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血色薩爾滸(二)
作者:貧道修的是問情道      更新:2021-04-14 19:42      字數:2448
  見杜鬆剛愎,不聽勸告,一意孤行!

  趙夢麟和王宣隻能無奈的相視一眼,撥轉馬頭跟在其後回了軍中。

  一回到軍中,杜鬆當即便下令大軍伐木造筏,隨後分作兩路。

  此時的天空中,雪花雖然已經小了許多,但是依然在下,並沒有停歇的意思。呼嘯的北風中,渾河河水咆哮奔騰,且河水冰涼刺骨,士兵和戰馬都不敢輕易下水。

  大軍中多有南兵,在遼東的嚴寒之下,不知有多少軍士的手腳上生了凍瘡,杜鬆不顧一眾部將勸諫修整,令旗一揮,強命身後一萬大軍渡河。

  三月初一日,清早的渾河之上籠罩著一層輕薄的霧氣,清冷濕潤的空氣讓人清爽不少。

  由於是臨時伐木造筏,隻自然不會太大,數量也不會太多,堅固程度也不會有太高,大軍渡河的速度自然不會太快。

  河水湍急,筏既入水,人力便無法操弄,反而不少筏子被水流衝走。

  為了禦寒,杜鬆喝了不少酒,此時的杜鬆已經有些醉意,見狀大怒,親至河邊策馬渡河。將士們見自家主帥已經策馬渡河,無人敢計較自身厲害,隻能各自隨後。

  大軍渡河之時,渾河之水陡漲,原本就湍急的河水頓時平白的多了幾分狂暴,水中還有不少速度很快的冰塊從上遊衝下,筏身被河水衝的搖晃不止,更有不少戰馬和士兵被冰塊衝撞甩入河中,還有不少人中途抽筋溺斃,掙紮著被冰涼、湍急的河水衝走,兵傷馬斃,淹死者甚眾

  監軍張銓見已經渡河萬人,輜重營渡河困難,於是高聲遏止,杜鬆索性令參將龔念遂率輜重營留在大軍之後,屯於斡渾鄂謨,自己率軍輕裝渡河,將大量火炮等重型器械盡皆留在了渾河南岸。

  其餘兩萬大軍徑直往薩爾滸山北麓紮下大營,同時慢慢的在河上張結繩網,用來係留船筏,準備輸送火炮及輜重渡河,也算是給已經渡至河東的大軍留條退路。

  等萬餘大軍抵達北案之後,雪花變成了雨水,寒威更加凜冽,上岸之後,士卒們盡都戰栗牙碰成聲,杜鬆清點人馬,戰馬損失了百餘匹,士兵也有好幾百人被河水衝走,大軍士氣頓時下挫不少。

  杜鬆心裏頓時

  有些後悔了,但是礙於麵子,卻又難以出口,隻能狠狠的往地上吐了口痰,有些鬱悶的在心中連罵晦氣。然後咬牙向身後大軍下令整隊,道,“隨本帥兵進界凡城。”

  杜鬆率軍不做修整,很快連破兩個建奴的小兵寨,俘獲了十四名建奴兵。

  萬餘大軍強攻吉林崖,初始進展很順利,隻是隨著越往上地勢越高,攻勢和進攻速度也就變得愈發緩慢。

  吉林崖並不高絕,也就二十餘丈,但卻是一麵絕壁,隻有一條楊暢般的小道通向崖頂,比子南側的紮喀關更為難攻。

  眼看天近正午,吉林崖久攻不下,將士們也都力竭精疲,饑腸轆轆。

  杜鬆見此,隻能在手下部將的建議下,命令暫時停止進攻,命大軍就地伐木取材,在崖便安營紮寨,點燃篝火,一邊取暖一邊吃著幹糧果腹,恢複體力。

  杜鬆一邊咬著幹糧,一邊望著吉林崖,心中不禁有些焦慮。

  “報......”恰在此時,有士卒慌張跑來,向杜鬆稟報到,“建奴大軍以至紮喀關,努爾哈赤親領大軍直奔大營而來。”

  這消息讓杜鬆心頭一顫,再也坐不住了,臉色頓時凝重了起來。建奴大軍已經到來,此時已已經無法改變戰略。無論是自己率領大軍渡河回到薩爾滸大營會合,還是令對岸的二萬明軍渡河到吉林崖山下會合,都必定會在渡河時被建奴大軍阻擊。

  再三思慮過後,杜鬆隻能咬牙下令,繼續強攻吉林崖。吉林崖就在眼前,隻要成功拿下吉林崖,完全可以拒險而守,保障大軍安全,隻要能夠堅守到李如柏、馬林和劉綎的三路大軍抵達,屆時便可四路大軍,鐵壁合圍,則建奴可滅矣。

  杜鬆將各中利害向麾下將士言明後,生死攸關,將士們盡都拚命了往上衝去。

  眼看著吉林崖上的建奴就要抵擋不住,已經進駐界凡城的代善,連忙命一千精兵火速增援吉林崖。

  杜鬆折損千餘人,仍舊未能成功拿下吉林崖。眼看天色將黑,杜鬆不得不帶兵退回崖邊營寨據守。

  其實早在杜鬆率兵抵達渾河岸邊時,努爾哈赤的軍隊便已經先一步抵達了渾河上遊,且在上遊築了水壩,待杜鬆分兵渡河間,努

  爾哈赤於渾河上遊毀壩放水,冰塊順著河水從上遊猛衝而下,給渡河的明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探馬回報杜鬆所部明軍已經抵達吉林崖下後,努爾哈赤率八旗兵馬趕往薩爾滸山以東、界凡山之南的地方紮營,擺明的陣勢對抗分兵之後的杜鬆所部明軍,並以代善為先鋒,率兵三千先行疾馳,往援界凡城與吉林崖。

  努爾哈赤抵達時,已經申時,正天色漸晚。

  於是努爾哈赤下令紮營,了解過吉林崖的戰況後,努爾哈赤自信十足的道,“杜鬆雖勇悍,卻剛愎魯莽,傳本汗軍令,翼四旗兵力先行攻打薩爾部明軍,攻破薩爾滸後,大軍再轉攻吉林崖杜鬆所部的明軍,屆時吉林崖下的明軍必然不攻自破。”

  後見薩爾滸的明軍抵抗激烈,努爾哈赤再添一旗的兵力,合共五旗以三萬七千人,以絕對優勢的兵力猛攻明軍薩爾滸大營。

  因為雨雪幹擾視線,兩邊的明軍隻知道建奴有大軍抵達,卻無法確切的知道建奴大軍究竟有多少人。駐紮在薩爾滸山口和圍攻吉林崖的明軍之間,彼此相距僅十數裏,若是在往常天晴時日,兩處之地是可以直接互相望見的,然此時卻因為雨雪交加,又有雲霧,所以薩爾滸大營和吉林崖之間隻能隱隱聽聞炮聲,卻不能相視聯絡。

  時值監軍張銓在左營巡視,在薩爾滸山上,見得建奴大軍到來,即忙一邊遣人往中軍大帳向趙夢麟和王宣通報,一邊令各隊結營列陣以待,準備應對建奴的進攻。

  當建奴大軍進至山下,張銓當即發令以火炮轟擊建奴。

  兩軍之間戰幕方開,時日猶未昃,雨雪忽然停止了,轉而降了大霧,濃霧彌漫了整個山穀,讓人視線陰晦,咫尺之外,敵我難辨。

  自從杜鬆強自分兵後,亦久在遼東,精於遼事的趙夢麟便心緒難寧,內心當中總是覺得十分的不安,總是隱隱的覺著努爾哈赤大軍應該距離薩爾滸不遠。

  中軍大帳之內,趙夢麟和王宣正躊躇不安的時候,忽聽的有人神色慌張的闖入大帳:“將....將軍,大事不好,建奴大軍殺來了!”

  兩人騰的一下便站了起來,忙命人取來自己的兵刃,還未出大帳,便聽得營外已經響起了雜亂的喊殺色,還有大軍的炮擊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