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隨意拿捏
作者:安年      更新:2021-04-16 01:59      字數:3502
  “聽說五哥兒中了解元,二弟妹,這是天大的喜事啊,你們哭什麽?”大房得到信兒,張氏滿臉帶笑的過來道喜,瞧見宋氏和餘夢山抱在一起哭,笑著道。

  “是,是。”宋氏忙用袖子擦了擦眼角,笑著道,“我是太高興了。”

  張氏點點頭,“換做我,我也能高興得哭上一場。”

  她又道,“五哥兒呢?快讓我瞧瞧咱們的解元郎!”

  餘啟蟄從裏屋走了出來,已經換了一身鴉青色的長衫。

  許是中舉給人的錯覺,清瘦高大的身影仍舊是站在餘家這陳舊的小屋裏,但卻給人一種不敢直視的氣度,他清雋冷峻的麵容要比往日都更惹眼。

  就在這時,院外傳來了人群的喧囂聲,就好像今日餘家在辦喜宴一般,熱鬧非凡,不知是誰喊了句,“縣老爺來了!”

  餘儒海聽到動靜,忙來到東屋,帶著滿臉的笑容,和顏悅色的道,“五哥兒,快隨我去迎縣令大人。”

  這樣的大場麵,婦人自是登不上台麵,餘儒海領著家中的男丁,朝院門外行去,特意讓餘啟蟄就跟在他身邊,往日最受疼愛的餘謹書和餘謹言隻能默默的跟在後麵。

  幾人在門口站定,長奎縣的縣令高雲升正從馬車上下來,他身後跟著幾位體形富態的豪紳,縣學的林山長和張家老爺赫然在列。

  餘儒海迎上前,雙手作揖,“縣令大人安好。”

  高雲升滿麵春風,抬手止住了餘儒海的見禮,笑道,“快別見外,想來您已是知道了,你家哥兒中了解元!”

  他看向餘儒海身旁的餘啟蟄,眼裏滿是讚賞,“這就是你家五郎吧?三年未見,愈發俊朗,果真是一表人才,當年他拿下童生試的案首尚曆曆在目,如今已中了舉人,前途不可限量啊。”

  餘啟蟄不卑不亢的拱了拱手,“高大人謬讚了。”

  餘儒海笑著請道,“大人快屋裏坐。”

  高雲升一邊往屋裏走,一邊說話,“當年餘五郎中了小三元,我便知會有這一日,你家五郎給咱們長奎縣爭臉了,鄉試奪了第一名,可真真是個好苗子。”

  餘儒海滿麵紅光,一臉與有榮焉。

  一眾人在堂屋坐定,高縣令瞧著餘啟蟄,語氣溫和的問道,“先前聽說你身子不好,故這三年都未再下場,如今可大好了?”

  “已無大礙了。”餘啟蟄坐在下首,從容答道。

  高縣令點點頭,今日這樣風光耀眼的時刻,堂下的年輕人仍如三年前那般不驕不躁,沉穩有度,光是這份定性,尋常人便少有,出生在平民百姓家,卻有這樣的氣度,絕非池中之物。

  一朝大鵬隨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

  高縣令不由愈發欣賞,道,“五郎還未曾及冠吧?”

  “未曾,他今年十六,過了年關便十七了。”餘儒海笑道。

  高縣令暗自感歎,難怪楊知府會相中餘家五郎,若是他有個年歲相當的女兒,怕也是要動心,將她嫁與餘五郎。

  “這位是回春堂的沈老爺,這位是有餘米鋪的張老爺,這位是縣學的林山長,這位是……”高縣令將堂內幾人一一介紹完,“幾位都是得知五郎中了解元,隨我來賀喜的。”

  沈老爺先笑著道,“沈某恭喜餘五郎中了解元,五郎年紀輕真是天縱奇才。”

  餘啟蟄謙和的笑了笑,眸光落在了一旁的張老爺身上。

  張老爺隻覺如芒在背,餘光掃到角落裏的餘謹書和餘謹言,張老爺背上虛汗連連,他是萬萬也沒有想到,中了解元的餘家五郎,竟是當初被他從生員上劃去名字的那個餘家,是登門給秀月瞧病的那個餘家。

  他笑容僵硬,厚著臉皮道,“張某也給餘五郎道喜了,說起來還真是緣分呐。”

  “哦,這話怎麽說?”高縣令喝了口茶,以為張老爺與餘五郎認識,笑著問道。

  張老爺硬著頭皮道,“先前小女生病,便是餘家的孟姑娘給治的,中間有些許誤會,張某先在這裏賠個不是。”

  “孟姑娘又是誰?”有人好奇問道。

  餘儒海也聽出這個張家老爺是誰了,心下不由冷哼,嘴裏道,“張老爺說的是餘嬌丫頭吧,她是我二房的孫女,五哥兒的妹妹。”

  他麵有得色的道,“諸位有所不知,我餘家祖上行醫,與沈老爺是同行,隻是我如今年紀大了,家裏的幾個哥兒又都在讀書,一手醫術便傳給了二房的丫頭,她是個聰慧的,前些時候才隨著穆家二爺去青州給知府夫人看診回來。”

  高縣令當即讚道,“你們餘家當真是能人輩出,小輩一個二個這般出色,實在叫人羨慕。”

  眾人也隨聲附和。

  餘儒海打定主意要出一口當日的惡氣,他覷著張老爺道,“隻是女兒家行醫多有不便,難免會受些欺負,當初就因著一些誤會,張老爺就劃去了我家三個哥兒的生員名單,唉,說來還要多謝謝林山長出手相助。”

  “聽說五哥兒中了解元,二弟妹,這是天大的喜事啊,你們哭什麽?”大房得到信兒,張氏滿臉帶笑的過來道喜,瞧見宋氏和餘夢山抱在一起哭,笑著道。

  “是,是。”宋氏忙用袖子擦了擦眼角,笑著道,“我是太高興了。”

  張氏點點頭,“換做我,我也能高興得哭上一場。”

  她又道,“五哥兒呢?快讓我瞧瞧咱們的解元郎!”

  餘啟蟄從裏屋走了出來,已經換了一身鴉青色的長衫。

  許是中舉給人的錯覺,清瘦高大的身影仍舊是站在餘家這陳舊的小屋裏,但卻給人一種不敢直視的氣度,他清雋冷峻的麵容要比往日都更惹眼。

  就在這時,院外傳來了人群的喧囂聲,就好像今日餘家在辦喜宴一般,熱鬧非凡,不知是誰喊了句,“縣老爺來了!”

  餘儒海聽到動靜,忙來到東屋,帶著滿臉的笑容,和顏悅色的道,“五哥兒,快隨我去迎縣令大人。”

  這樣的大場麵,婦人自是登不上台麵,餘儒海領著家中的男丁,朝院門外行去,特意讓餘啟蟄就跟在他身邊,往日最受疼愛的餘謹書和餘謹言隻能默默的跟在後麵。

  幾人在門口站定,長奎縣的縣令高雲升正從馬車上下來,他身後跟著幾位體形富態的豪紳,縣學的林山長和張家老爺赫然在列。

  餘儒海迎上前,雙手作揖,“縣令大人安好。”

  高雲升滿麵春風,抬手止住了餘儒海的見禮,笑道,“快別見外,想來您已是知道了,你家哥兒中了解元!”

  他看向餘儒海身旁的餘啟蟄,眼裏滿是讚賞,“這就是你家五郎吧?三年未見,愈發俊朗,果真是一表人才。”

  餘啟蟄不卑不亢的拱了拱手,“高大人謬讚了。”

  餘儒海笑著請道,“大人快屋裏坐。”

  高雲升一邊往屋裏走,一邊說話,“當年餘五郎中了小三元,我便知會有這一日,你家五郎給咱們長奎縣爭臉了,鄉試奪了第一名,可真真是個好苗子。”

  餘儒海滿麵紅光,一臉與有榮焉。

  一眾人在堂屋坐定,高縣令瞧著餘啟蟄,語氣溫和的問道,“先前聽說你身子不好,故這三年都未再下場,如今可大好了?”

  “已無大礙了。”餘啟蟄坐在下首,從容答道。

  高縣令點點頭,今日這樣風光耀眼的時刻,堂下的年輕人仍如三年前那般不驕不躁,沉穩有度,光是這份定性,尋常人便少有,出生在平民百姓家,卻有這樣的氣度,絕非池中之物。

  一朝大鵬隨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

  高縣令不由愈發欣賞,道,“五郎還未曾及冠吧?”

  “未曾,他今年十六,過了年關便十七了。”餘儒海笑道。

  高縣令暗自感歎,難怪楊知府會相中餘家五郎,若是他有個年歲相當的女兒,怕也是要動心,將她嫁與餘五郎。

  “這位是回春堂的沈老爺,這位是有餘米鋪的張老爺,這位是縣學的林山長,這位是……”高縣令將堂內幾人一一介紹完,“幾位都是得知五郎中了解元,隨我來賀喜的。”

  沈老爺先笑著道,“沈某恭喜餘五郎中了解元,五郎年紀輕真是天縱奇才。”

  餘啟蟄謙和的笑了笑,眸光落在了一旁的張老爺身上。

  張老爺隻覺如芒在背,餘光掃到角落裏的餘謹書和餘謹言,張老爺背上虛汗連連,他是萬萬也沒有想到,中了解元的餘家五郎,竟是當初被他從生員上劃去名字的那個餘家,是登門給秀月瞧病的那個餘家。

  他笑容僵硬,厚著臉皮道,“張某也給餘五郎道喜了,說起來還真是緣分呐。”

  “哦,這話怎麽說?”高縣令喝了口茶,以為張老爺與餘五郎認識,笑著問道。

  張老爺硬著頭皮道,“先前小女生病,便是餘家的孟姑娘給治的,中間有些許誤會,張某先在這裏賠個不是。”

  “孟姑娘又是誰?”有人好奇問道。

  餘儒海也聽出這個張家老爺是誰了,心下不由冷哼,嘴裏道,“張老爺說的是餘嬌丫頭吧,她是我二房的孫女,五哥兒的妹妹。”

  他麵有得色的道,“諸位有所不知,我餘家祖上行醫,與沈老爺是同行,隻是我如今年紀大了,家裏的幾個哥兒又都在讀書,一手醫術便傳給了二房的丫頭,她是個聰慧的,前些時候才隨著穆家二爺去青州給知府夫人看診回來。”

  高縣令當即讚道,“你們餘家當真是能人輩出,小輩一個二個這般出色,實在叫人羨慕。”

  眾人也隨聲附和。

  餘儒海打定主意要出一口當日的惡氣,他覷著張老爺道,“隻是女兒家行醫多有不便,難免會受些欺負,當初就因著一些誤會,張老爺就劃去了我家三個哥兒的生員名單,唉,說來還要多謝謝林山長出手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