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咱們替努爾哈赤宣傳一下
作者:貧道修的是問情道      更新:2021-04-14 19:42      字數:2469
  駱思恭出宮後,回到錦衣衛衙門的第一時間,便召集了所有在京的指揮同知、指揮僉事、鎮撫使與千戶、百戶,以及總旗。

  “不知大人召集我等有何吩咐?”一名鎮撫使率先出聲問到。

  駱思恭並未回答此人的問題,而是問道:“人都到齊了嗎?”

  “大人,除駱養性外,所有人都已經齊了。”這次說話的是任指揮同知的田爾耕。

  掃了一眼在場的所有人後,駱思恭才頷首表示自己知道了,然後問到,“京師當中的流言大家夥應該都聽過了吧?”

  此時任錦衣衛指揮僉事的許顯純出聲道,“大人可是要我等徹查在京師流傳的謠言?”

  在這兒順嘴提一句,駱養性雖然有時也會在錦衣衛衙門出入,但此時在錦衣衛並無實際官職,在原本曆史上,駱養性要到天啟三年才蔭以錦衣衛百戶出仕,所以此時的駱養性並沒有在這裏,而是被朱由楫召過去了,有任務交給他。

  “沒錯,聖上已經下旨,命錦衣衛徹查此事,三日之內,本指揮使和聖上要知道是哪個王八羔子嫌命長了,在京中散播這些謠言,竟然敢汙蔑皇孫殿下。”

  駱思恭臉上帶著一絲狠辣的說到,“本指揮使要你們下去後,將所有人手全都撒出去,掘地三尺也要將背後的人給挖出來。”

  “是!”眾人領命。

  駱思恭一聲令下,在京的就錦衣衛緹騎四出,開始全力追查謠言的源頭,一時間,整個京師上下因為四出的緹騎,讓人們覺得似乎又回到了錦衣衛最威風、猖狂的時候。

  這些朱由楫自然是難得去管的,從乾清宮出來,他的臉色同樣有些陰沉,果然有人想要將薩爾滸戰敗的原因歸咎到自己身上,趁此機會毀了自己的名聲。

  回慈慶宮的一路上,朱由楫便在腦子裏開始琢磨著幕後黑手會是誰,是鄭貴妃呢?還是黃嘉善亦或者是趙興邦?

  不過不管是誰,這用心都有夠歹毒和險惡的。

  “殿下,不必憂心,在京中散播謠言的無非一些想要渾水摸魚的跳梁小醜而已,聖上已經下旨錦衣衛徹查此事,定會還殿下一個公道的。”徐光啟在一邊寬慰到。

  “子先說的不錯,”孫承宗也跟著勸慰到,“殿下大可不必生氣,相信

  錦衣衛會查出幕後黑手的。”

  朱由楫讓陳清越給孫承宗和徐光啟二人奉上茶水後,才一臉平靜的說到,“兩位先生,弟子並未生氣,隻是有些擔心遼東的局勢。”

  “朝廷近半的精銳都折損在了薩爾滸,此戰過後,遼東守備必然空虛,若弟子是努爾哈赤定不會就此收手,而是趁此時機滅掉葉赫部,完成女真各部的真正統一,同時在遼東攻城略地,若是可以一舉拿下廣寧、遼陽和沈陽,便徹底有了與大明對峙的攻守空間。”

  “如此說來,殿下的擔憂不無道理,遼東若失,則京師便有危險啊。”孫承宗皺眉說到。

  徐光啟聞言,也皺眉到,“但願朝廷可以應對得當啊!”

  在三人說話間,有小太監進來稟告說駱養性已經在慈慶宮外候著了。

  “駱養性到了?”朱由楫放下手中茶盞,“讓他進來吧。”

  “駱養性叩見三皇孫殿下。”

  “不必多禮,”朱由楫讓駱養性起身後,又對站在自己身後的陳清越道,“清越姐,給他也倒上一杯茶吧。”

  陳清越卻沒有給他好臉色,她還記著上次駱養性想要教唆朱由楫逛青樓的呢。

  駱養性受寵若驚的從陳清越手中接過茶水,“多謝殿下,多謝陳姑娘。”

  “不知殿下召見有何事吩咐?”駱養性有些尷尬的飲了口茶水,然後才問道。

  “京中的流言你也都聽了吧?”朱由捧著茶杯問到。

  見駱養性點頭,朱由楫才繼續說到,“我讓你入宮,便是因為這流言,有一事需要你與二位先生一同幫我。”

  “殿下,但請吩咐!”駱養性忙肅聲道。

  孫承宗與徐光啟亦道,“不知殿下有何事需要老臣替殿下做的?”

  “二位先生我想請你們從前朝所修的《金史》與前宋讀書人的一些筆記中整理一下,”朱由楫一臉認真的對三人說到,“另外駱養性,你幫我在京師當中尋一些評書先生來,有事情需要他們去做。”

  “殿下,評書先生倒是好找,隻是不知殿下要評書先生做甚?”駱養性不解的問到。

  徐光啟與孫承宗兩人同樣有些不解的

  看著他。

  朱由楫看著茶杯中的氤氳微微一笑,“那建奴不是自稱乃是金國女真人的後裔嗎?那努爾哈赤自僭稱汗,建國號‘金’,還想要我大明承認他的地位,想要與皇爺爺平起平坐?

  努爾哈赤狼子野心,定然有妄圖侵吞中原的野心,既如此,我們何不幫著他宣傳宣傳呢?”

  徐光啟問道:“殿下,此話何解?”

  “我想讓二位先生一起整理一些史料出來,然後命人寫幾本評話,交給那些評書先生去在各家茶館酒肆裏宣講。至於評話的背景和內容嗎,自然就是前宋的靖康之變,讓百姓們知道靖康之變後,女真人躍馬中原對漢家百姓犯下的種種惡行,如今的中原百姓恐怕早已忘了靖康和崖山的恥辱了吧?”

  朱由楫緩聲道,“我要讓大明的百姓們知道,遼東的建奴有多野蠻,有多凶殘.......另外還要讓評書先生們盡量宣傳薩爾滸之戰中我大明的將士有多麽的英勇和無畏,要讓百姓們都知道那些戰死在遼東大明將士們都是抵禦異族的真英雄!

  如此便可以最大可能的激起百姓們對建奴的仇恨,畢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尤其是戰歿與遼東的那些將士們的家眷,讓他們將仇恨都轉移到建奴身上,而不至於對朝廷產生怨忿。”

  “還有要讓百姓都知曉,薩爾滸敗歿,乃是因為杜鬆貪功冒進才中了建奴的埋伏,還有兵科給事中趙興邦不顧天降暴雪,一味紅旗促戰,強令大軍出邊;楊鎬居中指揮卻調度不利等。”

  孫承宗聽罷,撫掌笑道,“殿下這個法子不錯,既可以讓百姓們知道建奴的殘忍嗜殺,又可以讓戰士將士們的家眷不至於怨憤朝廷,同時還可以戳破京師當中的謠言,真乃一舉三得啊。”

  徐光啟補充到,“殿下,這整理史料和宋人筆記,臣與稚繩倒是可以勝任,隻是這些話本評書可就有些為難我們了。”

  朱由楫淡然笑道,“二位先生大可不必為此操心,我已有人選。”

  “不知殿下的人選是何人?”徐光啟問道。

  “阮大鉞,”朱由楫輕輕的吐出一個人名,然後看向孫承宗,“不知孫先生可聽說過此人?”

  “此人乃萬曆四十四年進士,為高攀龍的弟子,”孫承宗聽後說到,“此人與左光鬥交好乃是同鄉,對詞曲、話本頗有研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