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此書可勝十萬兵
作者:貧道修的是問情道      更新:2021-04-14 19:43      字數:3495
  見方從哲眉頭深皺,方書傑小心翼翼的問道:“爺爺,那人不會真的是當朝蘭陵王吧?”

  方從哲從思索中被打斷,有些不滿的瞪了方書傑一眼,“在京城能自稱為‘孤’的,又是十歲左右的孩子,除了皇太孫就是蘭陵王,皇太孫今日未曾出宮,不是蘭陵王是誰?”

  “若是這樣的話,那我今日這頓打豈不是白挨了嘛!”方書傑立時感覺自己虧大了,心裏依舊不大相信,於是小聲嘟囔著道:“爺爺您不會搞錯了吧?”

  “我還沒老糊塗呢!”方從哲沒好氣的冷哼到,“從今日起你給我老老實實就呆在府中,哪兒也不許去。”

  方從哲直接給他下了禁足令。

  方從哲府中發生的事情,朱由楫不知道,他此刻正在捧著一疊小說與戲曲的原稿,雖然都還隻是一些沒有完本的稿子。

  朱由楫認真的翻閱了一番,三人的文筆自然沒得說的,而且還融入了一些後世網文作者的套路在裏麵,朱由楫對此大為滿意,唯一有些美中不足的就是裏麵寫的有些半文半百,並非是後世那些小說一樣全是大白話,他在讀起來感覺就像是後世讀《西遊記》和《紅樓夢》一般。

  不過一想到明清雖然是華夏古代文壇上小說創作的巔峰時期,白話章回體小說非常流行,但是畢竟不是後世,無論是文人士子還是普通百姓,其實在寫文章、說話的時候與後世全麵提倡白話文後還是有所差別的。朱由楫便也就釋然了。

  看的出來阮大铖、馮夢龍與淩濛初三人在創作上還是很用心的,尤其是在小說人物的創造方麵很明顯的是有聽取了朱由楫此前給他們的意見。

  直接用市井小人物為主角,創作了基本挺不錯的中短篇小說。

  尤其是淩濛初與馮夢龍二人竟然還在合做創作一本《精忠報國英雄傳》的長篇章回小說,阮大铖負責給小說編排成戲曲。剛剛開始動筆,還隻是寫了不到10回。

  隻是這10回不到的內容就已經深深的吸引了他,小說的開頭竟然直接就是是以女真人完顏阿古打稱帝建國開始往後寫,遼、金、宋三朝許多的官員、將領也都是真實的人名,隻不過做了藝術加工,裏麵沒有設置絕對的主角,三人似乎有意將曆史上出名的抗金將領如宗澤、嶽飛、韓世忠這些人都囊括進去......

  有些意猶未盡的放下《精忠報國英雄傳》前麵十回的手稿。

  “這本《精忠報國英雄傳》寫的非常好,本王很期待你們將它全部寫完的哪一刻,你們怎麽會想到些這樣長的一本小說。”

  “回王爺,上回您不是讓我們要針對性的創作一些宋人反抗女真人侵略和統治的話本出來,而且最好是能夠將宗澤、嶽飛、韓世忠、餘玠這些人寫進去。”淩濛初站出來解釋道,“所以我們三人後來商議了一下,與其將這些抗金的名臣、名將單獨拿出寫一本小說話本,還不如將他們全都放在一本小說裏麵來寫。”

  “況且王爺您那日寫給我等的那首叫做《精忠報國》的曲子,我等三人反複聽奏,而後便給了我們三人啟發,將這些抗金的名將、名臣集合起來,寫一部《英雄傳》。”阮大铖補充著。

  朱由楫頷首,心裏想到這想法不錯,有點兒《水滸傳》的樣子,水滸傳便是一本麽有絕對主角的小說,一百單八將個個鮮活生動,讓讀者讀起來感覺這些人有血有肉,就連裏麵的奸臣和造反的方臘都刻畫的十分到位。淩濛初與馮夢龍二人都是明末曆史上有名的小說家,再加上一個明末在戲曲上成就同樣不敵的阮大铖,合三人之力共同創作一本小說,想來應該是不會差到哪裏去的。

  “孤問你們,你們在寫這《精忠報國英雄傳》的時候,可有什麽需要本王幫忙的地方?”

  馮夢龍想了想,對朱由楫說到,“王爺,我等三人需要大量的《金史》、《宋史》等相關史料。”

  “這個好半,孤回頭會命人給你們送來,你們好生用心的去寫,慢一點兒也無妨,一定要注意質量、文筆,雖然是小說,有著許多戲說的成分在裏麵,但是孤依然希望這本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經得起曆史的考究,即便是幾百年後仍能被後世的人們奉為經典巨著。”朱由楫語氣中帶著些期待的對三人說到。

  朱由楫在後世上高中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曾經特別癡迷於兩本家將小說《楊家將》和《說嶽全傳》,最細歡的就是楊家將和嶽飛的故事,如果沒記錯的話《楊家將》的作者似乎就是明朝人,至於《說嶽全傳》的作者似乎是蟎清時期的人。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本《精忠報國英雄傳》一旦創作成功了,絕對是一本非常好的忠君報國的愛國主義小說,無論其藝術價值還是其曆史價值絕對會超過《楊家將》和《說嶽全傳》這兩本小說的,說不定後世還有機會成為華夏古典五大經典名著小說之一呢。

  三人連忙表示一定用心,將之創作成為一本經典的小說話本,和戲曲演義。

  朱由楫滿意的從三人居住的小院出來後,依舊沒有回十王府,而是吩咐直接入宮。臨出來的時候,順帶著將前十回的手稿也帶走了。

  朱由楫向萬曆問過安,萬曆還以為他是為了前幾日鹽政的事情來的呢。有些意外的問道:“楫兒,怎麽?兩淮綱鹽的事情這麽快就有消息眉目了?”

  “皇爺爺,孫兒並非是為兩淮綱鹽之事而來,”朱由楫搖頭道,“李公公這才剛帶著東廠最精幹的番子們出京去沒幾日呢,應當沒有這麽快的。”

  “既然不是為兩淮綱鹽之事,你這手中拿的這疊紙張上寫的是什麽?”萬曆放下了手中禦筆,問他到。

  “皇爺爺,您看過就知道了。”

  朱由楫說著上前走到禦案邊上,將從馮夢龍三人住處帶回來的前十回手稿放到了萬曆麵前.

  萬曆有些不解的翻看了幾眼,而後也被深深的吸引住了,直到將這些手稿全部都看完後,萬曆才一如此前朱由楫的樣子,有些意猶未盡的問他道,“楫兒,這是寫的前宋抗金的故事吧?怎麽就隻有前十回?”

  “沒錯,皇爺爺,這就是寫的前宋抗金的故事,”朱由楫回答到,“這《精忠報國英雄傳》乃是孫兒特意命人創作的,目前隻寫到了這十回的故事。”

  “是你命人寫的?”萬曆大感意外,一時之間沒有想明白他這麽做的用意。

  朱由楫見萬曆一臉疑惑不解的樣子,顯然是還沒與明白過來自己做這些的目的,於是隻能將自己命人招來馮夢龍、淩濛初和阮大铖三人的原因,然後又讓三人創作關於前宋抗擊金兵的故事的用意詳細的向萬曆解釋了一番。

  萬曆一邊聽著朱由楫的解釋,不時地頷首點頭,又不時的凝眉沉思。

  在完全聽完了朱由楫的目的後,有些將信將疑的放下手稿,“此書寫的確實不錯,隻是真能達到你說的那些目的?”

  朱由楫自信滿滿的道,“皇爺爺,那努爾哈赤不是自詡為完顏女真部的後裔嗎?連國號都叫‘大金’,既然這樣,當年完顏女真部在中原造下的孽債算在建奴頭上自然也是應當的。

  朝廷在薩爾滸損失了數萬精兵強將,這對大明將士的軍心士氣絕對會有不小的影響。這本書就是在向大明的百姓們挑起對建奴的仇恨!尤其是對那些有家人在遼東戰死的百姓們。

  若是朝廷將這本書傳遍大明兩京十三省,這就等於朝廷在告訴天下百姓和將士們,朝廷需要像嶽飛、韓世忠、虞允文這樣忠臣良將,甚至於如梁紅玉這樣的女中豪傑,向百姓和將士們宣揚忠君報國;也是在告訴將士們,建奴並不可怕,努爾哈赤不過是一時得誌罷了,這幫建奴的老祖宗曾經可是被嶽爺爺、韓世忠、虞允文這些人在戰場上打的哭爹喊娘,狼狽逃竄的,我大明將士必然士氣高漲。

  孫兒想來,若是能夠轉到建州去,那努爾哈赤看了應當會嚇的吐血吧?”

  “此書朝廷若是用好了,孫兒以為可勝的上十萬大軍!”

  萬曆聽罷,忍不住又凝眉沉思了起來,雖然心中依舊還有些許的疑慮,但是卻又覺得朱由楫說的這些還是很有幾分道理的。

  朱由楫給他說的這還沒有寫完的《精忠報國英雄傳》用好了可以勝過十萬雄兵,這話他是不大相信的。不過卻對朱由楫說的可以向天下百姓和將士們宣揚精忠報國,這一點卻是讓他很動心的;而且因為努爾哈赤竟然敢妄自稱汗立國,還狂妄的向他下了親筆戰書,後麵有更是有明軍在薩爾滸戰敗的恥辱,這更讓他深恨努爾哈赤入骨,有時候做夢都想將努爾哈赤剝皮挫骨,能夠用一本書給努爾哈赤找些不痛快,萬曆還是很願意做的。

  “倒是有幾分道理,可朝廷要如何才能將之傳遍兩京十三神?況且這書還並未寫完呢?”萬曆忍不住問到。

  “皇爺爺,朝廷可以用袛報。”朱由楫說到。

  “朝廷的袛報平常不過是發一些官府用來傳遞一些公文、奏報,但卻是遍及大明的兩京十三省,隻不過,需要一定的品級才能看到,內容也多為一些公文、奏章。既然如此,朝廷何不辦一個《〈邸報〉增刊》出來,袛報隻針對朝廷官府,而這《〈邸報〉增刊》便專門用來刊印一些如《精忠保國英雄傳》這樣的小說,然後將之交給兵部的驛站,以快馬速送到大明的各地,同時驛站中會識字的人在茶館、村鎮中向百姓宣讀,驛站可以適當向聽眾收取每人一到兩文的銅錢,所得銀錢還可以充作驛站士卒的津貼。”

  萬曆頷首笑道:“楫兒此法不錯,明日朕便下旨命人刊印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