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平永定十策(七)
作者:貧道修的是問情道      更新:2021-04-14 19:43      字數:2775
  “三弟你的意思是可以先想辦法麻痹住這些人,讓這些人喪失警惕,從不是這些人核心利益的地方入手,慢慢的改革,到時候這些人便是那隻被溫水煮了的青蛙,”朱由校瞬間便明白了各中的寓意,接著又疑惑的問道:“隻是這些人真的會甘心的一隻溫水中的青蛙嗎?還有那些地方才不是這些人的核心利益呢?”

  “大哥說的沒錯,就是要先想法子麻痹這些人,他們當然不會甘願做那隻溫水裏的青蛙,所以需要從這些人當中尋求盟友,敵人的堡壘永遠都是最容易從內部攻破的。”

  “就好比文官讀書人來說,最了解他們,最能夠對付他們永遠都是他們自己人。”朱由楫一臉自信。

  “嗯,楫兒這話說的不錯,要對付文官、讀書人,就必須還得用文官、讀書人。”萬曆難得笑著誇讚了一句。

  想想也是,萬曆身為大明天子,做了40多年的皇帝,而朱由楫剛剛所說的這些都隻不過是帝王術當中一點皮毛而已,別忘了萬曆他爺爺嘉靖可是將一手帝王術玩兒的爐火純青的,作為嘉靖的孫子,萬曆雖然沒有嘉靖的本事,但是帝王術可是作為皇帝的必修課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土地,是一大關鍵。”朱由楫開口道,“朝代更迭之間總是伴隨著大規模的兵戈動亂,而大規模戰亂總是會伴隨著人口銳減,大量的土地荒蕪,這也是為什麽曆朝開國之初都需要與民生息,社會穩定,人口和經濟都會快速發展。

  就拿大明來說,同樣如此。

  太祖布衣立國,最能知道普通百姓最想要的是什麽,無非是吃得飽,穿的暖,取得其媳婦兒,再有片瓦遮身而已,所以太祖製定了許多的對百姓有利的製度和法律。

  經過這麽多年承平發展,人丁戶口始終是在不斷的增長,可是土地始終是有限的,再有許多的權貴士紳變著法兒的侵占民田,許多的百姓無地可耕,一旦遇到災荒便是流民遍野......

  第一策永不加賦,平均地權和士紳一體納糧服役便是針對這一點,當然這其中還有許多的細節問題需要去完善,但是這一策一旦成功了推行下去,才是真正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平均地權和士紳一體納糧服役肯定會有許多人反對,但是永不加賦絕對不會有人反對,因為這是一項天大的仁政,這算不算是溫水煮青蛙?”

  “隻要永不加賦這條政令一頒布,天下百姓的民心便有了,這才是得民心者的天下也!”

  永不加賦這一點他還是跟著蟎清糠麻子學的,雖然永不加賦實際上就是一個偽命題,不過就是一個口號而已,但是無可否認的是,這一口號絕對是收買天下百姓(尤其是在古代農業社會占據著人口多數的農民而言)人心的絕世利器。

  糠稀的這一手玩兒的很高明!

  實際上,在曆朝曆代的稅和賦從來就是分不開的。稅這種東西可以看做是用於國防開支,衙門支用以及各種地方事務和渠道開鑿修葺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麵;至於賦則是用來給皇室蓋宮廷廟宇,吃喝玩樂的。

  稅收進的是國庫,賦一類的進的是內帑,這玩意是不走國庫的。

  君不見蟎清雖然喊出了永不加賦的口號,但是康熙、乾隆不照樣四處瞎浪,到處亂花銀子吃喝玩樂,最後還修了一個承德避暑山莊和圓明園出來嗎?因為普通的百姓尤其是農民根本就分不清楚這稅和賦裏麵的道道和區別。

  永不加賦,實際上對於朝廷的各項開支和政府各級衙門的正常運轉幾乎上就不會有什麽影響的。

  就因為這一點,糠麻子便被後世許多的蟎遺餘孽、包衣阿哈們吹噓為千古“仁政”,就連金庸大俠都在他的書裏麵替糠稀吹噓呢!

  “至於第六策,為什麽要裁撤宗室,允許宗室子弟科舉,務農、做工與經商,還要將之移藩海外,孫兒想來,皇爺爺定然可以想到這其中的原由。”

  萬曆並沒有說話,隻是靜靜的聽著朱由楫在與他一一的分析著每一條策略。實際上,朱由楫在交給萬曆的紙稿上便已經基本上詳細的寫清楚了他的想法,如今不過隻是再將之述說一遍,而且要更加的詳實一些罷了。

  說到宗室問題,這裏就又要扯到老朱分封的初衷和成祖靖難上去了。

  大明立國雖然成功的推翻了暴虐的蒙元政權,但是並沒有能夠將之徹底的消滅,隻是將蒙古人趕回了北方的草原上,依然還麵臨著一個威脅很大的北元政權。邊關之上必須要有信得過的人去帶兵鎮守。

  再加上農民出身的老朱還是很看重血脈親情,唯一最能夠信得過的自然就是他的兒子們了,而且把皇子們分封出去,手裏有著一定的兵權,尤其是北邊的塞王,既可以鎮守邊關抵抗外族,還能夠在皇室危難的時候興兵救亡。

  到時候就算是換了一個皇帝,江山還是他們老朱家的,肉不還是爛在鍋裏麵嘛!

  老朱的想法是很好,但是這明顯不大符合曆史的發展規律,

  老朱在的時候自然沒有任何問題。但是老朱駕崩了,問題就來了。

  建文皇帝即位後,在一幫文臣腐儒的忽悠下,不管不顧的就要削藩國,結果逼出來了一場靖難之役,讓做為叔叔的燕王搶了皇位。

  然後靖難奪得皇位的燕王吸取教訓,分封諸王還是要分封的,畢竟這還是太祖定下來的成法,而且自己起兵靖難也是因為朱允炆不尊祖訓搞削藩引起的。

  不過,卻是直接拿掉了後麵個藩王的三衛兵馬,不得領兵,以免有藩王也學著靖難造反。

  不得從政,不得經商,不得科舉;反正就是給你一塊地盤兒修個王府,老實呆著,沒有皇帝的旨意,哪兒都不許去,還專門給了地方官員監督的責任,朝廷每年給你俸祿養著你們。

  問題是這樣一來,藩王們在封地上沒事兒可做,隻能混吃等死,還有就是府中研究怎麽造人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宗室人口變得越來越多,洪武年間還隻有宗室58人,至萬曆年間宗室人口就已經有了十五萬七千人,到了明末崇禎年間那也是好幾十萬的宗室呢。

  關鍵是,按照老朱定下的來規矩。皇子封親王,授金冊、金寶,歲祿萬石,冕服、車旗、邸第,下低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謁。親王嫡長子,年及十歲,則授金冊、金寶,立為王世子,長孫立為世孫,冠服視一品;諸子年十歲,則授塗金、銀冊、銀寶,封為郡王。嫡長子為郡王世子,嫡長孫則授長孫、冠服視二品;諸子授鎮國將軍,孫輔國將軍,曾孫奉圍將軍,四世孫鎮國中尉,五世孫輔國中尉,六世孫以下皆奉國中尉。

  其生也請名,其長也請婚,祿之終身,喪葬與費。親親之誼篤矣。

  而且這些宗室大部分人在地方上胡作非為,朝廷還要給這些人開工資。算一家兩家或許不算什麽,關鍵是大明的賦稅製度本來就不合理,朝廷還缺錢花呢,這麽多宗室每年下來光是這一塊兒就是極大的財政負擔。

  “允許宗室子弟從政,經商,科舉,務農,就是要讓這些人學會一技之長可以自己養活自己;裁撤宗室人數,就是為了削減朝廷的財務負擔;至於移藩海外,天下何其之大,海外多的是無主之地,將藩王分封出去,既能減輕朝廷的財稅壓力,又能開疆拓土.......”

  “最重要的一點,宗室問題乃皇室家事,不會引起文官和讀書人警覺,他們也不會太過反對,相反大部分官員和讀書人都會想辦法讓這一政策落實執行下去!”朱由楫自信的笑著向萬曆和朱由校分析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