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李雁的代遇
作者:藍色星輪      更新:2021-04-15 03:36      字數:2446
  蘇武跑完步回來時,順便把仙女湖半山上的李雁也接了過來。

  他琢磨著今天是個好日子,便和李雁商量著新宅過門頭後直接讓小姑娘正式拜她為師。

  這樣蘇武以後也好有個名正言順的理由把李雁接到養心穀居住。免得她一把年紀還獨居在半山腰上,缺水缺電的。上下山的路又陡又滑,萬一摔了個好歹也是麻煩事。

  反正完整的養心穀式院落都有正屋、偏室、耳房還有兩個廂院,哪怕新家的西廂已經改成了診所,其他空房間仍然多的是,住誰不是住?

  李雁想了想,便答應了下來。

  人上年紀,自然更願意和自己的孩子住在一起,以便共享天倫。然而她始終放心不下師門裏保存下來的眾多書畫宗卷,另外還要在養心穀教蘇晚琴技和書法,根本走不了。是以住到蘇武家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蘇武跑出了一身的汗水,先去洗個澡。文藍便把李雁的身份介紹給自己父母。

  外孫女的師父?

  文正陽夫妻俱是吃了一驚。兩人齊齊後退一步,上上下下打量著眼前的婦人。

  顯然這很是不禮貌,然而他們卻顧不上。

  這一打量,兩人不由有些皺眉。

  李雁看起來年紀比他們大得多,她手裏都已經拿上了拐杖,飽經風霜的臉上更是刻著深深的皺紋。花白的頭發倒是梳理得十分整齊,讓人一看就覺得清爽。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兩隻眼睛,深邃明亮,看上去特別有神。

  但無論怎麽說,這還是一個普通通通的鄉村老婦。唯一有些特殊的是她背後始終牢牢背著一個長條狀的背袋。

  兩人不約而同地回頭狠狠地瞪了文藍一眼。作為在城裏呆了一輩子的人,他們更習慣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去接受教育,哪有隨便找一個鄉野老婦來教的道理。

  “小藍,”席秋華忍不住把女兒扯到一邊,委婉地開口。

  “小晚才兩歲出頭,用不著急著學什麽東西,要不先讓她在家玩個一兩年?平時的一些常識爸媽可以幫你教她。等她再長大點,我們再給她尋個好點的幼兒園。”

  文藍不置可否,笑得神秘兮兮。

  “媽,我知道你的意思。不過這李奶奶可不是我給你外孫女找的老師,她是小晚的師父。”

  她掰著手強調道:“老師、師父,這兩個稱謂在養心穀這裏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席秋華聽得莫名其妙,氣呼呼地掐了女兒一把,“什麽意思?你給我說清楚點。”

  文藍正想開口,就看見白倩站在正屋門前,緊張地朝自己招著手。

  “媽,助理叫我呢,可能是工作上有什麽急事。小晚的事我以後再跟你詳細說或者呆會你問蘇武去。”

  這段時間的白倩起早摸黑地工作,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替文藍和彩虹娛樂打著嘴皮官司。文藍也算熟知白倩的性情了,不到萬不得已她是不會來打擾自己的。

  “工作工作,就知道工作。”席秋華瞪著女兒轉身離開的背影,“是工作重要還是你女兒重要?”

  文藍嘻嘻地朝她作了個鬼臉,指了指院門口的方向。

  席秋華下意識地扭頭看去,頓時眼前一亮。

  那邊蘇晚彎著小腰,小小的人兒也不知道和腳邊的小獅子嘀咕著什麽。她一臉認真地比劃著各種手勢,磨磨蹭蹭地走進了院子。

  李雁活了大半輩子,即使沒聽清文藍和席秋華的話,猜也猜得到她們母女倆在說什麽。不過她被人誤解的時候多了去,對此絲毫不放在心上。

  看見小徒弟回了家,李雁和往常一樣把背後的古琴取了下來,和蘇武帶回來的幼童練習琴一起並排放在麵前的桌子上。

  她逐弦拔了拔,側著耳朵分辨了下各弦的音色。

  比起很多樂器,古琴的聲音一向不大,然而一直和小家夥爭論著什麽的蘇晚卻像長了順風耳。弦聲一起,她就抬頭望了過來。

  “師父,你什麽來晚晚家的?”

  小姑娘歡喜地啪啪啪跑了過來。

  她踮著腳尖整個人趴在桌子邊上,兩隻大眼睛忽閃忽閃地看著李雁和她手底下的古琴,不時還伸出小手去勾動著琴弦。

  一時間院子裏琴錚錚作響。

  “來了一會兒了。”李雁嗬嗬一笑,示意蘇晚過來坐下。

  “好的,”小丫頭歡快地點了點頭。她黑白分明的眼珠子眨了眨,似乎想起了什麽。

  “師父你等等。”

  說完,蘇晚直接繞過桌子向東廂院前的花叢跑去,最後停在了幾個竹匾前。

  抬頭看著花叢上方的竹匾,蘇晚使勁地踮起腳尖,小手努力地朝竹匾伸去。然而她還實在太小,無論怎麽努力,小手還是夠不著。

  安安一看小主人的動作,兩隻眼珠子滴溜溜一轉,它嗷嗷叫了幾聲,轉身跑到院子中央的碧桐下,嘩啦啦地把蘇晚專用的小塑料凳子給拖到了她身邊。

  席秋華可不敢讓蘇晚自己一個人搖搖晃晃站到凳子上,連忙走過來把她扶著。

  “小晚,你要拿竹匾裏的東西嗎?夠不著的話,下次記得叫外婆幫你啊。”

  正說著,席秋華瞧了眼幾個竹匾裏裝的東西。

  裏麵全是些黯淡的五角星狀物質,一個個排得密密麻麻的,也不知道有多少。

  正是他們昨天吃剩的酸楊桃。蘇武把它們一一切成了片,用特製的配料泡製好,放在這些洗幹淨的竹匾裏晾曬,準備把它們作成楊桃幹。

  這可是養心穀本地一道不錯的風味小吃。

  “外婆,晚晚要。”蘇晚依然努力地伸著小手。

  席秋華是北方人,根本分不清這些是什麽。但她剛才看見蘇雪把這些竹匾從屋裏端了出來,估計是些吃的,也就放心地拿了些準備放進蘇晚的小手裏。

  隻是沒等她鬆手,小姑娘似乎又想起了什麽。她啪地一聲從凳子上跳了下來,飛快地邁著小短腿,一溜煙地朝著正屋前的小籠水跑去。

  “小晚,你又要去哪?”席秋華看得一頭霧水。

  “外婆,姑姑說拿吃的前要洗手手。”小姑娘清脆的聲音隨著風漂了過來。

  很快蘇晚洗了手,回來喜滋滋地從席秋華手裏接過桃楊片,雙手捧著像獻寶一樣送到李雁麵前。

  “師父,”小姑娘眼巴巴地望著她,“這是昨天晚晚和爸爸一起作,很好吃的。你嚐一嚐。”

  李雁當然認得楊桃片。她聽著蘇晚細聲細氣的聲音,看著那雙忽閃忽閃的大眼睛,頓時覺得心都要化了。

  “好好。”李雁親膩地一把把蘇晚摟在懷裏,還想著把小姑娘擱到自己腿上的,隻是體力不支,隻好拍了拍她的後背。

  “來這兒之前,師父已經吃了早飯。不過這是晚晚給的,當然要嚐嚐。”

  說完,她樂嗬嗬地拿起一片放進嘴裏,津津有味地嚼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