠強的兵權!”

  “如果我們有了足夠的兵權,那些人就會尋思著,即使暗算了我,朝廷大軍一到,照樣將他碾成齏粉!”

  “他的圖謀一樣不會得逞,也許反而能嚇住了他,這就是讓你當九門提督的原因。英諾一直是暫署,是因為你資曆太淺,想再等等,現在看來,等不及了。”

  “還有,我有個預感,這件事情查清楚之後,允祿十有八、九不能再留在軍機處了。允禮本來體弱多病,允祿一退下去,他必然也會稱病請辭。”

  “那你會準嗎?”吳波問。

  “不會,一下子弄掉兩個叔王,會犯了宗室的眾怒,對我們不利,所以還需要把允禮擺在那裏。”

  “反正他是個濫好人,對我們構不成什麽威脅。他身子骨又不好……”說到這裏,乾隆把聲音壓得低低的:“你知道嗎?他隻有一年的壽數了。”

  “啊!你怎麽知道?”吳波驚問道。

  “真實的曆史就是這樣,他卒於乾隆三年二月!具體哪天我記不得了。”

  “我去,那……”

  “那什麽?你可不能說出去,若是說的不準,你就等著挨罵吧。若是真說中了,別人會怎麽看你?你不成了駭人的怪物?”

  “不是,我不是想說出去,我是說,既然咱們穿過來了,許多事情都發生了改變,那允禮的壽命會不會也變了?”

  “我不知道,這要等一年以後才能見分曉。”

  “不是……你都穿過來這麽長時間了,從你接觸過的人當中,沒有驗證過嗎?”

  “你以為我的腦袋是電腦硬盤呀?能把每個無關緊要的人物死在哪天都記得一清二楚?”

  “也是哈。”吳波不言聲了。

  “不管怎麽說,軍機處騰出了位子,你和劉統勳就要先占了,也省得別人惦記了。”

  “你們兩人進了軍機處,力量對比就發生了變化,訥親年輕不敢多說話,以後再議什麽大事,不就容易多了?”

  “隻是你以後的擔子更重了,接手統領衙門以後,再整頓一下粘杆處。如果沒有紕漏,刺客怎麽會對我的行蹤了如指掌?”

  “要說紕漏,宮裏就有一個大的。這個怪我,原來隻注重了內廷侍衛和粘杆處,卻忽略了內務府三旗那幾個營,這次的事,一定是讓人在那裏鑽了空子。”

  “這次事情之後,內廷侍衛和內務府那幾個營都要有大的調整,趁這個機會,把誌遠留給你的那二百多人都補進來。”

  允祿從宮裏辭出來後,一直精神恍惚,他心知要大禍臨頭了!昨天晚上的事,一定是弘晳他們那幾個天殺的混賬幹的。

  這案子想查出來太容易了,任誰也能想到,那些人絕對不是冒充的,而是貨真價實的內務府營兵,利用值守宮門的便利條件混進了後宮。

  順藤摸瓜,沒個破不了案的。弘晳他們肯定是完了,現在的關鍵是會不會把自己牽連進來。

  他現在萬分後悔曾經和他們幾個說了那麽多的牢騷話,還透露給他們許多消息。聽弘曆今天的口風,不但已經疑到宗室裏的人,甚至對他的態度也有明顯的變化。

  “十六叔的差事夠多了……”他腦海裏總是響起弘曆的這句話,怎麽想都覺得是話中有話。

  看來自己退出軍機處,撤差回家是一定的了,能不能保住這個親王爵位都不好說。

  他越想越害怕,回到府中,一頭鑽進內院小書房,把使喚的人都支開,就在書房裏仔細的翻找起來。

  他把所有的往來信件都找出來,堆成了一個小山,然後一封一封的拆看,覺得裏麵稍有不妥的詞句就揀出來。

  誰知道弘晳他們幾個被抓後,嚴刑拷打之下會不會把自己供出來?誰知道自己會不會被抄家?

  要知道,抄家可是他阿瑪的拿手好戲,當年追討官員所欠的虧空,抄家抄得雞飛狗跳,人心惶惶。

  那些年,連民間鬥雀牌(打麻將)都有了一種新的和法,贏得最大的一種和法就叫做“抄家和”,意思是把別人贏得分文不剩。

  這個弘曆,麵兒上看著溫文爾雅,平易近人,真翻起臉來,比他老子更狠!

  前麵幾代皇帝都和朝鮮相處的甚是融洽,他剛登基一年不到,說滅就給滅了。就這副心腸,真抄了他這個十六叔的家,又有什麽稀罕?

  他把揀出來的信件都扔在銅盆裏,一把火燒了,然後回到臥房,一頭倒在床榻上,惴惴不安的胡思亂想。

  今天皇太後移駕壽康宮,後晌,乾隆早早的來給皇太後請安。

  壽康宮溫暖敞亮的東暖閣裏,皇太後的心情很好。

  笑著叫他起來坐了,頭一句話就說:“昨個兒你走後,我聽永和宮的人說起才知道,海佳氏那孩子有救駕之功呢,可巧昨日我還給了她臉色看。”

  乾隆笑道:“別說您沒有什麽重話,就真有,她也隻有應承的份,哪值當皇額娘這麽掛心?”

  “不是這話,”皇太後正色道:“這和別的不一樣,我仔細問了永和宮的人,就昨天那情景,那明擺著就是要舍出命的事。”

  “都是女人家,又不是侍衛。若是你額娘在場,許會做得出來,若說別人能做得出來,我還真不敢相信,偏她就能做得出來。”

  “這孩子平日裏瞧著尋常,到了節骨眼兒上,真就讓人賓服!”

  乾隆道:“若不是皇額娘昨晚的雷霆之怒,讓太監們拖住了那夥刺客,就縱有幾個海佳氏,怕也一命嗚呼了。”

  “說到這,兒子還想請皇額娘示下,”他換了莊容:“昨日為救駕歿了的那些太監,要如何撫恤才妥當?”

  皇太後輕歎了一口氣,說道:“這都是舍命護駕的功勞,不能比照著戰場殉國一樣撫恤。聽說那裏麵還有幾個侍衛,就按著侍衛一樣,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