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不世之材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04-16 08:50      字數:2198
  “康熙五十一年,你因才華出眾,頗受聖祖爺青睞,曾奉旨與聖祖爺一起聽西方傳教士講授測量、天文、數學。”

  “還曾與梅?成,陳厚耀等人一起隨駕去熱河,那一年你才二十一歲,就已經是時憲科五官正了,對吧?”

  “皇上說的一點也不差。”明安圖幾乎要落下淚來。

  “可是自打雍正朝開始,世宗爺忙著清理虧空,推行新政,還有西北戰事,有些地方就顧不及了。”

  “讓你這樣一個大才,在從六品的位子上一幹就是二十幾年,豈止是你個人仕途蹇滯,也是國家的損失啊!”

  皇上的話說到了明安圖的心裏,發自內心的感動,還有鬱於胸中多年的憤懣,一下子湧上心頭,淚水不由自主的湧流出來,又怕君前失儀,忙用手去擦拭。

  乾隆沒再說話,等他情緒平複了些,接著說道:“你不僅通曉天文曆法,還精於算學,測繪。在欽天監是埋沒了你,你不要在那兒了。”

  明安圖這時已經恢複常態,隻是眼圈還略紅,他拱手道:“微臣謹遵聖命,不管去做什麽,唯當拚死效命而已。”

  “嗯,好!朕要在六部之外,再成立一個學部,主管全國的教育、考試、遴選人才。由鄂爾泰、張廷玉分別兼任這個學部的滿漢尚書,你來做侍郎。”

  雖然乾隆的聲音不高,但仍是驚得明安圖渾身一顫,他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但是自己與皇上近在咫尺,分明聽得真切。

  自己從一個從六品微末吏員驟然升為正三品侍郎,讓他無論如何不敢相信。他慌急的拱手道:“皇上,臣不敢奉詔!”

  “如此驟進超擢,非但以微臣德才難以勝任,且幸進之風一開,也關乎朝局吏治,臣不敢不鬥膽進言。”

  “你這話,也是題中應有之義,但朕卻不以為然。”乾隆喝了一口茶,接著道:“若你隻是做得八股文,寫得頌聖詩,每日裏上傳下達,庸庸碌碌,你確實也隻配做個循吏。”

  “可你是我大清朝的不世之材,若讓你一直埋沒下去,不隻是國家的損失,不也傷了朕的知人之明?”

  “朕意已決,你不必再推辭。鄂西林和張衡臣軍機處裏都忙得七葷八素的,哪有空過問學部裏的事情?”

  “隻是因為你畢竟驟升高位,怕難以服眾,處處被刁難掣肘,所以才讓他們來兼這個尚書,就為借這兩尊神來鎮一鎮小鬼兒。”

  “他們不到部視事,也不幹預你部裏的日常,一切由你這個侍郎做主!”

  “皇上,這……”明安圖更惶恐了。

  “聽朕說完,”乾隆製止了他的謙讓,順著自己的思路接著說道:“你在六部九卿裏,挑一個諳熟政務,能協調各方的滿臣去做學部滿侍郎。”

  “隻要你確定這人能行,不拘他現是什麽官職,朕都升他做這個侍郎,知道為什麽要讓你來挑嗎?”

  “就為了防止這個滿侍郎到任後,仗著滿人的身份壓過你一頭,那樣你就難做了。”

  “讓滿侍郎去處理瑣事,你隻管抓好你的教育,考試,還有學術。”

  “學部在各省裏還要設學務司,專司省裏的教育,考試。學部成立後,國子監裁撤掉,就在原址成立學部衙門,在國子監裏挑出一些得用的吏員充實到學部衙門裏。”

  “你看,朕說的這些,是否可行?”他問道。

  明安圖聽完皇上的這番話,心知皇上已經是深思熟慮,籌劃已久,自己若是再推辭,就有些矯揉造作了,於是說道:“聖上寄臣以腹心,臣敢不鞠躬盡瘁?”

  “臣想,既設了學部,就要設立國家學堂,收入各省選拔出來的卓異生員來教授,以為國家作養人才。”

  “說得好!有眼界!”乾隆讚道:“朕果然沒看錯你,這正是朕要說的。不瞞你說,朕不但早想過建個這個國家學堂,連總教習的人選朕都想好了。”

  “敢問聖上選了何人?”

  “這個人你熟得很,梅?成,怎麽樣?夠不夠份量做這個總教*********,梅?成豈止夠做總教習,就是來做這個學部侍郎也綽綽有餘!”

  “侍郎還是你做,他望六十的人了,擔子太重了,怕身子骨頂不下來,所以就讓他做這個總教習,再抓緊作養幾個得用的人才出來,省得將來青黃不接。”

  “這個國家學堂要起個名字,你看起個什麽名字好?”

  明安圖略一思索,道:“皇上,四大書院聞名天下,這個國家學堂既在京師,就叫京師書院可好?”

  “京師是不錯的,隻是叫書院似乎小了點。這個國家學堂,不隻要教授四書五經,還要教授天文、地理、算學、政治、農礦、工程、商學、兵學,以後還要有醫學,夷語等諸多學科,豈是一個書院能局限的?”

  明安圖聽了,激動的說道:“皇上,如此一所學堂,那要占多大的地方啊?”

  “嗬嗬嗬,”乾隆笑道:“開館子不怕大肚子漢,你隻管將可造之才盡數招來,若京城撂不下,朕把京西的園子劃給你一片,總夠用了吧?”

  “皇上,不可!”明安圖慌道:“京西的園子曆來是天子行宮,聖駕避暑之地,臣怎敢僭越?”

  “朕說行就行,有什麽事能比為國家作養人才更大?你隻管做去,萬事有朕給你作主!”

  明安圖激動得再也坐不住了,起身伏地叩頭道:“臣代天下士子叩謝皇上如天恩德!”

  “起來吧,”乾隆溫聲道:“馬上要開秋闈了,明天九月還有一場恩科,依照朕的本意,明年的恩科不開也罷。”

  “隻是諸王、大臣紛紛上奏,新朝伊始,若不加開恩科,怕寒了天下士子的心,朕也隻好應允了。”

  “你來做秋闈的副主考,好在秋闈已經改過了,不再考八股文,今年、明年兩次會試,興許會選出一些得用的人才,你留心甄別,因才施用,充實到部裏或是學堂裏去。”

  “臣遵旨,既然皇上如此說,這個學堂不僅規模空前,科目齊全,且是為國家作養頂尖人才的地方,臣想就叫京師大學堂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