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登慈仁寺毗盧閣眺望京師
作者:貧道修的是問情道      更新:2021-04-14 19:43      字數:3463
  朱由楫關心勳貴和武將子弟何時才能到齊,他已經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見識見識這些大明的高門子弟,對這些人進行訓練了。為此他還特地命曹化淳去找人打聽了一些消息,除了本就在京師的勳貴和三品以上武將家的子弟已經將名單上報給了萬曆以外,京外的這會兒都還在赴京的路上,恐怕還要再等上最少半月的工夫。

  對此朱由楫也隻能安心等待了,畢竟這是幾百年前的古代,大明可沒有後世華夏發達的鐵路、高速公路網絡,不存在後世的各種現代交通出行工具:飛機、高鐵和汽車啥的能夠讓人們隻需要花費至多兩三天的時間,甚至於幾個小時就可以在相距極遠的兩地間往來。

  好在等待的這段時間也不會無聊,他並不是沒有事情可以做的。

  至少沒事兒便可以摸索著對墨狼進行軍訓,然後偶爾指教一下他的三位王叔關於四輪車行的一些事情。而且這幾日京師的天氣難得晴好,空氣中已經有了一些回暖之意,京師左近許多地方的一些不怎麽畏寒的花兒也都已經早早的開了,似乎是在提醒人們春天快到了。

  特別是一些寺院宮觀當中,尚未及春便已經在含苞綻放的迎春花和梅花吸引了許多百姓前去欣賞美景,順便還可以上香還願,祈求神靈保佑。

  還有不少的文人士子也一並呼朋喚友,甚至於邀請幾位京中有名的清倌人一道在這些地方辦些詩會。

  俏也不爭春,隻把春來報!

  站在王府院落中的一科梅樹下,看著枝上傲豔的梅花,他才發覺,春天的氣息已經悄然的臨近了。朱由楫突然想起上元節的時候,那江映蓉將自己貼身佩戴的香囊在臨別的時候送給了錦繡綢記的少東家曾富澤,還約定了一起去慈仁寺上香賞花來著,應該就是這幾日吧?

  他決定自己也去湊湊熱鬧,來大明這麽久了,京師的道觀、寺廟他還一個都沒有趣見識過呢,就當是出門散心了,順便還可以多和那曾富澤交流交流,以後也好將之收攬到自己麾下,替自己效力。

  想到此,朱由楫喊來曹化淳,讓他派人再出去打探一下,江映蓉和曾富澤二人的動向,二人今日是否一起去了慈仁寺。

  很快他便得到了確切消息。

  這次出府,朱由楫沒有帶上朱徽妍,小丫頭此刻還在睡懶覺呢,陳清越被他留在了王府讓她代替自己繼續訓練墨狼,也沒有帶什麽侍衛,就他與方正化、曹化淳三人。

  朱由楫自信,有著方正化在身邊貼身護衛著足夠了。

  十王府在內東城,慈仁寺則位於外西城,這之間相距甚遠,自然不可能步行而去。乘坐馬車穿越大半個內城,出宣武門沿著內城牆左行之後走西斜街......

  下車後,隻見寺廟內外人還不少,寺外的廣場上還有不少售賣香燭、果籃的攤販,也能見到不少士子打扮的讀書人或獨自、或三五成群而來,還不時也能見到從一些馬車上下來一些富貴人家的女眷。

  來上香禮佛,還願賞花的人還真不少。

  慈仁寺便是後世北京城的大報國慈仁寺,被作為後世的北京古文化市場,也算是一大文化旅遊景點。

  大報國慈仁寺這名字其實是在蟎清乾隆年間才改的這名字,在大明的時候最初叫做報國寺,據稱始建於遼朝,但規模不大,後來在大明初年塌毀了。

  到了成化二年,因為成化帝生母周太後的弟弟出家為僧,於是皇家撥內帑錢糧,命人在已經塌毀的報國寺東南隅修建了大慈仁寺,將原本的報國寺也圈在了裏麵,百姓們根據習慣,還是喜歡稱作報國寺。

  慈仁寺占地有25餘畝,規模宏大,錯落有致的建有七進殿房,寺院內外移種栽植了不少古木、梅花、桃花什麽,因為有皇親國戚在此出家為主持,慈仁寺聲名日隆,漸漸的香火越來越鼎盛,然後便有了朱由楫見到的此番景象。

  因為到了春闈的時候,許多來京應試趕考的讀書人因為囊中羞澀,住不起好的客棧便會在這附近下榻或是寄宿寺內,所以在這慈仁寺的殿前廊下,書攤相連;寺周街巷間,也開著不少書鋪,不時就能看見一些個文人士子在這些書攤間流連,在書鋪內出入。

  這麽多人,慈仁寺又這般大,上哪兒去和江映蓉、曾富澤他們偶遇呢?

  最後朱由楫決定還是憑運氣吧,能遇上最好,偶遇不上就當是出門來慈仁寺觀光旅遊了。

  在山門處下了馬車,緩步入寺。隨意的在寺院內轉悠了幾圈,在供奉有佛祖、菩薩或是羅漢的殿中,都有不少的善男信女上香叩拜,他不信佛,所以並沒有進去。

  後世的他可是依稀聽說過,寺中收藏有一尊窯變觀音,為鎮寺之寶,還有兩株雙龍奇鬆是金代所栽,室內還有一座高三十六級的毗盧閣,登臨遠眺,大半個京師的景色都可以盡收眼底。

  所以在前殿各處轉悠一圈之後,朱由楫徑直往後院而去。

  入了後院,朱由楫頓時感覺和前殿比起來簡直像是到了兩個世界,許是後院少了幾分前殿的香火與喧雜,禪房花木之間到多了幾分清幽雅靜。

  “殿下,前麵不遠處那被長廊圍著的便是毗盧閣了。”曹化淳低聲向他介紹到。

  臨近了朱由楫才發現長廊間竟然還聚集了不少人,這些大多都是一些文人士子,還有一些漂亮的女子在期間。

  朱由楫有些好奇的問道:“這是什麽情況?登個毗盧閣遠眺還需要排隊?”

  “殿下,看這樣子似乎是京中的一些士子或是富貴人家的少爺,約了些京中有名的清倌人在此辦詩會。”曹化淳瞧了幾眼後向他介紹到。

  “辦詩會?去打聽打聽,誰辦的?”

  很快曹化淳回來稱是當朝首輔方從哲的孫子與幾個京師有名的紈絝包下了此處,邀請了一些京中的名妓、士子舉辦的。

  一幫紈絝子弟竟然學人家附庸風雅舉辦什麽詩會?朱由楫稍微一想便能知道肯定不會有什麽質量,不過便是一幫紈絝公子趁機泡妞,另有一些士子想要趨炎附勢罷了。

  好好的一個佛門清靜子弟,任由一幫紈絝子弟胡搞亂搞,看樣子今後變法改革的過程中,這大明的那些個宮觀寺廟也應該要好好整頓一下才成。

  朱由楫如是想到。

  “誒,有請柬嗎?”不知道是哪家府紈絝的兩名下人攔住了朱由楫他們,“沒有請柬的話就請回吧。”

  說話的那副神態、語氣很符合惡奴兩個字。

  “本公子還是頭一回聽說入這毗盧閣還需要請柬的,”朱由楫搖頭道,“本公子去哪兒向來都是不需要用到請柬的。”

  其中一人鼻孔朝天的道:“以往是不需要的,但是今兒就需要了,因為這裏今日已經被我家公子包下了。”

  “你家公子是誰?”朱由楫好奇到。

  “聽好了,我家公子乃是當今首輔方大人的嫡孫方書傑。”攔著朱由楫他們的那人一臉得意的道。

  “那你知曉我家公子是何人嗎?”曹化淳見不慣他們這幅嘴臉,忍不住道,“別說是你家公子了,就算是你家老爺見了都必須叩首行禮。”

  “管你家公子是誰?口氣不小!”

  兩名惡奴神氣的叫囂著,“沒有請柬,就是天王老子來了也不許進。”

  這邊的爭執引得了不少在長廊中的男男女女看熱鬧,圍在一起指指點點的。

  朱由楫懶得再和他們廢話,直接給方正化示意了一個眼神,下一秒兩個攔路的方家惡奴便被慘叫著扔了出去,朱由楫順利的入了毗盧閣,見到了閣內的那一尊窯變觀音像,不過以他的眼光也沒瞧出有什麽特別不凡的地方。

  登上閣樓頂層的時候,朱由楫立刻便見到了所謂的詩會。

  確實是詩會,男女加起來人數約有30餘人,正在玩兒著飛花令,自己寫詩作詞的沒幾個。

  突然見朱由楫三人出現在上麵,這些人微微一愣,顯然沒有明白朱由楫他們是怎麽上來的,下麵不是有人守著嗎?

  這時候兩個惡奴哼哼唧唧的在後麵追了上來。“少爺,這三人沒有請柬硬闖進來的。”

  方書傑指著衝朱由楫喊道:“喂那小子,你是哪家的少爺?本公子怎麽沒見過你?”

  朱由楫聞言有些好奇的打量了一眼他,看年紀應該也就比自己大個6、7歲的樣子,長相不賴,並沒有告訴他自己的身份,而是反問到,“你就是方書傑?”

  “不錯,”方書傑一挺胸膛麵有嘚瑟的道:“本公子正是方書傑。”

  “你還沒回答本公子裏又是哪家的的?”

  朱由楫搖搖頭,“我是誰你回去問你爺爺方從哲自然就知道了,說不定過段時日還會親自登門拜訪一下你爺爺呢?”

  “今日這毗盧閣歸我了,方正化、曹化淳,趕人!別讓人打擾孤看風景。”

  朱由楫的話頓時便讓這裏所有人不滿起來,紛紛叫嚷著憑什麽,更有人直接亮出自家的家世背景,企圖嚇唬到他。

  隻是這些注定是無用的了,很快便被方正化與曹化淳二人全都給驅趕了下去,方書傑因為反抗眼睛上還被方正化給揍了一拳,才老實的下了毗盧閣去。

  走的時候還不忘放下兩句狠話,叫囂讓朱由楫等著,遲早有他好看的。

  毗盧閣四麵皆可眺望京師美景,站在高處憑欄而眺,大明京師這座當世有著百萬以上常住人口的宏偉城市,大半個京師的風物與繁華盡收眼底。

  站在上麵,巍峨厚重的紫禁城依稀可見,後世北京著名的盧溝橋更是清晰可見,望盧溝橋上行騎,曆曆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