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積極情願要做漢奸的範文程
作者:貧道修的是問情道      更新:2021-04-14 19:42      字數:3043
  一場大明朝廷毫無準備,建奴集團精心蓄謀而挑起的撫順之戰,大明喪師失地的結果,不出意外的漸漸傳遍了大明的整個北境。

  令當世許多人為之一震,朝鮮、葉赫以及蒙古各部更是吃驚不小,大明建國兩百餘年來努爾哈赤是第一個明著發了檄文敢單挑大明的,雖然這兩百餘年間大明曾經兩次遭到過蒙古人圍攻京師,但是那對與蒙古人來說純屬於意外收獲,最後還是被明軍給趕出了長城回到他們的草原上繼續牧馬放羊去了。

  而且這兩百餘年間,遼東的女真各部反叛搶劫大明的事兒沒少幹,基本上都是占了些便宜便收斂起來,因為不知收斂的都已經被大明出手給收拾了,還從來沒有人敢直接跟大明徹底的撕破臉皮,還昭告天下反了大明。

  努爾哈赤竟然就敢這麽幹了,不得不承認這隻老野豬很有魄力。

  但也僅此而已了。

  遼東邊地,對於中原百姓來說向來被視作苦寒之地,整個遼東雖地獄遼闊,然則經過大明百姓近兩百餘年的開發,仍舊不過隻是十之一二而已,遼東的大部分地獄依然還是原始的山林、沼澤,被一些少數民族部落占據著。

  實際上漢家百姓開發遼東的時間很早,自西周分封的燕國就已經開始了,到漢末的時候遼東之地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開發,隻是到了漢末三國,司馬懿滅了公孫家卻沒有對遼東做出相應的安排,而是忙著回去篡權,於是打斷了漢家對遼東的開發,然後就是五胡之亂,等到漢家勢力重新進入遼東故地的時候已經是近千年之後的隋唐之時,此時的遼東已經崛起了強大的高句麗。然後又是五代亂世,契丹、女真和蒙古相繼崛起,再次打斷漢家對遼東的開發,直到大明驅逐蒙元,漢家勢力才再次進入遼東。

  隻是此時的遼東絕大部分地方都已被胡虜所占據,大明初期開發遼東的都是被朱元璋發配過去的罪犯,然後才漸漸的又遷移了不少百姓過去,經過近兩百年的繁衍生息才有了如今的開發程度。

  在遼東可以稱得上富庶、繁華的城市有限,十個手指都能數的過來,其中尤以沈陽為最,雖不如中原內地,但是放在遼東就顯得很是難能可貴了。

  沈陽城內繁華依舊,街道之上人來人往,叫賣之聲不絕,似乎努爾哈赤以“七大恨”起兵反叛,大明戰敗、撫順失陷的消息並未引起遼東百姓的太多關注與惶恐。

  畢竟在遼東苦寒之地討生活大多還是些底層的市井百姓,大明朝廷和建奴究竟是戰還是和離著他們還是太遠。因而大多百姓看來,大明在遼東有著近15萬的大軍,其中有些軍隊還參與過“萬曆三大征”,可謂是百戰精兵。

  且大明朝乃天朝上國,有數百萬大軍,就算小敗上一兩場也無關大局。努爾哈赤不過是一區區蠻夷虜酋耳,況以區區建州一隅之地也竟敢妄言征伐大明,簡直就是癩蛤蟆打哈欠,口氣不小。

  努爾哈赤這就

  是自己在找死。

  隻有極少一些消息比較靈通的商賈,以及遼東一些稍有地位者卻不像普通百姓所想。

  大明雖然對遼東開發了近兩百餘年,但實際上控製的區域依舊有限;大明在遼東雖然共設有25衛,每衛5600人,衛下設所,每所1200人。若是按照編製每衛都有足額的兵員,遼東便應該有15駐軍。

  然則這些都隻是存在於官麵上的數據罷了,從理論上而言確是如此。

  實際上這些年來,在大明軍中吃空餉的現象所在多有,以至於許多的衛所都是兵不足額。整個大明包括遼東這些年來實則是軍備廢弛,前些年雖有萬曆三大征的輝煌勝利,但這些戰事至今過去了已有少說近20餘年,大明的許多官員、將領、軍士和百姓都還依舊沉浸與大明的輝煌勝利之中,如今的大明軍中多有嬌墮。

  沈陽城內,有一對兄弟收到了明軍在撫順喪師失地消息,心中便有了別樣的心思。

  兄弟二人姓範,都是沈陽縣學生員。在沈陽都薄有才名,且出身名門,乃是北宋名相範仲淹的後人。

  兄弟二人一個叫範文寀,一個叫範文程。

  兄弟二人在自己住處,相對而酌,低聲談論著自己對大明朝廷、建奴和撫順之戰的看法。

  範文寀不去多說,單說兄弟二人中的範文程,字憲鬥,自號輝嶽,萬曆四十三年18歲的範文程考取了秀才功名。

  長著一張方形大臉,一雙眼睛卻是極小,搭配上一身洗的有些發白的儒士裝束,顯得頗有些不協調。

  “撫順失陷,朝廷在撫順損兵萬餘,連張承胤都戰死了,你可曾聽說。”範文寀一入家門便忙對正在讀一卷《尚書》的範文臣問道。

  “大哥,弟已知曉,”範文程放下手中的《尚書》,抬首看了一眼範文寀,一邊給他斟了一杯茶水,一邊平靜的回答到:“這消息,在如今的沈陽城內早已傳遍了。”

  “兄長對此事有何看法?”

  “哎!”範文程歎了口氣,有些擔心的說到:“瞧這情形,恐怕遼東不會有太平日子了。”

  範文程繼而平靜的給自己也倒上了一杯茶水,才開口說到,“是啊,這遼東的太平日子就快要結束囉!”

  “遼東戰事將起啊!”

  “是啊,為兄擔心的就是這個啊,一旦朝廷和建奴要在遼東大戰起來,到時候兵荒馬亂的,你我到時在這遼東恐怕也呆不下去了。”

  “那依兄長的意思,想要作何打算?”範文程對自家兄長問道。

  “這遼東看樣子是太平不了了,你我兄弟還是準備收拾一下行禮,入關投靠族中親戚的好。”

  範

  文程聽了範文寀之言後,仍舊一臉平靜的道:“兄長,你我為何要走?”

  “不應該走嗎?”範文程微微一愣,然後反問道,而後一臉認真的說到,“朝廷失了撫順,損兵折將,有辱天威,必不會就此罷休,兄以為這遼東遲早會有大戰,到時兵禍連接......”

  話還沒有說完,但是以範文程的才智便已然知曉了範文寀話中的意思,無非就是擔心到時候大明朝廷真要和建奴爆發大戰,萬一要是大明朝廷再次戰敗了的話,可能會連累到二人自己的性命,畢竟建奴殘暴好殺是出了名的。

  範文程微微一笑,“兄長,你不覺得這是上天給你我兄弟的機會嘛?”

  “機會?”範文寀有些不解的道。

  範文程長舒了口氣,再次給兩人麵前的茶杯中續上茶水,才開口道,“兄長,你我二人辛苦讀書,參加科舉是為了什麽?”

  不待範文寀回答,範文程自己就已經自問自答的給出了答案。

  “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自有顏如玉,辛苦的讀書科舉不就是為了入仕做官,想要那書中說的黃金屋和顏如玉嘛!”

  話雖然很直接,但是說的卻是很在理,直接就說出了這天下絕大部分讀書人心中的真正想法,範文寀也沒有反駁,而是輕輕頷首。

  “常言道學得文武藝,貨賣帝王家!”範文程接著說到,“既是如此,這在大明還是大金出仕又有何區別?”

  “嘶.....”範文寀倒吸了一口冷氣,趕緊如同做賊一般的快步走到門前探頭望了望,將門仔細掩好這才又回到座上,身子前傾,小心翼翼的輕聲問到,“你想投靠努爾哈赤?”

  “有何不可?”範文程依舊帶著笑意平靜的問道。

  “你我可是漢人,那努爾哈赤可是異族蠻夷!”範文寀盯著範文程說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啊!”

  “兄長對努爾哈赤此人如何看?”範文程突然問道。

  “那努爾哈赤雖為建奴蠻夷,然則為兄從他這些年的所作所為來看,此人性情殘暴陰狠,又極善隱忍,不失為一蓋世梟雄!”範文寀話語中忍不住流出了些許對努爾哈赤的欣賞的與讚歎。

  “努爾哈赤確實如兄長所言,稱得上是一位不世梟雄,”範文程亦是忍不住自己心中對努爾哈赤的讚歎,接著範文寀的話接著說到,“反觀如今的大明朝廷,君臣不睦,朝堂官員大多人浮於事,將嬌兵墮,武備廢弛......”

  “且那努爾哈赤未必沒有兵入中原,謀奪天下之心?”

  “你我此時投靠那努爾哈赤,將來也好為你我二人謀一個定鼎之功,封妻蔭子!”範文程眼中閃爍著瘋狂之色,那是對權勢的癡迷和渴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