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殿下是否多慮了
作者:貧道修的是問情道      更新:2021-04-14 19:44      字數:3167
  (貧道在此萬分抱歉,昨天的章節更新出現了一丟丟的小失誤,二百五十七章發了個重複的章節上去,為讀者閱讀造成了不好的體驗,貧道在此賠個不是。

  目前已經重新更改上傳。

  另外,就是,本書的第一卷萬曆朝之紫禁風起寫到這裏,也已經基本上,漸漸的快進入了尾聲,快要結束了,有些故事貧道並沒有打算著重的去描寫,比如李進忠帶著東廠在淮揚一帶暗查鹽商和東林黨勾結而弄出來的綱鹽法,方正化、許顯純等人如何為朱由楫組建、訓練“蛛網”.......包括主角該如何與鄭貴妃在皇宮內鬥智鬥勇其實都是可以花費一些筆墨去刻畫描寫一番的,但是結合了一些史料來看,鄭貴妃其實在政治手腕上真的並不高明,更多的其實就是依仗著萬曆對她的寵愛而已,而萬曆其實也並不真的就昏庸,所以也就沒有更多和仔細的在這方便去下功夫。

  若是有什麽不足之處,還請讀者朋友們可以在評論中指出來,但求別罵的太難聽就可以了。

  下一卷便是主角在天啟朝的故事了........)

  想好了今後要如何用這些當世的科學大家之後,朱由楫在這一瞬間的心情更加的美妙了,待眾人談論的差不多了之後,朱由楫看了看天上的太陽,於是招來了一名太監,在他耳邊輕聲吩咐了幾句,那太監忙必跌的領了朱由楫的命令退了下去。

  原來是他見此時時間已經不早,快要接近午時,該是時候準備用午膳了,所以便命太監讓王府的禦廚準備一些飯菜,算是自己招待李之藻、畢懋康、孫元化、茅元儀和宋應星、王徵六人入京的接風之宴,雖然今日距離他們六人陸續抵達京師已經過去了半月有餘。

  但是,畢竟也是一種心意不是。

  順便的,便連金尼閣、龍華民、湯若望他們這一群天主教的傳教士,朱由楫也一並的算上了,也趁著這個時候和金尼閣、湯若望他們這些傳教是再拉近一些關係,也算是為了今後更好的合作嘛。

  因為此時尚在大行的萬曆皇帝與王皇後的國喪期間,朝廷命令不得宴樂,朱由楫身為當今的三皇子,又是堂堂的蘭陵郡王,自然還是要遵守些規矩的。

  所以禦廚準備的吃食並不顯得豐盛,更沒有酒水,不過就是簡單四菜一湯,而且都是單獨呈上來的那種小分飯菜,唯一比較值得說到的或許就隻有禦廚所用的食材可能稍微要高級一點,然後廚藝比之民間要好上許多。

  雖然在吃飯的時候沒有酒水,但是在用過午飯,漱過口之後,確有人奉上今年才從浙江進貢春茶。

  嫋嫋茶煙升騰,輕嗅一下一股淡淡的清香進入鼻腔令所有人都精神一震,微微的嘬上一小口杯中碧綠的茶湯,獨有的清甜甘柔便在舌尖味蕾之上韻蕩開來,淡淡的......

  朱由楫為了招待他眼中的這群國寶級別的科研大家,可算是下了本錢了。

  因為朱由楫招待大家在午飯之後喝的並不是一般的春茶,而是今年在從浙江進攻來的明前龍井,也就是清明節之前采摘下來的,而且他手裏麵的這些茶葉還是萬曆賜給他的,手裏總共也沒有兩斤的。

  朱由楫本身也是比較喜歡喝茶的,喜歡喝茶的人多少都知道,不管是什麽茶葉根據采摘時間的不同,主要是分為春茶、夏茶和秋茶。

  而在春茶、夏差和秋茶之中,其中又尤以春茶才是最好的,龍井春茶,自古便有“雨前是上品,明前為珍品”的說法,明前春茶無論是品相還是口味都是極佳的。

  在春茶的生長期間,氣溫一向是比較低的,日照強度也較弱,加之這段時期之內雨水充沛,這一生態條件非常有利於茶樹的代謝,故而芽葉的物理性狀和化學特性是最好的時候。主要就是表現為芽葉嫩度好,持嫩性強,葉質柔軟,且富有光澤,芽葉肥壯,茸毫多,色澤綠,紫芽少。

  經過了一整個冬天的潛伏期,茶葉中的香氣物質和滋味物質含量最豐富的時候。但是由於清明節前,茶樹發芽數量畢竟有限,生長速度較緩慢,能達到采摘的標準的產量很少,每年的產量都始終有限,且每年的產量也不固定,大部分采摘下來之後都被作為貢品進貢給了皇室,僅有極少的部分被一些大商人賣下,所以明前的龍井春茶便顯得很珍貴了。

  一口明前龍井春茶,讓所有人臉上都不禁流露出了一抹或滿足、陶醉,或回味、震驚的神情。

  其中,傳教士們麵上的神情最是豐富,當即便有人對其讚不絕口,直誇他們從來沒有喝過這樣神奇的飲料,神奇的東方樹葉泡製成的神奇的飲料。

  朱由楫放下手中的茶杯,笑嗬嗬的解釋了一句:“這是中國從至少三千年以前便開始喝了的,而大家現在喝的這種茶叫做明前龍井,隻有在每年的清明節前才會有極少的一點產量,非常珍貴,價比黃金!”

  “有喜歡的,可以多喝一點。”

  “多謝殿下的明前龍井,”李之藻輕輕捋著自己頷下的胡須,對朱由楫說到,“此茶可是春茶中的極品啊!”

  朱由楫也笑著道;“明前龍井雖是極品,然則始終不過也隻是一個用來供世人喝著消遣的飲品罷了,而在坐的各位都是當世的大才,一身的知識、學問,明前龍井正該泡於諸位喝來才是。”

  “當不得殿下如此稱讚。”王徵此時也出聲說到。

  朱由楫對此隻是笑笑沒有多做解釋,倒是茅元儀想了想,站起身來對朱由楫躬身行了一禮,“殿下召集學生等人入京,不知是有何事需要我等效力的?”

  茅元儀的問題,讓剛剛還在談笑飲茶的李之藻、王徵、孫元化、宋應星、畢懋康都將目光轉向了主位上的朱由楫,同時豎起了自己的耳朵,茅元儀問出了他們也是很關心的問題,很想知道朱由楫這位當朝的三皇子,大行皇帝陛下在位時親封的蘭陵郡王召集他們這些人入京,到底是有何事需要他們效力的。

  就連以金尼閣、龍華民為首的一眾傳教士們也是如此,都放下了自己手裏的茶杯,也跟著將目光轉向了朱由楫這位蘭陵郡王身上。

  終於有人問到正題上麵來了,朱由楫略作沉吟,考慮了一下該怎麽說,或者是在考慮自己的目的要不要此時當著這些傳教士的麵說出來,不過想到反正這些傳教士因為想要傳教還有求與自己,而且曆史上的這些傳教士因為與徐光啟、孫元化等人交好便為大明朝做了不少事情,最重要的是在蟎清徹底占領華夏之前,他們是沒有可能與蟎清集團走到一起的。

  況且,自己要做的事情和計劃中,也是少不了這些歐洲來的傳教士們的,特別是在與火器的研究和製造這一塊兒。

  所以,隻是略微沉吟了一瞬間,朱由楫便已經在心裏麵做出了決定,淺淺的啜飲了一口清香微甘的明前龍井,這才緩緩說道,“各位的知識和才幹在當世來說都是一等一的,譬如在軍器方麵便絕對當得上是我大明朝當世之大家,而這些正是朝廷需要的。”

  “我大明朝自從太祖立國,重建中華以來,雖然依仗兵威曾一度打的北邊草原上的蒙古人俯首稱臣,但是二百餘年來始終未能徹底將之解決,始終是我大明的一大邊患,更是兩次讓人圍了京師,還有一次更是連皇帝都讓人給俘虜到了草原上旅遊了一圈,前宋的靖康之變差點兒重演,”朱由楫有些許嘲諷之色,“說實話,真是有些丟臉!”

  “如今,北邊草原上的邊患依舊還未得到徹底解決呢,這東北的遼東建奴又開始崛起了,北邊草原上的蒙古人本就不老實,時又寇邊,戕害我大明百姓;而建奴更是狼子野心,那虜酋努爾哈赤於萬曆十五年猛攻禿隆城開始征伐女真各部,三十五年間雄霸女真各部......萬曆四十六年,虜酋誓天謀反,先是下撫順、破清河,接著便是薩爾滸一戰令朝廷損兵折將,建奴屠開原、鐵嶺,令建奴聲勢日漸強大。”

  “弓馬騎射,向來便是蒙古和女真人所擅長的,若是不想辦法加以對建奴和蒙古的遏製,孤憂慮的是終有一天,這中原的萬曆河山還會如被異族的鐵蹄所踐踏,漢家百姓也會成為異族的口中的兩腳羊,華夏萬裏盡是胡風,遍地腥膻!”

  “殿下是否多慮了?”李之藻聞言,略微皺了皺他的眉頭,有些不解的對朱由楫拱了拱手,“建奴雖然於關外興起,薩爾滸一戰雖讓建奴僥幸得勝,臣以為,不過隻是建奴一時得運罷了,且建奴始終不過區區一隅之地,我大明朝富有四海,帶甲百萬,縱是當年的土木堡和庚戌事變,也先與俺答汗也還是被大明打了出去,建奴和蒙古又如何再有機會入主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