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起複楊鎬經略遼東
作者:貧道修的是問情道      更新:2021-04-14 19:42      字數:2704
  張承胤率軍萬餘同建奴在撫順城東決戰,明軍戰敗的消息很快便隨著潰兵傳回了遼陽城內。

  這消息嚇得遼東巡撫李維翰,和此時亦在遼陽的薊遼總督汪可受二人渾身顫栗。二人原本還指望著張承胤可以一舉大破建、奴克複撫順,可讓二人萬萬沒有想到,收到卻是張承胤戰死,一萬餘大軍近乎全軍覆沒的消息,對二人而言這消息簡直有如晴天霹靂。

  此時若是傳入京師,讓朝廷知道了,可要如何是好?

  二人相視著枯坐了許久,然後連夜寫下了奏疏,命人快馬送往京師。

  最近萬曆皇帝收到不少楊漣和左光鬥二人送回京的奏疏,向他稟報二人在地方上清查整頓商稅的進展,大明全國兩京十三省要整個清查整頓一遍下來,起碼也要兩三年的時間,不過好在二人在地方上進展不錯,在東廠和錦衣衛的全力配合下,還是頗有成效。

  二人保守預計,光南、北直隸五年的商稅便可以給國庫帶來近三至五百萬兩的銀子。

  萬曆見了二人和廠衛的奏報可謂心情大好,可是當他看到遼東來的奏報之後,原本的好心情瞬間就沒了,感覺自己的血壓都一下升高了一百八不止。

  李維翰和汪可受二人在奏疏中向萬曆奏明了撫順失陷,還有將張承胤大軍在撫順城下戰歿的消息也簡要的敘述一遍,然後在後邊又重要講了自己實在是罪過,沒能及時察覺建奴的野心和動向,自己多年來為國操勞,如今年事漸長,身體欠佳,二人希望乞骸骨回家養病。

  萬曆連忙召集了內閣首輔方從哲,兵部尚書崔景榮,另有一眾官員入尚書房,將奏報遞給他們看了後問道:“努爾哈赤在遼東舉叛,攻陷撫順,擄掠人畜30餘萬,更有遼東總兵張承胤及近萬餘大軍覆沒,諸卿以為此事該當如何處置?”

  尚書房內一眾被萬曆召來的官員互相看了看,最後身為內閣首輔的方從哲想些像,開口建言到,“陛下,楊鎬此人曾久在遼東,對遼東兵事應該頗為熟悉,不若以楊鎬接替李維翰,經略遼東如何?”

  萬曆聞言,又對其餘眾人問道:“卿等以為如何?”

  崔景榮雖然是兵部尚書,實際上他對於兵事可以說是一竅不通,隻能說是個十足的清官,不管做什麽兢兢業業也盡量保持不出大錯便是了。聽方從哲舉薦了楊鎬,當下便到:“既然首輔大人舉薦了楊鎬此人,想來此人還是有些能力的,老臣以為楊鎬當堪此任。”

  其餘官員見方從哲和崔景榮都舉薦了楊鎬,於是也都紛紛出言表示楊鎬可以接替李維翰。

  兵科給事中趙興邦更是在萬曆麵前對楊鎬大加推崇,認為楊鎬曾在遼東多年,有帶兵作戰的經驗,還熟悉遼東情況,讓楊鎬經略遼東接替李維翰很合適。

  見首輔和兵部尚書,還有其他一眾官員都舉薦楊鎬出任遼東,萬曆便也不在說什麽,直接命陳矩擬寫好了聖旨,蓋上印璽,任命楊鎬為兵部右侍郎,兼任遼東巡撫,經略遼東。另鑒於原遼東巡撫李維翰和薊遼總督汪可受二人失察,致使撫順失陷,折損兵將,著即將李維翰革職為民,汪可受罰奉三年,戴罪留任。

  然後送往內閣,走完程序後直接派人出京傳旨去了。

  方從哲等人推薦的楊鎬,乃河南商丘人,字京甫,號風筠。萬曆八年進士,曾先後任南昌、蠡縣知縣,後入朝為禦史,因事調大理評事。後來又升做山東參議,負責防守遼海道,曾因為和董一元一道在雪夜中翻越墨山去襲擊蒙古炒花部的營帳,大獲全勝,因此任了副使,在此期間又因為開墾荒田一百三十多頃,每年儲藏糧食一萬八千多石,而被提拔為參政。

  從楊鎬的這些表現來看,他的才能實際上應該讓他去負責屯田,搞農業才是,結果卻被朝廷用來統兵,不得不說,大明朝廷的人事安排很有問題。

  因為事實上,楊鎬雖然常年在邊關,他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戰績也就隻有和董一元一起領兵在雪夜中翻山越嶺襲擊蒙古炒花部了,此後在軍事上便再也沒有取得過任何一點的勝利了。

  萬曆二十五年春,和李如梅一起在一次與蒙古部落的戰鬥中損失了十員部將,一百六十多名士兵,萬曆認為有損大明國威本來是要被治罪的。

  恰好就在這時候,倭國的豐臣秀吉發動了朝鮮戰爭,朝鮮人幹不過日本人,一路被日本人攆著屁股往北邊兒跑,朝鮮國王都差點準備跑到大明朝境內直接賴著不走了,好在萬曆看出了豐臣秀吉的野心,接受了朝鮮君臣的求援,準備用兵朝鮮,於是下旨免了楊鎬的罪過,提拔他為右僉都禦史,隨大軍入朝鮮,經略朝鮮軍務。

  哪裏知道,楊鎬人還沒到朝鮮,就先上書講了十件事,請允許讓朝鮮官民捐贈糧食後得以升官、任官和贖罪,鄉吏奴丁就免除他們的勞役;而且後來又因為朝鮮君臣把糧食儲蓄隱藏起來,不給官軍糧餉,他又上書揭發朝鮮君臣的罪過。因此朝鮮君臣對他也很不待見。

  結果這家夥在朝鮮損失軍需輜重無數,還折損了

  兩萬多大軍,萬曆對此很惱火,於是直接把他給撤了。

  後來也許是因為這家夥朝中有人,也或者是運氣不錯,萬曆三十八年又被起複為遼東巡撫,在任上被給事中麻僖、禦史楊鶴彈劾,楊鎬上書辯解並請求離職,萬曆沒有理他,於是楊鎬卷鋪蓋從遼東巡撫的位置上走人了。

  此時的楊鎬正賦閑在商丘老家,每日裏閑的看看書,練練字,或者釣釣魚,當接到萬曆的聖旨後,楊鎬趕忙領旨謝恩,然後帶著兩位親近隨從順收拾了一下,便啟程直接往遼東而去。

  撫順失陷,損兵萬餘,總兵戰死,經過商議後解決了遼東的人事任免事情,敲定了由楊鎬接替李維翰經略遼東之事。

  待臣子們都禦書房內退出去後,萬曆也失去了繼續在禦書房內批閱奏折的心思。

  “陳矩,最近怎麽也不見著三皇孫來禦書房給朕請安了,他最近都在忙些什麽?”萬曆有些無趣放下了手中的一封奏疏,突然想了好久沒有見朱由楫來禦書房了,於是對侍立在一旁的陳矩問道。

  “陛下,三皇孫殿下最近時常往兵仗局去。”陳矩在一邊忙出聲回答到。

  “噢?”萬曆有些好奇的問到,“三皇孫老是往兵仗局去,可知是為何?”

  “回陛下的話,”陳矩輕聲道;“似乎是因為三皇不知道從何處得到了一張唐朝的陌刀複原圖紙,正在張羅著想要讓那幫工匠將之複原製造出來。”

  “陌刀?”陳矩回答的這一番話,更是成功的提起了萬曆的不少興趣,“陌刀不是早已失傳了嘛?”

  陳矩躬身道,“沒錯陛下,正是已經失傳了數百年的唐朝陌刀。”

  “他怎的會想著要複原陌刀?”萬曆笑著問道。

  “想來應是三皇孫殿下在跟著孫承宗學習兵事的時候,從孫承宗口中、還有一些史籍上,知曉唐軍曾經憑籍此刀縱橫八方,想要一睹這讓唐軍陌刀的風彩吧。”

  “可知他這陌刀複原進展的如何啊?”

  “呃......”陳矩楞了幾秒,有些不確定的回話到:“這個老奴就不大清楚了,想來應該還無甚大的進展。”

  “這陌刀可是唐軍對付四夷騎兵的神兵利器啊!”萬曆聽罷,笑著搖了搖頭,“隨他折騰去吧,若真的能讓他把陌刀給複原出來,也算是對我大明的功勞一件。”

  (本章完)