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血色薩爾滸(八)
作者:貧道修的是問情道      更新:2021-04-14 19:42      字數:2418
  “本將與康大人領正營兵馬與親兵輕騎先行,喬江軍與招孫(劉綎義子)領中軍隨後急進,薑將軍你率朝鮮兵馬押後。”

  傳下將令之後,劉綎大軍輕裝急進,多餘的糧草輜重暫時被丟棄或者掩藏,必須用到的則被留到隊伍後頭,被少量士兵保護著。若是去晚了,被馬林和杜鬆搶占了剿滅建奴的頭功倒不是什麽要緊的事情,劉綎擔心的就怕被楊鎬借題發揮參他個“消極怠戰”,到時候落得個下獄問罪,名節不保。

  老將軍打了一輩子仗,對自己的名聲還是還很看重的。

  臨出發之前,又將喬一琦叫到一邊,吩咐到:“朝鮮之兵不堪用,此前在朝鮮於倭國交戰,朝鮮兵一觸即潰,還不如國內各地的一些個所謂義軍頂事。朝鮮雖出兵助剿,然意誌不強,士氣不高,此次與建奴作戰還是要以川軍、浙兵為主,你為朝鮮監軍,若遇朝鮮兵有遇敵怠戰者,則行監軍之責,聞鼓不進者,斬!”

  那假扮杜鬆傳令兵的幾人離開杜鬆視野之後,徑直回了努爾哈赤此的營中複命。

  “獵物,已入我榖中矣!”努爾哈赤哈哈笑道,盡是掩飾不住的得意和興奮。

  為了將戲做的更逼真,努爾哈赤又遣扈爾漢率五百騎兵前往挑戰阻擊劉綎,劉綎見前麵建奴兵力單薄,遂率軍衝殺一陣,扈爾漢不敵帶人急退而去。

  自從寬甸出發,到如今已連破建奴好幾處營寨,與扈爾漢戰過後,劉綎更誤以為已接近赫圖阿拉,於是下令大軍行速再加三分,卻不知他已偏離路線孤軍深入三百裏。

  在行軍的路上順手抓了一個建州女真的部,也不知道是哪個寨子的山民,充作向導。

  放出去的探馬回來稟報,前方十餘裏外有一山崗,地形崎嶇,林密路窄,劉綎忙問向導前方是何地。

  那向導忙回答到;“啟稟將軍,此處名叫阿布達裏岡。”

  “前方可有建奴埋伏?”劉綎又問。

  “回將軍,前方並未發現建奴蹤影!”

  劉綎又看了看天色,此時已是昴時,天光微亮,2000輕騎已有些人困馬乏,於是下令:“加快馬速,全軍趕至阿布達裏岡紮營修整!”

  將令一下,2000輕騎放開馬速,直奔阿布達裏岡而去,一下子便於身後的主營步軍拉開了近二十裏的距離。

  而此時的建奴主力,也已經抵達了阿布達裏岡以北的地段,正在加急登山占據有利地勢,準備設伏截擊劉綎所部。

  建奴大軍在消滅了杜鬆和馬林兩部明軍人馬後,在偵騎探得劉綎所部情況後,努爾哈赤便步步設計劉綎的時候,同時令額亦都領鑲黃旗兵馬為前鋒同扈爾漢一起從尚間崖直奔阿布達裏岡,大貝勒代善與四貝勒黃台吉兩人率兩紅旗與正白旗兵馬隨後。

  此時的八旗剛創立沒有幾年時間,雖然因為其漁獵民族的特性,矮壯精悍,善於騎射,但是並不像黃台吉做主的時候一樣,還沒有細分什麽白甲兵、巴牙喇和葛布什賢超哈營等,也沒有太多的精良兵甲。

  不過因為熟悉遼東地形,主場作戰,又接連殲滅了杜鬆和馬林部明軍4萬餘人,所以雖然也是人困馬乏連休整都沒來得及,裝備也不好,但是卻個個士氣高昂,在各自家的牛錄額真帶領下快速的進入預設的地點。

  阿布達裏岡並不是很高,但是卻是由東西兩座山頭構成,西邊的稍矮,東邊的較高完全可以居高臨下俯瞰明軍。

  扈爾漢走到山邊,看著明軍的方向,“劉綎離這裏已經不遠了。”

  “那就讓我大金的兒郎們都打起精神來,等著劉綎自投落網。”代善開口到,話語中滿是不可一世的自信與張狂。

  “探馬來報,說那劉綎輕裝急進,前軍盡是騎兵,與正營兵馬少說相距十餘裏,這就是機會,”說話的乃是和扈爾漢一樣同為努爾哈赤五大臣之一的額亦都,“我們可以先滅劉綎所部騎兵,而後再趁勢滅掉後麵的明軍步兵和朝鮮兵馬,不知大貝勒、四貝勒,扈爾漢你們意下如何?”

  鈕祜祿·額亦都,幼時父母為仇家所害,十三歲手刃仇人,前往嘉木瑚寨投奔姑父穆通阿,萬曆八年與努爾哈赤相見恨晚,從此追隨在努爾哈赤身邊。

  勇略過人,在努爾哈赤同意女真各部的過程中戰功顯赫,深受努爾哈赤信賴,八旗創立後隸屬鑲黃旗,努爾哈赤建國後列為五大臣之一,參與國政。

  代善

  與黃台吉、扈爾漢盡都點頭表示同意額亦都的作戰方案,代善想了想補充道,“既如此,不若就將大軍分作三隊,兩紅旗之兵集中在東岡背麵,鑲黃旗之兵便伏與西崗背麵,待明軍入岡後分別從山後殺出,先以弓箭射之,再直衝劉綎騎軍。”

  頓了頓,又將目光看向了黃台吉,“有勞四貝勒率正白旗之兵埋伏與西南五裏之外,待此處喊殺聲起後殺出,截斷劉綎退路,同時阻斷後麵明可能的明軍步兵來救援,待將劉綎滅掉後,咱們再合兵進攻後麵的明國步兵與朝鮮人。意下如何?”

  “弟全屏大貝勒做主就是!”黃台吉點頭應到,然後轉身下岡帶著正白旗兵馬自去設伏去了。

  扈爾漢與額亦都對此也無異議。

  再看明軍,劉綎率2000輕騎抵達阿布達裏岡時已是清晨時分,除了行軍的馬蹄聲和戰馬唏律律的聲音,四下的密林裏顯得有些靜悄悄的。此時才真切感受到此地道路的狹窄,馬不能成排,兵不能成伍,前後直接被拉成了條一字長蛇陣。

  天空之中偶有一兩隻飛鳥鳴叫著飛過,天氣寒冷,隨著人和戰馬的呼吸不時的產生一團團的白霧。

  打量著兩邊的地形,東高西低,兩側山林之中不見任何野獸的蹤跡與鳴叫之聲,身經百戰的老蔣,眼中閃過一抹陰霾之色,左手一勒韁繩,坐下戰馬打著響鼻停了下來,同時抬起右手止住了軍隊繼續前進。

  親兵中一人不解的問道:“爺,可是有什麽不對?”

  駐馬觀瞧了一陣,劉綎下令到,“退.....”

  親兵雖有不解,但是任舊將劉綎的命令傳了下去。

  暗中的代善和扈爾漢、額亦都見劉綎帶著人馬到了西崗下的山道上突然停著不走了,正疑惑著呢,就見著劉綎的人馬竟然不僅不往前走了,反而開始往後撤了。

  “不好!劉綎這是察覺到了咱麽的埋伏!”額亦都反應過來叫到,說話的同時雙眼中閃過一抹欽佩之色,“不愧是明國有名的老將!”

  “察覺了如何?”代善冷笑道,“他此時想退也來不及了!”言罷彎弓搭箭瞄準了山下的劉綎,“嗖”一聲箭支離弦飛出,直奔劉綎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