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血色薩爾滸(七)
作者:貧道修的是問情道      更新:2021-04-14 19:42      字數:2772
  大明朝廷的四路大軍已亡其二,努爾哈赤將他嗜血的目光瞄向了另外的兩路明軍。

  此前探子傳來的消息是明國東路軍是老將劉綎統兵,會合朝鮮軍共2萬餘人,合兵近三萬經寬甸沿董家江(後世吉林渾江)北上從東南麵進攻,努爾哈赤率八旗兵馬從赫圖阿拉傾巢而出的時候,杜鬆所部東路明軍已出寬甸,算算時間這時候應該也已經快要到薩爾滸附近了吧?

  可是,派出去的偵騎到現在都還沒有傳回劉綎所部的行蹤?難不成劉綎失蹤了?或是已經得知了杜鬆和馬林兩部明軍覆滅的消息,急忙退回去了?

  農曆二三月的遼東北境,尚未完全擺脫冬日的寒冷,加之一連數日的大雪,白茫茫單調的天地間,讓人看得有些發昏。山路崎嶇,又大雪難行,劉綎所因多年在四川所以喜歡用傳兵,故其部明軍多為南方兵馬,對於遼東的嚴寒很不適應,隊伍又冷又餓,關鍵是還不熟悉地形,故而劉綎所部大軍偏離了原定的行軍路線,也可以說是——迷路了!

  大明和朝鮮聯軍在雪地中艱難跋涉,戰馬沒踏出一步都會深深的陷入雪地中,在拔出來時帶起大片的雪霰。

  中軍當中,一些盔甲打扮上看起來應該是領兵將領的人,在馬上互相談論著事情,談話間熱氣也時不時從其中他們口中呼出白色的熱氣。

  其中有兩人看起來年紀頗大,看模樣應該是這支大明和朝鮮聯軍的主將。

  “劉爺,聽聞您在壬辰平倭、播州平叛皆有大功,父國朝廷為何不許你一個大帥職位,統上五萬大軍主力,擒殺那努爾哈赤賊首?”說話的名叫薑宏立,是此次朝鮮軍隊的統帥,雖然是朝鮮軍隊的統帥,可是朝鮮卻是大明的屬國,連國王的即位都必須要得到大明朝廷的認可才算合乎法理,所以雖然身為統兵元帥,但是明朝將領的時候還是很客氣的,尤其是眼前這位還是父國有名的老將。

  “劉某不過一介武夫,雖為武舉出身,身為將領,總歸還是要聽從朝廷安排的。”回答人乃是劉綎,此次對建奴用兵的東路明軍統帥,同時也是朝廷和朝鮮聯軍的統帥,其實他還有句話沒說出來,那就是他和楊鎬是有嫌隙的,楊鎬此舉分明就有公報私仇之嫌。

  劉綎,字省吾,江西南昌府人氏,為嘉靖朝抗倭名將劉顯之子,萬曆年間武狀元。

  十五歲便於萬曆初隨父劉顯討伐九絲蠻。劉綎為先登者,抓獲蠻人首領阿大。後因軍功,提升為雲南以東守備官,改任南京小教場坐營,後來更是幾乎參加了萬曆年間除了平定寧夏哱

  拜之亂以外的,包括了萬曆十年的明緬戰爭、萬曆十三年的羅雄之亂,萬曆二十年和萬曆二十五年的兩次援朝抗倭之戰,還有萬曆二十四年至二十八年的播州平叛在內的所有比較大型的戰爭。

  且天生神力,膂力過人,每次作戰必身先士卒,一柄百二十斤重的镔鐵大刀掄轉如飛,威武賽關公,往來衝殺有入無人之境,每次敵人看到都瞠目結舌,聞風喪膽,所以在大明軍中得了一個“大刀劉綎”兼第一猛將的名頭。更難得的是他並非單隻是一位莽勇之輩,打仗的時候還會用智謀。

  絕對的軍中宿將,稱之為百戰名將毫不誇張!

  此時的老將軍雖已是年近花甲,但英雄本色不減當年,身體依舊硬朗,說話任舊是中氣十足。

  隻見劉綎生的臉圓大耳,膚色黝黑,一臉的絡腮胡須,雖已花白,然一雙豹眼任是威風凜凜。內襯鎖子甲,外罩魚鱗甲,頭戴六瓣鳳翅盔,頂上還有一截尖細的纓槍,上麵的紅纓隨著戰馬的行進而搖擺著,說不出的豪邁。

  薑宏立望了一眼長長的行軍隊伍,在馬上呼出一口濁氣,問道:“劉爺,咱們行軍是否應該加快一點,按照部署,這般時間杜爺和馬爺所部應該已經和建奴火並了吧?”

  劉綎看了眼行軍有些艱難的聯軍,摸了把胡須歎到,語氣中帶著一點淡淡的憂慮,“若果想要破敵,料想此時應該還不到激戰正酣的時候,杜鬆也是軍中宿將,在與蒙古人交戰中未嚐敗績,但願不要輕敵才好!”

  “劉將軍想必多慮了,杜將軍也是老將了,輕敵這般錯誤應該不至於吧?”此時朝廷的監軍寬甸副使康應乾趨馬從後麵追上來說到,和他一起追上來的還有朝廷個朝鮮軍隊派遣的監軍遊記喬一琦。

  劉綎沒再多說什麽,隻是一夾馬肚,騎著戰馬往軍前而去了,因為他發現大軍行進的速度有所放緩,步子也是有些斷斷續續,前軍應是遇到了什麽變故。

  果然,還未等他趕到軍前去,便有一名小校從軍前而來,言稱前方有杜鬆派來的傳令之人,要求見主將。

  劉綎打馬來到軍前,果然見最前麵的明軍已經停在了路上,幾名伍長千戶正圍著幾個衣衫不整的明軍在說著什麽,一邊說還一邊驗看著手中的令旗,那些令旗大約就是主帥杜鬆的。

  “將軍,您來了。”見劉綎已經來了,眾人紛紛向其半跪行禮到。

  “這就是杜大帥派來傳令的人。”

  劉綎點點

  頭,翻身下馬,走到近前有些皺眉的打量了幾眼這幾名自稱是杜鬆派來傳令的明軍,衣物和令旗倒是沒什麽問題,隻是個個衣冠破敗,上麵還隱隱有著些血跡。

  “劉將軍,小人乃杜帥麾下偏將。”其中一名領頭忙對劉綎以軍中之禮行了一禮,後開口說道。

  一口遼東口音,聽起來也沒什麽問題。劉綎抬手一指他和另外幾人,“你不在杜鬆軍中,跑來本將這裏是為何事?還有你們身上著血跡是怎麽回事?”

  那人忙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恭恭敬敬的高舉過頭,到:“將軍,我家大帥和馬將軍已經合兵,連破建奴數寨,即將進抵赫圖阿拉,因努爾哈赤集重兵於赫圖阿拉,望將軍火速進兵,合軍一處,沒共同破敵!”

  劉綎接過書信仔細瞧了瞧,從書信中也沒瞧出什麽問題,對於杜鬆他還是知道的,那就是杜鬆不識字,這書信想來應該是杜鬆請人代筆的。

  書信內容也很簡單,字數不多,大致意思也是如眼前這人所言。

  此時的薑宏立和也已經從後麵來到前軍,適才的話也全都聽在了耳中。

  康應乾和喬一琦兩位監軍臉上頓時有些急躁了,沒想到杜鬆和馬林兩人已經率軍跑到前麵會和一處了,到頭來這破建奴的頭功豈不是要被人給搶了。

  劉綎想了想,“楊經略既任杜總兵為主帥,共破建奴義不容辭,回去轉告你家將軍,讓他緊守營門,莫要貿然出戰,本將這就率兵前去與他和馬林會和。”

  “是,小人拜謝將軍!這就回去向大帥和馬總兵複命。”那人說完,領著與他一道的幾人上馬匆匆而去。

  待杜鬆派來傳令的人走後,劉綎果斷下令,“本將與康大人領正營兵馬與親兵輕騎先行,喬江軍與招孫領中軍隨後急進,薑將軍你率朝鮮兵馬押後。”

  劉綎的將令下達後,後麵的軍士一個個歡喜的往後傳遞著消息,快要和建奴交戰了,早點打完也好早點回家,行軍速度陡然加快了三分。

  他卻不知那些自稱是杜鬆派來的明軍,實際上不過是乃是努爾哈赤利用騎兵的高機動能力和明軍四路分兵,未能齊頭並進,聯絡不便有前有後的空檔,抓住機會集中優勢兵力,大膽穿插作戰,在將杜鬆與馬林所部早已相繼在三月初一、初二被努爾哈赤所滅,杜鬆本人業已身死的情況下,從在撫順俘虜的李永芳所部明軍中的漢人中選了幾人出來,明他們穿著明軍衣甲,打著明軍旗號,持著杜鬆令箭,使詐誆騙劉綎而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